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萃取法研究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Ⅲ.Cu2+-phen-PCA-体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秋月 龚钰秋 冯旭文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用萃取法研究Cu2+-phen-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phen=1,10-邻菲罗啉,PCA-=苯甲酸根(Bz-)、α-苯乙酸根(PAc-)、β-苯丙酸根(PPr-)和γ-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 用萃取法研究Cu2+-phen-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phen=1,10-邻菲罗啉,PCA-=苯甲酸根(Bz-)、α-苯乙酸根(PAc-)、β-苯丙酸根(PPr-)和γ-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配合物中芳环堆积作用依赖于PCA-中苯环与羧酸根间碳链的长度,其顺序为:Bz-<PAc-<PPr-<PB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配合物 萃取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与2,2′-联喹啉和苯基羧酸混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芳环堆积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秋月 龚钰秋 陈伟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0-73,共4页
芳环堆积作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分子间识别的基础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始终是生物配位化学家们所关注的热点[1]。本文的研究体系为Cu2+-biq-PCA-,结果表明堆积程度随PCA-的碳链增长而加大。1实验部... 芳环堆积作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分子间识别的基础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始终是生物配位化学家们所关注的热点[1]。本文的研究体系为Cu2+-biq-PCA-,结果表明堆积程度随PCA-的碳链增长而加大。1实验部分1.1试剂2,2′-联喹啉(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喹啉 苯基羧酸 芳环堆积作用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Cu^(2+)-dpx-PCA^-体系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及其配合物的组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旭文 龚钰秋 林秋月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用萃取法测定Cu2+dpxPCA体系中的堆积百分数,其中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甲烷(dpm)和2,2′联吡啶酮(dpk);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 用萃取法测定Cu2+dpxPCA体系中的堆积百分数,其中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甲烷(dpm)和2,2′联吡啶酮(dpk);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3苯丙酸根(PPr-)和4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堆积百分数与羧酸根中亚甲基数有关,其顺序为Bz-<PAc-<PPr-<PBu,同时还与dpx的结构有关,其顺序为dpa<dpm<dpk。这是堆积作用对配体的结构要求及存在π电子协作效应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萃取 dpx PCA^-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Pd^(2+)-dppe-PCA^-体系的芳环堆积作用
4
作者 龚钰秋 沈良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萃取法测定了Pd2+-dppe-PCA-体系在氯仿—水介质条件(I=1.0,KNO3,pH=2)下的堆积百分数。堆积百分数可用St%=1-Dop/Dtot来表示。用斜率法和固体合成法确定了协萃合物的化学组成为Pd(... 用萃取法测定了Pd2+-dppe-PCA-体系在氯仿—水介质条件(I=1.0,KNO3,pH=2)下的堆积百分数。堆积百分数可用St%=1-Dop/Dtot来表示。用斜率法和固体合成法确定了协萃合物的化学组成为Pd(dppe)(PCA)2。计算出相同条件下混配合物的堆积百分数按下列顺序变化:Pd(dppe)(Bz)2<Pd(dppe)(PAc)2<Pd(dppe)(PPr)2<Pd(dppe)(PBu)2。表明堆积百分数与PCA-中亚甲基数有关,合适的碳链长度可使参与堆积的两个苯环达到“最佳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钯混配合物 芳环堆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混配合物中的芳环堆积作用研究──Ⅳ.Zn^(2+)-Phen-PCA体系的萃取研究和混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5
作者 林秋月 龚钰秋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用萃取法研究Zn2+与1,10-菲绕啉(Phen)和苯基羧酸根(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合成并表征了固体混配合物的组成与性质,并用1HNMR方法进一步确证了配合物中堆积作用的存在.
关键词 萃取 合成 芳环堆积作用 三元混配合物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Pd^(2+)-dppe-PCA^-体系中的芳环堆积作用
6
作者 龚钰秋 沈良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112-113,共2页
有关混配合物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涉及的研究方法有pH电位滴定、质子核磁共振以及电子光谱和CD光谱等,但用萃取化学法研究迄今还未见诸报道,我们在对Pd^(2+)-dppe-PCA^-体系(dppe=1,2-(二苯膦)乙烷,PCA=苯基羧酸根)的... 有关混配合物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涉及的研究方法有pH电位滴定、质子核磁共振以及电子光谱和CD光谱等,但用萃取化学法研究迄今还未见诸报道,我们在对Pd^(2+)-dppe-PCA^-体系(dppe=1,2-(二苯膦)乙烷,PCA=苯基羧酸根)的研究中采用萃取法,所用的PCA^-为苯甲酸根(Bz^-),a-苯乙酸根(PAc^-),β-苯丙酸根(PPr^-),r-苯丁酸根(CBu^-).实验方法如下:室温下水相pH为5.0,离子强度0.5(KNO_3),钯浓度固定在5×10^(-4)mol.L^(-1),水相和有机相各10ml,以氯仿为稀释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DPPE 芳环堆积作用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混配合物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Ⅲ——核磁共振法研究Pd^(2+)—A(phen、bpy、trp)—UTP^(4-)体系
7
作者 龚钰秋 孙洪良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用~1HNMR法测定Pd^(2+)-A-UTP^(4-)体系中混配合物Pd(A)(UTP)^(2-)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A=邻氮二菲,Phen;2,2′-联吡啶(bpy)和色氨酸(trp^-);UTP^(4-)=尿苷-5′-三磷酸盐,认为由于UTP^(4-)中嘧啶环与A中的芳香杂环间发生部份堆积,使得U... 用~1HNMR法测定Pd^(2+)-A-UTP^(4-)体系中混配合物Pd(A)(UTP)^(2-)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A=邻氮二菲,Phen;2,2′-联吡啶(bpy)和色氨酸(trp^-);UTP^(4-)=尿苷-5′-三磷酸盐,认为由于UTP^(4-)中嘧啶环与A中的芳香杂环间发生部份堆积,使得UTP^(4-)分子内H(5)、H(6)和H(1′)发生明显的高场位移.混配合物中的芳环堆积作用按下列顺序减小:Pd(Phen)(UTP)^(2-)>Pd(bpy)(UTP)^(2-)>Pd(trp)(UTP)^(3-).这一变化恰与A的芳环大小相一致,即Phen>bpy>t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三元混配合物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Ⅴ)Ca(Ⅱ)/核苷酸/杂环碱体系
8
作者 孙洪良 王宏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0-65,共6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腺苷5’-三磷酸(ATP)和芳香杂环碱A(Phen,Bpy和Tr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A)(ATP)n-(n=2或3)的稳定常数(I=0.1,KNO3,25℃).比较了三元混...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腺苷5’-三磷酸(ATP)和芳香杂环碱A(Phen,Bpy和Tr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A)(ATP)n-(n=2或3)的稳定常数(I=0.1,KNO3,25℃).比较了三元混配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其差值ΔlgKCa要比预期的统计值ΔlgKst来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配合物 芳环堆积作用 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对三元混配物芳环堆积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孙洪良 《贵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 1 ,1 0 -邻菲绕啉 (Phen)和羧酸 (CA)配体的三元混配物Pd(Phen) (CA) +体系在不同浓度乙醇 -水溶液 ( 30 %~ 90 % ,V/V)中的稳定常数 ,比较和讨论了各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 ,并计算了三元混配物Pd(Phen) (P...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 1 ,1 0 -邻菲绕啉 (Phen)和羧酸 (CA)配体的三元混配物Pd(Phen) (CA) +体系在不同浓度乙醇 -水溶液 ( 30 %~ 90 % ,V/V)中的稳定常数 ,比较和讨论了各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 ,并计算了三元混配物Pd(Phen) (PCA) +(PCA为 2 -苯乙酸和 3-苯丙酸 )中堆积异构体的百分数。实验结果表明 :三元混配物Pd(Phen) (PCA) +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与溶液极性有关。溶液极性愈弱 ,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愈强 ,堆积异构体的百分数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常数 芳环堆积作用 混配物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phen)(NO_3)_2(H_2O)]_n:从一维多核配位链通过氢键和芳环堆积相互作用构筑三维超分子网络(英文)
10
作者 姜秀娟 赵小军 杜淼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Cd(NO3)2与邻二氮杂菲(phen)和丁二酸在水-甲醇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一个新型硝酸根桥联配位聚合物[Cd(phen)(NO3)2(H2O)]n(1).用X-射线衍射技术在室温下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斜晶系,P21空间群(N o.4),晶胞参数a=1.029 79(10)n... 通过Cd(NO3)2与邻二氮杂菲(phen)和丁二酸在水-甲醇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一个新型硝酸根桥联配位聚合物[Cd(phen)(NO3)2(H2O)]n(1).用X-射线衍射技术在室温下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斜晶系,P21空间群(N o.4),晶胞参数a=1.029 79(10)nm,b=0.725 41(7)nm,c=1.030 16(10)nm,β=110.486 0(10)o,V=0.720 88(12)nm3,Z=2.CdII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处于由螯合phen配体、硝酸根离子和水所构成的CdN2O4扭曲多面体中.CdII离子之间通过硝酸根离子连接形成一维无限锯齿形配位链,这些一维链通过phen和硝酸根离子间的C—H…O相互作用进一步连接成二维结构.此外,这些二维结构之间存在芳环堆积相互作用,且通过层间水-硝酸根离子所组成的O—H…O氢键连接而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配位聚合物 氢键 芳环堆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体内酶 - 金属离子 - 底物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洪良 龚钰秋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用1HNMR法研究了钯(Ⅱ)-NTP-A体系内金属离子与配体以及配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NTP代表腺苷5′-三磷酸(ATP)和尿苷5′-三磷酸(UTP);A代表1,10-邻菲口罗啉,2,2′-联吡啶和L-色氨酸... 用1HNMR法研究了钯(Ⅱ)-NTP-A体系内金属离子与配体以及配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NTP代表腺苷5′-三磷酸(ATP)和尿苷5′-三磷酸(UTP);A代表1,10-邻菲口罗啉,2,2′-联吡啶和L-色氨酸.实验发现,三元配合物体系中ATP的H-C(2),H-C(8)和H-C(1′)与UTP的H-C(5),H-C(6)和H-C(1′)都发生明显高场位移.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Ⅱ) 核苷酸 底物 芳环堆积作用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配铂(Ⅱ)配合物堆积异构平衡的溶剂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洪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9-442,共4页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complexes Pt(Phen)(CA) +(Phen=1,10 Phenanathroline,CA=carboxylate Ligand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metric pH titr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in 30~90%(V/V) aqu...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complexes Pt(Phen)(CA) +(Phen=1,10 Phenanathroline,CA=carboxylate Ligand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metric pH titr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in 30~90%(V/V) aqueous ethanal(I=0.1mol·L -1 ,KNO 3;25℃).The difference of stability among the different complexes was compared and discussed,and the percentages of the stacked isomers in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complexes Pt(Phen)(PCA) +(PCA=2 phenylacetate and 3 phenylpropionate) was calcul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tent of the intramolecular aromatic ring stacking interaction in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Pt(Phen)(PCA) + complexes depends on the polarity of the solution.The weaker the polarity of the solution,the more notable the intramolecular aromatic ring stacking interaction,the larger the percentage of the stacked isomers in the ternary complexes,and the more stable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铂(Ⅱ)配合物 堆积异构平衡 溶剂效应 稳定常数 芳环堆积作用 三元混配配合物 羧酸 1 10-邻菲绕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1,10-邻菲咯啉端基配体的己二酸桥联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秀娟 赵小军 杜淼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Cu(ClO4)2与己二酸(adipate)和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剂中反应得到了一个双核配合物[Cu2(phen)4(adipate)](ClO4)2.(H2O)1.3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及X-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通过Cu(ClO4)2与己二酸(adipate)和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剂中反应得到了一个双核配合物[Cu2(phen)4(adipate)](ClO4)2.(H2O)1.3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及X-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431 6(3)nm,b=1.380 05(12)nm,c=3.241 4(3)nm,β=94.679 0(10)o,V=15.299(2)nm3,Z=8.晶格中存在1.5个结晶学独立但结构参数非常类似的双核单元.每个中心Cu(Ⅱ)离子均处于五配位扭曲四方锥构型,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两个螯合的邻菲咯啉配体和一个己二酸根上的羧基氧原子.为了减小空间位阻效应,与中心Cu(Ⅱ)离子螯合配位的两个邻菲咯啉配体之间近似呈垂直排列.两个相邻Cu(Ⅱ)离子通过己二酸根离子连接形成双核结构,且相邻的双核单元之间存在较强的芳环堆积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双核铜化合物 己二酸 邻菲咯啉 芳环堆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