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柱异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明林 游亚丽 张小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6-239,共14页
花柱异型是受遗传控制的多态现象,包括二型花柱和三型花柱2 种。根据国内外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花柱异型植物的种类、特征、分布与进化进行了全面地综述。目前已发现至少有30 科193 属被子植物中含花柱异型植... 花柱异型是受遗传控制的多态现象,包括二型花柱和三型花柱2 种。根据国内外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花柱异型植物的种类、特征、分布与进化进行了全面地综述。目前已发现至少有30 科193 属被子植物中含花柱异型植物,占有花植物的1%~2%。花柱异型植物在形态上除了雌雄蕊高度的异位外,还伴随有花粉数量、大小,花药大小、颜色,柱头的形状、突起高度、密度、分布的多样性;在生理上常有异配不亲和系统,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又表现出不同的可育性。其发生具有独立的起源,但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向同型花柱、不完全无配子生殖或雌雄异株方向演化。花柱异型现被认为是减少性别干扰和避免自交传粉的一种方式。通过分子技术和生态学方法,将野外观察和生物统计有机结合起来仍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对花柱异型的研究可为植物的生殖发育与进化、珍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柱异型 繁育系统 多样性 起源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清除分析挖掘连翘异型花柱候选基因
2
作者 杜晓蓉 李琦 +6 位作者 李澳旋 樊阿梅 何龙娇 靳亚鑫 张灵灵 乔永刚 宋芸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61,共11页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为多年生木本植物,花柱二型具有自交不亲和性。挖掘连翘异型花柱发育候选基因,利于揭示连翘异型花柱的进化与发育机理。对40株长花柱型与短花柱型连翘植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检测样本基因组的SN...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为多年生木本植物,花柱二型具有自交不亲和性。挖掘连翘异型花柱发育候选基因,利于揭示连翘异型花柱的进化与发育机理。对40株长花柱型与短花柱型连翘植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检测样本基因组的SNP变异位点,开展选择清除分析。利用遗传分化系数Fst和核苷酸多态性πratio结合的方法筛选候选区域(前5%水平),对差异基因进行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功能注释分析,采用qRT-PCR对候选基因在花柱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量进行检测。选择清除分析显示受选择基因295个,主要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代谢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分析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部分通路,确定连翘异型花柱候选基因CYP734A1(EVM0010386)、BRI1(EVM0011829)、CYCD3(EVM0018316),基因表达结果显示CYP734A1基因在连翘短花柱发育的关键时期持续高表达,露冠期BRI1与CYCD3基因表达水平在短花柱型中显著高于长花柱型。本研究挖掘的候选基因在连翘长花柱与短花柱中存在差异表达,油菜素甾醇参与了连翘异型花柱的发育,是产生连翘花柱异型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为连翘异型花柱的进化以及遗传发育调控机制解析奠定基础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异型花柱 全基因组重测序 选择清除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独一味异型花柱对结实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兰 陈志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独一味异型花柱对结实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独一味异型花柱在花序中不同位置和不同花期中的分布、盛花期异型花柱花部特征参数、异型花柱中花粉活力及柱头活性差异及花粉管在柱头上的萌发、花序不同部位自然结实率方面的研... [目的]研究独一味异型花柱对结实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独一味异型花柱在花序中不同位置和不同花期中的分布、盛花期异型花柱花部特征参数、异型花柱中花粉活力及柱头活性差异及花粉管在柱头上的萌发、花序不同部位自然结实率方面的研究,探讨独一味异型花柱与结实率的相关性。[结果]独一味L型花柱上花粉的萌发高于S型,L型花柱的位置和结实种子的位置具有一致性。[结论]独一味异型花柱与结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异型花柱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花柱二型的繁育系统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淑范 李佳欣 +2 位作者 孙霞玲 郭杰 张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322,共6页
花柱二型是植物雌雄蕊交互异位的一种花多态现象。该研究以花柱二型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为材料,通过检测其交配系统特征,比较两花型的胚珠产量、花粉质量及活力特性,以探讨花柱二型连翘两花型的功能性别分化及其进化意义。结... 花柱二型是植物雌雄蕊交互异位的一种花多态现象。该研究以花柱二型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为材料,通过检测其交配系统特征,比较两花型的胚珠产量、花粉质量及活力特性,以探讨花柱二型连翘两花型的功能性别分化及其进化意义。结果表明:连翘自交和型内异交坐果率均极低(<12.12%),主要以型间交配为主。长柱型个体的单花胚珠数量为(26.86±0.37)个,显著高于短柱型花,单花花粉干重为(0.47±0.02)mg,显著低于短柱型的(0.60±0.02)mg;短柱型连翘的花药含水量为(75.97±0.82)%,显著高于长柱型的(73.18±0.61)%。长柱型个体的花粉活力总体高于短柱型,其花粉寿命也更长。研究表明,连翘两花型的雌雄性繁殖投入存在显著分异,长柱型个体更易于接受花粉,通过种子实现其适合度,表现出偏雌的功能性别;短柱型个体更易于通过花粉实现其适合度,表现为偏雄的功能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花柱异型 繁殖 功能性别 适合度 花粉干重 性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花柱型滇丁香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8
5
作者 万友名 李正红 +1 位作者 马宏 刘秀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70-1575,共6页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细胞学压片法,对异型花柱植物滇丁香的长花柱型植株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萌发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长花柱型滇丁香具5枚花药,花药4室。(2)花药壁由1层表皮、1层花药内壁、2层中层和1~3层绒毡层...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细胞学压片法,对异型花柱植物滇丁香的长花柱型植株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萌发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长花柱型滇丁香具5枚花药,花药4室。(2)花药壁由1层表皮、1层花药内壁、2层中层和1~3层绒毡层组成;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基本型,绒毡层类型为腺质绒毡层。(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偶有左右对称型;不同药室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4)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5)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正常,表明长花柱型滇丁香属于发育正常的两性花。(6)授粉4h后,长花柱型滇丁香的花粉在长、短两种花柱柱头上的萌发率分别达(91.8±1.6)%和(93.2±1.1)%,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t=1.585,df=8,p=0.152),表明长花柱型滇丁香的成熟花粉粒在长、短两种花柱柱头上的萌发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花柱 花柱 滇丁香 小孢子 雄配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球茜的二型花柱及其传粉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钟智波 罗世孝 +2 位作者 李爱民 吴小琴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7-274,共8页
首次对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的花药和柱头高度、花粉和柱头形态,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实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绣球茜在同一居群中同时具有长花柱(Pin型)和短花柱(Thrum)两种花型,长花柱植株的柱头和雄蕊高分别为9.61... 首次对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的花药和柱头高度、花粉和柱头形态,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实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绣球茜在同一居群中同时具有长花柱(Pin型)和短花柱(Thrum)两种花型,长花柱植株的柱头和雄蕊高分别为9.61±0.36 mm和6.79±0.38 mm,短花柱则为6.11±0.56 mm和8.96±0.59 mm,表现出互补式雌雄异位的花部特征。通过人工辅助授粉,两种花型植株的自交和同型植株间异交都不结实,仅在型间异交方能正常结实,说明绣球茜中存在极强的自交不亲和和型内不亲和现象。在花粉与柱头形态方面:长柱型花的单花花粉量(38555.6±6258.4)显著地小于短柱型花(52145.45±8924.5)(t=4.009,P<0.01),长柱花和短柱型花的胚珠数分别为38.73±1.85和39.1±2.25(t=-4.13,P>0.01);长柱型花花粉粒的大小(极径21.27±0.70μm)显著地小于短柱花(21.92±0.79μm)类型(t=3.890,P<0.01),而柱头乳突大小长柱类型要大于短柱类型,表现出明显的二型性。研究结果表明绣球茜是一种典型的二型花柱植物。此外,对其传粉昆虫及昆虫访花行为的观察表明,蝶类(青凤蝶属Graphium)和蜂类(熊蜂Bombus sp.和木蜂Xylocopa magnifica Smith)为绣球茜的主要访花昆虫和传粉昆虫,它们能够在两种不同花型植株之间有效地传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花柱 二型花柱 绣球茜 自交不亲和 型内不亲和 传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型花柱植物红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文慧慧 陈明林 张自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5-162,共8页
本研究发现了红蓼的异型花柱现象,红蓼野外居群存在长柱型花和短柱型花。研究表明长/短柱花型具有精确的交互式异位特征,其花大小,柱头形态,乳突大小,花粉粒数目、大小都表现出两型性(P<0.01)。与长柱型花相比,短柱型花较大,有短且... 本研究发现了红蓼的异型花柱现象,红蓼野外居群存在长柱型花和短柱型花。研究表明长/短柱花型具有精确的交互式异位特征,其花大小,柱头形态,乳突大小,花粉粒数目、大小都表现出两型性(P<0.01)。与长柱型花相比,短柱型花较大,有短且排列紧密的柱头乳突细胞,花药产生较少且大的花粉。长/短柱型花花瓣长度无显著差异(P>0.01)。扫描电镜显示两型花的花粉均具有散孔,孔近似圆形,边缘形状不规则。野外调查发现蓟马、蚂蚁、食蚜蝇为主要访花者。人工授粉,红蓼长/短柱型花自交、型内异交以及型间异交花粉管均萌发,0.5h花粉管已萌发至子房,只有部分花粉管能萌发至子房且沿花柱壁及子房壁生长,说明其受精方式为合点受精。长/短柱型花型内异交座果率分别为14.00%和13.33%,自交座果率分别为4.62%和2.86%,型间异交的座果率分别为43.33%和44.61%,表明红蓼长/短柱型花自交表现出一定的亲和性,但座果率低,仍以异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蓼 异型花柱 访花者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种酢浆草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生煜 唐小云 +3 位作者 肖云 韩茹 翟俊文 吴沙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98,共17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14种酢浆草属植物花粉形态及表面纹饰进行观测,对其花粉形态进行聚类分析,并基于孢粉学聚类结果,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所观测的14种植物花粉粒为近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多数为3沟花粉粒,稀2沟(... 利用扫描电镜对14种酢浆草属植物花粉形态及表面纹饰进行观测,对其花粉形态进行聚类分析,并基于孢粉学聚类结果,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所观测的14种植物花粉粒为近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多数为3沟花粉粒,稀2沟(星星酢浆草)和4沟(黄花酢浆草);其中,96.3%花粉粒为中等大小,3.7%为小花粉粒;不同花柱类型都表现为长雄蕊花粉比短雄蕊花粉大;外壁纹饰可分为复网状和网状两类。(2)首次发现3种存在异常花粉粒,分别为桃之辉酢浆草、一片心酢浆草及黄花酢浆草,花粉的异常表现为萌发沟数目和排列异常,其外壁纹饰结构与正常花粉粒未有明显不同。(3)根据外壁纹饰可将14种划分为2大类。一类为复网状花粉,仅构巢酢浆草和果香酢浆草为该类纹饰,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另一类为网状花粉,对12种具网状花粉酢浆草进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桃之辉酢浆草、双色冰淇淋酢浆草、藤双色冰淇淋酢浆草亲缘关系较近;扁平酢浆草、黄花酢浆草、纳马夸纳酢浆草及兔耳酢浆草亲缘关系较近;大花酢浆草、星星酢浆草、乳白蝴蝶叶酢浆草亲缘关系较近;吉氏酢浆草和一片心酢浆草与其他酢浆草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相近的物种在植株形态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花粉形态特征可作为种间亲缘关系研究和分类划分依据,进一步为酢浆草属植物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酢浆草属 花粉形态 异型花柱 异常花粉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花的结构与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进宇 张志翔 尹五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48-1553,共6页
通过定株观察、解剖和人工套袋交叉授粉试验对连翘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连翘具有2种避免自交的方式,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其雌雄异位表现为长雄蕊短雌蕊花型和短雄蕊长雌蕊花型;雌雄异熟表现为长雄蕊短雌... 通过定株观察、解剖和人工套袋交叉授粉试验对连翘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连翘具有2种避免自交的方式,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其雌雄异位表现为长雄蕊短雌蕊花型和短雄蕊长雌蕊花型;雌雄异熟表现为长雄蕊短雌蕊花型为雄蕊先于雌蕊成熟,短雄蕊长雌蕊花型表现为雌蕊先于雄蕊成熟。(2)连翘花P/O值测定和户外套袋交叉授粉试验显示,P/O值为2000±300;不同类型花的异花授粉结果率在50.64%~80.32%,其中短型仡的花粉授到长型花柱头的结果率最高,达80.32%,而长型花和短型花的同型花授粉结果率分别为2.92%和34.15%,表明连翘的异花授粉结果率高于白花授粉,以异交为主,其繁育系统属兼性异交。研究结果认为,连翘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是其自然结果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探讨连翘在木犀科中的系统进化提供了生殖生态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开花特性 繁育系统 传粉生态 P/O比 异型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植物骆驼蓬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旭 陆嘉惠 +3 位作者 陈晓翠 牛清东 韩春 王跃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了探究荒漠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的繁殖生物学特性,采用野外定点观察的方法研究其花部特征和开花动态、主要传粉昆虫和访花特性,并利用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来初步测定骆驼蓬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群体花期5月中... 为了探究荒漠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的繁殖生物学特性,采用野外定点观察的方法研究其花部特征和开花动态、主要传粉昆虫和访花特性,并利用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来初步测定骆驼蓬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群体花期5月中旬至7月下旬,约80 d,单花花期2-3 d;雄蕊15枚,花药渐次开裂;子房3室,胚珠55-70枚,柱头呈三面微凹的三棱柱形;子房基部具有5个蜜腺窝,盛花期花蜜量较丰富;(2)OCI≥4,花粉-(P/O)为15443.9±1407.051,综合分析,初步推断骆驼蓬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的繁育系统类型;(3)研究发现骆驼蓬具异型花柱,长花柱型花占多数,短花柱型花只占有极少的比例,存在雌雄异位现象,异位距离为0.067±0.0047 cm;(4)传粉昆虫主要为蜂类。日访花频率显示,在12:00左右达到最大值,16:00左右达到最低,到19:00之后又出现1个小高峰。此外,阴雨低温天气造成访花昆虫数量减少,与花冠闭合和延迟开花等现象相适应,这是植物长期对气候和访花昆虫相互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蓬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传粉特性 异型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芫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健 龚萍 +1 位作者 赵钟鑫 水庆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729-10730,共2页
对水芫花的分布、分类、生殖学、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水芫花的保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芫花 分类 异型花柱 遗传多样性 保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茧草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奉菊 崔美辰 陈明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6-203,共8页
首次详细报道了蚕茧草的异型花柱现象,研究表明,除了其雄蕊、柱头高度有二型性外,其花瓣大小、柱头形态、花粉粒大小、数量和种子质量也表现出明显的二态性。与短柱花相比,长柱花有较大的花瓣,其柱头有稀而高的柱头突起,其花药产生较多... 首次详细报道了蚕茧草的异型花柱现象,研究表明,除了其雄蕊、柱头高度有二型性外,其花瓣大小、柱头形态、花粉粒大小、数量和种子质量也表现出明显的二态性。与短柱花相比,长柱花有较大的花瓣,其柱头有稀而高的柱头突起,其花药产生较多而直径较小的花粉粒。扫描电镜显示,长、短柱花的种子均卵形,无喙突,具有拟脑状纹饰;长、短柱花的花粉均为球形,具散孔,孔近圆形,边缘不规则,通过其花粉和种子微形态的观察,可将其划分为春蓼组。野外调查发现蚂蚁常常是其访花者。通过对其野生居群的型比调查发现在野外蚕茧草往往为单型居群,并通过对不同居群座果率的统计发现长柱花的结实率较大。根据其繁育系统特征,对其传粉适应方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草 异型花柱 微形态 访花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