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_(SAG12)-IPT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奚亚军 林拥军 +2 位作者 张启发 侯文胜 路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8-612,共5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 IPT导入普通小麦品种西农 1376 ,经PCR、GUS组织化学染色、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分析 ,证明带有特异启动子的目的基因已整合到 5个植株的基因组中 ,且在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通...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 IPT导入普通小麦品种西农 1376 ,经PCR、GUS组织化学染色、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分析 ,证明带有特异启动子的目的基因已整合到 5个植株的基因组中 ,且在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通过叶片细胞分裂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片衰老进程及农艺性状分析 ,初步证明PSAG12 IPT基因在部分转基因小麦的衰老叶片中特异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 普通小麦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马盾 黄乐平 +4 位作者 黄全生 孟庆玉 危晓薇 陈勋基 美丽古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针对棉花不同受体材料、果台、棉铃大小、注射时间以及操作技术的研究 ,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于新疆的实用操作方法。使外源 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得到了不断提高 ,注射棉铃未落铃率平均达到2 5 %以上 ,最高达到 5 6% ,大大提高了外... 针对棉花不同受体材料、果台、棉铃大小、注射时间以及操作技术的研究 ,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于新疆的实用操作方法。使外源 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得到了不断提高 ,注射棉铃未落铃率平均达到2 5 %以上 ,最高达到 5 6% ,大大提高了外源 DNA的转化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粉管通道法 棉铃 外源DNA 受体材料 注射时间 植株 高表达 研究 操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在棉花转基因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盾 黄乐平 +3 位作者 黄全生 李建平 王浩 李晓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9-30,共2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棉花转基因,已在我国运用了10多年,但到目前,转基因的成功率还很低,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和研究,在新疆自然植棉环境下,试图通过技术改良和方法创新,提高转基因成功率,使其更好地为育种服务。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棉花 转基因 转导时间 注射器 注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ar基因导入水稻获得可遗传的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才林 赵凌 +6 位作者 宗寿余 吕川根 邹江石 朱卫民 何小兰 黄骏麒 龚蓁蓁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 ,获得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表明 ,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 ;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PCR分析 ,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 ...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 ,获得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表明 ,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 ;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PCR分析 ,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 ,bar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并在T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粉管通道法 BAR基因 转基因植株 基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获得棉花转基因株系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冬梅 武芝霞 +2 位作者 刘传亮 李成伟 李付广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0-454,共5页
通过对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38个棉花转基因株系稳定后代T5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分析发现,外源基因的导入可引起受体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可遗传的非靶标变异,且变异广泛,多个农艺性状出现了显著性变异。叶长和叶宽均有变短的趋势,但裂叶... 通过对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38个棉花转基因株系稳定后代T5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分析发现,外源基因的导入可引起受体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可遗传的非靶标变异,且变异广泛,多个农艺性状出现了显著性变异。叶长和叶宽均有变短的趋势,但裂叶缺刻深浅变异方向不定,说明部分叶片变得更加皱缩。株高变异方向不定。与对照相比,吐絮期提前,单株结铃数增加,使皮棉和子棉产量均增加。纤维品质变异也很大,如比强度增大、麦克隆值变大、纤维长度也显著增加;短纤维指数变异方向不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 农艺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转柱头外露棉DNA及转化体RAPD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平兰 梁满中 +1 位作者 高健 陈良碧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6,共6页
提取"异9-3"柱头外露棉总基因组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经微量注射导入抗虫棉707 1的胚囊内,D1代田间筛选到柱头外露的转化植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株柱头外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50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33个引物扩增出... 提取"异9-3"柱头外露棉总基因组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经微量注射导入抗虫棉707 1的胚囊内,D1代田间筛选到柱头外露的转化植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株柱头外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50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33个引物扩增出的DNA在供体、受体和转化体之间呈现出多态性,其中引物S462(TCGGCACGCA)在供体和转化体之间出现相同产物而受体没有出现扩增产物,该引物有可能作为柱头外露系的分子标记.RAPD分析结果表明转化体与受体有较多相同基因位点,而与供体相同基因位点较少.转化体还有供体和受体都不具有的基因位点,这可能是外源DNA导入时引起碱基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头外露 花粉管通道法 RAPD分析 基因位点 引物 供体 转化 受体 DNA C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花粉管通道法抗虫基因导入及卡那霉素抗性筛选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爱民 张文珠 +3 位作者 杜胜利 韩毅科 张桂华 刘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7,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m)对未转化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建立了转基因黄瓜卡那霉素抗性筛选体系。种子首先播在含Km 200 mg/L的1/2MS培养基中,能有效地抑制黄瓜幼苗生长,10 d后剪掉根系扦插移栽于蛭石中,能促使非转基因植株... 研究了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m)对未转化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建立了转基因黄瓜卡那霉素抗性筛选体系。种子首先播在含Km 200 mg/L的1/2MS培养基中,能有效地抑制黄瓜幼苗生长,10 d后剪掉根系扦插移栽于蛭石中,能促使非转基因植株衰弱或死亡,有效地加速筛选。应用该筛选体系对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抗虫转基因黄瓜T0种子进行初步筛选,获得Km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筛选率为1.6%,其中8.9%经PCR分子检测为阳性植株,初步证实EQKAM抗虫基因已整合到黄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花粉管通道法 卡那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验证花生Oleosin基因启动子的特异性表达 被引量:8
8
作者 范乾程 谭玲玲 +3 位作者 王亚 乔利仙 王晶珊 隋炯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2-56,共5页
油体蛋白(Oleosin)是一类覆盖在油体表面且仅在种子中特异表达的低分子质量蛋白,能维护油体的稳定性。研究利用花生Oleosin基因的启动子替换了pCAMBIA1301的35S启动子,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CAMBIA1301-Oleosin-pro,并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 油体蛋白(Oleosin)是一类覆盖在油体表面且仅在种子中特异表达的低分子质量蛋白,能维护油体的稳定性。研究利用花生Oleosin基因的启动子替换了pCAMBIA1301的35S启动子,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CAMBIA1301-Oleosin-pro,并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花生。对T0代转基因植株进行了PCR鉴定和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0株转基因植株有9株能扩增出目的条带,阳性率为18%,9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中有5株的子叶能被GUS染色。对GUS染色成阳性的转基因植株的子叶进行切片观察,结果显示Oleosin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在油体蛋白中能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Oleosin基因 特异性表达 花粉管通道法 遗传转化 GU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红树总DNA获得耐盐紫花苜蓿T_0代植株及其RAPD验证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立全 牛一丁 +1 位作者 郝金凤 哈斯阿古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盐生植物红树总DNA导入紫花苜蓿,共导入1 391朵花,获得894粒T0代转化种子。T0代种子种植在含有225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上,获得12株耐盐性强的植株。以供体和受体为对照,对12株耐盐植株进行RAPD分析,在55条随机引...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盐生植物红树总DNA导入紫花苜蓿,共导入1 391朵花,获得894粒T0代转化种子。T0代种子种植在含有225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上,获得12株耐盐性强的植株。以供体和受体为对照,对12株耐盐植株进行RAPD分析,在55条随机引物中有8条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条带的差异性表现为新增条带、供体特异条带和受体条带丢失。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外源DNA已经整合到受体的基因组中,而且T0代植株耐盐能力提高可能与外源基因的导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红树 花粉管通道法 耐盐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虫基因(cryV)转入大豆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武小霞 刘伟婷 +3 位作者 刘琦 李静 马永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568,574,共5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在大豆的盛花期将外源抗虫基因(cry V)转入到大豆中,转化成活率达43.88%,成荚率达33.6%。将收获的的种子种植在大豆所温室中,通过卡那霉素筛选、PCR鉴定,Southern-blot检测和RT-PCR检测,共检测出5株阳性植株,确定外源...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在大豆的盛花期将外源抗虫基因(cry V)转入到大豆中,转化成活率达43.88%,成荚率达33.6%。将收获的的种子种植在大豆所温室中,通过卡那霉素筛选、PCR鉴定,Southern-blot检测和RT-PCR检测,共检测出5株阳性植株,确定外源抗虫基因(cry V)已转入到大豆中,转化率达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虫基因(cry V) 花粉管通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高粱DNA创造优良小麦新品系的分子聚合育种 被引量:7
11
作者 欧巧明 崔文娟 +4 位作者 王炜 倪建福 王红梅 杨芳萍 罗俊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2,22,共8页
采用优化的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Sorghum bicolorL.)基因组DNA导入高感条锈病、籽粒粉质的稳定小麦品系,并借助幼胚培养挽救加代、早代变异筛选等技术,经多代连续选择优良变异系,获得2个稳定的优良变异新品系,其中2001502-23-26两年度位... 采用优化的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Sorghum bicolorL.)基因组DNA导入高感条锈病、籽粒粉质的稳定小麦品系,并借助幼胚培养挽救加代、早代变异筛选等技术,经多代连续选择优良变异系,获得2个稳定的优良变异新品系,其中2001502-23-26两年度位居省区试第一位,已申请生产试验和品种审定。变异新品系与感病受体小麦比较,某些生物学性状发生明显变异,对条锈病免疫,品质指标得到提升,HMW-GS发生明显变异,Gul D1位点基因发生等位变异,过氧化物酶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外源高粱基因导入引起了相应基因表达的变化,地区适应性也相应的较受体不同。这说明异源高粱基因组DNA导入小麦可实现高粱抗条锈性和HMW-GS等优良性状的遗传转育和聚合,达到生物学性状、产量、抗条锈性和品质指标等目标性状得到遗传改良的目的。性状改良的原因,推测可能是高粱抗条锈基因转化和HMW-GS基因生物诱变和多基因聚合的结果,而导入后代HMW-GS的GulD1位点基因的等位变异机理可归结为生物诱变所致,条锈病抗性的变异可能属于高粱抗锈基因的定向转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粱DNA 花粉管通道法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抗条锈 分子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盾 黄乐平 +1 位作者 周小云 陈勋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05-107,共3页
研究发现转基因的受体材料、果台、外源基因、导入时间等条件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转基因后代成功与否。同时,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棉花转基因后代,其中仅有少部分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定律,多数后代的遗传分离比例变化较大,存在着遗传分... 研究发现转基因的受体材料、果台、外源基因、导入时间等条件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转基因后代成功与否。同时,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棉花转基因后代,其中仅有少部分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定律,多数后代的遗传分离比例变化较大,存在着遗传分离多样性,种植到T3-T4时,有外源DNA丢失现象,呈现出外源DNA遗传不稳定性。根据几年的实验研究,阐述了该方法在棉花转基因后代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 后代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转基因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永锋 栾雨时 高晓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64-768,共5页
花粉管通道法是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之一,它具有易于操作,适用范围广,育种时间短,有利于单子叶植物转化等特点。文章综述了该方法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以及番茄等重要农作物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植物 转基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化和抗锈性鉴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立 王建锋 +2 位作者 王晓杰 康振生 韩德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筛选小麦的新抗病基因,进而培育抗病种质材料,以小麦品种小偃22、小偃6和西农1376为受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防御素基因alfAFP、脂质转运蛋白基因LTP和抗菌肽基因spCEMA转入栽培品种中,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目的基因和bar基因的PCR... 为了筛选小麦的新抗病基因,进而培育抗病种质材料,以小麦品种小偃22、小偃6和西农1376为受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防御素基因alfAFP、脂质转运蛋白基因LTP和抗菌肽基因spCEMA转入栽培品种中,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目的基因和bar基因的PCR鉴定,获得了转化alfAFP基因和LTP基因的转基因后代,总体转化率为0.135%。对转基因后代进行的条锈病抗性鉴定,发现alfAFP基因对小麦抗病性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花粉管通道法 防御素 抗菌肽 脂质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卡那霉素对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大豆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鹏飞 张淑珍 +4 位作者 吴俊江 韩英鹏 张大勇 李文滨 杨传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用卡那霉素对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东农46转化当代种子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400ppm卡那霉素能有效抑制非转化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经Gus染色和PCR检测,从中可以筛选到阳性植株。可见,用此法对转化植株进行初步筛选是经济有效的。
关键词 大豆 花粉管通道法 卡那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蛋白激酶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石薇 黄丛林 +2 位作者 张秀海 吴忠义 杨德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9,共4页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ZmPti1,ZmPti1-1,ZmCIPK2三种蛋白激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分别导入玉米自交系吉444,经草丁膦筛选后得40株抗性植株,通过PCR检测其中28株为PCR阳性植株,平均转化率为1.33%,最后收获11株转基因植株。干旱条件下通过对转基...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ZmPti1,ZmPti1-1,ZmCIPK2三种蛋白激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分别导入玉米自交系吉444,经草丁膦筛选后得40株抗性植株,通过PCR检测其中28株为PCR阳性植株,平均转化率为1.33%,最后收获11株转基因植株。干旱条件下通过对转基因T1植株的单株籽粒产量、千粒重两个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和耐旱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对干旱的敏感性不同,初步认为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旱性,表明蛋白激酶能够提高玉米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玉米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在单子叶作物遗传转化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晶 任朝阳 +1 位作者 闵丽 苍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0-134,共5页
文章综述了花粉管通道法进行遗传转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单子叶作物上的应用,对其在遗传转化中所涉及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转化的操作步骤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遗传转化 水稻 小麦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的细胞胚胎学机理探讨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艳杰 申家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8-634,共7页
本文从细胞胚胎学出发,从理论上对花粉管通道、花粉管通道法的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外源DNA进入胚囊的途径,即外源DNA沿着连接柱头与胚囊的花粉管外界面渗入胚囊;外源DNA转化的受体应为合子;外源DNA转化的时期应限定在精卵融合至... 本文从细胞胚胎学出发,从理论上对花粉管通道、花粉管通道法的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外源DNA进入胚囊的途径,即外源DNA沿着连接柱头与胚囊的花粉管外界面渗入胚囊;外源DNA转化的受体应为合子;外源DNA转化的时期应限定在精卵融合至合子分裂前这一段时期,此时合子细胞壁尚未封闭;外源DNA转化受体的机制可能是外源DNA与处于原生质体状态的合子的随机融合。强调在应用此方法时,应对植物雌蕊结构以及受精经历的时间有全面了解,并列出了一些重要植物授粉后受精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对外源DNA导入部位和方法提出了建议,并分析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转化率较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途径 转化机理 外源DNA导入 受精间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铁皮石斛转基因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冼康华 付传明 +3 位作者 何金祥 龚庆芳 苏江 黄宁珍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01-1110,共10页
该研究以含有GFP和GUS基因的质粒和农杆菌为载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对铁皮石斛进行转基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对卡那霉素的最低致死浓度分别为90和150 mg·L^(-1)。进一步研究证实,在筛选转化种子和... 该研究以含有GFP和GUS基因的质粒和农杆菌为载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对铁皮石斛进行转基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对卡那霉素的最低致死浓度分别为90和150 mg·L^(-1)。进一步研究证实,在筛选转化种子和原球茎时,可分别向培养基中添加100和150 mg·L^(-1)的卡那霉素进行选择培养。(2)以携带GFP和GUS基因的质粒(pSuper1300和pBI121)和农杆菌为载体,用无菌去离子水重悬质粒pSuper1300和pBI121至浓度为100 ng·μL^(-1),用2%蔗糖+1/2MS+0.1%silwet-77+0.1%AS或5%蔗糖+0.1%silwet-77+0.1 mmol·L^(-1)AS重悬携带质粒pSuper1300和pBI121的农杆菌至菌液浓度为OD_(600)=0.7~0.8;在授粉后0.5~2.5 h内使用柱头滴加法导入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或农杆菌溶液,收集成熟的转化种子,经选择培养及PCR检测发现,几乎所有处理的转化材料均能检测出外源GFP和GUS基因片段。另外,与农杆菌相比,以质粒为载体进行转化,可获得更高的结实率。该研究结果为铁皮石斛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花粉管通道法 质粒 农杆菌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才林 朱镇 +8 位作者 赵凌 张亚东 林静 张所兵 陈涛 刘贤进 王冬兰 黄骏麒 龚蓁蓁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48,共4页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将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导入水稻品系9311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对水稻螟虫的抗性比对照明显提高;PCR扩增获得了与引物扩增片段长度相同的DNA片段,证实API基因已...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将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导入水稻品系9311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对水稻螟虫的抗性比对照明显提高;PCR扩增获得了与引物扩增片段长度相同的DNA片段,证实API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API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并于T4代分离出抗性纯合的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虫 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转基因植株 花粉管通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