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hrpF基因功能分析
1
作者 喻群芳 张贺 +2 位作者 漆艳香 曾凡云 蒲金基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4期38-45,共8页
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芒果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中的hrpF基因的功能,通过构建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菌株XcmL5的hrpF基因... 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芒果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中的hrpF基因的功能,通过构建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菌株XcmL5的hrpF基因缺失突变体及互补菌株,研究了该基因对病原菌致病力、烟草过敏性反应、运动能力及T3SS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hrpF基因缺失显著降低了病原菌在芒果上的致病力,而互补菌株则恢复了致病力。hrpF基因的缺失对病原菌在烟草上引起过敏性反应的能力无显著影响;该基因缺失导致病原菌运动能力下降,但对生长能力无显著影响。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rpF基因缺失后,T3SS相关基因hrpB1、hpa2表达下调,hrcJ、hrcD、hpaP表达上调,而趋化性基因cheA、cheY表达显著下降,鞭毛基因fliQ、fliP表达显著增强。该研究揭示了hrpF基因在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入解析该病害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 hrpF基因 Ⅲ型分泌系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在不同场所的存活期 被引量:3
2
作者 漆艳香 张贺 +5 位作者 喻群芳 谢艺贤 张欣 陆英 张辉强 蒲金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选择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 ,Xcm)抗利福平菌株 RifXcm,通过人工模拟接种试验,采用半选择性平板分离、菌落 PCR 和常规 PCR 方法,研究该病原细菌在芒果叶片、土壤和水中的存活期,并对其能... 选择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 ,Xcm)抗利福平菌株 RifXcm,通过人工模拟接种试验,采用半选择性平板分离、菌落 PCR 和常规 PCR 方法,研究该病原细菌在芒果叶片、土壤和水中的存活期,并对其能否作为侵染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在芒果叶片病斑内可存活5~6个月,是此病发生最主要的侵染源。病原菌在土壤和自然水中的存活期有限,其中以含芒果残体土壤中的病原菌存活期最长(49~63 d),但也没有超过3个月,因此年前存在于这些场所的病原菌均不可能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野油菜黄单胞杆菌芒果致病变种 存活期 侵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效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晓妹 刘文波 范秀利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94-97,共4页
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生防菌进行了筛选,共筛选到6个生防菌,初步鉴定均为芽孢杆菌。抑菌圈测定表明:B3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为25.7mm,其次是B2和B4,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7mm、20.0mm;B1、B5和B6的抑菌效果一般,抑菌圈直径在16mm和19... 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生防菌进行了筛选,共筛选到6个生防菌,初步鉴定均为芽孢杆菌。抑菌圈测定表明:B3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为25.7mm,其次是B2和B4,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7mm、20.0mm;B1、B5和B6的抑菌效果一般,抑菌圈直径在16mm和19.3mm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个生防菌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B2和B5的防治效果最明显,达75%。其次是B4和B3,防治效果分别为65.9%和52.8%。B1和B6较差,防治效果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生防菌 筛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生防菌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喻群芳 漆艳香 +2 位作者 张辉强 张贺 蒲金基 《中国热带农业》 2019年第3期23-25,共3页
采用平板对峙法对4种生防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蜡质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和绿针假单胞菌等4种生防菌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6.51mm、24.12mm、23.78mm和20.32mm。将4种... 采用平板对峙法对4种生防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蜡质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和绿针假单胞菌等4种生防菌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6.51mm、24.12mm、23.78mm和20.32mm。将4种生防菌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到64.04%;其次是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和绿针假单胞菌,平均防效为62.84%、60.80%和6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生防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诱抗剂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试验初报 被引量:4
5
作者 喻群芳 漆艳香 +2 位作者 张辉强 张贺 蒲金基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6期63-66,共4页
为了明确氨基寡糖素、阿泰灵和禾之壮等3种诱抗剂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诱导抗病作用。首先以乙蒜素为对照,评估了3种诱抗剂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诱抗剂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氨基寡糖素、阿泰灵和禾之壮等3种诱抗剂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诱导抗病作用。首先以乙蒜素为对照,评估了3种诱抗剂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诱抗剂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诱抗剂均没有抑制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生长的作用。田间防效测定结果中阿泰灵的防效最好,平均防效为63.01%;其次是禾之壮和氨基寡糖素,平均防效为62.32%和56.84%。本研究为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诱抗防病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诱抗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桂珍 黄丹 +1 位作者 朱俐遐 罗照西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25-25,共1页
本文阐述了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发生危害情况、症状表现、发生特点,提出采用清洁果园、喷药及重剪等措施来有效防控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症状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