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仲景应用芍药述略
- 1
-
-
作者
刘奎元
-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卫生学校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5期16-17,共2页
-
文摘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论述芍药时曰:“芍药气味苦平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伤寒论》中共有32首方剂应用芍药,占《伤寒论》所有方剂的四分之一强。在这些方剂中,有者芍药在方中起主导作用,但多数方中同他药配伍发挥作用。张仲景对芍药的应用,不拘泥于已有的用法,依据临床辨证恰到好处地发挥该药之长,对后世用药启迪颇深。笔者仅就芍药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作一肤浅分析。
-
关键词
张机
腹痛/中医药疗法
芍药/治疗应用
补血
利湿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子宫下垂
- 2
-
-
作者
伍炳彩
-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4期22-23,共2页
-
文摘
子宫下垂祖国医学称“阴挺”,指妇人阴道内有物下坠,或坠出阴道口内,又称“阴脱”、“阴菌”或“阴痔”,发于产后的又称“产肠不收”。关于本病的病因,认为与气虚有关,故其治疗一般根据“陷者举之”之则以补气升提为主,同时配合针灸及外治法其效更速,临床一般多主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补中益气汤不能尽愈此证,有些患者用后有不舒之感而不能应用。这是因为病情是千变万化的,执一方以治此证自然不会奏效。子宫下垂虽与带脉有关,但带脉又属脾,如唐容川《血证论》所言“带脉下系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属于脾经”。
-
关键词
阴脱/中医药疗法
当归芍药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71.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痹证一得
- 3
-
-
作者
朱艳萍
陈文学
-
机构
沈阳市皇姑区红十字会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2期20-21,共2页
-
文摘
痹证是指以肢体及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并对关节红肿疼痛者称为“热痹”。痹症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就临床所见痹证虽常不离风湿之邪,但寒热夹杂之病尤为多见,如常见患者关节疼痛、恶寒,而又兼有咽喉红痛,或关节局部红肿,肢体又感酸冷疼痛。笔者认为,在临床痹证属纯热及纯寒者较为少见,立法处方也须立足寒温并用,方能切合病情。张仲景所曰“诸肢节疼痛”,所谓“诸”即指各种肢节疼痛,确实含义至深。
-
关键词
痹证/中医药疗法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