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BJ144)芒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欧巧明 崔文娟 +3 位作者 李忠旺 王炜 陈琛 倪建福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0期31-34,共4页
分别以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2-3-11-2、89144-2-14-4-1-2为父本,感病小麦品种铭贤169为母本进行常规杂交,F1代种子单粒播种,在F2代成株期进行芒的分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顶芒品系和全芒小麦杂交后,2组合F2代群体芒的性状... 分别以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2-3-11-2、89144-2-14-4-1-2为父本,感病小麦品种铭贤169为母本进行常规杂交,F1代种子单粒播种,在F2代成株期进行芒的分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顶芒品系和全芒小麦杂交后,2组合F2代群体芒的性状分离均符合1∶2的理论比例,全芒对顶芒均为显性,且全芒受1对显性基因的控制。这是否说明小麦芒性或顶芒还存在隐性性状的可能,抑或与该小麦材料是外源DNA导入小麦的变异后代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89144 条锈病 持久抗源 芒性状 遗传分析 隐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关系研究
2
作者 杨虓 贾娜娜 刘自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8期35-38,共4页
[目的]探明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5种有芒与5种无芒小麦品种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对越冬期和返青期各小麦叶片中代谢物质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 [目的]探明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5种有芒与5种无芒小麦品种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对越冬期和返青期各小麦叶片中代谢物质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明确冬小麦抗寒性是否与芒性状有关。[结果]所有小麦品种在越冬期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均高于返青期,其中有芒品种陇鉴102、西峰27号及无芒品种GB20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代谢能力较强,有芒品种陇育3号及无芒品种中梁30、天00102-2-2-1-1最弱。而有芒小麦和无芒小麦群体间在越冬期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冬小麦的芒性状与其抗寒性没有关系,生产上不能将其作为抗寒品种筛选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芒性状 低温胁迫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优503”小麦芒基因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彦梅 安调过 +1 位作者 王志国 纪军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1-33,共3页
应用单体分析法对21个“中国春”单体与“高优503”小麦品种(系)杂交的F_1代进行细胞学观察,选取单体植株观察其芒性状表现并进行分析,得出2A组合F_1代的单体植株有芒而其他组合无芒,“高优503”的2A染色体上存有促进芒表达的隐性基因。
关键词 小麦 芒性状 单体分析 基因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芒及其在杂交后代表现的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开锡 张居念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芒性状 杂交后代 类型 分布 性状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