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烷基芳基磺酸盐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闫磊 崔丹 +3 位作者 徐祯 陈思宇 邓占鑫 丁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9-284,共6页
采用烷基芳基磺酸盐(XWY)、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HLZT)和腰果酚磺丙基甜菜碱(XCBS)三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了一系列表面活性剂体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性能,利用含量为0.30%(w)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与聚合物组成... 采用烷基芳基磺酸盐(XWY)、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HLZT)和腰果酚磺丙基甜菜碱(XCBS)三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了一系列表面活性剂体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性能,利用含量为0.30%(w)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与聚合物组成的二元驱油体系在贝雷岩心上进行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XWY表面活性剂、HLZT表面活性剂与XCBS之间具有很好的配伍性和协同效应,在三次采油中将化学驱和生物表面活性剂驱结合,能显著降低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稳定性好,抗吸附性能符合二元驱表面活性剂的要求,注0.3 PV含量为0.30%(w)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组成的二元驱油体系段塞,总采收率可达到63.9%,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芳基磺酸盐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 腰果酚磺丙基甜菜碱 二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东红 张雅琴 +1 位作者 崔晓东 辛浩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8,共3页
The raw heavy alkylbenzenes were fractionately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fractions, from which five fractions with low, middle and high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ere collected and sulfonted by ClSO_ 3 H into correspond... The raw heavy alkylbenzenes were fractionately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fractions, from which five fractions with low, middle and high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ere collected and sulfonted by ClSO_ 3 H into corresponding heavy alkylbenzene sulfonates(HABS). Their synergetic effects on the interfacial tensions of Sichang(Daqing Oilfield) oil-wat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terfacial activity of the mixed HABS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has been remarkably impro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single H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烷基磺酸盐 表面活性 协同效应 石油开采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苯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界面性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西刚 路遥 +2 位作者 李玲 孟君 杨正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8-331,362,共5页
以烷基酰氯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反应、格林反应、催化氢化还原及磺化、中和等步骤,合成了10-4-10、12-4-12和10-6-10(10和12代表疏水基碳数,4和6代表连接基团碳数)3种不同结构的双烷基双苯双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 以烷基酰氯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反应、格林反应、催化氢化还原及磺化、中和等步骤,合成了10-4-10、12-4-12和10-6-10(10和12代表疏水基碳数,4和6代表连接基团碳数)3种不同结构的双烷基双苯双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旋滴法测定了其水溶液与正庚烷的界面张力,发现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比对应的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的CMC低两个数量级,并且随着疏水基碳数或连接基团碳数的增加而降低。10-4-10、12-4-12和10-6-10的饱和吸附面积(Amin)分别为0.23、0.35和0.97 nm2,饱和吸附量(Γmax)分别为7.37×10-10、4.65×10-10和1.72×10-10mol/cm2,临界胶束浓度下的界面张力(γCMC)分别为3.60、3.06和1.89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 界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碱驱油体系中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宏度 何涛 +1 位作者 吴一慧 万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3,371,共4页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126/WGN(2 4/0 6g/L)溶液中O126和WGN的静吸附量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加入电解质NaOH,NaCl或Na2CO3(9 0g/L)使吸附量增大,其中Na2CO3的影响程度较小;在液固比1∶4下,吸附后的不含和含电解质的溶液中O126和ORS 41的摩尔浓度比大体上接近初始比值(0 7971)。在大庆去油油砂上,吸附后ICO435/WGN/Na2CO3(5 33/0 67/10 0g/L)溶液中ICO435与WGN的摩尔浓度比,在液固比1∶4时为0 9063,接近初始比值(0 8919)。在人造岩心驱油中,注入O126/ORS 41/NaOH/HPAM(0 77/0 82/12 0/1 2g/L)驱油溶液0 3PV和HPAM(0 8g/L)溶液0 3PV后,流出液中O126和ORS 41的质量浓度与初始质量浓度之比随累计流出体积(0 31~3 49PV)的变化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认为:在接近实际驱油过程的液固比下(1∶3~1∶4),石油羧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的色谱分离较弱,在驱油液中可大体上保持初始比例。图1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磺酸盐 石油羧酸盐 复配表面活性 吸附研究 驱油体系 NA2CO3 人造岩心 NaOH 初始比值 质量浓度 吸附量 液固比 混合溶液 净化污水 静态吸附 NaCl 影响程度 驱油溶液 变化趋势 驱油过程 色谱分离 工业品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驱油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卫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以生产十二烷基苯的副产物重烷基苯为原料,用适当改进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生产装置可以制备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干燥、SO3发生、磺化、老化与水解、尾气处理... 以生产十二烷基苯的副产物重烷基苯为原料,用适当改进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生产装置可以制备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干燥、SO3发生、磺化、老化与水解、尾气处理、中和复配等步骤。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重烷基苯的组成较为复杂,导致影响因素的复杂化;通过对原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及对生产装置各个单元设备的适当改进,生产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可使国内油田的原油与注入液之间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级)。应用实例表明,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优良的性能及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盐 烷基磺酸盐 表面活性 驱油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醇醚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微乳液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德军 崔正刚 顾明艳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96-200,210,共6页
研究了几种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的相行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ABS)、重烷基苯磺酸盐1#和重烷基苯磺酸盐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AEO9以及AEO20.通过微乳液... 研究了几种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的相行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ABS)、重烷基苯磺酸盐1#和重烷基苯磺酸盐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AEO9以及AEO20.通过微乳液最佳盐度、获得中相微乳液的盐浓度范围、最佳中相体积分数以及获得单相微乳液所需的最低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参数表征表面活性剂的耐盐能力和增溶能力.结果表明,单一磺酸盐的增溶能力和耐盐能力取决于其平均摩尔质量和浓度,磺酸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对增溶能力和耐盐能力有显著影响,但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若增溶能力提高,则耐盐能力下降,反之亦然.重烷基苯磺酸盐1#和重烷基苯磺酸盐2#分别与质量分数为10%~20%的AEO9或AEO20混合,耐盐能力有显著提高而增溶能力仅有微小下降;ABS与AEO3混合,当AEO3质量分数为10%~30%时,增溶能力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烷基磺酸盐 混合表面活性 增溶 最佳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聚氧化烯烃醚琥珀酸单酯磺酸盐的表面活性研究
7
作者 吴金川 牟敦怡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43,共3页
制备了一系列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和聚氧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盐,研究了其临界胶束浓度、最低表面张力。
关键词 烷基聚氧化烯烃醚琥珀酸单酯磺酸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芳基烷磺酸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忠云 李在均 殷福珊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19-422,429,共5页
研究了苯基十四烷基磺酸钠(Sodiumphenyltetracanesulfonate,SPTS)、苯基双十四烷基二磺酸钠(Sodiumphenylditetracanedisulfonate,SDDS)和十二烷苯基十四烷基磺酸钠(sodiumdodecylphenyltetracanesulfonate,SDPS)3种芳基烷磺酸阴离子... 研究了苯基十四烷基磺酸钠(Sodiumphenyltetracanesulfonate,SPTS)、苯基双十四烷基二磺酸钠(Sodiumphenylditetracanedisulfonate,SDDS)和十二烷苯基十四烷基磺酸钠(sodiumdodecylphenyltetracanesulfonate,SDPS)3种芳基烷磺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化性能.以α 十四烯烃磺酸(α tetracenesulfonicacid,C14$CAOSacid)和苯为原料,在150℃反应6h制得苯基十四烷基磺酸,经中和、纯化和干燥得苯基十四烷基磺酸钠;利用苯基十四烷基磺酸在150℃左右继续与α 十四烯烃磺酸常压反应6h制得苯基双十四烷基二磺酸,经中和、纯化和干燥得苯基双十四烷基二磺酸钠;以十二烷基苯和α 十四烯烃磺酸为原料,在180℃反应6h制得十二烷苯基十四烷基磺酸,经中和、纯化和干燥得十二烷苯基十四烷基磺酸钠.对产品的表面性能、泡沫、乳化及硬水稳定性测定表明,3种芳基烷磺酸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尤其是苯基双十四烷基二磺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芳基烷基阴离子表面活性 “Berger”法 表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烷基水杨酸钙盐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姚文钊 刘维民 付兴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4-58,共5页
二步合成法制备复合型金属清净剂烷基水杨酸钙时应用了表面活性剂。以烷基水杨酸及氧化钙等为原料,在醇类及氨类化合物为促进剂的条件下合成了碱值达350 mgKOH/g的复合型金属清净剂钙盐产品。采用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考察了该产品的胶... 二步合成法制备复合型金属清净剂烷基水杨酸钙时应用了表面活性剂。以烷基水杨酸及氧化钙等为原料,在醇类及氨类化合物为促进剂的条件下合成了碱值达350 mgKOH/g的复合型金属清净剂钙盐产品。采用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考察了该产品的胶体稳定性及添加剂中碱性组分碳酸盐的晶型结构;通过冷冻蚀刻电镜法观察了含碳酸盐的胶体粒子结构及粒度分布情况;应用四球试验机等考察了该产品的极压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品不但具有优良的高温清净性、一定的低温分散性、热稳定性、极压抗磨性,而且与磺酸盐类清净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水杨酸钙 表面活性 制备 钙盐 二步合成法 磺酸盐 促进 清净 极压抗磨性能 润滑油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基烷基磺酸盐链长对烷烃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瑞霞 王大强 +3 位作者 王敬玲 王超 廖凌之 宋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44-2949,共6页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系列自制芳基烷基磺酸盐(CnNPAS,n=8,10,12,14,16)水溶液对烷烃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表面活性剂浓度、弱碱浓度、烷烃碳数等因素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CnNPAS的烷基链长...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系列自制芳基烷基磺酸盐(CnNPAS,n=8,10,12,14,16)水溶液对烷烃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表面活性剂浓度、弱碱浓度、烷烃碳数等因素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CnNPAS的烷基链长和碱含量均会使界面张力达到稳定值的时间增长;增加CnNPAS浓度和烷烃碳数均会使界面张力动态变化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减少。CnNPAS表面活性剂可在低浓度范围较明显地降低界面张力,而随着浓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回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动态界面张力 烷烃 水溶液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隋智慧 林冠发 +2 位作者 朱友益 王国房 卢寿慈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主要介绍和概述了三次采油 (EOR)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性能、应用特点及其最新进展。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应用最为普遍 ,它们主要包括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等 ,而其中以磺酸盐型最多。三次采... 主要介绍和概述了三次采油 (EOR)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性能、应用特点及其最新进展。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应用最为普遍 ,它们主要包括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等 ,而其中以磺酸盐型最多。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趋向主要是耐高含盐量、耐高温、吸附损失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阴离子型 表面活性 制备 石油磺酸盐 烷基磺酸盐 石油羧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酚磺酸聚醚磺酸盐驱油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12
作者 沙鸥 张卫东 +1 位作者 陈永福 鲁润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69-1073,共5页
针对目前常规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环境下的使用缺陷,以烷基酚为起始剂,通过乙氧基化、氯代、磺化反应,在烷基酚苯环上引入磺酸根基团,同时对烷基酚聚醚的端羟基再次磺化,合成了烷基酚磺酸聚醚磺酸盐;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 针对目前常规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环境下的使用缺陷,以烷基酚为起始剂,通过乙氧基化、氯代、磺化反应,在烷基酚苯环上引入磺酸根基团,同时对烷基酚聚醚的端羟基再次磺化,合成了烷基酚磺酸聚醚磺酸盐;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质量分数0.3%的所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模拟水溶液与胜坨二区原油间界面张力可达到10-3mN/m;耐盐性能达到30g/L,抗钙镁离子能力达到1g/L,耐温性能>90℃;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二元复合驱(聚合物+所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可提高采收率16.4%,且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体系能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磺酸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界面张力 采收率 驱油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研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海峰 伍晓林 +1 位作者 张国印 杨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2-64,共3页
综述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发展的状况,介绍了石油磺酸盐、石油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及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大庆三元复合驱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大庆油田 石油羧酸 石油磺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磺酸盐 生物表面活性 研究 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显光 王琳 +2 位作者 任立伟 苏长明 赵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简介了氧乙基数为3、烷基碳数x=8,10,12的3种对烷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磺酸盐CxBE3PS的合成方法。在气流法起泡装置上测定了3种磺酸盐的泡沫体积、起泡性参数Rv(泡沫与进入空气体积比)、泡沫半衰期和泄液半衰期。由表面张力浓度曲线和R... 简介了氧乙基数为3、烷基碳数x=8,10,12的3种对烷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磺酸盐CxBE3PS的合成方法。在气流法起泡装置上测定了3种磺酸盐的泡沫体积、起泡性参数Rv(泡沫与进入空气体积比)、泡沫半衰期和泄液半衰期。由表面张力浓度曲线和Rv浓度曲线求得,起泡剂浓度达到CMC时Rv值增大至稳定值。取起泡剂溶液浓度为各该温度下的CMC,在30℃、45℃、60℃测定了各项泡沫参数,3种CxBE3PS的起泡和稳泡性能良好,烷基碳数增大时泡沫稳定性增大,C8BE3PS、C10BE3PS的泡沫性能稍优于C12BE3PS,而C10BE3PS和C12BE3PS又远优于SDPS,尤其是泡沫稳定性;30℃时C12BE3PS的泡沫半衰期为431min,远高于SDPS的260min,而加量仅为SDPS的1/40。C10BE3PS的Rv和泡沫半衰期曲线在NaCl含量为01%间出现高峰。加入0.2%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对C8BE3PS和C10BE3PS的Rv影响不大,使泡沫半衰期大幅增大,泄液半衰期稍有增大。CxBE3PS可用于泡沫钻井液和泡沫驱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烷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起泡 空气泡沫 起泡性能 稳定性 气流法 钻井液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和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明妍 卢祥国 +2 位作者 孙刚 徐典平 于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DH)与石油磺酸盐(LH)是三次采油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DH与强碱(NaOH)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及LH与弱碱(Na2CO3)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油水界面活性。为探索DH与LH复配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 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DH)与石油磺酸盐(LH)是三次采油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DH与强碱(NaOH)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及LH与弱碱(Na2CO3)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油水界面活性。为探索DH与LH复配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比、表面活性剂浓度、碱浓度3个方面开展了复配表面活性剂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和黏度性能特征评价。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复配比和加量对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的影响较小,当DH、LH复配比为1∶1时,复配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间可以实现超低界面张力,在80 min达到8.63×10-3mN/m;随复配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降低,界面张力增加,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25%时,界面张力最优。Na2CO3加量为0.2%1.0%时,随着碱浓度的升高,复配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降低,界面张力减小。推荐碱加量为0.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苯石油磺酸盐 石油磺酸盐 表面活性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及吸附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德新 黄宏度 岳湘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4-367,350,共5页
实验考察了石油羧酸盐(POS 2和POS 4)/重烷基苯磺酸盐(ORS 41)/碱(NaOH)复配体系与大庆脱气原油(45℃粘度18 7mPa·s)间的界面张力IFT(45℃)及2种表面活性剂在大庆去油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复配体系用矿化度4 3g/L的模拟注入水配... 实验考察了石油羧酸盐(POS 2和POS 4)/重烷基苯磺酸盐(ORS 41)/碱(NaOH)复配体系与大庆脱气原油(45℃粘度18 7mPa·s)间的界面张力IFT(45℃)及2种表面活性剂在大庆去油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复配体系用矿化度4 3g/L的模拟注入水配制。在复配体系中加入C2~C5正构脂肪醇使实验油水体系IFT达到平衡的时间由~70min缩短至~50min,使IFT稳定值(~5 8×10-3mN/m)有所降低,各种醇的影响力相差不大,C3醇略好。当POS 2、ORS 41、C2、C3混合醇(1∶1)质量比为24∶8∶1时,在POS 2浓度0 6~6 0g/L、NaOH浓度2 5~12g/L范围出现超低IFT。POS 4/CTMAB或CPC/NaOH复配体系只在很窄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出现超低IFT。OP类和Twee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POS 2/NaOH体系的IFT升高,升高幅度随加入量和乙氧基数增大而增大。POS 4和ORS 41在油砂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定律,从POS 4/ORS 41/NaOH(2 5/0 83/12g/L)复配体系中的吸附量(饱和吸附量为1 444和6 741mg/g油砂),低于从POS 4/NaOH(2 5/12g/L)和ORS 41/NaOH(0 83/12g/L)体系中的相应吸附量(分别为2 925和7 581mg/g油砂)。图6表1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磺酸盐 复配体系 石油羧酸盐 吸附特性 界面活性 阳离子表面活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 Langmuir NaOH CTMAB TWEEN 饱和吸附量 IFT 界面张力 脱气原油 油水体系 浓度范围 油砂 实验 注入水 矿化度 脂肪醇 稳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重烷基苯资源如何更好地精细化利用将在全国第十二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上展开讨论
17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8-568,共1页
重烷基苯由单烷基苯、二烷基苯、三烷基苯、多烷基苯、多苯烷、烷基茚满、萘满等组成。其芳烷质量分数约占95%以上。目前应用多限于生产油品添加剂,如用其合成重烷基苯磺酸盐(润滑油添加剂中增长最快、用量最大的品种),重烷基苯磺... 重烷基苯由单烷基苯、二烷基苯、三烷基苯、多烷基苯、多苯烷、烷基茚满、萘满等组成。其芳烷质量分数约占95%以上。目前应用多限于生产油品添加剂,如用其合成重烷基苯磺酸盐(润滑油添加剂中增长最快、用量最大的品种),重烷基苯磺酸钙年产量已达1.6万吨。其磺酸钡盐、磺酸镁盐是性能更好的润滑油添加剂。如何进一步精细化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是各烷基苯厂的强烈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磺酸盐 工业表面活性 精细化 研究与开发 资源 润滑油添加 会议 烷基磺酸 油品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分子模拟与配方设计 被引量:26
18
作者 曹绪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2-688,共7页
采用耗散颗粒动力学(DPD)方法在介观层次上模拟了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界面的排布行为,考察了分子结构、油相等因素对界面密度和界面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提高界面活性的机理。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类... 采用耗散颗粒动力学(DPD)方法在介观层次上模拟了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界面的排布行为,考察了分子结构、油相等因素对界面密度和界面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提高界面活性的机理。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类型、油相、表面活性剂复配等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非"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1个数最级。根据分子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结合孤东七区试验区原油特点,提出了"0.3%石油磺酸盐+0.1%表面活性剂1~#+0.15%聚合物"的二元复合驱配方,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2.95×10^(-3)mN/m,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高达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 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 烷基磺酸 石油磺酸盐 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芳基磺酸盐抑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林英 田忠江 《湖北化工》 1996年第1期35-36,共2页
通过测定,证实平平加──烷基芳基磺酸盐比目前常用的肥皂──烷基芳基磺酸盐具有更为理想的抑泡效果。
关键词 烷基芳基磺酸盐 抑泡方法 表面活性 洗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在石英砂上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杰 赵传钧 刘昆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6,86,共4页
在 2 98K用静态法测定了乙醇、NaOH和PAA存在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石英砂上的吸附等温线 ,观测了上述各助剂对SDBS在石英砂上吸附的影响规律。本工作实验结果及文献发表的驱油烷基苯磺酸盐在油砂上的吸附实验数据 ,可用改进的非均... 在 2 98K用静态法测定了乙醇、NaOH和PAA存在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石英砂上的吸附等温线 ,观测了上述各助剂对SDBS在石英砂上吸附的影响规律。本工作实验结果及文献发表的驱油烷基苯磺酸盐在油砂上的吸附实验数据 ,可用改进的非均匀表面两阶段吸附模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盐 溶液吸附 石英砂 烷基磺酸盐 驱油表面活性 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