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节理弹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戚国庆 汪斌 +1 位作者 盛金昌 速宝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8-20,共3页
根据经典的塑性理论建立了反映剪胀特性的单裂隙非线弹塑性本构关系 ,服从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该模型对分析应力对岩体渗透性的影响很有意义。算例表明文中的方法是可信的。
关键词 弹塑性 本构关系 剪胀特性 节理本构模型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评估研究
2
作者 薛阳 苗发盛 +2 位作者 吴益平 温韬 王艳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97-2807,共11页
模型参数评估是本构模型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考虑本构模型参数评估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采用基于结构可靠度、子集模拟和自适应条件抽样方法的贝叶斯框架,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反演的本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分别以表征岩土体... 模型参数评估是本构模型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考虑本构模型参数评估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采用基于结构可靠度、子集模拟和自适应条件抽样方法的贝叶斯框架,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反演的本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分别以表征岩土体剪应力−剪应变的节理剪切本构模型和描述土体非线性应变增量−应力增量的亚塑性黏土本构模型为例,研究了本构模型参数、土体偏应力−应变和孔隙比−压力曲线的不确定性表征结果,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对试验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评估验数据驱动下本构模型参数的拟合不确定性。对于应力−应变曲线的表征,节理模型参数■和η的贡献相对较大,而亚塑性模型的多数参数贡献度差异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这两种本构模型的理解以及提高本构模型预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本构模型 亚塑性模型 贝叶斯理论 不确定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节理模型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坤 夏才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40-1445,共6页
利用离散元对节理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时,节理的本构关系对分析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基于离散元UDEC软件,利用Barton-Bandis(BB)和Mohr-Coulomb(MC)本构模型分析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区别.在BB模型中,由于膨胀角随剪切运... 利用离散元对节理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时,节理的本构关系对分析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基于离散元UDEC软件,利用Barton-Bandis(BB)和Mohr-Coulomb(MC)本构模型分析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区别.在BB模型中,由于膨胀角随剪切运动呈非线性变化,节理岩体边坡分析所得到的运动规律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反映的边坡运动规律一致,而MC模型分析结果则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反映的边坡运动规律相差甚大,因此,离散元中BB模型更适合于用来分析节理岩体工程.根据BB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对依托工程边坡采取了喷射厚度10 cm混凝土进行加固的措施,模拟结果表明,喷射10 cm混凝土对边坡稳定性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依托工程正是按此加固方案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离散元法 节理本构模型 Barton—Bandis模型 Mohr—Coulom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水节理岩体中大断面隧洞开挖的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褚卫江 徐卫亚 +2 位作者 苏静波 任强 石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56-160,共5页
采用非饱和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分析了糯扎渡水电站2#导流洞的开挖过程,导流洞部分洞身穿过节理带,洞项水头较高。详细地讨论了高水头和节理带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节理带采用描述高密度平行节理组的各向异性节理本构来逼近;考虑开挖引起... 采用非饱和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分析了糯扎渡水电站2#导流洞的开挖过程,导流洞部分洞身穿过节理带,洞项水头较高。详细地讨论了高水头和节理带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节理带采用描述高密度平行节理组的各向异性节理本构来逼近;考虑开挖引起的介质变形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考虑排水引起的饱和度变化对渗透系数的影响。所用的非饱和瞬态耦合模型可以模拟出开挖引起的 EDZ 区域孔隙水压力急剧升高、有效应力减小、渗透系数动态的变化以及排水对洞室稳定性的提高。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与国外类似试验的一般性观测结论相吻合,因此,可以用来评价水位以下隧洞施工方法和施工速度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裂隙岩体 隧洞开挖 节理本构模型 开挖影响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山体坡度初始地应力特点及对地下工程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余大军 朱维申 +4 位作者 雍敏 王利戈 张敦福 周奎 项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09-613,共5页
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山体坡度不同时会对初始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当山坡坡角分别为30°、45°和60°时,在重力场条件下山体中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典型剖面中初始地应力分布的特点。经比较后认... 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山体坡度不同时会对初始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当山坡坡角分别为30°、45°和60°时,在重力场条件下山体中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典型剖面中初始地应力分布的特点。经比较后认为,若在山体中取其直接埋深算出的垂直向地应力数值与实际值相差很大。山坡越陡,差值越大。随后,又在45°的山体中设定开挖2个不同位置的洞室,并采用了节理岩体的损伤-断裂模型做数值分析,比较二者的稳定性状况。结果发现,其围岩的损伤度十分不对称,而且离坡面(或坡脚)越近,则破损区越严重。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坡坡度 地应力 节理岩体本构模型 损伤演化方程 数值分析 地下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河谷初始地应力特点及其对地下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超 朱维申 +2 位作者 徐翔 张敦福 余大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48-51,92,共5页
在深切河谷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山体不同坡度时会对初始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当山坡坡角分别为30°、45°和60°时,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条件下山体中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典型剖面中初始地应力分布的特点。... 在深切河谷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山体不同坡度时会对初始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当山坡坡角分别为30°、45°和60°时,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条件下山体中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典型剖面中初始地应力分布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山体同一高程处,地应力的分布特点是先增大后减小的驼峰式。2地下洞室开挖距离坡脚越近,修建后洞室周边的塑性区越大,对于洞室围岩的稳定性越不利。3在研究河谷地区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和状态时,仅考虑自重作用是不全面的,应该结合区域特性,考虑构造应力的影响。4由于河谷形成过程中的卸荷作用及风化作用,河谷底部构造强烈,产生了大量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节理岩体本构模型 损伤演化方程 地下洞室 山坡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