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布芬电化学行为的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天阳 拓宏桂 丁马太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应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芬布芬的电化学行为.在0.2mol.L-1Na2HPO4-KH2PO4缓冲溶液(pH6.86)中,芬布芬于-1.38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其一次微分线性扫描峰电流与芬布芬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浓度范围1.6~200.0mg.L-1,相关系数r=... 应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芬布芬的电化学行为.在0.2mol.L-1Na2HPO4-KH2PO4缓冲溶液(pH6.86)中,芬布芬于-1.38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其一次微分线性扫描峰电流与芬布芬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浓度范围1.6~200.0mg.L-1,相关系数r=0.9958(n=10),检出限为0.8mg.L-1.以80.0mg.L-1芬布芬溶液作6次平行试验,RSD为0.73%,回收率在97.7%~109.2%之间.芬布芬的此一电化学特性可用于其片剂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芬布芬 线性扫描极谱法 吸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检测 被引量:9
2
作者 敖登高娃 金迎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10,共7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芬布芬(FBF)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表明: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lmer方程得...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芬布芬(FBF)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表明: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lmer方程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作用距离;通过计算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法探讨了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型变化,以及共存金属离子对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布芬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芬布芬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利军 吴峰敏 +2 位作者 冯军 喻来波 吴健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51-554,共4页
本文建立了非水体系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芬布芬的新方法。考察了运行电压、非水介质和电解质等因素的影响。选择15mmol/L NaAc-25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电泳介质,甲醇为溶剂,紫外检测波长281nm,分离电压-25kV,13... 本文建立了非水体系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芬布芬的新方法。考察了运行电压、非水介质和电解质等因素的影响。选择15mmol/L NaAc-25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电泳介质,甲醇为溶剂,紫外检测波长281nm,分离电压-25kV,13min内可以实现芬布芬的分离检测。在优化条件下,药物中辅料不干扰芬布芬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2%~103.1%。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芬布芬片中芬布芬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芬布芬 非水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布芬插层Mg/Fe-NO_3-LDHs复合材料的组装及其缓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宝中 张青 +1 位作者 彭振国 杨国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39,6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Fe-NO3-LDHs前体,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镁铁物质的量比、pH值、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结构和物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Mg、Fe物质的量比为3,pH值为9,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h)。再以共沉淀法组装芬布芬-LDHs...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Fe-NO3-LDHs前体,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镁铁物质的量比、pH值、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结构和物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Mg、Fe物质的量比为3,pH值为9,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h)。再以共沉淀法组装芬布芬-LDHs,利用XRD、FT-IR、UV、TG-DTA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插层量19.6%。测试芬布芬-LDHs在模拟肠液、生理盐水及蒸馏水中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其在不同的缓释介质中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释放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芬布芬在LDHs层间的扩散是释放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Fe-NO3-LDHs 芬布芬 插层组装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酚红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芬布芬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金迎春 敖登高娃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pH9.0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甲酚红与芬布芬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使甲酚红溶液褪色。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69.0nm,芬布芬浓度在0.05086~10.17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ΔA=0.1702c+0.0107(c=μg/mL),相关系数为... 在pH9.0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甲酚红与芬布芬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使甲酚红溶液褪色。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69.0nm,芬布芬浓度在0.05086~10.17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ΔA=0.1702c+0.0107(c=μg/mL),相关系数为r=0.999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37×104L.mol-1.cm-1。据此建立了测定药物制剂和生物样品中芬布芬含量的褪色分光光度法,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97%~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布芬 甲酚红 褪色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钾存在下极谱催化波法测定芬布芬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福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2-1115,共4页
研究了芬布芬(Fenbufen,FBF)在K2S2O8存在下的极谱催化波。在0.2 mol/L HAc-NaAc(pH=5.0)缓冲溶液中,FBF的羰基于EP=-1.18 V(vs.SCE)处产生了不可逆的还原波。K2S2O8存在时,该羰基还原中间产物被过硫酸根氧化在原电位处产生了FBF... 研究了芬布芬(Fenbufen,FBF)在K2S2O8存在下的极谱催化波。在0.2 mol/L HAc-NaAc(pH=5.0)缓冲溶液中,FBF的羰基于EP=-1.18 V(vs.SCE)处产生了不可逆的还原波。K2S2O8存在时,该羰基还原中间产物被过硫酸根氧化在原电位处产生了FBF的平行催化波。该平行催化波比相应的还原波分析灵敏度提高了10倍,峰电流与FBF浓度在7.08×10^-6-2.36×10^-5mol/L(r=0.993 1,n=7)和2.36×10^-8-7.08×10^-6mol/L(r=0.998 9,n=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78×10^-9mol/L(3σ)。11次平行测定4.72×10^-7mol/L FBF,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可用于原料药、片剂、胶囊等制剂中FBF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布芬 过硫酸盐 平行催化波 线性扫描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丹 朱光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34期294-294,共1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60:4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该方法在0.04080-0.2040m...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60:4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该方法在0.04080-0.2040mg/ml范围内,甲硝唑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8114E-08x-1.4259E-04,线性相关系数r=0.99999,在0.03024~0.1512mg/ml范围内,芬布芬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5272E-08x—1.7078E-03,线性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99.2%和99.6%,重复性实验RSD=0.18%、RSD=0.23%(n=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硝唑芬布芬胶囊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HPLC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健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4Z期148-149,共2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的离子对HPLC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80∶20,含0.01mol/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的离子对HPLC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80∶20,含0.01mol/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5nm,采用峰面积外标法。结果:甲硝唑和芬布芬线性范围分别为21~100μg/ml(r=0.9999)和16~79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93%)和100.4%(RSD=0.44%)。结论:采用离子对HPLC法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方法准确,操作简便,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HPLC 甲硝唑 芬布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碱性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铜(Ⅱ)—芬布芬—α—氨基酸三元体系
9
作者 田君濂 李延团 刘树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25±0.1℃,I=0.1mol·l^(-1)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法测定了DL—苯丙氨酸、甘氨酸、L—缬氨酸、L—丝氨酸、L—异亮氨酸、L—脯氨酸等α—氨基酸的电离常数;铜(Ⅱ)—α—氨基酸二元配合物和铜(Ⅲ... 在25±0.1℃,I=0.1mol·l^(-1)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法测定了DL—苯丙氨酸、甘氨酸、L—缬氨酸、L—丝氨酸、L—异亮氨酸、L—脯氨酸等α—氨基酸的电离常数;铜(Ⅱ)—α—氨基酸二元配合物和铜(Ⅲ)—芬布芬—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使用的α—氨基酸均为生化试剂。实验发现,在Logβ_(102)与pK_b^B,logβ_(111)与pK_2~B及logβ_(111)与olgβ_(102)三对参数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ΔlogK和Δlogβ_(111)表征了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相对于二元母体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溶剂的性质、配体之间的堆积作用和疏水作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布芬 络合物 稳定性 配体 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甲硝唑芬布芬缓释片中甲硝唑和芬布芬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桂英 《天津药学》 2008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测定甲硝唑芬布芬缓释片中甲硝唑和芬布芬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250mm×4.6mm,5u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75mol/LKH2PO4(2:1),检测波长为295nm,流速为0.8ml/min,进... 目的:建立HPLC测定甲硝唑芬布芬缓释片中甲硝唑和芬布芬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250mm×4.6mm,5u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75mol/LKH2PO4(2:1),检测波长为295nm,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20ul,柱温为室温。结果:甲硝唑在16~160ug/ml,芬布芬在12~120u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均在100.0%±2%范围内,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两主药峰的分离度大于1.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甲硝唑和芬布芬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芬布芬 缓释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布芬三层中空栓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11
作者 张裕民 李洪彬 +2 位作者 薛强 李伟婧 刘景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8期137-138,共2页
目的建立芬布芬三层中空栓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筛选出最佳处方进行制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查。结果制剂性质稳定,芬布芬在1.43~22.93u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 目的建立芬布芬三层中空栓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筛选出最佳处方进行制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查。结果制剂性质稳定,芬布芬在1.43~22.93u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缓释基质RSD0.77%,速释中空液RSD0.94%。结论制备方法科学,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布芬三层中空栓 制备方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