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1 位作者
杨阳
张卓然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9-258,共10页
以芜湖区段1995-2016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指数、动态度模型、景观转移矩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模型等方法研究其景观格局和ESV动态变化,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对ESV的影响,以期为芜湖区段景观格局优化和长江沿...
以芜湖区段1995-2016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指数、动态度模型、景观转移矩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模型等方法研究其景观格局和ESV动态变化,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对ESV的影响,以期为芜湖区段景观格局优化和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20多a间,研究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增强,趋于均匀分布。2)耕地和林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斑块数增多,趋于破碎化;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呈增加趋势,趋于集中连片分布;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优势度和连通性趋于减弱。3)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动态度较明显,耕地减少部分主要流向建设用地,达48414 hm 2,占耕地变化量的55.53%。4)研究期内总ESV呈持续下降趋势,减少了10.87%,生态功能衰减。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为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对维持芜湖区段ESV起比较稳定的作用,而林地和湿地起主导作用。研究认为,必须重视对林地和湿地的保护,加强对自然山体林地的保护与修复和以长江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对提高芜湖区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动态变化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5—2016年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2 位作者
刘振威
杨阳
董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以沿江城市芜湖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16年的遥感影像数据,沿长江两岸以5 km为间距分别建立缓冲带,采用景观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6年在城镇...
以沿江城市芜湖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16年的遥感影像数据,沿长江两岸以5 km为间距分别建立缓冲带,采用景观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6年在城镇化影响下,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总体变化明显,耕地和林地面积急剧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度增强。(2)类型水平方面,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时空梯度特征不同。(3)景观水平方面,在空间上斑块密度、边缘密度、香农多样性、香农均匀度指数均随距长江距离的增加呈整体减小趋势,且南岸各指数值均显著高于北岸(即南岸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高于北岸);在时间上因城镇化快速发展,后10年的各景观指数波动幅度远大于前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带
景观指数
梯度分析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2 位作者
刘振威
刘德保
杨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8-87,共10页
以芜湖区段1995、2005和2016年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风险指数和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揭示芜湖区段风险状况和城市建设发展对长江生态廊道的影响,旨在为芜湖区段综合风险防范、景观生态管理和沿江生态环境...
以芜湖区段1995、2005和2016年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风险指数和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揭示芜湖区段风险状况和城市建设发展对长江生态廊道的影响,旨在为芜湖区段综合风险防范、景观生态管理和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研究表明:1)1995—2016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明显,耕地、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景观优势度降低;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优势度升高,破碎度和分离度降低;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先增加后减少。2)生态风险时空分析表明,1995年以低、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2005年以较低、中和较高生态风险为主,2016年以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空间上,生态风险等级的分布基本以长江为轴向南北两侧呈递减变化,且整体上江南的景观生态风险高于江北。3)各等级生态风险转换类型多样,1995—2005、2005—2016年风险等级由低向高转换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03%、8.05%,由高向低转换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07%、26.76%,即景观生态风险在前、后10 a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演变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杨阳
张卓然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9-25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746)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13-JZ-014)
+3 种基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6-R2-06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L01B03)
江苏“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资助(2017)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2019年研究生教育管理课题(2019-NLZX-ZD15)
文摘
以芜湖区段1995-2016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指数、动态度模型、景观转移矩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模型等方法研究其景观格局和ESV动态变化,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对ESV的影响,以期为芜湖区段景观格局优化和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20多a间,研究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增强,趋于均匀分布。2)耕地和林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斑块数增多,趋于破碎化;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呈增加趋势,趋于集中连片分布;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优势度和连通性趋于减弱。3)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动态度较明显,耕地减少部分主要流向建设用地,达48414 hm 2,占耕地变化量的55.53%。4)研究期内总ESV呈持续下降趋势,减少了10.87%,生态功能衰减。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为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对维持芜湖区段ESV起比较稳定的作用,而林地和湿地起主导作用。研究认为,必须重视对林地和湿地的保护,加强对自然山体林地的保护与修复和以长江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对提高芜湖区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景观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动态变化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Keywords
landscape index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dynamic change
bank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Wuhu section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5—2016年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刘振威
杨阳
董超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46)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2019年研究生教育管理课题(2019-NLZX-ZD15)
+1 种基金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2018AL07)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目(2018B22)。
文摘
以沿江城市芜湖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16年的遥感影像数据,沿长江两岸以5 km为间距分别建立缓冲带,采用景观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6年在城镇化影响下,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总体变化明显,耕地和林地面积急剧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度增强。(2)类型水平方面,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时空梯度特征不同。(3)景观水平方面,在空间上斑块密度、边缘密度、香农多样性、香农均匀度指数均随距长江距离的增加呈整体减小趋势,且南岸各指数值均显著高于北岸(即南岸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高于北岸);在时间上因城镇化快速发展,后10年的各景观指数波动幅度远大于前10年。
关键词
缓冲带
景观指数
梯度分析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Keywords
buffer zone
landscape index
gradient analysis
bank of the Yangtze River
Wuhu section
分类号
F129.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刘振威
刘德保
杨阳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8-8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ZD027)
+4 种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3-JZ-01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6-R2-068)
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2018AL07)
江苏“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项目(2017)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2019年研究生教育管理课题(2019-NLZX-ZD15)
文摘
以芜湖区段1995、2005和2016年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风险指数和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揭示芜湖区段风险状况和城市建设发展对长江生态廊道的影响,旨在为芜湖区段综合风险防范、景观生态管理和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研究表明:1)1995—2016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明显,耕地、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景观优势度降低;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优势度升高,破碎度和分离度降低;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先增加后减少。2)生态风险时空分析表明,1995年以低、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2005年以较低、中和较高生态风险为主,2016年以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空间上,生态风险等级的分布基本以长江为轴向南北两侧呈递减变化,且整体上江南的景观生态风险高于江北。3)各等级生态风险转换类型多样,1995—2005、2005—2016年风险等级由低向高转换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03%、8.05%,由高向低转换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07%、26.76%,即景观生态风险在前、后10 a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演变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Keywords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bank of the Yangtze river
Wuhu section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贾艳艳
唐晓岚
杨阳
张卓然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95—2016年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贾艳艳
唐晓岚
刘振威
杨阳
董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贾艳艳
唐晓岚
刘振威
刘德保
杨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