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油菜轮作模式下硼肥及其后效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欣 韩宝吉 +1 位作者 张丽梅 石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1-865,888,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硼砂(B,Na_2B_4O_7·10H_2O)、Ulexitegranular(UB,NaCaB5O_9·8H_2O)、Etibor-48(EB,Na_2B_4O_7·5H_2O)和Colemanite(CB,Ca_2B_6O_(115)H_2O)四种硼肥在花生-油菜轮作中的肥效及其后效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硼砂(B,Na_2B_4O_7·10H_2O)、Ulexitegranular(UB,NaCaB5O_9·8H_2O)、Etibor-48(EB,Na_2B_4O_7·5H_2O)和Colemanite(CB,Ca_2B_6O_(115)H_2O)四种硼肥在花生-油菜轮作中的肥效及其后效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按正常施硼量(纯硼用量1.70kg/hm^2)基施硼砂、UB、EB和CB四种硼肥,花生和油菜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两倍施硼量(纯硼用量3.40kg/hm^2)与正常施硼量相比,不同硼肥处理作物增产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土壤有效硼含量0.49mg/kg时,作物增产率并不随施硼量的继续增加而升高。基施四种硼肥,三季作物收获后土壤有效硼含量均高于0.5mg/kg,秸秆硼含量与作物产量也显著高于不施硼处理。基施硼肥可以改善土壤有效硼状况,具有较强缓释性的硼肥UB和CB在第二季和第三季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土壤有效硼状况和硼肥本身的缓效性作为基施长效硼肥合理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肥 花生-油菜轮作 增产率 后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耕地花生-油菜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2
作者 左继超 赵黎雯 +4 位作者 聂小飞 廖凯涛 刘昭 肖胜生 郑海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5年第10期2015-2028,共14页
【目的】探究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综合温室效应,为科学评价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减排效益及制定减排策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在江西地区,以红壤坡耕地的花生-油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 【目的】探究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综合温室效应,为科学评价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减排效益及制定减排策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在江西地区,以红壤坡耕地的花生-油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耕作+植物篱(HT)、常规耕作+稻草覆盖(MT)、轻简化免耕(NT)、常规耕作对照(CT),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温室气体(N_(2)O、CO_(2)和CH_(4))排放通量进行为期1年的原位观测,分析不同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相较于CT处理,MT处理土壤N_(2)O周年累积排放量降低了13.1%,而NT和HT处理分别增加了28.5%和19.7%;NT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减少了10.4%,而HT处理增加了17.9%,且增加主要在油菜季;3个处理均为CH_(4)弱汇。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均表明,气温、土壤含水量和硝态氮含量是决定3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在100年尺度CO_(2)当量下,HT和MT处理的周年GWP较CT处理分别增加了18.1%和9.5%,而NT处理则降低了9.4%。周年GWP主要由CO_(2)排放贡献,其次是N_(2)O排放,而土壤CH_(4)排放的贡献表现为负效应。HT处理的花生和周年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其周年GHGI与CT处理无显著差异,而MT处理没有显著提升作物周年产量,其周年GHG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红壤坡耕地中花生-油菜轮作农田土壤是N_(2)O和CO_(2)的排放源,同时也是CH_(4)的弱吸收汇。受高温和高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花生季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于油菜季,因而花生季成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期。植物篱和稻草覆盖措施增加了CO_(2)排放量,这使得其周年增温潜势显著高于常规耕作。但由于植物篱提高了花生产量,进而降低了温室气体的综合排放强度。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植物篱和少耕(或免耕)是红壤坡地较为理想的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耕作 红壤坡耕地 花生-油菜轮作 温室气体 综合温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运筹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银水 余常兵 +4 位作者 谢立华 胡小加 秦璐 雷永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7-823,共7页
通过4年(2010-201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分配方式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植株氮钾素累积量、氮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土壤氮钾素平衡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CK)、农户习惯施肥(FB)和轮作周年氮(N)、磷(... 通过4年(2010-201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分配方式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植株氮钾素累积量、氮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土壤氮钾素平衡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CK)、农户习惯施肥(FB)和轮作周年氮(N)、磷(P_2O_5)、钾(K_2O)单季均衡施肥(花生90-90-120,油菜180-90-120)、花生低氮油菜高氮(花生45-90-120,油菜225-90-120)、花生高钾油菜低钾(花生90-90-180,油菜180-90-60)和花生低钾油菜高钾(花生90-90-60,油菜180-90-180)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1)施用氮磷钾肥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0.9%、118.0%和32.1%,其中花生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表现最好,油菜以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表现最好。(2)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花生和油菜的氮、钾素累积量,与单季均衡施肥相比,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钾肥偏生产力和钾素吸收效率。(3)试验结束后,空白对照与农户习惯施肥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亏缺,4种氮钾肥分配方式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盈余(分别盈余36.1kg/hm^2和24.0kg/hm^2)。(4)在经济效益上,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的产投比均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最高(花生2.12、油菜3.13、周年2.59)。综合考虑认为,湖北省花生和油菜的氮肥适宜用量是90kg/hm^2和180kg/hm^2,在轮作周年钾肥总用量有限条件下,将钾肥适当前移至花生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菜轮作 氮钾肥 产量 养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