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芸薹根肿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左丹丹 尚静 黄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79-83,115,共6页
[目的]研究来自全国范围内芸薹根肿菌的遗传多样性,并探索ISSR分子标记与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引物对48株根肿菌DNA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的多态性条带建立根肿菌聚类分析图,对根... [目的]研究来自全国范围内芸薹根肿菌的遗传多样性,并探索ISSR分子标记与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引物对48株根肿菌DNA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的多态性条带建立根肿菌聚类分析图,对根肿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3条引物能扩增48株根肿菌DNA,获得清晰条带。ISSR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1号生理小种与其他生理小种区分开来,但不能以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标准将根肿菌完全区分开来,并且根肿菌的地理来源与其遗传距离并无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分子手段鉴别根肿菌生理小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ISSR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
2
作者 刘家璇 吴俊蓉 《湖南农业》 2025年第2期12-12,共1页
油菜根肿病是油菜种植中常见的病害,传染性极强,其病原体为芸薹根肿菌,常在土壤中以休眠孢子囊的形态进行潜伏,主要通过灌溉水流、带菌种苗运输及其他农事活动进行传播。该病会造成油菜幼苗枯萎或成株生长迟缓、植株矮小,严重时使整株... 油菜根肿病是油菜种植中常见的病害,传染性极强,其病原体为芸薹根肿菌,常在土壤中以休眠孢子囊的形态进行潜伏,主要通过灌溉水流、带菌种苗运输及其他农事活动进行传播。该病会造成油菜幼苗枯萎或成株生长迟缓、植株矮小,严重时使整株植物死亡,甚至导致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农事活动 油菜 油菜种植 休眠孢子囊 油菜幼苗 综合防治 生长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根肿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测定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靖 黄云 +1 位作者 张艳 姚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以寻找对油菜根肿病菌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拮抗微生物为主要目的,采集茶树、红豆树、银杏树、白菜和油菜的根际土壤及根、茎、叶、枝条等样品进行分离,通过测定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接种这些微生物后的萌发率来筛选拮抗菌株,并在室内盆栽及... 以寻找对油菜根肿病菌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拮抗微生物为主要目的,采集茶树、红豆树、银杏树、白菜和油菜的根际土壤及根、茎、叶、枝条等样品进行分离,通过测定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接种这些微生物后的萌发率来筛选拮抗菌株,并在室内盆栽及大田试验中评价了10株拮抗微生物的防治效果。实验共分离出细菌421株、真菌155株、放线菌368株,使休眠孢子萌发率低于45%的菌株仅分别占5.46%、0.65%、4.35%。其中放线菌A316、A10和真菌T1对根肿病的生防潜力最大,对休眠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高达77.11%、72.54%、69.01%,室内盆栽防效分别为73.60%、70.94%、67.10%,大田防效依次达65.84%、59.59%、6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芸薹 生物防治 休眠孢子萌发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勇 罗一帆 +3 位作者 黄小琴 张蕾 刘红雨 张敏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0-426,共7页
本文综述了芸薹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别方法和国际通用的根肿病生理小种鉴别系统及鉴别寄主,详细介绍了"Williams"和"ECD"根肿病鉴别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分析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根肿病生理小种的技术,以期为抗病品种... 本文综述了芸薹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别方法和国际通用的根肿病生理小种鉴别系统及鉴别寄主,详细介绍了"Williams"和"ECD"根肿病鉴别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分析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根肿病生理小种的技术,以期为抗病品种选育和持续控制根肿病提供准确的抗病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生理小种 Willianms和ECD鉴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根肿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邮洲 杜艳 +3 位作者 乔俊卿 梁雪杰 王神云 李建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0,共8页
近年来,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引起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严重,筛选生防菌并研究其对甘蓝根肿病的控制作用,为其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筛选拮抗细菌并进行拮抗细菌抑菌谱的测定,常... 近年来,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引起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严重,筛选生防菌并研究其对甘蓝根肿病的控制作用,为其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筛选拮抗细菌并进行拮抗细菌抑菌谱的测定,常规PCR方法扩增拮抗细菌16S rDNA序列,应用BLAST进行同源性搜索,送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拮抗细菌的种属鉴定,用地衣红染色法测定拮抗细菌对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测定生防菌对甘蓝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多黏芽胞杆菌N3-4和枯草芽胞杆菌PTS-394具有较好的抑菌谱,对多种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60.84%和53.78%。不同地区病土和不同甘蓝品种的盆钵条件下,多黏芽胞杆菌N3-4和枯草芽胞杆菌PTS-394防控根肿病效果不同,最高防效分别达71.09%和65.62%。表明,多黏芽胞杆菌N3-4和枯草芽胞杆菌PTS-394是2株对甘蓝根肿病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生防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多黏芽胞杆N3-4 枯草芽胞杆PTS-394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小琴 罗一凡 +3 位作者 张蕾 刘勇 伍文宪 周西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5-1120,共6页
借助水培法,观察芸薹根肿菌侵染结球白菜过程,确定芸薹根肿菌早期侵染部位及侵染时间;以结球白菜根毛被侵染数为指标,比较休眠孢子提取前处理方式、培养液p H值,孢子接种浓度、光照时间对根肿菌早期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薹根肿菌早... 借助水培法,观察芸薹根肿菌侵染结球白菜过程,确定芸薹根肿菌早期侵染部位及侵染时间;以结球白菜根毛被侵染数为指标,比较休眠孢子提取前处理方式、培养液p H值,孢子接种浓度、光照时间对根肿菌早期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薹根肿菌早期侵染0~3 cm段根毛,1~2 cm段皮层,根毛与皮层均在第5天观察到游动孢子囊,皮层侵染点峰值晚于根毛。肿根腐烂、光照12 h/d、接种孢子浓度1×105个/m L、p H值4.2为芸薹根肿菌最佳侵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结球白菜 侵染过程 毛侵染 皮层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防御酶系对芸薹根肿菌毒素诱导的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付菊梅 康晓慧 +3 位作者 曾超 袁小红 周强 白雪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探讨油菜防御酶系对芸薹根肿菌毒素诱导的响应,分别用不同体积分数(10%,25%,50%,85%,100%)的芸薹根肿菌粗毒素处理油菜幼苗,测定其对油菜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 为探讨油菜防御酶系对芸薹根肿菌毒素诱导的响应,分别用不同体积分数(10%,25%,50%,85%,100%)的芸薹根肿菌粗毒素处理油菜幼苗,测定其对油菜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毒素处理一定时间,POD、SOD和P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高浓度毒素处理的酶活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POD活性在48 h时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4.20倍;SOD和PPO活性均在72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1.83和7.00倍;CAT和PAL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二者均在72 h时出现活性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的3.52和6.75倍.本试验表明,根肿菌粗毒素可诱导提高油菜叶片5种防御酶活性抵抗毒素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毒素 油菜 防御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芸薹根肿菌遗传类群分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柴阿丽 朱发娣 +3 位作者 王惟萍 石延霞 谢学文 李宝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09-315,共7页
为了明确芸薹根肿菌种群分化与寄主、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以采自我国11个省份,12个寄主上的43份芸薹根肿菌为研究对象,根据肌动蛋白(Actin)和多聚泛素蛋白(Polyubiquitin)这2个位点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芸薹根肿菌... 为了明确芸薹根肿菌种群分化与寄主、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以采自我国11个省份,12个寄主上的43份芸薹根肿菌为研究对象,根据肌动蛋白(Actin)和多聚泛素蛋白(Polyubiquitin)这2个位点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芸薹根肿菌的遗传变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密切相关,可划分为2个遗传类群,其中基于Actin的遗传类群Ⅰ中菌株主要采自北京、四川、山东、河南、黑龙江、上海、陕西、海南、云南、西藏黄河中下游和南部地区,遗传类群Ⅱ中菌株主要采自辽宁、吉林、湖北、云南、西藏东北地区;基于Polyubiquitin的遗传类群Ⅰ中菌株主要采自辽宁、山东、陕西、吉林、河南、海南、云南、西藏华北地区,而遗传类群Ⅱ中菌株主要采自四川、湖北、北京、上海、黑龙江、云南、西藏华南地区。云南、西藏采集菌株在2个遗传类群均有分布。此外,同一寄主的菌株分布于各遗传类群,说明芸薹根肿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寄主来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分化 芸薹 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兰根肿病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郭向华 肖崇刚 曾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对甘兰根肿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该菌休眠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2 4℃ ,最适pH值为 6 .0~ 6 .7,致死温度为 45℃ ,且光对孢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该菌休眠孢子在感病寄主的根分泌物溶液中萌发率最高 ,达 75 %。此外 。
关键词 甘兰 芸苔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根肿菌毒素对油菜幼苗生理性状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菊梅 康晓慧 +2 位作者 白雪 卢晓霞 杨随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共4页
为探索芸薹根肿菌的致病作用,采用水培法研究根肿菌毒素对油菜胚根和胚芽生长、幼苗致萎性、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肿菌毒素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能够抑制油菜胚根和胚芽的生长,且随处理时间的... 为探索芸薹根肿菌的致病作用,采用水培法研究根肿菌毒素对油菜胚根和胚芽生长、幼苗致萎性、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肿菌毒素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能够抑制油菜胚根和胚芽的生长,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萎蔫级数逐渐增加。毒素的作用可使油菜细胞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其中叶绿素b的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仍低于对照。油菜幼苗的株高和主根长随毒素浓度的提高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85%和100%毒素浓度胁迫下,油菜幼苗株高及主根长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植株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毒素 油菜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在水中存活能力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远 曹喆 +3 位作者 杜飞 何鹏飞 何月秋 吴毅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87-91,共5页
为了研究根肿菌休眠孢子的萌发及侵染环境温度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6~25℃区间各实验处理水体中根肿病休眠孢子浓度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温度条件对水体中根肿菌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溶氧量、电导率... 为了研究根肿菌休眠孢子的萌发及侵染环境温度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6~25℃区间各实验处理水体中根肿病休眠孢子浓度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温度条件对水体中根肿菌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溶氧量、电导率判断水体中根肿菌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16~25℃区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根肿菌孢子下降速率变缓,在25℃时最为缓慢,在30 d达1.88×10~6 CFU/mL,并在60 d后相对稳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溶氧量、电导率的检测结果表明,在28 d水中根肿菌的活动十分剧烈,35 d时化学需氧量、溶氧量、电导率值分别高达86.2、5.95 mg/L、10~3μS/cm,且与其他温度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根肿菌的存活能力在25℃相对于其他温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芸薹 休眠孢子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方伟 张伟 +2 位作者 李建斌 于利 王神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共8页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是制约十字花科蔬菜、油料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根肿病具有发病面积广、传播途径多、防治难度大等特点,除了直接导致作物减产外,根肿病病原的休眠孢子能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造成田...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是制约十字花科蔬菜、油料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根肿病具有发病面积广、传播途径多、防治难度大等特点,除了直接导致作物减产外,根肿病病原的休眠孢子能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造成田块长期带菌,从而影响后续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基于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根肿病病原的生活史、致病机制和根肿病综合防治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影响休眠孢子萌发的生物因素及芸薹根肿菌的初侵染与再侵染过程,芸薹根肿菌的基因组特征与效应蛋白功能,芸薹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鉴定,基于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研发现状,同时探讨了当前根肿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根肿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休眠孢子 致病机制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醋液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克剑 周洪印 +5 位作者 张乃明 张继来 邓毅书 黄家奎 冯育行 苏友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3,共9页
以寒玉快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浓度木醋液(稀释600、400、200倍)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同时采用Hochest33342-PI双荧光复染法,测定不同浓度木醋液处理下芸薹根肿菌孢子活性,并分析木醋液主要抑菌成分。结果表明:3种浓度... 以寒玉快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浓度木醋液(稀释600、400、200倍)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同时采用Hochest33342-PI双荧光复染法,测定不同浓度木醋液处理下芸薹根肿菌孢子活性,并分析木醋液主要抑菌成分。结果表明:3种浓度木醋液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大白菜的株高和地上部鲜质量;并显著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且随着木醋液浓度的增加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稀释200倍的木醋液处理的根肿病发病率仅为14.42%,防治效果达到68.72%。木醋液可使芸薹根肿菌孢子失活,稀释200倍的木醋液处理的孢子存活率仅为24.03%。采用GC-MS技术初步测定出供试木醋液含有24种成分,其中有17种成分对芸薹根肿菌孢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以俞创木酚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113.01μg·mL^(-1)。综上,本试验条件下,稀释200倍的木醋液用于大白菜根肿病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云薹 木醋液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个大白菜品种对根肿菌不同菌株的抗性反应及抗病基因位点检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令益 任莉 +4 位作者 刘凡 陈旺 陈坤荣 徐理 方小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2-539,共8页
为了解白菜品种抗性特征和抗病基因类型之间的关系,以我国油菜主产区存在的2、4和13号小种,以及来自湖北恩施、四川德阳、河北唐山、河南南阳4个地点的未知小种为病原,采用温室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了28个大白菜品种对8个不同根肿菌菌株抗... 为了解白菜品种抗性特征和抗病基因类型之间的关系,以我国油菜主产区存在的2、4和13号小种,以及来自湖北恩施、四川德阳、河北唐山、河南南阳4个地点的未知小种为病原,采用温室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了28个大白菜品种对8个不同根肿菌菌株抗病性,同时利用已知的7个抗根肿病基因(Crr1、Crr2、Crr3、CRa、CRb、CRc、CRk)分子标记检测不同品种所含的抗病基因位点。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大白菜品种,27个品种对不同菌株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性,品种根王F1对所有菌株表现感病。CR春福等10个品种对所有菌株表现抗性;CR-凉春等12个品种只对一个菌株感病,其中9个品种只对恩施菌株感病。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感病品种根王F1中未检测到抗病基因位点,其余27个大白菜品种共检测到Crr2、Crr3、CRa、CRb、CRk五个抗病位点,CRk在抗病品种中普遍存在,但Crr3仅在CR春福中检测到杂合抗病位点。总体而言,抗病位点较多的品种对不同地方菌株抗性强,少数品种存在例外,包括含有多个位点仍表现感病(含有4个抗病位点的CR-黄心F1对4号、2号、13号生理小种表现感病)和仅含有1个位点但表现抗病(德高CR117和荣耀只检测到CRk抗病位点但对所有菌株都表现出抗性)两类情形。说明大白菜对根肿病抗性及植物病原互作的复杂性,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芸薹 抗病基因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根肿菌侵染早期甘蓝型油菜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延青 王云月 +9 位作者 俎峰 符明联 赵凯琴 张云云 王敬乔 田正书 陈苇 李劲峰 原小燕 李根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1-434,共14页
根肿病是油菜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探索根肿病菌和油菜互作中的抗性分子机制,采用RNA-seq技术对根肿病早期侵染中抗病品系ZHE-226(R)和感病油菜10159(S)进行转录组分析。与感病材料S相比,在0、12、48和72h 4个接种时间点,抗性材料R中... 根肿病是油菜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探索根肿病菌和油菜互作中的抗性分子机制,采用RNA-seq技术对根肿病早期侵染中抗病品系ZHE-226(R)和感病油菜10159(S)进行转录组分析。与感病材料S相比,在0、12、48和72h 4个接种时间点,抗性材料R中共有809个基因上调表达,1082个基因下调表达。模式识别受体、几丁质酶、R基因、WRKY、水杨酸和茉莉酸等抗性相关(PRR)基因在抗病材料R和感病材料S中诱导表达并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抗病材料R中PRR相关基因主要表现为下调表达,R基因上调表达,水杨酸表现为前期下调后期上调表达,茉莉酸、几丁质酶和WRKY因子在R和S中均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RR介导的PTI(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反应)在感病材料S中显著诱导,在抗病材料R中作用不明显;R基因介导的ETI(效应蛋白触发的免疫反应)和水杨酸介导的抗病信号途径对根肿病抗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抗性 芸薹 甘蓝型油菜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根肿菌及油菜根肿病分子检测与早期诊断 被引量:8
16
作者 关格格 邢曼竹 +5 位作者 庞文星 夏子豪 杨新宇 朴钟云 吴元华 梁月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9-414,共6页
近年来芸薹根肿菌引起的根肿病已成为我国油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的产量及品质。为建立一套在土壤、植物组织和种子中精准检测根肿菌的高效分子方法,利用根肿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设计一对... 近年来芸薹根肿菌引起的根肿病已成为我国油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的产量及品质。为建立一套在土壤、植物组织和种子中精准检测根肿菌的高效分子方法,利用根肿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b ITS1),通过PCR反应优化体系进行根肿菌的分子检测及病害评估。结果表明,该引物及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根肿菌DNA,不受土传病原真菌、细菌、线虫及寄主植物内生菌的DNA干扰。灵敏性检测表明,模板DNA最低浓度达1pg·μL^-1,土壤带菌量最低为1×10^3个孢子/g土,种子带菌量最低1×10^5个孢子/g种子。此外,该体系能够用于检测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寄主植物(如组织、种子)和土壤类型。同时,可用于田间油菜不同生长阶段油菜根部及周围土壤的根肿菌检测。本研究建立的检测体系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检测样品种类丰富,可为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早期诊断、流行监测与预警、综合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对芸薹根肿菌侵染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班洁静 侯明生 蔡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59,共5页
通过设置不同 pH 梯度,研究土壤 pH 对根肿菌侵染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酸性时病菌侵染速度快,碱性时慢,而强酸性和碱性土壤条件则抑制孢子萌发;pH 为6.0时最有利于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萌发率最高,为53.96%;碱性条件可使... 通过设置不同 pH 梯度,研究土壤 pH 对根肿菌侵染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酸性时病菌侵染速度快,碱性时慢,而强酸性和碱性土壤条件则抑制孢子萌发;pH 为6.0时最有利于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萌发率最高,为53.96%;碱性条件可使初级原生质团变形凝结成球状,不能正常分裂或延迟形成游动孢子囊,从而不利于根肿菌侵染。白菜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随 pH 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pH 为5.0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pH 7.0~8.0时发病轻。因此,适宜的偏酸性环境条件下,通过作用于病菌休眠孢子萌发和侵染,提高病害危害程度,而中性或碱性条件干扰该过程并降低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芸薹 土壤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栽培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鉴定及防控
18
作者 丁琳 梁海迪 +6 位作者 赵辉 丁佳丽 凌丙英 胡秋龙 王玉生 任佐华 谭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0-177,共8页
油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严重影响油菜生产的土传病害,为鉴定评价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与寻找防控方法,进行温室盆栽试验与田间病圃试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05个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温室盆栽试验中,3... 油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严重影响油菜生产的土传病害,为鉴定评价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与寻找防控方法,进行温室盆栽试验与田间病圃试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05个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温室盆栽试验中,37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5.24%;6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占供试品种总数的64.76%。大田试验中,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81%;47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供试品种总数的44.76%;54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占供试品种总数的51.43%。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中,100 g/L氰霜唑悬浮剂稀释10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37%和78.79%,1 kg土壤添加1.2 g生石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5.52%和49.75%。结果对于油菜栽培品种的选择与根肿病的防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性鉴定 防控 芸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根肿菌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坡 李晓楠 +3 位作者 庞文星 战宗祥 张椿雨 朴钟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2-878,共7页
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专性寄生于十字花科作物根部引起根肿病,且变异迅速。本研究利用Williams鉴别寄主系统鉴定了32株根肿菌,根据根肿菌基因组序列分析了根肿菌基因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的... 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专性寄生于十字花科作物根部引起根肿病,且变异迅速。本研究利用Williams鉴别寄主系统鉴定了32株根肿菌,根据根肿菌基因组序列分析了根肿菌基因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的分布特性,并结合SSR标记开发研究了根肿菌遗传多样性。主要结果:从收集自8个省市31个地区的32株根肿菌中,鉴定出2、4、7和11号生理小种;根肿菌基因组存在3 164个SSR,即每7. 6 kb存在1个SSR。核苷酸重复类型以2和3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45. 92%和53. 04%。从6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1个多态性标记,多态率50%,平均PIC值为0. 407;聚类分析表明,同一地区的根肿菌大多聚类到一起,但同时存在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基因组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根肿菌蛋白磷酸酶组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方伟 王神云 +3 位作者 张伟 王红 于利 李建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8-324,共7页
由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调控的蛋白质可逆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在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基因转录、代谢调控等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芸薹根肿菌e3菌株的基因组为试验数据来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芸薹根... 由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调控的蛋白质可逆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在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基因转录、代谢调控等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芸薹根肿菌e3菌株的基因组为试验数据来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芸薹根肿菌全基因组蛋白磷酸酶进行了鉴定和表达分析。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搜索与SMART分析相结合,本研究在芸薹根肿菌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4个蛋白磷酸酶基因。编码的54个蛋白磷酸酶可以进一步被分成4类,包括10个磷酸化蛋白磷酸酶(PPP),21个金属离子依赖型蛋白磷酸酶(PPM),19个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TP),4个基于天冬氨酸的蛋白磷酸酶(APP)。这54个蛋白磷酸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80~125140,等电点为4.43~10.45。通过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分析发现在这54个蛋白磷酸酶中,PBRA_007461存在信号肽,PBRA_003636、PBRA_004449、PBRA_004464、PBRA_005270、PBRA_006854和PBRA_007201存在跨膜结构域。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这54个蛋白磷酸酶基因在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值得一提的是在休眠孢子萌发期和休眠孢子成熟期,金属离子依赖型蛋白磷酸酶基因PBRA_001085的表达量最高,说明该磷酸酶在休眠孢子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芸薹根肿菌蛋白磷酸酶功能研究和根肿病防治靶标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 蛋白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