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塘江地表水有机微污染物AhR效应分析
1
作者 万奇霖 刘瑶 +5 位作者 洪文俊 应林浩 姚佳 叶铖 范思哲 方文迪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4,共12页
钱塘江地表水因受人类强烈活动干扰被检出含有大量有机微污染物,其可能引起水生生物的生理、生化、毒理学效应并威胁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因而广受关注。然而,对钱塘江地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人源芳香烃受体(AhR)效应研究仍然有限。本文... 钱塘江地表水因受人类强烈活动干扰被检出含有大量有机微污染物,其可能引起水生生物的生理、生化、毒理学效应并威胁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因而广受关注。然而,对钱塘江地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人源芳香烃受体(AhR)效应研究仍然有限。本文通过靶向化学分析、体外生物测试以及基于“冰山模型”研究AhR效应的毒性贡献率,以了解钱塘江杭州段地表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污染现状,评估钱塘江地表水对人源AhR效应的毒性风险。靶向化学分析检测了农药、邻苯二甲酸、全氟化合物和多环芳烃4类有机微污染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全氟化合物平均浓度为109.52 ng·L^(-1),是各位点累积检出浓度最高的一类污染物,其累积浓度为219.02~3645.54 ng·L^(-1),其中,全氟辛酸(PFOA)为全氟化合物的主要污染物。体外生物测试表明,人源AhR受体转录活性水平呈剂量依赖上升,且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特别是富春江位点(80 REF)的转录活性水平是空白对照组的21.53倍,同时浦阳江、七堡段在无浓缩倍数下(1 REF)已出现显著的AhR效应。钱塘江地表水提取物的AhR效应等效浓度为17.61~46.17 ng·L^(-1)B[a]P-EQ,高于《欧盟水框架指令》中地表水标准限定值4.20 ng·L^(-1)B[a]P-EQ。毒性贡献率结果显示,AhR效应的主要贡献来自多环芳烃(37.03%~88.15%),其次是农药(5.08%~14.30%)和邻苯二甲酸(2.62%~9.21%)。屈(Chr)是AhR介导活性的主要贡献者,其次是苯并[a]蒽(BaA)和苯并[b]荧蒽(BbF)。总之,各项检测数据显示,钱塘江地表水提取物显著激活了AhR效应。研究为混合污染物毒性效应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微污染物 基于生物效应的评估方法 芳香烃受体效应 毒性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