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蓝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志刚
余方伟
+4 位作者
张伟
于利
李建斌
王神云
宋江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7-955,共9页
对江苏省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叶片上发生的黑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测试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经形态学观察,初步明确分离得到的病原菌(HB0、HB1、HB2、HB3、HB5、HB6)为链格孢属真菌。基于科赫氏法则测定病原...
对江苏省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叶片上发生的黑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测试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经形态学观察,初步明确分离得到的病原菌(HB0、HB1、HB2、HB3、HB5、HB6)为链格孢属真菌。基于科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致病性,发现HB1、HB3、HB6能在甘蓝叶片上致病。扩增上述3个致病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过敏原基因(Alt a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得到大小为511~596 bp目的片段。多基因联合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引起江苏省甘蓝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室内毒力试验发现,在测试的8种杀菌剂中,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己唑醇、氟硅唑、戊唑醇、丙环唑、异菌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代森锰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黑斑病
芸薹生链格孢菌
杀
菌
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志刚
余方伟
张伟
于利
李建斌
王神云
宋江华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7-955,共9页
基金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21376)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23-G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2728)。
文摘
对江苏省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叶片上发生的黑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测试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经形态学观察,初步明确分离得到的病原菌(HB0、HB1、HB2、HB3、HB5、HB6)为链格孢属真菌。基于科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致病性,发现HB1、HB3、HB6能在甘蓝叶片上致病。扩增上述3个致病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过敏原基因(Alt a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得到大小为511~596 bp目的片段。多基因联合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引起江苏省甘蓝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室内毒力试验发现,在测试的8种杀菌剂中,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己唑醇、氟硅唑、戊唑醇、丙环唑、异菌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代森锰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
关键词
甘蓝
黑斑病
芸薹生链格孢菌
杀
菌
剂
Keywords
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
black spot
Alternaria brassicicola
fungicide
分类号
S436.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蓝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刘志刚
余方伟
张伟
于利
李建斌
王神云
宋江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