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北段扎兰屯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峰 郑常青 +5 位作者 姚文贵 李娟 施璐 崔芳华 高源 张行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7-1292,共16页
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为一套变质变形的花岗质岩石,其岩石组合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细粒黑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和细粒石榴二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SiO_2含量在66.4%~74.52%之间,K_2O+Na_2O介于7.36%~8.84... 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为一套变质变形的花岗质岩石,其岩石组合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细粒黑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和细粒石榴二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SiO_2含量在66.4%~74.52%之间,K_2O+Na_2O介于7.36%~8.84%之间,Al_2O_3含量在13.43%~15.74%之间,A/CNK=0.974~1.092,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到过铝质岩石;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ΣREE=94.15×10^(-6)~164.30×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型曲线,具有弱的负铕异常;富集Rb、Ba、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Ta、Nb、P、Ti等元素。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的岩浆侵入期次可分为两期,第一期在320Ma左右,代表性岩石为细粒黑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和细粒石榴二云母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第二期在304Ma左右,代表性岩石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综合岩相学、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哈多河"花岗质糜棱片麻岩"原岩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形成于晚石炭世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下,之后在早二叠世末遭受"后碰撞作用"的影响,发生较强的韧脆性变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片麻岩 锆石U-PB测年 岩石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北段 哈多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