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协同激励路径优化对策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星 郭汉丁 +1 位作者 陶凯 王毅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9-134,共6页
从系统形成与系统运行两阶段入手,分析了协同视域下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系统失灵问题,进而提出了产业发展协同激励路径传导模型,从时间、方法、逻辑3个维度剖析了产业发展激励要素协同作用机理。针对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激励政策文件的分... 从系统形成与系统运行两阶段入手,分析了协同视域下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系统失灵问题,进而提出了产业发展协同激励路径传导模型,从时间、方法、逻辑3个维度剖析了产业发展激励要素协同作用机理。针对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激励政策文件的分析,从激励主体协同、激励措施协同、激励过程协同3个层面分析了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激励路径内在问题及致因,由此提出了基于价值共创、组合优化、循环反馈的协同激励路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服务产业 系统失灵 协同激励 激励路径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新方向:与PPP模式的集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蓓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68,共6页
为了实现新常态下节能服务产业转型,探索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新方向,以集成论为基础理论框架,首先通过分析节能服务产业与PPP模式集成所需要的集成单元、集成条件和集成界面,证明了二者集成的可行性,解决了能否集成的问题;其次,在集成... 为了实现新常态下节能服务产业转型,探索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新方向,以集成论为基础理论框架,首先通过分析节能服务产业与PPP模式集成所需要的集成单元、集成条件和集成界面,证明了二者集成的可行性,解决了能否集成的问题;其次,在集成单元和集成界面确定的基础上,设计出节能服务产业与PPP模式之间的集成模式,解决了怎样集成的问题;最后,识别出影响节能服务产业与PPP模式所构成的集成体发展的集成环境,解决了哪些因素会影响集成体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节能服务产业 PPP模式 集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既有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支持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柏桐 郭汉丁 伍红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8,91,共6页
在既有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多方主体的行为博弈策略选择过程,政府与节能服务企业的机会收益函数影响了双方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意愿。文章以政府与既有建筑节能服务企业市场行为选择分析为切入点,考虑财政补贴、技术改进... 在既有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多方主体的行为博弈策略选择过程,政府与节能服务企业的机会收益函数影响了双方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意愿。文章以政府与既有建筑节能服务企业市场行为选择分析为切入点,考虑财政补贴、技术改进投资、投资意愿、社会效益等影响因素,构架演化博弈模型;探索了既有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进程中政府与节能服务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形成及动态演化过程,剖析了各参数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协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节能服务企业与政府收益率、改善激励措施等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服务产业 政府 节能服务企业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服务产业融资风险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段小萍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8,共5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巨大融资风险。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融资风险分担与转移理论,对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融资风险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建立节能服务产业参与主体风险共担融资机制、建立节能...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巨大融资风险。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融资风险分担与转移理论,对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融资风险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建立节能服务产业参与主体风险共担融资机制、建立节能服务产业融资风险增信机制、完善节能服务产业融资市场激励机制以及发挥政策融资的乘数效应等四个方面对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融资风险分担及转移提出配套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服务产业 融资风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古小东 夏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9-152,共4页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新机制,在国外发展迅速。我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存在政策约束力低、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完善、融资困难、缺乏权威公正的节能效益测量标准与验证机构、节能示范效应不强、社...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新机制,在国外发展迅速。我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存在政策约束力低、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完善、融资困难、缺乏权威公正的节能效益测量标准与验证机构、节能示范效应不强、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产业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