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空斑纯化及克隆株的生物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莉 彭建新 洪华珠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利用空斑技术从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筛选了一毒力较强的SfaMNPV D克隆株。SfaMNPV D克隆株感染 5B1细胞 ,72h胞外病毒达最大滴度 ,组织培养半感染剂量为 3 .89×1 0 8TCID50 /ml,多角体产量达 4.0× 1 0 7PIBs/ml;生物... 利用空斑技术从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筛选了一毒力较强的SfaMNPV D克隆株。SfaMNPV D克隆株感染 5B1细胞 ,72h胞外病毒达最大滴度 ,组织培养半感染剂量为 3 .89×1 0 8TCID50 /ml,多角体产量达 4.0× 1 0 7PIBs/ml;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SfaMNPV D克隆株感染 3龄棉铃虫幼虫的LC50 为 7.1 4× 1 0 5PIBs/ml,原毒株的LC50 为 4.81× 1 0 6PIBs/ml。SfaMNPV D病毒DNA经几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各片段积加测得基因组DNA分子量为 1 1 3 .78k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 空斑纯化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分离株ORF63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与启动子活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惠芬 高绘菊 +4 位作者 王石宝 江峰 李轶女 张志芳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2-298,共7页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MNPVⅡ)分离株是繁殖率和毒力极强的新型病毒株,ORF63是该病毒分离株的一个功能未知基因。从SpltMNPVⅡ分离株基因组中克隆了ORF6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MNPVⅡ)分离株是繁殖率和毒力极强的新型病毒株,ORF63是该病毒分离株的一个功能未知基因。从SpltMNPVⅡ分离株基因组中克隆了ORF6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1.3 kD;起始密码子ATG上游存在一个早期和晚期启动子基序,编码蛋白序列含有CNX、MutH等多种结构域。启动子活性和转录时相分析表明ORF63是一个早、晚期表达的基因,在病毒感染4 h和18 h时有2个转录峰,24 h以后转录水平略有下降,但总体趋于稳定。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ORF63,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后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好,效价可达1∶3 200以上。由以上结果推测,SpltMNPVⅡ分离株的ORF63基因是一个早期和晚期均有表达的病毒基因,可能与SpltMNPVⅡ感染宿主细胞后自身DNA的复制有关,参与早期芽生病毒(BV)的发生和晚期包涵体衍生病毒(ODV)的成熟2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型多病毒分离 ORF63基因 序列特征 表达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