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二连浩特北部阿仁绍布地区晚石炭世花岗岩Sr-Yb分类及其成因 被引量:18
1
作者 许立权 鞠文信 +2 位作者 刘翠 贺宏云 李满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0-1419,共10页
对分布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北部阿仁绍布地区的晚石炭世花岗岩类,依据Sr、Yb含量,划分为低Sr高Yb型、极低Sr高Yb型和低Sr低Yb型花岗岩3种类型。低Sr高Yb型花岗岩类相对低Si、富Al,Na2O>K2O,稀土元素分馏中等,有或无负Eu异常,Sr含量低,... 对分布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北部阿仁绍布地区的晚石炭世花岗岩类,依据Sr、Yb含量,划分为低Sr高Yb型、极低Sr高Yb型和低Sr低Yb型花岗岩3种类型。低Sr高Yb型花岗岩类相对低Si、富Al,Na2O>K2O,稀土元素分馏中等,有或无负Eu异常,Sr含量低,平均为183×10-6,Ba含量较高,平均585×10-6,Y含量高,平均30.06×10-6,Rb/Sr比值较低,平均0.97;极低Sr高Yb型花岗岩富Si、REE,低Al、Sr、Ba,高的Rb/Sr比值(平均为7.47),具明显的负Eu异常等;低Sr低Yb型花岗岩富Si,贫Al、Ca、Mg,重稀土元素(Y、Yb)含量低,Y含量在(7.26~10.6)×10-6之间,平均9.76×10-6,Yb含量在(1.04~1.89)×10-6之间,平均1.44×10-6,δEu=0.64~0.94,具弱负Eu异常,微量元素Ba含量高,Rb/Sr比值低。3种类型的花岗岩类过铝指数(A/CNK)多小于1.0,说明它们均源自变质火成岩的部分熔融。由于源区的深度不同(pT条件不同)和残留的主要矿物相不同,它们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异。极低Sr高Yb型花岗岩形成深度最浅(中上地壳),熔融残留相以斜长石为主;低Sr高Yb型花岗岩类形成于中下地壳,熔融残留相为斜长石和辉石;低Sr低Yb型花岗岩形成深度最深,推测可能形成于加厚下地壳(>40km)底部,熔融残留相为石榴子石、斜长石和角闪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阿仁绍布地区 晚石炭世 花岗岩sr-yb分类 熔融残留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性细粒度分类研究
2
作者 赵恒谦 王盼 +6 位作者 刘志国 苗群峰 李智斌 唐广龙 齐云飞 谢雨 王蒙萌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7,共10页
细粒度图像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传统岩性细粒度分类方法多依赖研究者的经验与实验设备的质量,主观性强且时效性差。文中将细粒度图像分类技术引入花岗岩岩性识别领域,系统构建了肉红色、灰白色、含铁... 细粒度图像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传统岩性细粒度分类方法多依赖研究者的经验与实验设备的质量,主观性强且时效性差。文中将细粒度图像分类技术引入花岗岩岩性识别领域,系统构建了肉红色、灰白色、含铁锰质和含天河石碱长花岗岩4类岩性的RGB图像数据集,并采用AlexNet、VGG16、ResNet50和Vision Transformer等典型网络模型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分类精度均超过82%,其中VGG16模型最优,分类精度为88.57%,较AlexNet模型提升了5.71%;含天河石碱长花岗岩因特征矿物显著,识别准确率达100%,而灰白色碱长花岗岩识别效果最差;模型精度与训练样本量呈正相关,完整训练集时模型性能最优。未来,可通过改善岩石样本的数量和质量、优化模型算法,进一步提升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性细粒度分类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花岗岩 岩性分类 细粒度分类 深度学习 RGB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命名、分类及大地构造背景的岩石化学解读:以Q′-ANOR图解为例
3
作者 孙明明 汪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6,共14页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中最常见的长英质侵入岩。Q′-ANOR图解被广泛应用于长英质侵入岩的分类命名,而该图解判别结果的准确性却很少受到关注。本文以全球1952组同时包含主量元素和造岩矿物含量的数据集为基础,将Q′-ANOR图解的判别结果与实...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中最常见的长英质侵入岩。Q′-ANOR图解被广泛应用于长英质侵入岩的分类命名,而该图解判别结果的准确性却很少受到关注。本文以全球1952组同时包含主量元素和造岩矿物含量的数据集为基础,将Q′-ANOR图解的判别结果与实际矿物含量QAP图解的定名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仅有55%的样本能够被“正确”地分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Q′-ANOR图解可以很好地区分富斜长石长英质侵入岩类与富碱性长石长英质侵入岩类。具有不同矿物学与岩石化学特征的花岗岩套在Q′-ANOR图上的投影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展布趋势;其轨迹指示钙质和钙碱质花岗岩类在Q′-ANOR图解中的演化趋势受石英-长石共结关系的制约,而碱质和碱钙质花岗岩类则表现为前期受斜长石-碱性长石共结制约、后期受石英-长石共结制约的演化趋势。来自不同构造环境的花岗岩类组合在Q′-ANOR图解中的投影图像明显可分,因此Q′-ANOR图解可以作为辨别花岗岩套构造-岩浆特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分类 Q′-ANOR图解 岩石成因 构造-岩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应用 被引量:50
4
作者 张旗 金惟俊 +1 位作者 李承东 王元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1-3455,共25页
在"再论"中我们提出了花岗岩按照Sr-Yb分类的新标志(张旗等,2010a),本文进一步讨论该分类的应用。文中举了国内外许多实例(包括柴达木、北祁连、内蒙古、松潘-甘孜、大别、太行、华北古元古代和华南新元古代以及土耳其、俄罗... 在"再论"中我们提出了花岗岩按照Sr-Yb分类的新标志(张旗等,2010a),本文进一步讨论该分类的应用。文中举了国内外许多实例(包括柴达木、北祁连、内蒙古、松潘-甘孜、大别、太行、华北古元古代和华南新元古代以及土耳其、俄罗斯、巴西、刚果、波西米亚、意大利等),着重讨论了花岗岩Sr和Yb含量与其形成压力和深度的关系,指出本分类最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在于与其形成的深度有关,并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产出地区的地壳厚度有关。例如应用本方法分析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花岗岩,很难得出该带在古元古代发生过碰撞的结论,华北克拉通是否分为东西两块也需要重新认识。又如对华南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分析表明,华南地块内部在新元古代时地壳较薄,但是,与Rodinia大陆的裂解似乎无关。文中还对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成矿与压力有关的概念。如金铜与地壳厚度大的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有关,钨锡与地壳厚度薄的南岭型花岗岩有关,而不论矿床是什么类型的,只要它们与花岗岩有关,必定受矿液源区深度的控制,要么是在加厚地壳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要么是在地壳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花岗岩无比复杂,我们用Sr和Yb两个元素对花岗岩重新进行了分类,只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问题肯定不少,需要广泛的实践的检验,需要深入的实验研究的检验,需要理论的探讨,需要经过一系列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才能逐渐臻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sr-yb分类 应用 地壳厚度 金铜成矿 钨锡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的Sr-Yb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44
5
作者 张旗 王焰 +3 位作者 李承东 王元龙 金惟俊 贾秀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249-2269,共21页
研究表明,中酸性岩浆岩(包括 SiO_2>56%的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的 Sr 和 Yb 是两个非常有意义的地球化学指标,如果大致按照 Sr=400×10^(-6)和 Yb=2×10^(-6)为标志,可以划分出4类花岗岩,即:高 Sr 低 Yb(Sr>400×10^... 研究表明,中酸性岩浆岩(包括 SiO_2>56%的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的 Sr 和 Yb 是两个非常有意义的地球化学指标,如果大致按照 Sr=400×10^(-6)和 Yb=2×10^(-6)为标志,可以划分出4类花岗岩,即:高 Sr 低 Yb(Sr>400×10^(-6),Yb<2×10^(-6))、低 Sr 低 Yb(Sr<400×10^(-6),Yb<2×10^(-6))、低 Sr 高 Yb(Sr<400×10^(-6),Yb>2×10^(-6))和高 Sr 高 Yb(Sr>400×10^(-6),Yb>2×10^(-6))型花岗岩。其中,从低 Sr 高 Yb 型中还可以分出非常低 Sr 高 Yb(Sr<100×10^(-6),Yb>2×10^(-6))的一类。因此,按照 Sr 和 Yb 含量的不同,可以将花岗岩分为5类,文中着重探讨了这5类花岗岩形成的源区深度问题,指出按照残留相组成和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花岗岩形成的压力分为3或4个级别:即:(1)高压下与石榴石平衡的花岗岩具有高 Sr 低Yb 的特征;(2)在中等或较高压力、麻粒岩相(由斜长石+石榴石+角闪石+辉石组成)条件下,花岗岩具低 Sr 低 Yb 或高 Sr 高 Yb 的特点(取决于原岩成分);(3)低压下,残留相有斜长石无石榴石(角闪岩相),花岗岩为低 Sr 高 Yb 类型的;(4)与蛇绿岩有关的在洋壳剖面浅部由辉长岩部分熔融形成的 M 型花岗岩,具有非常低 Sr 高 Yb 的特点,形成深度约2~5km,可能是非常低压条件下形成的。研究表明,淡色花岗岩大多分布在低 Sr 低 Yb 区,部分正长岩和钾玄岩分布在高 Sr 高 Yb 区。藏南淡色花岗岩可能形成的压力较高。文中探讨了岩浆与深度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了得到经得起考验的结论,还需要更多资料的积累,更多理论的探讨和更多实验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分类 sr-yb关系 地球化学 深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标志 被引量:166
6
作者 张旗 金惟俊 +1 位作者 李承东 王元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5-1015,共31页
2006年作者曾经按照Sr=400×10^(-6)和Yb=2×10^(-6)作为标志将花岗岩分为埃达克岩、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浙闽型花岗岩和广西型花岗岩,在浙闽型中又分出南岭型(Sr<100×10^(-6)和Yb>2×10^(-6)),于是花岗岩被分为... 2006年作者曾经按照Sr=400×10^(-6)和Yb=2×10^(-6)作为标志将花岗岩分为埃达克岩、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浙闽型花岗岩和广西型花岗岩,在浙闽型中又分出南岭型(Sr<100×10^(-6)和Yb>2×10^(-6)),于是花岗岩被分为5类。Sr=400×10^(-6)和Yb=2×10^(-6)是根据阿留申群岛中的Adak岛的资料得出来的。本文统计了全球花岗岩6000多个数据(其中,埃达克型花岗岩为2810个,喜马拉雅型花岗岩636个,浙闽型花岗岩1183个,南岭型花岗岩1518个,广西型花岗岩142个,总共6289个),统计的结果,各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大致如下:(1)埃达克型花岗岩富Al_2O_3和Sr,贫Y和Yb,具较高和变化的铕异常,绝大多数样品的Sr>300×10^(-6),Yb<2.5×10^(-6)(当Sr=400×10^(-6)~600×10^(-6)时Yb值最大,Sr超过600×10^(-6),Yb降低至<2×10^(-6)),Al_2O_3在14%~18%之间,Eu/Eu~*大多在0.6~1.2范围;(2)喜马拉雅型花岗岩贫Sr和Yb,具中等的Al_2O_3和变化的Eu/Eu~*,Sr<300×10^(-6)和Yb<2×10^(-6)(少数Sr>300×10^(-6)),Al_2O_3为13%~17%,Eu/Eu~*为0.2~1.0;(3)浙闽型花岗岩贫Sr富Yb,Sr在40×10^(-6)~400×10^(-6)之间,Yb>1.5×10^(-6),Al_2O_3和Eu/Eu~*的变化类似喜马拉雅型花岗岩,Al_2O_3为12%~17%,Eu/Eu~*为0.4~1.0;(4)南岭型花岗岩以很低的Sr、Al_2O_3和Eu/Eu~*以及很高的Yb而不同于上述各类花岗岩,通常Yb>1.5×10^(-6),Sr<100×10^(-6)(Yb变化大,绝大多数>2×10^(-6);当Yb在2×10^(-6)~8×10^(-6)时,部分样品Sr可>100×10^(-6),但很少>200×10^(-6));Al_2O_3<14%,集中在11%~13%之间,Eu/Eu~*<0.7,大多<0.4;Yb越大,Sr越低,负铕异常越明显。文中讨论了花岗岩Sr-Yb分类的意义,指出本分类适用于产于大陆和海洋的绝大多数中酸性岩浆岩(可能不适用于一部分特别富铁和钾的花岗岩,如具有高Sr和Yb特征的广西型花岗岩)。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主要反映了源区压力的不同,而源区成分、温度、部分熔融程度、水和挥发分的加入以及岩浆混合等的影响可能是次要的。文中指出,该分类的依据、其实质,是熔体与残留相平衡的理论。与浙闽型花岗岩平衡的残留相是斜长石,与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平衡的是斜长石+石榴石,与埃达克型花岗岩平衡的是石榴石,与南岭型花岗岩平衡的是富钙的斜长石。文中指出,加强实验岩石学研究,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是深化花岗岩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分类 sr-yb为指标 埃达克型花岗岩 喜马拉雅型花岗岩 浙闽型花岗岩 南岭型花岗岩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构造蚀变花岗岩强度预测
7
作者 胡芮晟 沈军辉 +3 位作者 燕俊松 田雄 罗晓红 陈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39,共8页
岩石强度的弱化可能导致隧洞掘进过程掌子面塌方及围岩大变形等工程问题,故构造蚀变花岗岩强度预测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典型构造蚀变特征的硬梁包水电站蚀变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分类基础上测试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强度的弱化可能导致隧洞掘进过程掌子面塌方及围岩大变形等工程问题,故构造蚀变花岗岩强度预测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典型构造蚀变特征的硬梁包水电站蚀变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分类基础上测试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PSO-RF)、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PSO-BP)3种方法分别建立了构造蚀变花岗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用决定系数等指标评价了模型的精度,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龙羊峡储能工程以进一步验证其适用性。研究表明:硬梁包水电站花岗岩的蚀变以微观结构变化为主,而矿物成分变化相对较少,因微裂隙扩张与晶间接触方式变化导致强度弱化;经各自变量间的共线性诊断后,选定干密度、吸水率、点荷载强度、纵波速、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变量建立预测模型;三种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其中PSO-RF模型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花岗岩 蚀变分类 抗压强度预测 非线性回归 粒子群优化 随机森林 BP神经网络 硬梁包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按照压力的分类 被引量:66
8
作者 张旗 王焰 +2 位作者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74-1278,共5页
研究表明,中酸性火成岩大致按照Sr=400μg/g和Yb=2μg/g的标志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Sr低Yb(Sr>400×10-6,Yb<2×10-6)、低Sr低Yb(Sr<400×10-6,Yb<2×10-6)、低Sr高Yb(Sr<400×10-6,Yb>2×... 研究表明,中酸性火成岩大致按照Sr=400μg/g和Yb=2μg/g的标志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Sr低Yb(Sr>400×10-6,Yb<2×10-6)、低Sr低Yb(Sr<400×10-6,Yb<2×10-6)、低Sr高Yb(Sr<400×10-6,Yb>2×10-6)和高Sr高Yb(Sr>400×10-6,Yb>2×10-6)型。其中,从低Sr高Yb型中还可以分出非常低Sr高Yb(Sr<100×10-6,Yb>2×10-6)的一类。着重探讨了这5类花岗岩形成的源区深度问题,指出按照残留相组成和花岗岩Sr、Yb含量,可以将花岗岩形成的压力分为3或4个级别:①高压下与石榴子石平衡的花岗岩具有高Sr低Yb的特征;②中等压力下,残留相为麻粒岩相(斜长石+石榴子石+角闪石+辉石),花岗岩具低Sr低Yb或高Sr高Yb的特点(取决于原岩成分);③低压下,残留相有斜长石无石榴子石的花岗岩为低Sr高Yb类型的;④与蛇绿岩有关的在洋壳剖面浅部由辉长岩部分熔融形成的M型花岗岩可能是非常低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分类 SR Yb含量 地球化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质花岗岩:定义、分类及成因 被引量:11
9
作者 仝立华 汪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0-378,共9页
从1979年提出"A型花岗岩"至今的30余年中,A型花岗岩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并接受。但随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A型花岗岩这个词被应用得太过广泛,以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变得越来模糊不清。Frost等人根据铁镁指数指出"A型花岗... 从1979年提出"A型花岗岩"至今的30余年中,A型花岗岩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并接受。但随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A型花岗岩这个词被应用得太过广泛,以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变得越来模糊不清。Frost等人根据铁镁指数指出"A型花岗岩"是铁质的花岗岩,并基于铝饱和指数、碱度指数以及修正的Peacock碱钙指数将铁质花岗岩类划分为过碱质、过铝质和准铝质3个成分组和8个亚类。铁质花岗岩的厘定并不需要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依据,作为描述性的术语,"铁质花岗岩"名称本身不具有特定的岩石成因意义。但是,铁质花岗岩的主要岩石化学特点与其成因机制之间具有隐含的密切联系。不同的成岩过程演化出多样的铁质花岗岩,某种程度上,此分类方案深刻地反映了铁质花岗岩多样性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铁质花岗岩 花岗岩分类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花岗岩成因分类:基于变质岩深熔作用理论与大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旗 翟明国 +5 位作者 魏春景 周李岗 陈万峰 焦守涛 王跃 袁方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9-329,共11页
花岗岩目前的ISMA分类不是一个系统的分类,花岗岩分类可能需要从花岗岩的起源来考虑。花岗岩源自变质岩,可能是来自地幔或玄武质岩浆底侵带来的热导致的下地壳底部发生部分熔融的熔体形成的。因此,花岗岩与变质岩源岩有成因联系和因果关... 花岗岩目前的ISMA分类不是一个系统的分类,花岗岩分类可能需要从花岗岩的起源来考虑。花岗岩源自变质岩,可能是来自地幔或玄武质岩浆底侵带来的热导致的下地壳底部发生部分熔融的熔体形成的。因此,花岗岩与变质岩源岩有成因联系和因果关系,变质岩为母,花岗岩为子。根据埃达克岩与残留相平衡的理论,埃达克岩形成于斜长石消失线之上。那么,出现在石榴石出现线之上的是什么花岗岩呢?出现在石榴石出现线之下的又是什么花岗岩呢?本文即尝试从这个思路来探讨花岗岩的分类,并采用大数据方法予以佐证,得到的初步结果可以将花岗岩分为3类:(1)位于斜长石消失线之上的为高Sr低Y型花岗岩(高压,代表加厚的地壳);(2)位于斜长石消失线与石榴石出现线之间的为低Sr低Y类型花岗岩(中压,代表正常厚度的地壳);(3)位于石榴石出现线之下的为高Y型花岗岩(低压,代表减薄的地壳)。大数据研究的结果支持上述分类,给出的地球化学标志大体是:Sr含量为400×10^(-6),Y含量为(20~3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分类 变质岩 部分熔融 深熔作用 残留相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三级分类刍议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旗 原杰 +5 位作者 焦守涛 王振 王跃 陈万峰 袁方林 李晓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667,共11页
花岗岩的性质主要受源区组成与源岩性质的制约,本文根据花岗岩与源区源岩平衡理论,提出花岗岩的三级分类方案。首先按照花岗岩的全球分布分为大洋系列花岗岩(OSG)和大陆系列花岗岩(CSG)两大类。其次,OSG系列按照构造环境分为3类:大洋中... 花岗岩的性质主要受源区组成与源岩性质的制约,本文根据花岗岩与源区源岩平衡理论,提出花岗岩的三级分类方案。首先按照花岗岩的全球分布分为大洋系列花岗岩(OSG)和大陆系列花岗岩(CSG)两大类。其次,OSG系列按照构造环境分为3类:大洋中脊花岗岩(MORG)、洋岛花岗岩(OIG)、岛弧花岗岩(IAG);CSG则按照变质相不同分为5类:与榴辉岩相平衡的花岗岩,与麻粒岩相平衡的花岗岩,与低温角闪岩相平衡的花岗岩,与高温角闪岩相平衡的花岗岩和与低压高温角闪岩相平衡的花岗岩。再次,OSG按照构造环境进一步细分;CSG再按源岩地球化学性质分为钠质与钾质两个亚类。这一系统分类方案,不仅解决了花岗岩分类理论问题,还提出了从花岗岩时空分布反演变质岩源区特征问题,开辟了花岗岩与变质岩结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分类 变质岩源区 源岩 大洋系列花岗岩 大陆系列花岗岩 残留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成因分类简介与有关概念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联魁 张绍立 +2 位作者 杨文金 饶冰 梁跃龙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8-100,共3页
花岗岩成因三级分类:第一级以形成方式(物理条件)分出不同花岗岩建造;第二级以物质来源(化学条件)分出不同花岗岩系列;第三级以地质环境(地质构造条件)分出不同花岗岩类型,并对有关术语涵义作了解释。
关键词 花岗岩 成因 分类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成因分类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联魁 张绍立 +2 位作者 杨文金 徐文新 梁跃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4-30,共7页
笔者提出了花岗岩成因的三级分类:第一级以形成方式(物理条件)分出岩浆花岗岩建造、深熔花岗岩建造和混合岩建造;第二级以物质来源(化学条件)将建造分出深源花岗岩系列和浅源花岗岩系列:第三级以地质环境(地质构造条件)将系列分出不同... 笔者提出了花岗岩成因的三级分类:第一级以形成方式(物理条件)分出岩浆花岗岩建造、深熔花岗岩建造和混合岩建造;第二级以物质来源(化学条件)将建造分出深源花岗岩系列和浅源花岗岩系列:第三级以地质环境(地质构造条件)将系列分出不同的花岗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成因分类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残积土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78
14
作者 吴能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99-2304,共6页
从结构性角度出发,在花岗岩残积土粒度组成、微结构及物理力学指标研究基础上,分析现有分类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实际工程土工实验资料,研究粒度对分类的定量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花岗岩残积土是“混粒土”,土质分类应综合考虑粗... 从结构性角度出发,在花岗岩残积土粒度组成、微结构及物理力学指标研究基础上,分析现有分类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实际工程土工实验资料,研究粒度对分类的定量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花岗岩残积土是“混粒土”,土质分类应综合考虑粗、细粒组的影响;扰动对它的物理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孔隙比、内摩擦角、塑性指数受扰动影响较小,适宜作为土质分类研究指标,而黏聚力和压缩系数(或压缩模量)受扰动影响较大,不可作为土质分类研究指标;《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J145-90)关于粗、细粒土的分类原则,适用于花岗岩残积土;大于0.5 mm颗粒含量35%是粒度影响指标的分界值。最后依据上述结论提出新分类法—综合分类法。新分类法将有助于花岗岩残积土工程性质的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混粒土 结构性 综合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花岗岩成因分类与花岗岩成矿作用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张旗先生等商榷 被引量:19
15
作者 华仁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70,共8页
针对《矿床地质》2010年第5期刊登的张旗等(2010)"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一文中关于花岗岩分类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质疑,认为该文按照花岗岩Sr和Yb的含量将花岗岩分为埃达克型、喜马拉雅型、浙闽型... 针对《矿床地质》2010年第5期刊登的张旗等(2010)"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一文中关于花岗岩分类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质疑,认为该文按照花岗岩Sr和Yb的含量将花岗岩分为埃达克型、喜马拉雅型、浙闽型和南岭型4类的方案存在3个问题:一是埃达克岩不能作为花岗岩分类学中的一种类型;二是花岗岩的Sr、Yb含量没有明确无误的分类指示作用;三是喜马拉雅、浙闽和南岭等几个地名未能包含和正确地代表所有的花岗岩。文章指出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或金铜矿床主要属于热液矿床的范畴,因此与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与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一般与成岩同时或晚于成岩,但不可能早于成岩。文章列举了若干例子,证实金铜(铅锌银)和钨锡即使在一个矿床中共生也屡见不鲜,而并非如张旗等(2010)所说的"金铜和钨锡是相悖的"。文章还对该文关于矿液与岩浆有各自的上升通道、金的"一次来源"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花岗岩分类 埃达克岩 Sr、Yb含量 金铜钨锡成矿 热液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类分类与定位机制研究动向和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战明国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2期182-188,共7页
近年来国内外花岗岩类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综合性地评述了花岗岩类主要岩石成因分类、构造环境分类与对比特点;着重叙述了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研究方法及研究实例;对深化我国特别是华南花岗岩类岩石成因—构造分类及定位机制... 近年来国内外花岗岩类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综合性地评述了花岗岩类主要岩石成因分类、构造环境分类与对比特点;着重叙述了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研究方法及研究实例;对深化我国特别是华南花岗岩类岩石成因—构造分类及定位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分类 定位机制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花岗岩的分类及其与金铜钨锡成矿的关系——答华仁民先生和王登红博士对“张旗等(2010)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一文的质疑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7-570,共14页
华仁民先生和王登红博士对笔者发表在《矿床地质》上的"花岗岩与金铜和钨锡成矿的关系"一文提出了质疑。笔者欢迎他们的质疑,并再次强调,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不是成因分类。分类是有客观标准的,其含义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笔... 华仁民先生和王登红博士对笔者发表在《矿床地质》上的"花岗岩与金铜和钨锡成矿的关系"一文提出了质疑。笔者欢迎他们的质疑,并再次强调,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不是成因分类。分类是有客观标准的,其含义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该分类与花岗岩形成的压力有关。花岗岩与成矿有关,不是成因有关,而是时空有关。因此,"含矿岩体"和"成矿母岩"的说法是不对的。成矿如果与成岩有关,二者大体是同时的,成矿早于或晚于成岩都是合理的。与金铜有关的是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与钨锡成矿有关的主要是南岭型花岗岩:前者与地壳加厚有关,后者与地壳减薄有关。因此,金铜和钨锡一般不共生。为了深入讨论问题,应当建立在详细和精确资料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花岗岩分类 成矿作用 金铜 钨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熔花岗岩分类及其解析参数研究
18
作者 孙中庆 郭德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重熔花岗岩分类及其解析参数研究孙中庆,郭德友(冶金部地质总局资料馆,三河燕郊101601)关键词岩浆源,花岗岩分类,解析参数自然界多种岩浆的形成主要与选择性熔融有关。如地幔岩选择性熔融产生玄武岩浆,洋壳物质选择性熔融... 重熔花岗岩分类及其解析参数研究孙中庆,郭德友(冶金部地质总局资料馆,三河燕郊101601)关键词岩浆源,花岗岩分类,解析参数自然界多种岩浆的形成主要与选择性熔融有关。如地幔岩选择性熔融产生玄武岩浆,洋壳物质选择性熔融产生安山岩浆,陆壳物质选择性熔融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源 花岗岩分类 解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围山花岗岩母质发育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卓 欧阳宁相 +6 位作者 张杨珠 盛浩 周清 黄运湘 罗兰芳 袁红 廖超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1-308,共8页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湘东大围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的成土条件及其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含...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湘东大围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的成土条件及其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含了暗瘠表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等10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位于淋溶土、富铁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常湿雏形土、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和常湿淋溶土4个亚纲,酸性常湿雏形土、简育湿润富铁土、酸性湿润淋溶土等6个土类,腐殖酸性常湿雏形土、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红色酸性湿润淋溶土等6个亚类;按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黏质高岭石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砂质硅质混合型热性–红色酸性湿润淋溶土、黏壤质硅质混合型温性–腐殖酸性常湿雏形土等6个土族和红山系(43–LY03)、泥坞系(43–LY04)、樱花谷系(43–LY10)等6个土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花岗岩风化物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大围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地区花岗岩红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13
20
作者 欧阳宁相 张杨珠 +5 位作者 盛浩 周清 黄运湘 廖超林 罗兰芳 袁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837,共10页
为了研究湖南省东部花岗岩红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湘东地区8个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了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据此确... 为了研究湖南省东部花岗岩红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湘东地区8个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了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据此确定了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土壤剖面包含了淡薄表层、暗瘠表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等9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分别为:淋溶土、富铁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湿润淋溶土、湿润富铁土和湿润雏形土3个亚纲;简育湿润富铁土、铝质湿润淋溶土、酸性湿润淋溶土和铝质湿润雏形土4个土类;普通铝质湿润雏形土、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普通铝质湿润淋溶土、普通酸性湿润淋溶土4个亚类;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黏壤质硅质混合型酸性热性-普通铝质湿润雏形土等6个土族和脱甲系(43-CS18)等8个土系。实践表明,目前的土族土系划分标准适用于供试土壤基层分类单元划分。与土壤发生学分类结果相比,土壤系统分类结果更能定量反映出湘东花岗岩母质发育土壤性状的差异,进而客观反映出土壤发育阶段和土壤类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地区 花岗岩红壤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系统分类 高级单元 土族和土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