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花序结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吴琳华
陈文丰
-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42-52,共11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030316006)。
-
文摘
禾本科作物的花序结构直接影响穗粒数和最终产量,其多样性主要依赖于分枝模式和花的位置。水稻作为研究禾本科作物的模式植物,有关花序结构的调控机制已取得重大进展,对花序发育调控因素的概述,将有助于水稻穗型的遗传改良和高产育种。水稻花序发育始于顶端分生组织向花序分生组织转变,之后生成花序轴分生组织、一次枝梗分生组织、二次枝梗分生组织、小穗分生组织和小花分生组织。花序相关分生组织受到众多基因调控,形成一个复杂的遗传网络,发育过程中任一节点发生变化都会导致穗型发生变化。在改良过程中,调控影响花序发育基因的时空表达,组合相关优异等位基因,更有利于优化水稻穗型;在驯化过程中,穗型受到选择,水稻花序结构调整为更有利于增加小穗数量的结构。有关水稻花序发育影响因子的研究,将有利于穗型遗传改良,并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支撑。对影响水稻花序发育过程中各因子进行梳理,并对其在调控花序结构过程中的路径进行概括,水稻作为模式作物对其花序结构遗传调控网络的研究,为禾本科作物花序发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关键词
水稻
花序结构
花序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转变
穗型
遗传改良
-
Keywords
rice
inflorescence structure
inflorescence meristem
meristem transition
panicle architecture
genetic improvement
-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斑竹花序形态及花粉贮藏条件研究
- 2
-
-
作者
刘俊
程占超
宋华建
高健
张玲
翟敬宇
-
机构
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博爱县林业局
紫竹院公园
-
出处
《安徽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0-14,共5页
-
基金
国际竹藤中心开放基金(编号:ICBR-2020-05)
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编号:RSBSJJ2019-04)。
-
文摘
为了更好开展斑竹杂交育种工作,本文对其花序形态及花粉活力进行研究。通过显微观察斑竹花序形态和花粉大小,利用I_(2)-KI染色法,检测贮藏温度和时间对斑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斑竹为复穗状花序,花序平均长度为12.24 cm,花序轴长2.58 cm,苞片长度是3.37 cm,每个小穗中包含2个小花,小花长度约2.39 cm,每个小花中含有3个雄蕊;花药呈锥形,黄绿色,平均长度为1.24 cm。花粉直径平均长度为53.34μm。常温条件下,斑竹花粉生活力为63.08%;24 h后,花粉活力迅速降为16.85%;48 h后,花粉活力仅为9.05%。24 h后,4℃条件下花粉活力为8.08%;-20℃条件下花粉活力仅为6.63%。表明斑竹花粉活力随离体时间延长而降低,保存斑竹花粉活力的最佳温度是室温。
-
关键词
斑竹
花序结构
花粉直径
花粉活力
-
Keywords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f.lacrima-deae
Inflorescence structure
Pollen diameter
Pollen viability
-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罗甸麻疯树开花习性及花的时空分布特点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秀荣
丁贵杰
刘烈志
李平
-
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
-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8-393,共6页
-
基金
贵州省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7)6004-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70657001)
+2 种基金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J字[2010]2048号)
贵州省人才基地建设项目(黔人领发[2009]9号)
贵州省创新团队项目(黔科合人才团队2011)
-
文摘
全面系统地了解贵州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开花生物学习性,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控麻疯树雌雄花比例,提高麻疯树产量提供依据。对罗甸县麻疯树开花习性及花分布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花芽为多次分化型,1 a中多次抽枝,枝顶多次分化出花芽。麻疯树在罗甸一般从5月初开始出现花序,到9月,陆续有植株开花,1 a中一般出现2次开花高峰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呈现交替生长动态;麻疯树新梢萌动是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的重要标志;二歧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新枝枝顶,花序数量、花下叶片数量、每个花序上小花数量以及每花序上雌花数量在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上中下位置的分布均没有显著差异;花序从露出到花序上小花全部开放约需40~50 d。单花花期一般为2~5 d。每个花序上平均有小花134个,雌花平均4个,雌雄比平均1∶33;雌花在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分枝的位置极显著相关,69%的雌花分布于花序各级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及顶花位置,其中花序第1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1-1)和顶花位置(D)占48%。在花序不同位置,随着雌花数量的增加,坐果数随之增加,而坐果率降低。
-
关键词
植物学
麻疯树
开花习性
雌花分布
花序结构
结实率
贵州罗甸
-
Keywords
botany
Jatropha curcas
flowering behavior
female spac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inflorescence
percentage of set fruit
Luodian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
分类号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琴叶风吹楠生物学特征观察
被引量:14
- 4
-
-
作者
吴裕
杨晓玲
段安安
-
机构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
-
出处
《热带农业科技》
2006年第3期18-19,34,共3页
-
文摘
通过6年时间对琴叶风吹楠生物学特征和对雄花序和雌花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雄花序和雌花序的外部特征在花蕾期就表现出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花序结构、花蕾颜色、花蕾形态以及花(序)梗颜色等几个方面。文中对雌、雄花序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
-
关键词
琴叶风吹楠
雌花序
生物学特征
花序结构
花蕾颜色
-
Keywords
Horsfieldia pandurifolia
inflorescence
bio-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ERECTA基因家族调控植物形态发育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赵雪雅
张坤鹏
张汇东
毕梦希
齐明芳
-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北方园艺设施设计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设施园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8,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1902)。
-
文摘
ERECTA(ER)是一种富含亮氨酸重复片段(LRR)的类受体激酶(RLKs)基因,RLKs可以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并在植物发育早期细胞间信号传导中具有关键作用。植物中有少数核心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不同方面,ER家族(ERfs)信号通路是这些核心信号之一,在植物的形态发生、花序形成和发育、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尽管ERfs对于植物生长的正常发育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其功能众多,调控机制十分复杂,各个信号通路发生的组织部位与时间都不相同,使得研究ER信号网络变得困难。ER处于各个信号通路较为上游的位置,因此明确ER调控机制对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至关重要。本研究综述了ER蛋白的结构特点和在植物地上部分器官形态发育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在气孔发育、花序结构发育、茎的伸长以及调节茎尖大小等方面的作用,阐述了不同调控过程中的上游配体以及下游通路,为深入研究ER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ERECTA
EPF/EPFL
气孔发育
花序结构
矮化
-
Keywords
ERECTA
EPF/EPFL
stomatal development
inflorescence structure
dwarfing
-
分类号
Q945.4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科技动态
- 6
-
-
-
出处
《农家致富》
2019年第16期19-19,共1页
-
文摘
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克隆成功小穗是禾本科植物花序结构的独特结构单位,其正常发育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对水稻小穗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团队克隆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OsPEX5。据介绍,OsPEX5蛋白可以与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的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发生互作,并影响其过氧化物酶体定位,造成突变体中茉莉酸含量下降,且通过外源甲基茉莉酸处理可以部分恢复其小穗异常的表型。
-
关键词
科技动态
过氧化物酶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禾本科植物
分子调控机理
生物合成途径
花序结构
-
分类号
Q959.4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