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d(0)配合物催化剂对Heck芳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元法 曾朝霞 +1 位作者 卢茂玲 石建敏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70-973,共4页
以乙二胺改性氯球为载体,在乙醇中与氯化钯反应和用KBH4还原,制备了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d(0)配合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温度、溶剂、碱等因素对碘代苯和丙烯酸的Heck芳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 以乙二胺改性氯球为载体,在乙醇中与氯化钯反应和用KBH4还原,制备了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d(0)配合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温度、溶剂、碱等因素对碘代苯和丙烯酸的Heck芳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二胺改性氯球负载Pd(0)配合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突出的重复使用性能;在Bu3N为缚酸剂、反应温度90℃、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的条件下,各取代碘代苯(富电子或缺电子基团)能与丙烯酸或丙烯酸乙酯在1.0~5.0 h内完成Heck芳基化反应;在碘代苯与丙烯酸的反应中,催化剂重复使用17次时还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采用吡啶为碱源时,催化剂对Heck芳基化反应无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钯(0)配合物 多相催化剂 Hcck芳基化反应 乙二胺改性氯球 循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erwein芳基化反应(Ⅰ)——N-乙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芳基化
2
作者 胡宏纹 潘毅 徐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9期819-822,共4页
Meerwein芳基化反应是在烯键上导入芳基的一种重要方法: ArN_(2)Cl+RCH=CHZ氮盐→ArCR=CHZ+ArCHRCHClZ化合物RCH=CHZ中Z为电子取代基时,反应容易进行,Z为OAc、OR时,也可以起芳基化反应,但烯胺(Z=NR2)与芳基重氮盐作用,只得到偶联产物。... Meerwein芳基化反应是在烯键上导入芳基的一种重要方法: ArN_(2)Cl+RCH=CHZ氮盐→ArCR=CHZ+ArCHRCHClZ化合物RCH=CHZ中Z为电子取代基时,反应容易进行,Z为OAc、OR时,也可以起芳基化反应,但烯胺(Z=NR2)与芳基重氮盐作用,只得到偶联产物。 烯胺与N,N-二烷基苯胺为插烯物(Vinglogs),由于氮原子上的未共电子对与π键共轭,使烯键或苯环碳原子上电子密度增加,容易起偶联反应,在烯胺氮原子上导入酰基使未共电子对与碳碳双键的共轭作用减弱,阻止偶联反应的进行,有可能实现双键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酰亚胺 芳基化反应 烯胺 烯键 芳基重氮盐 碳原子 碳碳双键 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芳基化反应
3
作者 曾志 林富钦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3年第10期465-469,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不同活性的卤代芳烃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芳基化反应。具有强吸电子基团的卤代芳烃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没有强吸电子基团的卤代苯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不发生反应,而在铜盐催化下反... 本文介绍了不同活性的卤代芳烃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芳基化反应。具有强吸电子基团的卤代芳烃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没有强吸电子基团的卤代苯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不发生反应,而在铜盐催化下反应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化反应 卤代芳烃 亚甲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亚铜/乙二胺催化氮杂环化合物的N-芳基化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帅帅 郭海昌 +1 位作者 蒋华江 郑人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9-1183,共5页
以碘化亚铜/乙二胺为催化体系,研究了卤代芳烃和氮杂环化合物的Ullmann反应。结果表明,氮杂环化合物的pKa越小,芳基化反应越容易进行,p-π共轭形成的富电子卤代芳烃有利于反应,非p-π共轭的富电子卤代芳烃使反应变难。
关键词 ULLMANN反应 N-芳基化反应 氮杂环化合物 碘化亚铜/乙二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的7-氮杂吲哚的3位芳基化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珊珊 赵晨 +1 位作者 周鲜颖 马养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91-95,102,共6页
7-氮杂吲哚是一类重要的杂环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和药理性质,在医药、农药、及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用途.以7-氮杂吲哚为底物,在钯催化下,通过与芳基硼酸反应合成多种C3位芳基取代的7-氮杂吲哚衍生物,探索了一条钯催化的7-氮杂吲哚C... 7-氮杂吲哚是一类重要的杂环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和药理性质,在医药、农药、及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用途.以7-氮杂吲哚为底物,在钯催化下,通过与芳基硼酸反应合成多种C3位芳基取代的7-氮杂吲哚衍生物,探索了一条钯催化的7-氮杂吲哚C3选择性芳基化反应的路线,该方法从易得的N未保护的7-氮杂吲哚出发,合成路线简洁,产率中等至优.建立了7-氮杂吲哚化合物向下游重要生物活性分子转化的方法体系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氮杂吲哚 钯催化 选择性 芳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镍协同催化丝氨酸O-芳基化
6
作者 黎樱子 刘婷 +3 位作者 吴思琦 方璇 高静 唐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10-1616,共7页
发展了光/镍协同催化丝氨酸O-芳基化,实现多种丝氨酸衍生物的芳醚快速合成反应。在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NiBr_(2)(dme))/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催化体系以及铱、光催化的协同作用下,镍催化插入碳-溴键,与丝氨酸的羟基发生转... 发展了光/镍协同催化丝氨酸O-芳基化,实现多种丝氨酸衍生物的芳醚快速合成反应。在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NiBr_(2)(dme))/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催化体系以及铱、光催化的协同作用下,镍催化插入碳-溴键,与丝氨酸的羟基发生转金属过程,所得Ni(II)物种被激化态Ir(Ⅲ)-物种氧化成Ni(Ⅲ)中间体,此中间体不稳定被迅速还原消除,以39%~65%的产率得到O-芳基化丝氨酸衍生物。该方法利用光致氧化还原催化,反应条件温和、高效、清洁且底物普适性较好,为具有药用价值的丝氨酸芳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镍双催化 交叉偶联 芳基化反应 丝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基丙酮酸的合成 被引量:6
7
作者 胡宏纹 冯先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9期966-968,共3页
本文报道用Meerwein芳基化反应由2-取代丙烯酸合成芳基丙酮酸的方法。 芳基重氮盐与2-乙酰氨基丙烯酸在丙酮-水溶液中、氯化铜存在下反应,迅速放出氮气,但从反应混合物中只分离到芳基丙酮酸1~9,产率中等。
关键词 芳基丙酮酸 芳基重氮盐 芳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古屋大学开发出新型交叉偶联反应
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7-617,共1页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科学家及其合作者开发出一种用于合成联苯化合物的新型交叉偶联反应,联苯化合物是用于药物和电子化学品的最重要的骨架结构之一。化学家已经开发出首例采用苯酚衍生物为原料的镍催化唑化合物C—H键芳基化反应。
关键词 日本名古屋大学 交叉偶联反应 开发 联苯化合物 电子化学品 芳基化反应 苯酚衍生物 骨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季碳氨基酸不对称合成获进展
9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3期97-97,共1页
2月18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明华课题组表示,其自主设计的新型开链结构的简单磷-烯为手性配体,用于铑催化的硼酸对4-芳基-3-羰基-1,2,5-噻二唑类底物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中,成功实现了含季碳手性的二芳基取代的系列1,2,5-... 2月18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明华课题组表示,其自主设计的新型开链结构的简单磷-烯为手性配体,用于铑催化的硼酸对4-芳基-3-羰基-1,2,5-噻二唑类底物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中,成功实现了含季碳手性的二芳基取代的系列1,2,5-噻二唑啉酮类化合物的高对映选择性合成,产物经简单开环便可以得到结构重要的各种芳基取代的光学活性氨基酰胺及异吲哚啉、异吲哚啉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化反应 异吲哚啉 不对称合成 噻二唑 对映选择性 光学活性 酮类化合物 芳基 自主设计 开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val of Trace Olefins from Aromatics by Catalytic Alkylation Using 1-Alk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ochloroaluminate Catalyst
10
作者 Sun Yu Shi L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1年第2期14-18,共5页
Removal of trace olefins from aromatic liquids had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ionic liquids like 1-ethyl-3-methylimidazoliurn bromochloroaluminate (EMIMBr-AlCl3),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oc... Removal of trace olefins from aromatic liquids had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ionic liquids like 1-ethyl-3-methylimidazoliurn bromochloroaluminate (EMIMBr-AlCl3),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ochloroaluminate (BMIMBr-AlCl3), l-hex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ochloroaluminate (HMIMBr-AlCl3), and 1-oct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ochloroaluminate (OMIMBr-A1C13). It was found that the longer the alkyl chain of ionic liquid cations was, the higher the olefins conversion would be. OMIMBr-AlCl3 (with 0.67 molar fraction of AlCl3) had an obvious performance on olefins removal.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rea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osage of catalys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reaction time on the reaction catalyzed by OMIMBr-AlCl3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 higher than 99% conversion of olefins was achieve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rocess could save time, consume less energy, separate products easier, and cause less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ic liquids olefins removal 1-alk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ochloroaluminate AROMA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