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引物延伸芯片法实现对转基因水稻中质粒pCAMBIA1301的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高秀丽 杨剑波 +1 位作者 景奉香 赵建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1-278,共8页
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技术和微制造技术的融合, 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及实践、医学科研及临床、药物设计、环境保护、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而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中的一种,是指将大量基因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 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技术和微制造技术的融合, 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及实践、医学科研及临床、药物设计、环境保护、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而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中的一种,是指将大量基因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所以一次可对大量核酸分子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效率低等不足。文章探讨了用基因芯片这一新的检测手段对转基因植物的初步检测,采用一种新的反应机制-引物延伸芯片法(arrayed primer extension),实现了样品扩增和杂交的一步化,而在传统的基因芯片检测中要需要两步来完成,从而为目前基因芯片中大片段样品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基因芯片 转基因植物检测 引物延伸芯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肿瘤筛查的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姜艳梅 王晶 +3 位作者 吴金明 张洪斌 林爱莲 王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9-1504,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健康人群中肿瘤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7339例健康体检者CEA、AFP、CA125、CA19-9、CK19、SCC、NSE、β-HCG、c-PSA、CA15-3、CA72-4和CA242;异常结果选用电化学发光仪复查,通... 目的:探讨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健康人群中肿瘤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7339例健康体检者CEA、AFP、CA125、CA19-9、CK19、SCC、NSE、β-HCG、c-PSA、CA15-3、CA72-4和CA242;异常结果选用电化学发光仪复查,通过病理学和影像学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进行患者随访。结果:7339例体检者中检测出肿瘤标志物异常者601例,阳性率为8.18%,196例单个肿瘤标志物复查阳性为151例,真阳性率为90.44%,其中13例在不同时间经病理学、影像学等检查确定为肿瘤,肿瘤检出率为0.2%。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多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健康人群中肿瘤筛查的手段之一,可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芯片法 电化学发光 健康体检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芯片法调查广州腹泻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林丽娟 彭雅冰 +3 位作者 罗欣 陈满君 邓间开 余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724-3727,共4页
目的:了解引起腹泻病原体种类随季节、年龄的分布,病原体种类与症状、实验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2015年腹泻者粪便326例,使用液相悬浮芯片法检测15种病原体。结果:诺如病毒GⅠ/GⅡ型(15.6%,51/326)、A组轮状病毒(14.4%,47/326... 目的:了解引起腹泻病原体种类随季节、年龄的分布,病原体种类与症状、实验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2015年腹泻者粪便326例,使用液相悬浮芯片法检测15种病原体。结果:诺如病毒GⅠ/GⅡ型(15.6%,51/326)、A组轮状病毒(14.4%,47/326)和弯曲菌(12.6%,41/326)检出最多。寄生虫20例(6.13%),合并感染51例(15.6%)。秋冬季以A组轮状病毒(13.2%,43/326)、诺如病毒GⅡ型(9.8%,32/326)、弯曲菌(9.5%,31/326)为主。儿童(<14岁)A组轮状病毒(11.9%,39/326)常见,病原检出率较成人高。病毒与细菌感染引起隐血(P<0.001)、白细胞升高(P<0.001)、呕吐(P<0.01)比率有差异。结论:研究提供了腹泻病原体种类随季节、年龄分布的情况;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原分布 液相悬浮芯片法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4种病原体可视化快速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法)的研发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居易 刘昱辰 +2 位作者 张苏楠 江高伟 杨华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6-665,共10页
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研制灵敏度较高的南美白对虾4种病原体检测试剂盒,其检测指标包括致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肝肠胞虫(EHP),用重组质... 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研制灵敏度较高的南美白对虾4种病原体检测试剂盒,其检测指标包括致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肝肠胞虫(EHP),用重组质粒分别对其进行了最低检测限测试,并与现有推荐方法进行比较。本研究研发的检测试剂盒对4种病原体的最低检测限为1μl 10~100拷贝。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4种病原体彼此不产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与各病原体推荐检测方法的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完全一致。本研究研发的检测试剂盒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时间短,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合应用于南美白对虾VpAHPND、WSSV、IHHNV、EHP的检测、筛查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病原体 生物芯片法 反向点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22年芯片法》与中国的应对 被引量:4
5
作者 易继明 吴梓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8,共14页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2022年芯片法》并开始实施。作为对《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芯片激励措施部分的进一步落实,该法共设置了7款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产业政策与“毒丸条款”两个部分:前者试图通过巨额财政援助补贴芯...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2022年芯片法》并开始实施。作为对《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芯片激励措施部分的进一步落实,该法共设置了7款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产业政策与“毒丸条款”两个部分:前者试图通过巨额财政援助补贴芯片制造企业来重建美国本土的芯片产业链,后者意欲拉拢全球的芯片企业赴美投资,阻遏中国及“其他受关注的国家”在先进芯片技术方面的发展势头。虽然《2022年芯片法》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但其的确对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中国应当从外交、产业以及知识产权3方面入手,积极应对,为中国芯片产业的突围开辟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芯片法 数字经济 产业政策 毒丸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法对丙型肝炎病毒RNA的基因型分析
6
作者 赵伟 万建民 +4 位作者 刘伟 刘全俊 张林 刘新钰 张汉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的分型诊断芯片,检测其对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基因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HCV 5’端非编码区末端(5’UTR)和C区设计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将设计的20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核苷酸合成仪合成后,配制...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的分型诊断芯片,检测其对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基因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HCV 5’端非编码区末端(5’UTR)和C区设计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将设计的20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核苷酸合成仪合成后,配制成50μmol/ml的点样液,用点样仪点到特殊处理的玻片介质上,制成HCV基因分型诊断芯片。收集HCV 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30份作为实验组,健康人血清30份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仪对两组血清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实验组血清HCV RNA含量均大于500 copies/ml,对照组血清HCV RNA均为阴性。两组血清进行HCV RNA分离纯化、逆转录反应、巢式PCR扩增后,分别用基因芯片与核酸序列测定法进行双盲HC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清基因诊断芯片检测均为阳性;基因分型1b型23例,3a型2例,3b型1例,2a型1例,2b型1例,混合型1b+2a 1例,1b+3b型1例;核酸序列测定分型1b型25例,3a型2例,3b型1例,2a型1例,2b型1例;两种方法检测的基因分型符合率为93.3%。对照组血清基因芯片检测均阴性。结论:制备的HVC基因诊断芯片可以用于检测血清HCV RNA,并进行基因诊断分型,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法 丙型肝炎病毒 RNA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阵列芯片法在α-地中海贫血检测中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蔡鹏飞 覃柳群 +6 位作者 罗世强 陈丽竹 钟青燕 王敬仁 王秋华 黄钧 严提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对微阵列芯片法用于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进行临床评价。方法:收集166份地中海贫血基因受检者的外周血样本,按照双盲对照试验,分别应用微阵列芯片法和Gap-PCR法联合PCR-反向点杂交法对各样本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评价微阵列芯片... 目的:对微阵列芯片法用于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进行临床评价。方法:收集166份地中海贫血基因受检者的外周血样本,按照双盲对照试验,分别应用微阵列芯片法和Gap-PCR法联合PCR-反向点杂交法对各样本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评价微阵列芯片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总符合率。两种方法不一致时,对于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法进行验证。结果:微阵列芯片法与GapPCR法比较,特异性为100%(70/70),灵敏度为96.88%(93/96),阳性预测值为100%(93/93),阴性预测值为95.89%(70/73),约登指数为0.969,总符合率为97.59%(162/166);与PCR-反向点杂交法比较,其特异性为100%(125/125),灵敏度为100%(41/41),阳性预测值为100%(41/41),阴性预测值为100%(125/125),约登指数为1,总符合率为100%(166/166)。结论:微阵列芯片法用于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高通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微阵列芯片法 Gap-PCR PCR-反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马铃薯病原菌芯片法检测马铃薯主要病毒试验及结果分析
8
作者 逯春杏 曹春梅 +3 位作者 王晓娇 许飞 邢晓东 张志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推动及马铃薯效益驱使下,马铃薯种植区域越来越广。马铃薯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菌的侵染引起不同病害发生,造成减产和品质的下降,严重制约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马铃薯病原菌芯片检测法属于分子生物检测层级,... 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推动及马铃薯效益驱使下,马铃薯种植区域越来越广。马铃薯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菌的侵染引起不同病害发生,造成减产和品质的下降,严重制约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马铃薯病原菌芯片检测法属于分子生物检测层级,拥有优越的灵敏度,其方法操作简单、运用性强、检测结果清晰可观,同时提高了病毒鉴定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为马铃薯种薯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从事马铃薯病毒检测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检测 病原菌芯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膜芯片法检测植物蛋白饮料源性成分
9
作者 李羽翡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18期102-105,共4页
利用自动膜芯片法对兰州地区市售24份标识含有花生、胡桃(核桃)、榛子、大豆、杏仁、胡萝卜源性成分的核桃露、杏仁露、果仁露、胡萝卜汁等植物饮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份胡萝卜汁未检出胡萝卜源性成分,其余样品未检出不同于产品标签... 利用自动膜芯片法对兰州地区市售24份标识含有花生、胡桃(核桃)、榛子、大豆、杏仁、胡萝卜源性成分的核桃露、杏仁露、果仁露、胡萝卜汁等植物饮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份胡萝卜汁未检出胡萝卜源性成分,其余样品未检出不同于产品标签明示的植物源性成分。结论:为更加科学有效的完善植物源性成分市场监管、提高植物蛋白饮品安全规范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膜芯片法 植物蛋白饮料 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及其制品中几种病原微生物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进文 李应国 +5 位作者 刘生峰 王昱 聂福平 谭志 臧庆伟 邓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478-9480,9607,共4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和空肠弯曲杆菌检测的基因芯片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检测芯片的效果。[方法]以5种目标菌保守基因片段为模板设计引物,用待检样品增菌后提取的DNA模板进行2个独立的...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和空肠弯曲杆菌检测的基因芯片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检测芯片的效果。[方法]以5种目标菌保守基因片段为模板设计引物,用待检样品增菌后提取的DNA模板进行2个独立的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与固定有5种目标致病菌特异性探针的基因芯片进行杂交,用芯片扫描仪对芯片杂交结果进行扫描并判定结果。[结果]使用基因芯片检测5种细菌的检测下限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7×105cell/ml;大肠杆菌O157:H7 5.0×105cell/ml;沙门氏菌4.4×105cell/ml;单增李斯特氏菌2.4×105cell/ml;空肠弯曲杆菌6.2×106cell/ml。[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芯片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是一种能应用于实际的快速高通量检测细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芯片法 传统检测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芯片和RT-PCR法在转移性肺癌EGFR突变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刚 师怡 +2 位作者 何诚 王晓江 郑雄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通过液相芯片法和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探讨适用于临床转移性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检测法。方法收集47例转移性肺癌患者锁骨上肿物细针穿刺吸取物,经反复离心后取沉淀细胞行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Multimer染... 目的通过液相芯片法和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探讨适用于临床转移性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检测法。方法收集47例转移性肺癌患者锁骨上肿物细针穿刺吸取物,经反复离心后取沉淀细胞行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Multimer染色,利用液相芯片法和RT-PCR法检测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热点突变并进行分析。结果47例转移性肺癌患者中15例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1.9%,其中6例为外显子19缺失突变,9例为外显子21点突变。两种方法对EGFR外显子19和21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锁骨上吸取肿物可作为转移性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标本,且突变类型主要为外显子21点突变。液相芯片法和RT-PCR法均可作为转移性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转移性 EGFR基因 液相芯片法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序法及液相芯片杂交法对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的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齐淑贞 王千秋 +7 位作者 谈玉 沈艳 李波 陈淑丽 程刚 秦红友 尤志学 周兵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方法在临床标本应用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用PCR方法对尖锐湿疣及宫颈细胞内瘤变组织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测序法及液相芯片杂交法(luminex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单型感染中测序法较...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方法在临床标本应用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用PCR方法对尖锐湿疣及宫颈细胞内瘤变组织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测序法及液相芯片杂交法(luminex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单型感染中测序法较为准确,而在多型感染中luminex法占一定优势。结论测序法结合luminex法可以运用在HPV感染标本中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测序 液相芯片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盐酸二甲双胍 被引量:3
13
作者 温飞容 苏子豪 +2 位作者 翟海云 刘珊珊 余晓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57-1360,共4页
提出用带有非接触电导检测的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片剂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取盐酸二甲双胍片20片,剥除糖衣后混匀研细,称取0.100 0g,用水超声溶解、过滤,滤液定容至100mL供毛细管电泳分析。十字通道芯片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清洗... 提出用带有非接触电导检测的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片剂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取盐酸二甲双胍片20片,剥除糖衣后混匀研细,称取0.100 0g,用水超声溶解、过滤,滤液定容至100mL供毛细管电泳分析。十字通道芯片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清洗。试验中采用含5%(体积分数)乙醇和0.1m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的2.0mmol·L-1柠檬酸缓冲溶液作为分离介质,进时间为10.0s,分离电压为1.3kV,可在1min内实现分离和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的质量浓度在10.0~110.0mg·L-1范围内与相应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m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个片剂样品,并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5%~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63%~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毛细管电泳 非接触电导检测 盐酸二甲双胍 片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应用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席雅娟 肖海燕 李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96-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各自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生殖系病变患者208例,采集其病变组织进行冻存,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进行HPV的检查,并同时对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阳性的182例患者的分泌物使用荧...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各自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生殖系病变患者208例,采集其病变组织进行冻存,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进行HPV的检查,并同时对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阳性的182例患者的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HPV16,18型进行检测。结果: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出的HPV阳性率为87.5%,荧光定量法对HPV18,18型的阳性检查率为79.67%,具有统计学差异;阳性检出率均以22~40岁的患者最多,且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基因芯片检查法对HPV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荧光定量PCR法对HPV的敏感度较基因芯片检查法低。HPV阳性多发生于22~40岁及宫颈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基因芯片分型 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患者EGFR突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杰 刘畅 +3 位作者 钟殿胜 徐东波 宁超 马晴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218,共7页
背景与目的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有良好反应。与检测EGFR突变的分子水... 背景与目的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有良好反应。与检测EGFR突变的分子水平手段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迅速,易开展。本研究旨在探索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突变的准确性。方法选取97例NSCLC患者的手术或组织活检标本行EGF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染色阳性标本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继续接受液相芯片检测验证是否存在突变;新收集40例被证实为EGFR突变的手术标本接受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免疫组化法检出突变灵敏度。结果97例NSCLC标本,17例染色阳性,染色阳性标本好发于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中,其染色阳性标本中,76.9%实际存在突变。40例EGFR突变标本中,免疫组化法检出突变的灵敏度为40%。结论免疫组化法染色评分为强阳性的标本结果准确,但该方法灵敏度不甚理想,不同研究者所得结果差异较大,临床推广是否可行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免疫组化 液相芯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培阳肺结核患者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悦 孙颖 孙炳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评价DNA微阵列芯片法(以下称芯片法)检测培养阳性患者痰样本的利福平和异烟肼相关耐药基因的效能。方法收集并检测38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样,以BACTEC MGIT 960液体药敏(以下称MGIT 960药敏)为参考标准,评价芯片法检测样本利福平(RIF... 目的评价DNA微阵列芯片法(以下称芯片法)检测培养阳性患者痰样本的利福平和异烟肼相关耐药基因的效能。方法收集并检测38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样,以BACTEC MGIT 960液体药敏(以下称MGIT 960药敏)为参考标准,评价芯片法检测样本利福平(RIF)、异烟肼(INH)耐药性和MDR-TB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一致性。应用线性探针耐药技术(GenoType MTBDRplus VER 2,0)对不一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将334例(334/389)MGIT 960培阳结果对应的痰处理液进行芯片法耐药检测,其中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9例为阴性。与参考标准对比,芯片法对利福平耐药检测的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97.7%,Kappa值为0.90;异烟肼为82.6%,特异度为99.2%,Kappa值为0.86。在MDR-TB的病人中,芯片法与MGIT 960药敏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在初治患者中Kappa值为0.95,灵敏度为95.5%,明显优于复治患者。结论线性探针耐药技术对22份不一致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检测限及耐药机制的差异、异质性耐药和多重感染等原因是导致基因型和表型或是两种分子法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应用芯片法检测培阳患者痰样本的利福平和异烟肼的相关耐药基因,与MGIT 960药敏法相比较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可快速检测出患者耐药情况和MDR-TB患者,为临床患者尤其是初治患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化疗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DNA微阵列芯片法 MDR-TB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73在非小细胞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碧翠 杨华 +2 位作者 方诗容 梅永添 向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7-483,共7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R-37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预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微阵列芯片法和qRT-PCR检测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373表达.采用Kaplan-Meier...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R-37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预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微阵列芯片法和qRT-PCR检测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373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结果:在原发非小细胞型肺癌中miR-373的表达下调,并用qRT-PCR进一步验证.另外,miR-373低表达与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血管浸润、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OS)(P<0.05)显著性相关.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miR-373低表达与高表达患者OS和无病生存期(DFS)(P<0.05)有显著性差异,miR-373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小细胞型肺癌中miR-373的表达水平是预测OS和DFS(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37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miR-373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型肺癌 微阵列芯片法 实时定量PCR miRNA-37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HDL2b的变化特点及对预测冠心病风险的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亚红 冼勋德 +3 位作者 杨俊芬 甄亚平 刘国庆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亚组分HDL2b的变化特点及对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风险的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亚组分HDL2b的变化特点及对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风险的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41例T2DM患者及41例空腹血糖正常(normal fasting glucose,NFG)对照者,病例均来自于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35~74岁自然人群,2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血压均匹配,采用微流芯片(microfluidic chip)技术测定空腹血清HDL、HDL2b、HDL2b/HDL比率,并对10年CHD发生风险(10-year CHD risk)进行评估。结果 T2DM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t index,HOMA-I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10年CHD发生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HDL2b、HDL2b/HDL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DL2b与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TG、TC、HOMA-IR、10年CHD发生风险呈负相关,HDL2b与FBG及10年CHD发生风险相关性优于HDL。结论 T2DM患者HDL2b显著降低,10年CHD发生风险显著上升,与HDL相比,HDL2b预测CHD发生风险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 微流芯片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快速血清分型策略的应用
19
作者 崔明全 李霆 +3 位作者 张纯萍 程敏 赵琪 王鹤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建立一种对临床沙门菌株进行快速血清分型的策略,本研究尝试将玻片凝集法和液相芯片法进行联合应用。首先利用玻片凝集法对467株动物源沙门菌进行鉴定,然后对不能直接利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的沙门菌采用液相芯片法进行补充鉴定。... 为建立一种对临床沙门菌株进行快速血清分型的策略,本研究尝试将玻片凝集法和液相芯片法进行联合应用。首先利用玻片凝集法对467株动物源沙门菌进行鉴定,然后对不能直接利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的沙门菌采用液相芯片法进行补充鉴定。结果显示,利用玻片凝集法可以直接检测409株沙门菌的O抗原和H抗原,包含49种血清型;结合液相芯片法在1 d内完成了其余58株沙门菌的O抗原和H抗原单因子的鉴定,共涉及10种血清型。结果表明,玻片凝集法具有快速鉴定O抗原优势,液相芯片法具有快速鉴定H抗原优势,2种方法结合应用的策略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沙门菌血清分型的目的,可作为沙门菌血清型快速鉴定方案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血清分型 玻片凝集 液相芯片法 快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登对华半导体政策:竞争认知、遏制路径与效果制约 被引量:21
20
作者 戚凯 李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83,158,共21页
大国权力,特别是经济权力突出表现为产业权力。历经约半个世纪的演变,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权力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绝对霸主的地位出现了动摇。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叠加中美战略竞争态势加剧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半导体产业权力成为两国关系... 大国权力,特别是经济权力突出表现为产业权力。历经约半个世纪的演变,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权力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绝对霸主的地位出现了动摇。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叠加中美战略竞争态势加剧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半导体产业权力成为两国关系中的关键性议题之一。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将半导体产业权力议题推向对华政策的焦点位置,积极推动所谓的“产业安全审查”,对中美半导体产业现状形成了一套带有强烈竞争性、敌视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拜登政府以全面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推进《芯片与科学法》为主要抓手,对内协调政府与社会力量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加强半导体供应链弹性建设,追求本土半导体产业复苏;对外联合盟友对华进行全方位、全环节封锁,力求实现对华半导体强势遏制。拜登政府的政策虽然短期内对华形成一定冲击,但其本质上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忽视科技发展趋势,而且在内政外交诸多层面面临着多种限制,政策效果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拜登政府 芯片与科学 产业权力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