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瓜叶菊miR156-PhSPL3调控花青素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丹旎 李好 +1 位作者 崔宇萌 黄河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23,共11页
【目的】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a)是重要的盆栽观赏花卉,具有多种花色和花青素代谢支路,是研究花色调控分子机制的理想材料。miR156-PhSPL3模块在瓜叶菊不同花色品种中差异表达,探究该模块在花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花卉花青素代谢... 【目的】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a)是重要的盆栽观赏花卉,具有多种花色和花青素代谢支路,是研究花色调控分子机制的理想材料。miR156-PhSPL3模块在瓜叶菊不同花色品种中差异表达,探究该模块在花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花卉花青素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瓜叶菊中克隆获得一个PhSPL3基因和两个Ph-miR156前体基因(Ph-MIR156a和Ph-MIR156b),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分析,利用VIGS、酵母杂交实验和双荧光素酶实验等方法研究miR156-PhSPL3参与花青素代谢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结果】PhSPL3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119 bp,编码372个氨基酸,属于SPL家族的Clade VII分支。Ph-MIR156a和Ph-MIR156b前体茎环序列长度分别为108 bp和104 bp,均含miR156成熟序列。表达分析显示PhSPL3在玫色和蓝色品种的瓜叶菊舌状花中高表达,与Ph-miR156表达呈负相关。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Ph-miR156可靶向PhSPL3。PhSPL3的VIGS沉默株系中花青素含量降低,花青素代谢结构基因PhCHS2、PhF3H1、PhANS及调节基因PhbHLH17的表达下调。酵母杂交结果显示,PhSPL3可与PhMYB5和PhMYB7互作,并特异性结合PhCHS2和PhbHLH17的启动子,从而调控其表达。【结论】瓜叶菊miR156-PhSPL3可通过直接调控花青素代谢分支上结构基因,或间接调控花青素代谢调节基因的方式,在瓜叶菊花青素物质的生物合成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叶菊 miR156 PhSPL3 花青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万圣节’花青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薛雅 施竹玥 +5 位作者 李舒敏 王婷 陈淑婷 赵荣 李素华 张丽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为研究高温胁迫对多肉植物‘万圣节’花青素代谢的影响,以‘万圣节’扦插苗为材料,对其进行37℃处理,分别处理0、6、12、24、48 h,测定各处理下‘万圣节’叶片花青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基因和多酚氧化酶... 为研究高温胁迫对多肉植物‘万圣节’花青素代谢的影响,以‘万圣节’扦插苗为材料,对其进行37℃处理,分别处理0、6、12、24、48 h,测定各处理下‘万圣节’叶片花青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基因和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处理的48 h内,‘万圣节’叶片花青素含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前12 h内花青素含量无显著变化;‘万圣节’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24 h时达到顶峰;过氧化物酶基因cluster-7148.177和cluster-7148.11277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较为一致,但是过氧化物酶基因cluster-7148.32645和cluster-7148.1529的变化趋势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可见,高温胁迫处理影响‘万圣节’叶片中花青素的积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基因cluster-7148.5318、过氧化物酶基因cluster-7148.177和cluster-7148.11277可能在高温引起的‘万圣节’花青素降解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多肉植物 花青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籽粒花青素合成分布的分子调控机制
3
作者 孙悦 刘霞 +7 位作者 邓运全 于雅婷 刘倩彤 高霞 刘志云 穆春华 冷冰莹 张恩盈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花青素因其抗氧化作用在食用、医用和药用等领域价值显著。深色鲜食玉米花青素含量丰富,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不同品种鲜食玉米花青素含量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基于鲁黑甜糯201和鲁甜糯191两个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籽粒花青素分布差... 花青素因其抗氧化作用在食用、医用和药用等领域价值显著。深色鲜食玉米花青素含量丰富,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不同品种鲜食玉米花青素含量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基于鲁黑甜糯201和鲁甜糯191两个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籽粒花青素分布差异以及果皮和去皮籽粒转录组测序结果,开展了转录组分析以及花青素合成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鲁黑甜糯201籽粒花青素分布在果皮,而鲁甜糯191花青素分布在糊粉层。鲁黑甜糯201去皮籽粒(NZL201)与鲁甜糯191去皮籽粒(ZL191)之间筛选到1093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而果皮组筛选到1340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相对于鲁甜糯191果皮(ZP191),鲁黑甜糯201果皮(NZP201)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而相对于ZL191,NZL201花青素相关基因显著下调表达。两组(NZP201 vs ZP191、NZL201 vs ZL191)共筛选到显著差异表达的MYB、bHLH和WD40转录因子33个,其中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基因C1(MYB)、R1(bHLH)和pl1(MYB)显著差异表达。这些基因的协同表达可能是鲁黑甜糯201籽粒花青素高水平积累和造成鲁黑甜糯201与鲁甜糯191花青素分布差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花青素代谢 转录组测序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对紫甘蓝花青素合成代谢影响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亚丽 胡宗利 +2 位作者 张彬 朱明库 陈国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为了研究光对紫甘蓝花青素合成代谢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以"早红"紫甘蓝为试验材料,普通甘蓝"丰园913"(青甘蓝)为对照,对生长1周的幼苗进行遮光处理和光照处理,采用pH差示法测定花青素含量,半定量RT-PCR分析花青素合... 为了研究光对紫甘蓝花青素合成代谢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以"早红"紫甘蓝为试验材料,普通甘蓝"丰园913"(青甘蓝)为对照,对生长1周的幼苗进行遮光处理和光照处理,采用pH差示法测定花青素含量,半定量RT-PCR分析花青素合成途径结构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光照处理与遮光处理后,除PAL、UFGT外,紫甘蓝结构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无光条件下,紫甘蓝幼苗仍着色明显,而青甘蓝幼苗完全白化;与青甘蓝相比,紫甘蓝花青素合成途径下游结构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幼苗着色深,揭示紫甘蓝花青素的大量积累与下游结构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 青甘蓝 花青素合成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结合1-MCP处理对油桃贮藏色泽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晨 张轶斌 +1 位作者 贾晓昱 赵志永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2-349,共8页
为探究臭氧调控方式对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的油桃在冷藏过程中的色泽和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油桃为试材,采后用1μL/L 1-MCP熏蒸24 h以及1-MCP熏蒸分别结合臭氧水雾化和臭氧气体熏蒸30 min后包装,然后于0±0.5℃条件下贮藏,定... 为探究臭氧调控方式对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的油桃在冷藏过程中的色泽和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油桃为试材,采后用1μL/L 1-MCP熏蒸24 h以及1-MCP熏蒸分别结合臭氧水雾化和臭氧气体熏蒸30 min后包装,然后于0±0.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1-MCP联合臭氧处理能有效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产量。单独1-MCP处理抑制果肉中花青素的积累,阻碍了果肉的红色着色,而1-MCP联合臭氧处理在贮藏后期促进了果肉的红色着色。与单独1-MCP组相比,1-MCP联合臭氧处理组在贮藏后期花青素含量、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含量和花青素代谢相关酶活性较高,同时,臭氧气体熏蒸的方式更有利于贮藏后期花青素的积累,果肉红色度更高。该研究为改善果实采后色泽调控以及优化1-MCP在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1-MCP 臭氧 花青素代谢 色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肉甘薯及其突变体花青素积累差异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后猛 李臣 +2 位作者 宋炜涵 张允刚 李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325,共13页
紫肉甘薯因其块根中富含紫色花青素而得名。本研究以2组栽培种紫肉甘薯及其淡黄肉突变体为材料,基于甘薯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log_(2) FC|≥1且错误发现率(FDR)<0.01作为筛选标准,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 紫肉甘薯因其块根中富含紫色花青素而得名。本研究以2组栽培种紫肉甘薯及其淡黄肉突变体为材料,基于甘薯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log_(2) FC|≥1且错误发现率(FDR)<0.01作为筛选标准,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样品经转录组测序后,均获得超过8 Gb的高质量数据,拼接组装共得到164427条Unigenes。在2组甘薯材料及其突变体中分别检测到2262个和1546个DEGs,其中有244个DEGs是2组甘薯材料共有的。GO功能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着色、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含花青素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等。KEGG通路分析发现,DEGs主要分布在苯丙素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随机选择27个与花青素生物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表达模式与测序结果一致。将2组材料中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花青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PAL-1、CHS、ANS、CCoAOMT、GST-2、ABC-1、bHLH和WRKY-2的相对表达量与花青素积累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2个甘薯突变体材料块根薯肉紫色的缺失是由花青素的合成、转运和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降低共同引起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可以从中挖掘一些与花青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为研究其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肉甘薯 转录组测序 花青素代谢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