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花后喷施海藻精效果试验
1
作者 陈慧霞 刘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9期87-88,共2页
通过开展小麦花后喷施阿卡迪安海藻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花后喷施海藻精2~3次,能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较喷清水增产4.86%~11.93%,喷225g/hm^2以上比磷酸二氢钾增产4%~5%。
关键词 海藻精 小麦 花后喷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后移与花后叶面喷施6-BA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进东 丁广礼 +2 位作者 朱旺生 陈科 张珍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349,共7页
为了提高小麦生产水平,2010-2011年度以烟农19为材料,在总施纯氮量为240 kg·hm-2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与花后叶面喷施6-BA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花后叶面喷施6-BA均显著提高籽粒的... 为了提高小麦生产水平,2010-2011年度以烟农19为材料,在总施纯氮量为240 kg·hm-2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与花后叶面喷施6-BA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花后叶面喷施6-BA均显著提高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活性,对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活性均无显著影响。氮肥后移能显著提高穗粒数、千粒重、产量;花后叶面喷施6-BA提高千粒重与产量。氮肥后移、花后叶面喷施6-BA均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累积量、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淀粉累积量;且花后叶面喷施6-BA促进氮肥后移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B1N4处理(基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3:5:2,结合花后叶面喷施浓度10 mg·L-1的6-BA,施量100mL·m-2)提高冬小麦产量与品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后移 花后叶面喷施6一BA 籽粒产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后外源α-酮戊二酸对小麦光合特性、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李美玲 梁振宇 +8 位作者 张海燕 杨越 贺大海 罗婷 叶勇 黄秀兰 杨洪坤 杨世民 樊高琼 《麦类作物学报》 2025年第10期1394-1402,共9页
为明确花后外源α-酮戊二酸(α-KG)对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以千粒重差异较大的品种蜀麦830和蜀麦1868为材料,设置0.50、0.75和1.00 g·L^(-1)3个α-KG喷施浓度(于开花第0天和花后第15天喷施),以不喷施α-KG为对照(CK)... 为明确花后外源α-酮戊二酸(α-KG)对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以千粒重差异较大的品种蜀麦830和蜀麦1868为材料,设置0.50、0.75和1.00 g·L^(-1)3个α-KG喷施浓度(于开花第0天和花后第15天喷施),以不喷施α-KG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籽粒灌浆参数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α-KG处理均能提高小麦光合作用,促进籽粒灌浆,从而增加小麦粒重,其中0.75 g·L^(-1)α-KG处理效果最佳。0.75 g·L^(-1)α-KG处理下,蜀麦830和蜀麦1868花后21 d的叶绿素含量和花后20 d的净光合速率较CK均显著提高,其中叶绿素含量增幅分别为12.0%和9.6%,净光合速率增幅分别为11.1%和6.6%;灌浆活跃期、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理论千粒重较CK均显著增加,蜀麦830的3个参数增幅分别为3.8%、4.6%和7.9%,蜀麦1868的增幅分别为1.6%、4.9%和4.9%。0.75 g·L^(-1)α-KG处理下蜀麦830和蜀麦1868的千粒重较CK分别增加3.8%和3.4%,产量分别增加了6.2%和7.9%,均与CK差异显著。由此可见,花后喷施外源α-KG能通过增加小麦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最终增加粒重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α-酮戊二酸 花后喷施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千粒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