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催化花生四烯酸生产前列腺素F_(2α)
1
作者 范潇 何国威 +4 位作者 黄薇 童建华 卢向阳 田云 刘虎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介质。为了实现PGF_(2α)的绿色生物合成,构建了pET30a-TbPGFS、pET30a-MmPGHS、pET30a-GvPGHS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分别表达,同时对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 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介质。为了实现PGF_(2α)的绿色生物合成,构建了pET30a-TbPGFS、pET30a-MmPGHS、pET30a-GvPGHS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分别表达,同时对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提高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另外,以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得到的重组蛋白为催化剂,催化花生四烯酸合成PGF_(2α)。结果表明:MmPGH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没有表达;GvPGHS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剂IPTG浓度0.2 mmol/L、诱导温度30℃、诱导时间2 h,TbPGFS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剂IPTG浓度0.2 mmol/L、诱导温度30℃、诱导时间6 h;在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由GvPGHS和TbPGFS的粗酶液构成的双酶催化未能检测到产物PGF_(2α),而在酶偶联化学催化时,GvPGHS能将花生四烯酸转化为PGH_(2),PGH_(2)被SnCl_(2)进一步还原为PGF_(2α)。综上,通过体外酶促反应结合化学法可高效转化花生四烯酸生产PGF_(2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前列腺素F_(2α) 体外催化 前列腺素H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在花生四烯酸(AA)高产菌株选育中的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袁成凌 姚建铭 +1 位作者 王纪 余增亮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7-242,共6页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花生四烯酸产生菌(Mortierella alpina)进行诱变选育。研究表明,在离子注入(10keV,3×1014N+/cm2)条件下,后代菌株离散程度明显高于自然分离。经连续诱变处理,最终获得一株花生四烯酸高产菌I49-N18,该菌每...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花生四烯酸产生菌(Mortierella alpina)进行诱变选育。研究表明,在离子注入(10keV,3×1014N+/cm2)条件下,后代菌株离散程度明显高于自然分离。经连续诱变处理,最终获得一株花生四烯酸高产菌I49-N18,该菌每升培养液可得生物量26.3g,干菌体中油脂含量为33.8%,其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占总脂的52.36%。而其AA产量高达4.66g/L,比对照N7菌株产量提高126.2%,且继代遗传功能稳定,表明I49-N18是一株极具工业化前景的高产菌,同时证明离子注入是一种有效的诱变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花生四烯酸 诱变选育 菌株离散 高产菌 发酵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对大鼠中性白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梁统 周克元 +1 位作者 李杰萍 徐美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研究厚朴酚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 :以大鼠胸腔白细胞为材料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免方法测定白三烯B4(LTB4)、5 羟二十碳四烯酸 (5 HETE)和 6 酮前列腺素1α的生物合成。结果 :在 5 5~... 目的 :研究厚朴酚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 :以大鼠胸腔白细胞为材料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免方法测定白三烯B4(LTB4)、5 羟二十碳四烯酸 (5 HETE)和 6 酮前列腺素1α的生物合成。结果 :在 5 5~ 13 5 μmol/L的浓度范围内 ,厚朴酚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完整中性白细胞中LTB4的生物合成 ,在 10~ 2 0 μmol/L的浓度下可以抑制破碎细胞中 5 脂氧合酶 (5 LO)的酶活性。在浓度低于 10 μmol/L时 ,厚朴酚对破碎细胞中白三烯A4水解酶 (LTA4 H)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增加其浓度 ,则可以明显地抑制LTA4 H的活性。同时 ,厚朴酚在较高浓度下可以抑制破碎细胞中环氧化酶的活性。结论 :厚朴酚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的 5 LO和环氧化酶代谢通路 ,这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机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5—脂氧合酶 白三烯A4水解酶 环氧化酶 中性白细胞 花生四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学功能及利用真菌生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加拉 刘素纯 +2 位作者 陈学武 陈敏娜 张雪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9-392,395,共5页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利用真菌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功能以及利用真菌生产的研究进行概括。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生理功能 真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5
作者 朱敏 余龙江 吴元喜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介绍了母乳中天然存在的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在婴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在配方奶粉中强化对非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各专家组织对DHA和AA在婴儿配方奶粉中补充的推荐及目前的应用情况... 介绍了母乳中天然存在的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在婴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在配方奶粉中强化对非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各专家组织对DHA和AA在婴儿配方奶粉中补充的推荐及目前的应用情况。探讨了DHA和AA的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生产。DHA和AA的天然来源主要是鱼油和蛋黄,而目前商业上大都利用生物技术以微藻和真菌发酵生产DHA和AA。介绍了生物技术发酵生产DHA和AA的工艺,并讨论了发酵产品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应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花生四烯酸 婴儿配方奶粉 应用 安全性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花生四烯酸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其产业化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袁成凌 王纪 +4 位作者 姚建铭 余增亮 贡国鸿 尚耘 钱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2-25,42,共5页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花生四烯酸产生菌(Mortierella alpina,N7)进行诱变选育,并对获得的高产菌株进行了产业化研究。实验表明,在离子注入(10keV,3×1014N+/cm2)条件下,后代菌株离散程度明显高于自然分离。经连续诱变处理,最终...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花生四烯酸产生菌(Mortierella alpina,N7)进行诱变选育,并对获得的高产菌株进行了产业化研究。实验表明,在离子注入(10keV,3×1014N+/cm2)条件下,后代菌株离散程度明显高于自然分离。经连续诱变处理,最终获得一株花生四烯酸高产菌I49-N18。该菌株花生四烯酸得率高达4.66g/L,比对照N7菌株产量提高126.2%。通过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花生四烯酸油脂,50吨发酵罐工业化生产,花生四烯酸产量平均达到5.11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 花生四烯酸产生菌 诱变选育 产业化 微生物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花生四烯酸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沫 戴传超 +2 位作者 王安琪 陶杰 勇应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5-279,共5页
以轮梗霉紫外诱变突变株A1.13为出发菌株,制备其原生质体并连续采用紫外线、微波及硫酸二乙酯作为诱变剂进行多轮诱变,通过15℃低温和0.12g/ml乙酰水杨酸初筛及摇瓶发酵复筛,得到花生四烯酸稳定提高的突变株MW40+DES20II-4,其花生四烯... 以轮梗霉紫外诱变突变株A1.13为出发菌株,制备其原生质体并连续采用紫外线、微波及硫酸二乙酯作为诱变剂进行多轮诱变,通过15℃低温和0.12g/ml乙酰水杨酸初筛及摇瓶发酵复筛,得到花生四烯酸稳定提高的突变株MW40+DES20II-4,其花生四烯酸占总脂肪酸的含量从出发株的8.034%提高到15.098%。采用5L全自动发酵罐发酵,其生物量、油脂产量和花生四烯酸产量分别达到12.252、4.307g/L和604.557mg/L,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96%、56.39%和193.924%。通过突变株的脂肪酸组分分析,认为多轮诱变对于脂肪酸生产菌是有效的育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轮梗霉 原生质体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格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对饲料中花生四烯酸的需求量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成强 梁萌青 +2 位作者 徐后国 郑珂珂 柳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5,共10页
选用初始体重(207.16±0.72)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规格鲈鱼对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的最适需求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含量分别为0.05%、0.22%、0.37%、0.60%、1.38%及2... 选用初始体重(207.16±0.72)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规格鲈鱼对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的最适需求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含量分别为0.05%、0.22%、0.37%、0.60%、1.38%及2.32%(占饲料干重)的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4 d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束后,通过测定鲈鱼生长、体成分、抗氧化及肝脏健康等指标综合评价鲈鱼对饲料中花生四烯酸的需求量。结果显示,鲈鱼成活率在不同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中ARA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相对平稳的趋势(P<0.05),且在ARA含量为0.37%饲料组出现最大值,饲料效率(FE)呈现出与特定生长率相同的趋势;饲料中不同ARA含量对鲈鱼的肝体比(HSI)、脏体比(VSI)、肥满度(CF)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鱼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ARA含量升高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则呈现出相反趋势;随着饲料ARA含量的升高,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在0.37%ARA水平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与饲料效率作为评定指标,经折线模型分析得出,(207.16±0.72)g规格的鲈鱼对饲料中ARA的最适需求量均为饲料干重的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花生四烯酸 生长性能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的营养保健功能 被引量:41
9
作者 杨朝霞 张丽 李朝阳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1A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营养保健功能 降血脂 抗炎症 抗癌 抗指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高山被孢霉ME-1生产花生四烯酸培养基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超 黄和 +3 位作者 金明杰 肖爱华 于文涛 刘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5-211,共7页
在利用高山被孢霉ME-1生产花生四烯酸(ARA)过程中,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摇瓶中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建立了两个标准的多项式模型:在长达6.5d发酵过程中,当葡萄糖、酵母膏、KH2PO4和NaNO3浓度分别为90.16、12.50、3.80和3.54g/L时,生物... 在利用高山被孢霉ME-1生产花生四烯酸(ARA)过程中,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摇瓶中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建立了两个标准的多项式模型:在长达6.5d发酵过程中,当葡萄糖、酵母膏、KH2PO4和NaNO3浓度分别为90.16、12.50、3.80和3.54g/L时,生物量将到最大,约36.86g/L;当葡萄糖、酵母膏、KH2PO4和NaNO3浓度分别为103.16、11.66、3.80和3.43g/L时,AA产量将到最大,约9.65g/L。预测值通过实验得到了充分的证实,预测值和实验结果相关性很好。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山被孢霉ME-1大规模发酵生产过程中,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将同时引起生物量(发酵5d,约34.21±1.01g/L)和AA产量(发酵6d,约9.86±0.45g/L)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高山被孢霉 优化 响应面法 发酵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梗霉高产花生四烯酸的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安琪 戴传超 +2 位作者 赵沫 赵庆新 周雷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利用紫外线作为诱变剂,分别通过15℃的低温和0.09mg/ml乙酰水杨酸的筛选作用,筛选到两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有较大提高的菌株,分别为LT1.12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46.41%)和A1.13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53.15%)。通过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 利用紫外线作为诱变剂,分别通过15℃的低温和0.09mg/ml乙酰水杨酸的筛选作用,筛选到两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有较大提高的菌株,分别为LT1.12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46.41%)和A1.13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53.15%)。通过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确定乙酰水杨酸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筛选条件。并对用乙酰水杨酸筛选到的A1.13菌株进行了传代稳定性实验,证实A1.13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这一性状是可以稳定遗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轮梗霉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黄被孢霉高产花生四烯酸菌株的微波诱变育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丽娜 汤华成 于长青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为获得生长活力较强、产ARA能力强的菌株,以干菌重、微生物油脂产量和花生四烯酸(ARA)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两轮微波诱变的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微波累计加热时间,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AR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微波频率为高档,累计加热... 为获得生长活力较强、产ARA能力强的菌株,以干菌重、微生物油脂产量和花生四烯酸(ARA)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两轮微波诱变的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微波累计加热时间,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AR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微波频率为高档,累计加热时间为35 s,其致死率为78.3%。经过两轮微波诱变及菌种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菌株W35s2-153,其生物量为30.85 g/L,总油脂含量为15.5 g/L,ARA质量浓度为2.61 g/L,ARA产量比原始对照菌株提高3.18倍,并且遗传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深黄被孢霉 微波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微生物油脂中的花生四烯酸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成凌 张鉴 +1 位作者 王相勤 余增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为满足花生四烯酸样品制备的需要,将微生物油脂中制得的脂肪酸先经尿素包合(脲包法)和甲酯化后,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其中的花生四烯酸。在C18反相柱上,以甲醇 水(体积比为95∶5)为流动相,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流速为5mL... 为满足花生四烯酸样品制备的需要,将微生物油脂中制得的脂肪酸先经尿素包合(脲包法)和甲酯化后,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其中的花生四烯酸。在C18反相柱上,以甲醇 水(体积比为95∶5)为流动相,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流速为5mL/min时,目标产物的分离度较佳。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甲酯在纯化后的样品中的质量分数由38%提高到99%以上,基本达到标准物质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脲包法 花生四烯酸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富含花生四烯酸结构磷脂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湘 魏芳 +4 位作者 董绪燕 曹莹莹 刘四磊 吕昕 陈洪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896,共8页
为利用大豆粉末人工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正己烷体系中,以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花生四烯酸乙酯(92.6%)与大豆粉末磷脂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富含花生四烯酸(ARA)的结构磷脂。系统考察了酶促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及底... 为利用大豆粉末人工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正己烷体系中,以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花生四烯酸乙酯(92.6%)与大豆粉末磷脂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富含花生四烯酸(ARA)的结构磷脂。系统考察了酶促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及底物摩尔比对花生四烯酸结构磷脂中ARA结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方法对合成富含ARA结构磷脂的工艺参数加以优化。经分析验证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5.6℃,反应时间25.1h,酶添加量15.3%,底物摩尔比1∶10.1。在此最优条件下,富含ARA结构磷脂的产率为13.26%,ARA的结合率达15.42%。此外,通过质谱鉴定了合成产物中的卵磷脂(PC)分子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磷脂 花生四烯酸 响应面法 脂肪酶 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DHA、EPA、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AA)的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克新 房玉国 +2 位作者 张丽宏 王淼 王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6-47,共2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乳制品中的DHA,EPA,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AA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柱为脂肪酸型色谱柱DB-23,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优化了色谱条件。结果表明,DHA,EPA,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AA分离效果很好。DHA的最低...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乳制品中的DHA,EPA,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AA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柱为脂肪酸型色谱柱DB-23,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优化了色谱条件。结果表明,DHA,EPA,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AA分离效果很好。DHA的最低检出限为0.02 g/L,回收率为100.1%,变异系数(CV)为0.82%;EPA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g/L,回收率为99.8%,变异系数为1.04%;亚油酸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g/L,回收率为99.7%,变异系数为0.82%;亚麻酸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g/L,回收率为99.7%,变异系数为0.96%;AA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g/L,回收率为99.9%,变异系数为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DHA EPA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AA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金属离子对轮梗霉生长及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安琪 戴传超 +1 位作者 陈佳昕 姚俊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72,共6页
研究工业发酵中常见的Ca2+、Zn2+、Mn2+、Fe3+、Cu2+及Co2+对轮梗霉生长及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在10-4~10-2mol/L范围内促进菌体生长,但抑制AA产量。Mn2+浓度为5×10-4mol/L时AA产量达到最大,但对菌体生长都有抑... 研究工业发酵中常见的Ca2+、Zn2+、Mn2+、Fe3+、Cu2+及Co2+对轮梗霉生长及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在10-4~10-2mol/L范围内促进菌体生长,但抑制AA产量。Mn2+浓度为5×10-4mol/L时AA产量达到最大,但对菌体生长都有抑制作用。Zn2+在3×10-6mol/L浓度时AA产量达最大,而生物量的变化不大。Fe3+浓度为5×10-5mol/L时,生物量达最大,而AA产量受其抑制,Cu2+浓度为5×10-6mol/L时菌体生物量和AA产量同时达到最大。Co2+在10-7mol/L浓度时生物量及AA产量同时达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生长 轮梗霉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细胞膜花生四烯酸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伟 李新建 +1 位作者 孟宪钧 周英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2-152,154,共2页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细胞膜花生四烯酸董伟,李新建,孟宪钧,周英田(解放军总医院基础研究所酶学室北京100853)(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1前言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细胞膜花生四烯酸董伟,李新建,孟宪钧,周英田(解放军总医院基础研究所酶学室北京100853)(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1前言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为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位于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细胞膜 花生四烯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在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龙 朱祖康 +1 位作者 王丙云 毛鑫智 《国外畜牧科技》 CAS 2000年第4期31-34,共4页
综述了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在炎症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以及与其它炎症介质如自由基、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等的相互关系。表明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在炎症中的作用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 ,它们与其他炎症介质密切相关 。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 炎症介质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对缺血脑区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雄 王伟 +1 位作者 阮旭中 张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研究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等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PAF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作用影响 ,探讨内在关系及机制。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不同时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顶叶皮质PAF、血栓素... 目的 研究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等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PAF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作用影响 ,探讨内在关系及机制。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不同时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顶叶皮质PAF、血栓素B2 浓度。结果 单纯缺血 90min时 ,PAF含量已显著高于对照组 ,再灌注 3h稍有回降 ,随即持续升高至 12h ;对应血栓素B2 值再灌注 3h增加 ,在 18h达高峰 ,两者分别于再灌注 2 4h和 36h降至对照组水平。海风藤新木脂素复合物、海风藤酮及银杏叶类制剂银杏内酯B均能明显抑制PAF和血栓素B2 的升高。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PAF与AA协同参与了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两类天然PAF受体拮抗剂均可抑制脑缺血后PAF的过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 血小板活化因子 花生四烯酸 脑缺血 放射免疫测定 P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啸 邱树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7-40,共4页
花生四烯酸是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有机体中发挥着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因此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花生四烯酸的结构、理化特性、代谢、... 花生四烯酸是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有机体中发挥着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因此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花生四烯酸的结构、理化特性、代谢、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巨大 研究进展 应用价值 代谢 生物学功能 生理功能 微生物发酵生产 化妆品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