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芦苇秆浸出液抑藻的最佳环境条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于淑池
邓红英
+5 位作者
姜燕
汪晓莹
李晶玮
童轶璇
韩志萍
赵明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1058,共8页
应用全面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了三种主要环境因子温度、pH、氮磷比及其互作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秆浸出液使藻细胞出现聚集现象,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
应用全面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了三种主要环境因子温度、pH、氮磷比及其互作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秆浸出液使藻细胞出现聚集现象,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的影响均与这三个环境因子及其互作显著相关,温度是影响抑藻的主效环境因子,其次是pH和氮磷比,温度与pH以及温度与氮磷比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H与氮磷比之间无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低温组(10℃)抑藻效果显著,随着温度升高抑藻效果逐渐减弱,pH和氮磷比对抑藻效果的影响都与温度水平密切相关,所有的低温组(10℃)及大部分中温组(18℃)的温度、pH、氮磷比各水平均与高温组(2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方差综合分析,芦苇秆浸出液抑藻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为10℃,pH为9,氮磷比为2,在此条件下连续培养7d后,藻细胞密度下降到原来的40.48%,叶绿素a下降到原来的51.26%,故推测芦苇秆应用于控制水华的发生及水体蓝藻污染的恢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PH
氮磷比
铜绿微囊藻
抑制
芦苇秆浸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环境条件对芦苇秆浸出液抑藻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于淑池
李晶玮
+3 位作者
邓红英
童轶璇
赵明星
苏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研究了3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温度10~35℃、pH 7~10、氮磷比 4~72)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环境条件均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以下简称“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了3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温度10~35℃、pH 7~10、氮磷比 4~72)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环境条件均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以下简称“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培养12d后,不同温度条件下,35℃时芦苇秆浸出液的抑藻作用最强,抑制率为51.88%,10℃抑制率为42.86%,25℃抑藻作用最弱;在pH 7.0、7.5、8.0时,藻密度随pH的上升而上升,pH 8.9和9.6两组保持平缓下降,pH 9.6抑藻效果最好,培养6d后,抑制率达到了57.98%;不同氮磷比对芦苇秆浸出液抑藻作用的影响基本一致,均使藻密度呈现上升趋势,相对而言,当氮磷比为72时铜绿微囊藻生长最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氮磷比
芦苇秆浸出液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芦苇秆浸出液抑藻的最佳环境条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于淑池
邓红英
姜燕
汪晓莹
李晶玮
童轶璇
韩志萍
赵明星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1058,共8页
基金
十二五重大水专项子课题(2011ZX07101-012-008)
浙江省湖州市2011年自然科学基金(2011YZ05)资助
文摘
应用全面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了三种主要环境因子温度、pH、氮磷比及其互作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秆浸出液使藻细胞出现聚集现象,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的影响均与这三个环境因子及其互作显著相关,温度是影响抑藻的主效环境因子,其次是pH和氮磷比,温度与pH以及温度与氮磷比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H与氮磷比之间无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低温组(10℃)抑藻效果显著,随着温度升高抑藻效果逐渐减弱,pH和氮磷比对抑藻效果的影响都与温度水平密切相关,所有的低温组(10℃)及大部分中温组(18℃)的温度、pH、氮磷比各水平均与高温组(2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方差综合分析,芦苇秆浸出液抑藻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为10℃,pH为9,氮磷比为2,在此条件下连续培养7d后,藻细胞密度下降到原来的40.48%,叶绿素a下降到原来的51.26%,故推测芦苇秆应用于控制水华的发生及水体蓝藻污染的恢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
温度
PH
氮磷比
铜绿微囊藻
抑制
芦苇秆浸出液
Keywords
Temperature
pH
N/P ratio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hibition
Reed extract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环境条件对芦苇秆浸出液抑藻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于淑池
李晶玮
邓红英
童轶璇
赵明星
苏涛
机构
琼州学院理工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基金
湖州市2011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YZ05)
文摘
研究了3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温度10~35℃、pH 7~10、氮磷比 4~72)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环境条件均对芦苇秆浸出液抑制铜绿微囊藻(以下简称“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培养12d后,不同温度条件下,35℃时芦苇秆浸出液的抑藻作用最强,抑制率为51.88%,10℃抑制率为42.86%,25℃抑藻作用最弱;在pH 7.0、7.5、8.0时,藻密度随pH的上升而上升,pH 8.9和9.6两组保持平缓下降,pH 9.6抑藻效果最好,培养6d后,抑制率达到了57.98%;不同氮磷比对芦苇秆浸出液抑藻作用的影响基本一致,均使藻密度呈现上升趋势,相对而言,当氮磷比为72时铜绿微囊藻生长最为缓慢.
关键词
温度
氮磷比
芦苇秆浸出液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eywords
Temperature
pH
N/P ratio
Reed extract
Microcystis aeruginosa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芦苇秆浸出液抑藻的最佳环境条件研究
于淑池
邓红英
姜燕
汪晓莹
李晶玮
童轶璇
韩志萍
赵明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环境条件对芦苇秆浸出液抑藻作用的影响
于淑池
李晶玮
邓红英
童轶璇
赵明星
苏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