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芸苔链格孢产孢基物与光照条件的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远 柯常取 +1 位作者 严红 曾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8-93,共6页
在小麦、燕麦、玉米、高粱四种谷物培养基上进行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孢子产生的试验表明,小麦粒及玉米粒培养基是很好的产孢基物.在16天的产孢过程中,每克基物可分别得到166.75、156.65万个孢子.获得孢子期分别... 在小麦、燕麦、玉米、高粱四种谷物培养基上进行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孢子产生的试验表明,小麦粒及玉米粒培养基是很好的产孢基物.在16天的产孢过程中,每克基物可分别得到166.75、156.65万个孢子.获得孢子期分别为达8及14天,共可诱发出4至7次.按产孢量来看,小麦粒培养基最大,但不及在玉米粒培养基产孢期长而稳定.玉米粒培养基是更合适的芸苔链格孢产孢培养基.用紫外线光灯及日光灯对培养9天的小麦粒产孢基物照射1小时以上即可明显地提高其产孢量.紫外光灯下照射2小时,日光灯下照射2~12小时产孢能力最强.用日光灯照射其产孢总量要高于紫外光灯照射.本项研究为进行白菜种质材料抗芸苔链格孢筛选提供了诱发孢子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苔链格孢 培养基 光照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链格孢菌菌系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严红 李明远 柯常取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7-90,共4页
用4个不同抗性的大白菜做为鉴别寄主,对从全国采集的53个芸薹链格孢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53个菌系由弱至强可划分为AB1、AB2、AB3、AB4、AB5五个不同的致病类型。虽然从采集的地域或原寄主... 用4个不同抗性的大白菜做为鉴别寄主,对从全国采集的53个芸薹链格孢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53个菌系由弱至强可划分为AB1、AB2、AB3、AB4、AB5五个不同的致病类型。虽然从采集的地域或原寄主角度看,尚未表现出某些规律,但得到了其在供试材料上出现的频率。由于AB4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而在这次鉴定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链格 致病力分化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鉴别寄主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柱刚 崔崇士 张耀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8-362,共5页
采用黑龙江省各地的大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 ( Alternaria brassicae ( Berk.) Sacca.) 2 2个单孢菌株 ,对国内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大白菜、萝卜、甘蓝、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品种 (其中含自交系和杂种一代 )共 51份进行苗期接种鉴定。试... 采用黑龙江省各地的大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 ( Alternaria brassicae ( Berk.) Sacca.) 2 2个单孢菌株 ,对国内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大白菜、萝卜、甘蓝、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品种 (其中含自交系和杂种一代 )共 51份进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 ,各品种对不同的菌株抗感反应差异明显。根据同一品种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菌株抗感反应存在差异 ,而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菌株抗感反应趋近一致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 ,筛选出 5个鉴别寄主 ,它们是 ,二牛心大白菜、97- 3- 114大白菜、牡丹江一号大白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黑斑病 链格 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链格孢致病毒素研究Ⅱ——AB-毒素对白菜叶片细胞PAL、POD、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振国 董金皋 樊慕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72,共6页
芸薹链格孢 (Alternariabrassicae)和其毒素都能刺激白菜叶片细胞的PAL和PO活性 ,而且均有 2个活性高峰。在毒素的作用下抗病的山东四号PAL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 12h和 48h ,PO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12h和 6 0h ;感病的小杂 5 6PAL活性高峰... 芸薹链格孢 (Alternariabrassicae)和其毒素都能刺激白菜叶片细胞的PAL和PO活性 ,而且均有 2个活性高峰。在毒素的作用下抗病的山东四号PAL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 12h和 48h ,PO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12h和 6 0h ;感病的小杂 5 6PAL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 2h和 12h ,PO只在 8h有一个明显的活性高峰。经芸薹链格孢和毒素处理后 ,白菜叶片细胞的SOD活性在某一时间阶段受到刺激或抑制 ,但没有明显的活性高峰出现。总的结果看来 ,AB -毒素和芸薹链格孢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毒素 白菜 叶片细胞 链格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酶活性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链格孢毒素致病机理及钝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振国 董金皋 樊慕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6,共4页
AB -毒素是由芸薹链格孢产生的一种寄主选择性毒素 ,它能导致白菜叶片黄化、坏死和萎蔫 ,破坏白菜叶片细胞的光合作用 ,降低叶绿素含量 ,增大叶片细胞膜透性 ,使细胞内电解质外渗。KMnO4 、KI和K2 Gr2 O7能够钝化AB -毒素的生物活性 ,但... AB -毒素是由芸薹链格孢产生的一种寄主选择性毒素 ,它能导致白菜叶片黄化、坏死和萎蔫 ,破坏白菜叶片细胞的光合作用 ,降低叶绿素含量 ,增大叶片细胞膜透性 ,使细胞内电解质外渗。KMnO4 、KI和K2 Gr2 O7能够钝化AB -毒素的生物活性 ,但是 ,KMn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毒素 链格 致病机理 钝化 大白菜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杀菌剂对芸薹生链格孢菌毒力的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冠美 郑永利 +3 位作者 吴华新 吴降星 章初龙 林福呈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665-669,共5页
对从西兰花花球上分离的1株菌株进行电镜的初步观察,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认为该菌株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9种杀菌剂对芸薹生链格孢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毒力方程计算出EC50依... 对从西兰花花球上分离的1株菌株进行电镜的初步观察,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认为该菌株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9种杀菌剂对芸薹生链格孢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毒力方程计算出EC50依次为凯泽(0.326 35μg·mL-1)<氟菌唑(0.548 36μg·mL-1)<翠泽(0.577 29μg·mL-1)<好力克(1.183 43μg·mL-1)<凯润(4.639 82μg·mL-1)<世高(8.627 8μg·mL-1)<百泰(18.372 88μg·mL-1)<达科宁(794.480 6μg·mL-1)<翠贝(872.017 4μg·mL-1),其中凯泽毒力最强,氟菌唑和翠泽对芸薹生链格孢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薹生链格 杀菌剂 毒力测定 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内生真菌Alternaria brassicae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及生物活性研究
7
作者 张宏燕 孙冉 +5 位作者 王思蕊 章玲 孙云鹏 郁阳 刘劲松 王国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7-1084,共8页
本文对丹参内生真菌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Alternaria brassicae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出24个化合物,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 本文对丹参内生真菌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Alternaria brassicae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出24个化合物,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5-methoxy-6′-methyl-biphenyl-3,3′,4′-triol(1)、altenusin(2)、7-羟基-2,5-二甲基色原酮(3)、altechromone A(4)、2-(9-hydroxypropyl)-5-methyl-7-hydroxychromone(5)、4′-epi-dihydroaltenuene A(6)、dihydroaltenuene B(7)、(+)-(4′R,5′S,7′R)-altenuene(8)、4′-epialtenuene(9)、methyl nortricycloalternarate(10)、tricycloalternarene L(11)、环(D-亮氨酰-L-色氨酰)(12)、环(L-亮氨酰-L-苯丙氨酰)(13)、环(L-苯丙氨酰-L-缬氨酰)(14)、环(L-苯丙氨酰-L-脯氨酰)(15)、川芎哚(16)、酒渣碱(17)、3-acetyl-5-isopropylpyrrolidine-2,4-clion(18)、L-tenuazonic acid(19)、D-allo-tenuazonic acid(20)、S-N-acetyl phenyl(21)、苯乙基-8-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22)、α-acetylorcinol(23)、苯乳酸(24)。其中化合物1~9为聚酮衍生物,化合物10、11为混源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2~15为环二肽,化合物16~20为生物碱,化合物22~24为苯环衍生物。所有化合物为首次从Alternaria brassicae分离得到,化合物22和23为首次从链格孢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2、19能够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NO的产生,IC50值分别为19.19±0.37、28.72±1.02、22.55±1.7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内生真菌 芸苔链格孢 次生代谢产物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8
作者 张海婷 易军 +3 位作者 曾铄程 符慧娟 叶建蓉 李星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十字花科蔬菜是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种植面积大。芸薹生链格孢属外来入侵病原真菌,其引起的黑斑病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基于此,描述了由芸薹生... 十字花科蔬菜是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种植面积大。芸薹生链格孢属外来入侵病原真菌,其引起的黑斑病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基于此,描述了由芸薹生链格孢真菌引起的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病原特征、发生及流行规律、危害特征及致病机制,提出了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防治措施,以期加强对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黑斑病 薹生链格 危害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明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大白菜 黑斑病 链格 防治 北京 生产影响 世界性 甘蓝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黑斑病菌rDNA 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红芳 陈发波 杨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044-5046,共3页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而与甘蓝链格孢和萝卜链格孢的碱基差异较明显,均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且存在大量的缺失片段。初步确定引起茎瘤芥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链格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umida Tsen et Lee) 黑斑病 ITS 链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鲁海菊 潘柳君 +2 位作者 李河 王传铭 郑肖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为明确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菌种属分类地位,对采自云南蒙自的万寿菊叶斑病病叶,依据科赫法则进行分离、纯化、回接和再分离,证明获得的分离物是叶斑病的致病菌。对其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进行观察,并对核糖体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明确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菌种属分类地位,对采自云南蒙自的万寿菊叶斑病病叶,依据科赫法则进行分离、纯化、回接和再分离,证明获得的分离物是叶斑病的致病菌。对其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进行观察,并对核糖体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病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呈灰褐色;分生孢子梗直立或弯曲,有隔膜;分生孢子倒棒形或卵形,有纵、横隔膜,无喙或具短喙。核糖体DNA-IT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芸苔生链格孢同源性高达100%。将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芸苔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叶斑病 链格 rDNA-ITS序列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白菜黑斑病的病害研究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国辉 陶敏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477-11479,共3页
[目的]对贵州省毕节市的白菜黑斑病进行病害分析和病原鉴定,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表面组织分离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镜检、孢子大小测定和鉴定。[结果]显微镜镜检的病原菌特征表明,引起白菜黑斑... [目的]对贵州省毕节市的白菜黑斑病进行病害分析和病原鉴定,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表面组织分离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镜检、孢子大小测定和鉴定。[结果]显微镜镜检的病原菌特征表明,引起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sp.),病原菌的孢子大小为(15.0~38.5)μm×(7.5~13.5)μm,结合寄主和病原特征,引起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结论]芸薹生链格孢为贵州省毕节市当前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农业措施和药剂预防来减少该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黑斑病 病原菌 薹生链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云晓敏 宋歌 +1 位作者 律宝春 蒋晓春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5-67,68,共4页
为建立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分子检测鉴定技术,以黑斑病菌3个种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甘蓝链格孢(A.brassicicola)和萝卜链格孢(A.raphani)为实验对象,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富集培养基;依据文献报导和3个种DNA的ITS序列共设计合... 为建立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分子检测鉴定技术,以黑斑病菌3个种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甘蓝链格孢(A.brassicicola)和萝卜链格孢(A.raphani)为实验对象,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富集培养基;依据文献报导和3个种DNA的ITS序列共设计合成7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检测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PDA和CMA均适合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的富集培养;引物B 2和S 1可分别对A.brassicicola和A.raphani菌种进行特异性鉴定,而A.brassicae特异性鉴定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 甘蓝链格 萝卜链格 培养基 引物 PCR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黑斑病病原鉴定及6种杀菌剂的室内药效测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春明 金秀琳 何苏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对甘肃省花椰菜黑斑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最适生长温度和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花椰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生链格孢菌(A lternaria brassicicola(Schw.)Wiltsh ire);Altc-2菌株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不同温度下培养... 对甘肃省花椰菜黑斑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最适生长温度和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花椰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生链格孢菌(A lternaria brassicicola(Schw.)Wiltsh ire);Altc-2菌株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不同温度下培养特征也有一些差异。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研究了6种杀菌剂不同浓度对Altc-2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5%己唑醇微乳剂在供试浓度下对花椰菜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90%以上,其中,5%己唑醇微乳剂稀释到50000倍时,对菌株A ltc-2的抑制率仍然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黑斑病 薹生链格 生长速率 杀菌剂 抑制率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龙巧芳 梁文 +4 位作者 蒋芹娜 吴凤康 李倩 杨友联 张晓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5,共7页
黑斑病是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常对大白菜田间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引起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六盘水地区4个种植点大白菜黑斑病病样上分离到4个菌株。基于形态学和ITS、Alt-a1、tef-1多基因序... 黑斑病是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常对大白菜田间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引起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六盘水地区4个种植点大白菜黑斑病病样上分离到4个菌株。基于形态学和ITS、Alt-a1、tef-1多基因序列分析,4个菌株的鉴定结果均为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25℃,菌丝生长最佳pH值为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下处理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黑斑病 链格 系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志刚 余方伟 +4 位作者 张伟 于利 李建斌 王神云 宋江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7-955,共9页
对江苏省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叶片上发生的黑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测试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经形态学观察,初步明确分离得到的病原菌(HB0、HB1、HB2、HB3、HB5、HB6)为链格孢属真菌。基于科赫氏法则测定病原... 对江苏省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叶片上发生的黑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测试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经形态学观察,初步明确分离得到的病原菌(HB0、HB1、HB2、HB3、HB5、HB6)为链格孢属真菌。基于科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致病性,发现HB1、HB3、HB6能在甘蓝叶片上致病。扩增上述3个致病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过敏原基因(Alt a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得到大小为511~596 bp目的片段。多基因联合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引起江苏省甘蓝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室内毒力试验发现,在测试的8种杀菌剂中,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己唑醇、氟硅唑、戊唑醇、丙环唑、异菌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代森锰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黑斑病 薹生链格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黑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17
作者 付小刚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9期26-27,共2页
白菜黑斑病又称链格孢叶斑病、轮纹病、黑霉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白菜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白菜黑斑病常使白菜茎叶干枯,严重发生时可造成50%以上的产量损失。现将该病害的病原、病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原白菜黑斑... 白菜黑斑病又称链格孢叶斑病、轮纹病、黑霉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白菜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白菜黑斑病常使白菜茎叶干枯,严重发生时可造成50%以上的产量损失。现将该病害的病原、病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原白菜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芸薹链格孢真菌引起的。该病原菌除危害白菜外,还危害萝卜、菜花、芥菜、油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茄科、百合科、葫芦科等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黑斑病 链格链格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