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易感性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国平 惠静姣 +5 位作者 沈丹丹 戚传平 肖建强 徐波 顾君 李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SG1 3S114T/A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易感性。方法选择住院的胸痛患者714例,将确诊为ACS的患者377例作为ACS组,非ACS患者3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SG1 3S114T/A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易感性。方法选择住院的胸痛患者714例,将确诊为ACS的患者377例作为ACS组,非ACS患者3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LOX5AP基因SG13S114T/A多态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CS组患者AA、A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 3.79%、50.93%和35.28%,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2.76%、38.58%和48.66%,2组AT和TT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0);ACS组男性A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40),女性TT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3)。SG13S114T/A位点A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是所有ACS(P=0.004、0.001和0.013)和男性ACS(P=0.014、0.005和0.020)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ALOX5AP基因SG1 3S114T/A多态性A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可能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男性ACS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 花生烯酸盐5- 链反应 基因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酶/绿荧光蛋白转染评价PC12细胞损伤后5-脂氧酶核膜移位 被引量:4
2
作者 袁玉梅 李成檀 +3 位作者 马振秋 彭芳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通过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稳定转染PC12细胞,以可视化方法观察5-LOX在不同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将带有5-LOX基因的pEGFP-C2质粒及pEGFP-C2质粒(对照),稳定转染至PC12细胞;在... 目的:通过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稳定转染PC12细胞,以可视化方法观察5-LOX在不同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将带有5-LOX基因的pEGFP-C2质粒及pEGFP-C2质粒(对照),稳定转染至PC12细胞;在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H2O2和NMDA处理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5-LOX在细胞内的定位;同时,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野生型5-LOX分布及其变化。结果:转染GFP/5-LOX的细胞内,GFP/5-LOX主要均匀表达于细胞核内;仅转染GFP的细胞GFP表达于胞核和胞浆。OGD和H2O2处理后,分别有50.6%和57.7%细胞的GFP/5-LOX移位到核膜;NMDA处理或仅转染GFP的细胞,未见核膜移位现象。野生型5-LOX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3种损伤处理均诱导核膜移位。结论:稳定转染GFP/5-LOX的PC12细胞,GFP/5-LOX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不同损伤处理诱导的5-LOX核膜移位,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烯酸盐5-/生物 PC12细胞 发光蛋白质类 转染 缺糖缺 N-甲基-D-门冬氨酸 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多态性增加阿司匹林抵抗易感性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璐璐 王雁 +1 位作者 隋爱华 李培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50例持续服用阿司匹林(100mg,≥7d)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高危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聚集率,依...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50例持续服用阿司匹林(100mg,≥7d)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高危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聚集率,依据诊断标准分为AR组110例,阿司匹林敏感(AS)组340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SG13S32、SG13S89和SG13S114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Haploview软件构建单倍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AR组与AS组SG13S114T/A突变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40.5%vs 31.3%,P=0.01)和AA/TA基因型及T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5%vs 46.2%,P=0.03)。而2组SG13S89、SG13S3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SG13S114AA/TA基因型的人群发生AR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的3.241倍(95%CI:1.552~6.767,P=0.002)。单倍型分析显示,TG是1种危险单倍型,携带TG单倍型的人群AR发生风险是不携带TG单倍型人群的1.490倍(95%CI:1.088~2.040,P=0.014),AG是1种保护单倍型,可以减少AR发生的风险(OR=0.691,95%CI:0.502~0.952,P=0.029)。结论 ALOX5AP rs10507391与汉族人群AR相关;危险单倍型TG可增加AR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烯酸盐5-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阿司匹林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佳亮 何志义 李楠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5期429-434,共6页
缺血性卒中是一个复杂性状的多基因遗传病,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遗传变异决定了其遗传易感性。近年来缺血性卒中遗传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陆续报告了一些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新的易感基因。5-脂氧合酶... 缺血性卒中是一个复杂性状的多基因遗传病,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遗传变异决定了其遗传易感性。近年来缺血性卒中遗传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陆续报告了一些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新的易感基因。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5-l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ALOXSAP)基因是2004年鉴定出来的第一个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的基因。本文就ALOXSAP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烯酸 5- 脑梗死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合酶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彦彬 翁志梁 +3 位作者 王思齐 吴秀玲 肖艳 李澄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RCC组织和12例正常肾脏组织中5-LOX的表达及RCC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RCC组织和12例正常肾脏组织中5-LOX的表达及RCC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RCC的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5-LOX在RC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2.5%)高于正常肾组织(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RCC组织中5-LOX表达与肿瘤大小、Fuhrman分级、临床分期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无关。RCC组织中5-LOX阳性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5-LOX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RCC组织中存在5-LOX的过表达,5-LOX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从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长,抑制5-LOX表达有可能成为治疗RCC癌的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花生烯酸 5- 免疫组织化学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5-脂氧合酶介导4-氨基联苯的活化及DNA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宏翔 胡建安 +2 位作者 黄云 武越 熊敏如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内5-脂氧合酶(5-LOX)对4-氨基联苯(4-ABP)的氧化活化及所致DNA损伤,为LOX作为前致癌物氧化活化的代谢途径提供依据。方法①体外酶系统实验:4-ABP在含有大豆脂氧合酶(SLO)的体外酶体系中反应,用分光光度法...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内5-脂氧合酶(5-LOX)对4-氨基联苯(4-ABP)的氧化活化及所致DNA损伤,为LOX作为前致癌物氧化活化的代谢途径提供依据。方法①体外酶系统实验:4-ABP在含有大豆脂氧合酶(SLO)的体外酶体系中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体系中反应产物生成。②细胞实验:4-ABP 100~800μmol.L-1染毒HBE细胞,MTT法检测HBE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5-LOX蛋白表达;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同时,检测特异性5-LOX抑制剂AA861对5-LOX蛋白表达和多种酶抑制剂对细胞存活率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在过氧化氢参与下,SLO可以协同氧化4-ABP,LOX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可抑制该协同氧化作用。4-ABP可以使HBE细胞内5-LOX蛋白表达增加,AA861对5-LOX蛋白表达没有影响;4-ABP 400μmol.L-1可以使HBE细胞产生明显的DNA损伤,彗星细胞的阳性率达47.7%(P<0.01),AA861和萘普生可以抑制该浓度4-ABP所致的DNA损伤,最大保护率分别为58.1%和21.7%。结论 4-ABP上调HBE的5-LOX蛋白表达。5-LOX可能通过介导4-ABP协同氧化,导致DNA损伤,这可能是4-ABP致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烯酸盐5- 氨基联苯化 药物协同作用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兔心房5脂氧合酶及12脂氧合酶蛋白变化研究
7
作者 周赞东 刘洋 +3 位作者 刘岱麒 许纲 李广平 刘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兔心房炎症和心房纤维化改变及5脂氧合酶(ALOX5)、12脂氧合酶(ALOX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心房组织中表达变化。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13只,随机选取8只白兔建立1型糖尿病兔模型,其中5只建模成功作为糖... 目的观察糖尿病兔心房炎症和心房纤维化改变及5脂氧合酶(ALOX5)、12脂氧合酶(ALOX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心房组织中表达变化。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13只,随机选取8只白兔建立1型糖尿病兔模型,其中5只建模成功作为糖尿病组,另外5只白兔作为对照组。检查超声心动图、病理指标,并提取左心房组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室间隔厚度明显增加,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7.97±1.01)%vs(3.11±0.99)%,P<0.01]。糖尿病组左心房组织ALOX5、ALOX1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C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OX5、ALOX12表达可能与糖尿病兔心房炎症及纤维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花生烯酸盐5- 趋化因子CCL2 C反应蛋白质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对大鼠中性白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梁统 周克元 +1 位作者 李杰萍 徐美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研究厚朴酚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 :以大鼠胸腔白细胞为材料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免方法测定白三烯B4(LTB4)、5 羟二十碳四烯酸 (5 HETE)和 6 酮前列腺素1α的生物合成。结果 :在 5 5~... 目的 :研究厚朴酚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 :以大鼠胸腔白细胞为材料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免方法测定白三烯B4(LTB4)、5 羟二十碳四烯酸 (5 HETE)和 6 酮前列腺素1α的生物合成。结果 :在 5 5~ 13 5 μmol/L的浓度范围内 ,厚朴酚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完整中性白细胞中LTB4的生物合成 ,在 10~ 2 0 μmol/L的浓度下可以抑制破碎细胞中 5 脂氧合酶 (5 LO)的酶活性。在浓度低于 10 μmol/L时 ,厚朴酚对破碎细胞中白三烯A4水解酶 (LTA4 H)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增加其浓度 ,则可以明显地抑制LTA4 H的活性。同时 ,厚朴酚在较高浓度下可以抑制破碎细胞中环氧化酶的活性。结论 :厚朴酚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的 5 LO和环氧化酶代谢通路 ,这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机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5— 白三烯A4水解 中性白细胞 花生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酶/半胱氨酰白三烯途径不参与大鼠C6胶质瘤细胞缺氧缺糖损伤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雪琴 黄晓佳 +4 位作者 张丽慧 戚玲玲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6-462,共7页
目的:观察缺氧缺糖(OGD)是否损伤大鼠C6胶质瘤细胞,以及5-脂氧酶(5-LOX)/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途经是否参与OGD损伤。方法:在OGD处理并恢复不同时间后,观察C6细胞活性变化,以及5-LOX抑制剂和CysLT受体拮抗剂的影响;以免疫细胞... 目的:观察缺氧缺糖(OGD)是否损伤大鼠C6胶质瘤细胞,以及5-脂氧酶(5-LOX)/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途经是否参与OGD损伤。方法:在OGD处理并恢复不同时间后,观察C6细胞活性变化,以及5-LOX抑制剂和CysLT受体拮抗剂的影响;以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5-LOX蛋白的细胞内分布;以RT-PCR法检测CysLT1和CysLT2受体mRNA表达;并观察白三烯D4(LTD4)对C6细胞的作用。结果:OGD4-8h并恢复24-72h后,可诱导C6细胞损伤;5-LOX抑制剂和CysLT受体拮抗剂对OGD损伤无明显作用。OGD未诱导5-LOX的核膜移位。C6细胞高表达CysLT2受体,但CysLT1受体表达很微弱,OGD不影响它们的表达。此外,LTD4对C6细胞没有明显作用。结论:OGD可诱导C6细胞损伤,但5-LOX/CysLT途径不参与OGD诱导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缺血 白三烯类/分析 白三烯B4/分析 半胱氨酸/分析 白三烯拮抗剂 花生烯酸盐5-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布硒及其类似物对大鼠血小板和腹腔白细胞脂氧合酶产物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冬 姜远英 +1 位作者 曾华武 殷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射性薄层层析法 ,检测了大鼠血小板和腹水白细胞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酶 (LO)代谢产物含量 ,探讨依布硒及其类似物α 甲基 4 ( 3 氧 2H 1,3 苯并异硒唑 2 基 )苯乙酸 (MB BA)对LO活性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射性薄层层析法 ,检测了大鼠血小板和腹水白细胞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酶 (LO)代谢产物含量 ,探讨依布硒及其类似物α 甲基 4 ( 3 氧 2H 1,3 苯并异硒唑 2 基 )苯乙酸 (MB BA)对LO活性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依布硒 ,MBBA对 5 LO ,12 LO和 15 LO都有较强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特别是MBBA在 2 μmol·L- 1浓度时就可使花生四烯酸经 15 LO的代谢产物 15 羟基 ( 5,8,11,13) 二十碳四烯酸的含量减少 96% ,表现出强的抑制 15 LO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烯酸 血小板 白细胞 依布硒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酶和ERK与乳腺癌转移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米达 尤嘉琮 +4 位作者 丁佩剑 杨宗伟 徐少峰 张晓东 叶丽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40-1046,共7页
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酶环加氧酶(COX)、脂氧合酶(LOX)和活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等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阐明它们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应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 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酶环加氧酶(COX)、脂氧合酶(LOX)和活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等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阐明它们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应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检测了乳腺癌细胞系、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OX-2、5-LOX、12R-LOX、cPLA2和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LM-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OX-2、5-LOX、12R-LOX、cPLA2和p-ERK1/2均有较高水平表达.进而发现,p-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可拮抗LM-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COX-2、5-LOX、12R-LOX和cPLA2的高表达.上述结果表明,p-ERK1/2可以通过促进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酶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转移 花生烯酸代谢 环加(COX) (LOX) 胞外信号调节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与神经母细胞瘤
12
作者 孙祥伦 王忠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922-924,共3页
环氧合酶(cyclooxgenase,COX)又称前列腺素合成酶(prostaglandin synthetase),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代谢的限速酶。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各... 环氧合酶(cyclooxgenase,COX)又称前列腺素合成酶(prostaglandin synthetase),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代谢的限速酶。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各异,早期诊断困难,而且较早发生多部位转移,因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广大儿童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环-2抑制剂 神经母细胞瘤 前列腺素 恶性实体肿瘤 花生烯酸 恶性程度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ALOX1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志强 高启行 +1 位作者 郭文文 何震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48,共6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12-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12-lipoxygenase,ALOX12)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57例结肠癌患者肿瘤及瘤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ALOX12的表达,比较肿瘤及瘤旁组织内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12-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12-lipoxygenase,ALOX12)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57例结肠癌患者肿瘤及瘤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ALOX12的表达,比较肿瘤及瘤旁组织内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并探讨ALOX12表达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综合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因素。结果:与瘤旁组织相比,ALOX12在肿瘤中阳性表达率更高(63.8%vs.3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OX12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ALOX12高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01)。此外,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ALOX12表达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ALOX12高表达与结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花生四烯酸12-脂氧合酶 铁死亡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硫素通过调节ALOX5/NF-κB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糖酵解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乌日娜 丁海东 +2 位作者 常宏 孙娜娜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N)调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ic acid 5-lipoxygenase,ALOX5)/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FN治疗DN的靶基因。使用30 mmol/L高...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N)调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ic acid 5-lipoxygenase,ALOX5)/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FN治疗DN的靶基因。使用30 mmol/L高葡萄糖(HG)处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诱导体外DN模型。将HK-2细胞分为如下组:正常糖(NG)组、HG组、HG+SFN(3 mmol/L)组、HG+ALOX5组、HG+SFN(3 mmol/L)+ALOX5组、HG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SFN(3 mmol/L)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ALOX5转染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SFN(3 mmol/L)+ALOX5转染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CCK-8检测细胞活力,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葡萄糖和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和乳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LOX5、NF-κB以及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PKM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使用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小鼠模型,DN小鼠给与SFN(0.5 mg/kg)治疗;检测小鼠各项生化指标,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巨噬细胞中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PKM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LOX5是SFN治疗DN的靶基因。与HG组相比,SFN处理增强HK-2细胞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P<0.05);同时,SFN处理抑制HG诱导的巨噬细胞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弱巨噬细胞介导的HK-2细胞损伤(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FN抑制ALOX5和NF-κB的表达(P<0.05);小鼠实验结果显示,SFN治疗改善DN小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抑制肾组织中巨噬细胞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FN通过抑制ALOX5/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糖酵解从而改善D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糖尿病肾病 巨噬细胞 糖酵解 花生烯酸5-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5-LOX和COX-2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家乐 许建明 +1 位作者 梅俏 鲍峻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OX)、环氧合酶-2(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9例结肠癌组织、14例结肠腺瘤和3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5-LOX、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5-LOX在结肠癌及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OX)、环氧合酶-2(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9例结肠癌组织、14例结肠腺瘤和3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5-LOX、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5-LOX在结肠癌及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COX-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5-LOX和COX-2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浸润深度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5-LOX和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均高度表达,且二者表达与结肠癌的分期、浸润深度和转移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烯酸盐5- 结肠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前列腺素内过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静 王斌 +3 位作者 糜漫天 张乾勇 朱俊东 王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脂质代谢调控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RT-PCR检测各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脂质代谢调控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RT-PCR检测各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2,Cox-2)、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及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基因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AS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265±0.913vs1.300±0.712,P<0.01),同时乳腺癌组织中Cox-2、5-LOX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449±1.333vs1.027±0.596,P<0.05;2.766±1.193vs1.159±0.520,P<0.05),PPAR-γmRNA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1±1.313vs2.235±1.383,P>0.05)。结论 FAS、Cox-2及5-LOX基因的高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有关,提示脂质代谢途径调控对乳腺癌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肪酸 2 花生烯酸盐5- 化物增殖活化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LO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梅芬 李瑞玮 +1 位作者 杨同华 撒亚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16-1920,共5页
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一种或几种白细胞出现质和量的异常,并在骨髓和其它器官中广泛浸润,导致正常血细胞减少。白血病按照细胞类型的不同,分为髓系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按自然病程和细胞的成熟度分为急性白... 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一种或几种白细胞出现质和量的异常,并在骨髓和其它器官中广泛浸润,导致正常血细胞减少。白血病按照细胞类型的不同,分为髓系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按自然病程和细胞的成熟度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 花生烯酸15-基因 慢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转染沉默5-LOX/COX-2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代江 刘纯伦 +1 位作者 张瑶 窦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沉默环氧合酶2(COX-2)基因和5-脂氧合酶(5-LOX)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5-LOX/COX-2基因的靶向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共同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单独转染组(P... 目的观察沉默环氧合酶2(COX-2)基因和5-脂氧合酶(5-LOX)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5-LOX/COX-2基因的靶向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共同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单独转染组(P-sh5-LOX或P-shCOX-2)及共同转染组(P-sh5-LOX+P-shCOX-2)。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5-LOX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5-LOX和COX-2基因单独转染组及共同转染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P-sh5-LOX组(27.38%±0.64%)、P-shCOX-2组(29.05%±0.61%)及共同转染组(50.23%±1.73%)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空质粒组(3.78%±0.39%,P<0.05),共同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转染组(P<0.05)。P-sh5-LOX组、P-shCOX-2组及共同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31%±1.53%、16.69%±1.28%、27.27%±1.18%)均显著高于空质粒组(0.99%±0.46%,P<0.05),且共同转染组显著高于单独转染组(P<0.05)。结论同时沉默胃癌细胞SGC-7901的5-LOX及COX-2基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效果优于单独沉默其中一个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胃肿瘤 花生烯酸盐5- 前列腺素内过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抑制多形核白细胞白三烯LTB_4合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陆原 何敬远 +1 位作者 陈达灿 禤国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38-739,共2页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植入0.5%花生四烯酸浸泡的海绵做为抗原刺激剂的方法。各组分别在植入前、后2h灌胃给药地塞米松(0.1mg/kg)、咪唑斯汀高剂量(0.3mg/kg)、咪唑斯汀低剂量(0.1mg/kg)、氯雷他定(0.3mg/kg),结...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植入0.5%花生四烯酸浸泡的海绵做为抗原刺激剂的方法。各组分别在植入前、后2h灌胃给药地塞米松(0.1mg/kg)、咪唑斯汀高剂量(0.3mg/kg)、咪唑斯汀低剂量(0.1mg/kg)、氯雷他定(0.3mg/kg),结合高效液相的分析方法,定量检测炎症关键产物——白三烯LTB4的生成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咪唑斯汀高剂量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咪唑斯汀低剂量组显示出抑制作用(P<0.05)、而氯雷他定组无抑制作用(P>0.01)。结论:咪唑斯汀可有效抑制多形核白细胞合成LTB4,咪唑斯汀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主要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活性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花生烯酸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抗炎活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付萌 樊平申 +5 位作者 廖文俊 赵小东 王志鹏 张鑫 杜俊峰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35-637,共3页
目的:评价抗组胺剂量下咪唑斯汀的抗炎强度,探讨咪唑斯汀抗炎活性的产生机制。方法:给大鼠鼠爪皮下注射花四烯酸0.1mL(1.0g/L)或1%角叉菜胶0.15mL致炎剂,分别构建鼠爪水肿炎性模型,并在注射致炎剂2h前分别给予咪唑斯汀(0.3mg/kg)和西替... 目的:评价抗组胺剂量下咪唑斯汀的抗炎强度,探讨咪唑斯汀抗炎活性的产生机制。方法:给大鼠鼠爪皮下注射花四烯酸0.1mL(1.0g/L)或1%角叉菜胶0.15mL致炎剂,分别构建鼠爪水肿炎性模型,并在注射致炎剂2h前分别给予咪唑斯汀(0.3mg/kg)和西替利嗪(0.3mg/kg)灌胃,注射致炎剂后1、2、3、4h,应用体积测量仪测定给药后鼠爪体积的改变。结果:咪唑汀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鼠爪水肿(P<0.05),对角叉菜胶诱导的鼠爪水肿无抑制作用(P>0.05);西替利嗪(0.3mg/kg)对种致炎剂诱导的鼠爪水肿均无抑制作用(P>0.05)。结论:抗组胺剂量的咪唑斯汀在动物体内具有较高的抗炎活性,咪唑斯汀能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活性的途径发挥其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花生烯酸 抗炎活性 5-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