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节点矩阵求解支状管网水力计算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维志 臧惠民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7年第6期14-17,共4页
依据管路能量平衡方程式,建立了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值分析的方法,采用节点矩阵在计算机上求解,具有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编机程序简单等优点,为解决支状管网水力计算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靠的方法,并以实例进行计... 依据管路能量平衡方程式,建立了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值分析的方法,采用节点矩阵在计算机上求解,具有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编机程序简单等优点,为解决支状管网水力计算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靠的方法,并以实例进行计算,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计算 管网 节点矩阵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求取节点阻抗矩阵的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单 林子 +1 位作者 邵尉哲 陈恳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5年第4期400-40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含规格化的高斯消元法快速求取电力系统节点阻抗矩阵Z的方法。根据单位矩阵E的结构特点以及本方法中Z阵元素的计算顺序,找出并利用进行k-1次和进行n-1次含规格化的高斯消元后节点导纳矩阵Y和E阵元素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 提出了一种含规格化的高斯消元法快速求取电力系统节点阻抗矩阵Z的方法。根据单位矩阵E的结构特点以及本方法中Z阵元素的计算顺序,找出并利用进行k-1次和进行n-1次含规格化的高斯消元后节点导纳矩阵Y和E阵元素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的Y阵以及E阵,从Z阵的最后一列开始,计算对角元及对角元所在列以上的元素,再根据对称性得到对角元所在行以左的元素。依次从右向左、从下向上逐列、逐行地求取Z阵元素,以得到整个Z阵。本方法原理简单、计算快捷。用本方法对IEEE-57~300节点系统的Y阵求取相应的Z阵,与传统的高斯消元法、LDU三角分解法相比,可将计算速度提高约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消元法 规格化 LDU三角分解法 节点阻抗矩阵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导纳矩阵元素存贮的新方法
3
作者 陆节涣 刘金华 +2 位作者 李尤 彭丽君 陈恳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7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针对电力系统节点导纳矩阵传统存贮方法占用内存空间较多、存取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存贮电力系统节点导纳矩阵Y元素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电力系统网络结构以及Y阵元素的特点,存贮Y阵对角元素的行下标及所连接的支路数、上三角... 针对电力系统节点导纳矩阵传统存贮方法占用内存空间较多、存取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存贮电力系统节点导纳矩阵Y元素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电力系统网络结构以及Y阵元素的特点,存贮Y阵对角元素的行下标及所连接的支路数、上三角中非零的非对角元素的列下标及其相应的参数。因此能大大节省存贮单元,且使得存贮方式极为简单、直观、便于检索和计算,从而大大提高Y阵数据文件的读写速度。以IEEE-118系统为例,新方法与不考虑稀疏性的传统方法及考虑稀疏性的链表法相比,前者所需的最大存贮单元分别为后者的9.32%和55%,而实际存贮单元还可进一步减少。新方法写入或读取数据文件的时间分别为不考虑稀疏性传统方法的15.34%和12.49%,且节点数越多,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导纳矩阵 稀疏矩阵技术 元素存贮 数据文件读写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20节点六面体和10节点四面体单元的高精度中节点集中质量矩阵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松阳 王东东 +1 位作者 吴振宇 林智炜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43-2055,共13页
对于工程分析中常用的三维20节点六面体和10节点四面体单元,采用行求和法得到的集中质量矩阵由于包含负质量元素,难以直接用于动力分析.虽然常用的主对角元素放大法,即HRZ方法,可以有效规避负质量元素,但是该方法仍缺乏理论层面的精度分... 对于工程分析中常用的三维20节点六面体和10节点四面体单元,采用行求和法得到的集中质量矩阵由于包含负质量元素,难以直接用于动力分析.虽然常用的主对角元素放大法,即HRZ方法,可以有效规避负质量元素,但是该方法仍缺乏理论层面的精度分析.本文首先以三维20节点六面体单元为例,构造一种包含待定参数的广义集中质量矩阵,并将HRZ集中质量矩阵作为特例涵盖其中,进而建立了20节点六面体单元广义集中质量矩阵的频率精度表达式.然后,通过参数优化,提出20节点六面体单元的中节点集中质量矩阵构造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其精度优于HRZ集中质量矩阵.该中节点集中质量矩阵形式简单,非常便于推广到10节点四面体单元.此外,利用中节点集中质量矩阵含有主对角零质量元素的特点,通过静力凝聚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分析降阶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可大幅提升计算效率.自由振动和时程分析结果均表明,对于三维20节点六面体单元和10节点四面体单元,中节点集中质量矩阵的计算精度明显高于HRZ集中质量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节点六面体单元 10 节点四面体单元 主对角元素放大法 节点集中质量矩阵 频率精度 降阶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基本割集矩阵形成节点关联矩阵的简便方法
5
作者 雷良钦 戴本祁 《江西工业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15-20,共6页
在电路综合中,由已知基本割集矩阵构成与之相应的无向线图,是个重要问题。但是,目前电路理论中尚无理想方法使其便于实现。本文提出一种简便方法,旨在使基本割集矩阵转换为关联矩阵,对于节点数不多的不可断连通图行之有效。
关键词 网络 网络综合 基本割集矩阵 电路综合 节点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曲线箱梁剪力滞效应的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8
6
作者 何云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0-673,共4页
基于能量泛函变分原理及箱梁翼板的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导出了曲线箱梁的弹性控制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并运用消元法求得其闭合解。基于多跨曲线桥跨界的静力平衡及连续条件,给出了跨间矩阵和节点矩阵,建立了变形和内力的传递矩阵,提出了... 基于能量泛函变分原理及箱梁翼板的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导出了曲线箱梁的弹性控制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并运用消元法求得其闭合解。基于多跨曲线桥跨界的静力平衡及连续条件,给出了跨间矩阵和节点矩阵,建立了变形和内力的传递矩阵,提出了一种计算曲线箱梁剪力滞的传递矩阵法。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箱梁桥 剪力滞效应 跨间矩阵 节点矩阵 传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相邻节点相似度的社团划分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卢鹏丽 赵玲艳 魏柏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108,共5页
目前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划分算法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在社团数目已知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定义社团强度和计算相邻节点的邻居集合,提出改进的相邻节点相似度矩阵.然后通过不断地删除矩阵中相似度最小值对应的连边,在社团数目未知的前提下,符... 目前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划分算法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在社团数目已知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定义社团强度和计算相邻节点的邻居集合,提出改进的相邻节点相似度矩阵.然后通过不断地删除矩阵中相似度最小值对应的连边,在社团数目未知的前提下,符合已定义的社团强度的社团就可以产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社团数目未知的前提下,不仅时间复杂度较低,而且又能够准确地识别网络中的社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社团划分 社团强度 节点相似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约束轴向拼接张拉整体结构的自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刘贺平 王艳蒙 +2 位作者 曹紫莺 罗阿妮 王焰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2-560,共9页
为获得更多张拉整体构型和拓扑结构,本文基于平衡方程,研究张拉整体拼接结构自稳定条件下的结构参数关系的求取方法。基于三杆张拉整体单元轴向拼接形成的臂状张拉整体结构,以减少结构节点约束数为目的去除索构件,获得一种新型满约束轴... 为获得更多张拉整体构型和拓扑结构,本文基于平衡方程,研究张拉整体拼接结构自稳定条件下的结构参数关系的求取方法。基于三杆张拉整体单元轴向拼接形成的臂状张拉整体结构,以减少结构节点约束数为目的去除索构件,获得一种新型满约束轴向拼接张拉整体结构;分析此结构的节点坐标、构件向量的求取方法,推导结构的平衡方程;依据节点和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获得方阵形式的平衡矩阵为目标,提出了平衡方程缩减原则;根据平衡方程有非零解,平衡矩阵行列式为零的原则,获得保证张拉整体结构自稳定的结构参数关系。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证明此方法正确,获得的结构参数关系能够保证确定的满约束轴向拼接张拉整体结构的自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整体 基本单元 找形 稳定构型 节点矩阵 连接矩阵 节点力平衡 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扫描支路法节点分析
9
作者 赵济忠 陈政权 刘凤先 《兵工自动化》 1995年第1期42-48,共7页
避开传统的网络矩阵节点方程,逐个扫描各个支路,把元件参数和拓扑参数输入给计算机,建立节点方程并求解网络变量。
关键词 扫描支路法 节点电导矩阵 计算机 辅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受控源网络的节点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茜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53-55,共3页
介绍一种简洁的建立含受控源网络节点电压方程的方法。分析节点导纳矩阵,通过受控源对网络端口的转移导纳矩阵直接对节点导纳矩阵进行修改,进而得到含受控源网络的节点电压方程。
关键词 受控源 节点导纳矩阵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矩阵理论的短路功率法
11
作者 唐滢 《煤炭工程》 1988年第2期19-23,共5页
本文论述了功率法计算短路电流的优点,并以实例说明了运用矩阵理论的短路功率法的解算过程.最后,作者对在求解大型电网时如何节省计算机内存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功率法 稀疏性 短路电流 节点导纳矩阵 节点关联矩阵 支路 网络化简 母线 矩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水地面枝状管网水力计算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旱祥 杨德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8,133,共5页
利用节点矩阵的方法,依据流体管路的质量和能量平衡方程式,建立注水系统地面枝状管网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用多元函数泰勒展开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后求解,最后运用模型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编机程序... 利用节点矩阵的方法,依据流体管路的质量和能量平衡方程式,建立注水系统地面枝状管网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用多元函数泰勒展开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后求解,最后运用模型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编机程序简单等特点,为解决大型枝状管网水力计算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靠的手段,流量和压力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4.1%和2.4%,足以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管网 节点矩阵 水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变电站的煤矿高压电网选择性接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扬 谭国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59-2264,共6页
对于煤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各种保护原理有自身适用的范围和缺陷,并且上下级保护的整定难以配合,导致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无选择性。智能变电站能实现全站信息的共享,这为解决接地保护无选择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将各支路零序全电... 对于煤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各种保护原理有自身适用的范围和缺陷,并且上下级保护的整定难以配合,导致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无选择性。智能变电站能实现全站信息的共享,这为解决接地保护无选择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将各支路零序全电流所在象限作为判断依据,对多支路信息综合保护判据进行了研究,PSCAD软件建模仿真证明了该方法能保证接地保护的横向选择性。对电网拓扑节点优化矩阵算法实现故障区段定位进行了研究,构造网络结构矩阵和故障信息矩阵,得到故障判断矩阵来判断故障所在区段,算例和PSCAD软件建模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论述了基于煤矿智能变电站实现选择性接地保护的方案,包括区域集控式煤矿智能变电站结构和实现选择性接地保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高压电网 选择性接地保护 智能变电站 零序全电流功率方向 电网拓扑节点矩阵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杆星型张拉整体可展结构的运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贺平 朱振东 罗阿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0-425,共6页
针对环形桁架式可展结构组成构件过多,易发生运动副的卡顿、滑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三杆星型张拉整体可展结构,并对其在外载荷作用下的运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此三杆星型张拉整体结构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中心构件驱动下的星型张拉整体... 针对环形桁架式可展结构组成构件过多,易发生运动副的卡顿、滑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三杆星型张拉整体可展结构,并对其在外载荷作用下的运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此三杆星型张拉整体结构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中心构件驱动下的星型张拉整体可展结构的运动过程,结合仿真分析,验证此机构方案的正确性。通过建立刚度矩阵得出节点变形量,利用迭代法分析外载荷对机构运动影响。分析可知:此三杆星型张拉整体可展结构,能够在中心构件的驱动下实现折展,机构方案正确。外载荷会使此三杆星型张拉整体可展结构在展开过程中端面半径变化出现不同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杆星型张拉整体结构 可展结构 节点矩阵 连接矩阵 刚度矩阵 受力变形 力平衡 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0-1背包问题的启发式网络策略模型与算法
15
作者 夏倩 张晓龙 《电子科技》 2014年第10期71-75,共5页
针对遗传算法(GA)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搜索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网络启发式策略的遗传算法(NSHGA),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0-1背包问题的求解。该算法采用网络节点关联策略,使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同时引入网络节点矩阵优化,利用其精... 针对遗传算法(GA)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搜索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网络启发式策略的遗传算法(NSHGA),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0-1背包问题的求解。该算法采用网络节点关联策略,使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同时引入网络节点矩阵优化,利用其精细的局部遍历搜索性能,使算法具有较高地搜索精度。实例仿真结果表明,NSHGA算法可有效避免基本GA算法的早熟收敛,且具有寻优能力强、搜索精度高等特点。此外,与基本遗传算法仿真相比,可明显提高0-1背包问题求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启发式网络策略 0-1背包问题 节点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三杆张拉整体结构的找形
16
作者 刘贺平 黄文杰 +2 位作者 宋健 赖潇亮 罗阿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3,共8页
为了获得不规则形态的张拉整体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稳定构型的思路,即基于规则张拉整体结构在大部分构件长度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个别构件长度,稳定状态时这些构件的长度最小。通过规则张拉整体结构单元稳定条件分析、... 为了获得不规则形态的张拉整体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稳定构型的思路,即基于规则张拉整体结构在大部分构件长度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个别构件长度,稳定状态时这些构件的长度最小。通过规则张拉整体结构单元稳定条件分析、非规则三杆张拉整体结构的稳定构型分析、求解思路分析几个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具体的构型方法,并通过具体数值求解、仿真分析和搭建实物模型等手段对此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证明此方法求得的结构稳态数值的精度较高。为张拉整体结构基于构件变化的找形及机构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整体结构 线性迭代法 找形 节点矩阵 连接矩阵 平衡矩阵 稳定性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的工作逻辑关系确定
17
作者 刘伟军 徐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8-100,共3页
在使用网络计划技术时,全面无误地确定工作逻辑关系,即本工作所有的紧前或紧后工作是十分困难的.笔者从用户满意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两两工作间先后顺序提取工作逻辑关系的算法,并用一个具体算例对该算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网络计划技术 逻辑关系 节点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粒子群算法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洪扬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27-130,共4页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简单高效的优点,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特点以及配电网故障多为单点故障这一工程实际,将粒子群算法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中。当故障定位转入支路网时,将支路-节点矩阵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利用故障判别矩阵确定故障线路...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简单高效的优点,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特点以及配电网故障多为单点故障这一工程实际,将粒子群算法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中。当故障定位转入支路网时,将支路-节点矩阵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利用故障判别矩阵确定故障线路段,进而转入故障点的寻找,避免单一使用粒子群算法在支路寻优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收敛的情况。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上是可行的,并且改善了传统故障定位算法运算效率低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配电网 粒子群算法 支路-节点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个VDTA浮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永安 郗艳华 +2 位作者 樊战亭 张玉叶 吴继侠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0-1204,共5页
为了得到单个VDTA浮地回转器,首先给出了VDTA的16个奇异模型,再根据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系统综合了基于电压差分跨导放大器(VDTA)的浮地回转器,该回转器使用1个VDTA和一个接地电容,而且容易集成。通过调节的VDTA偏置电流,电路的参数能... 为了得到单个VDTA浮地回转器,首先给出了VDTA的16个奇异模型,再根据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系统综合了基于电压差分跨导放大器(VDTA)的浮地回转器,该回转器使用1个VDTA和一个接地电容,而且容易集成。通过调节的VDTA偏置电流,电路的参数能电控调节。最后,为了证实导出电路的可实现性,利用回转器构造了一个二阶通用滤波器,其极点频率fo=159 k Hz,品质因数Q=1。MULTISIM仿真结果与理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地回转器 电压差分跨导放大器 奇异元件 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个CCCCTA接地回转器的系统综合(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永安 袁战军 王赠懿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2-1416,共5页
为综合基于CCCCTA的接地回转器,根据CCCCTA的零-镜模型和接地回转器的节点导纳矩阵,利用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实现了4个相互等效的接地回转器。导出的回转器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通过调节CCCCTA的偏置电流,可以电控调节回转器的参数;另一... 为综合基于CCCCTA的接地回转器,根据CCCCTA的零-镜模型和接地回转器的节点导纳矩阵,利用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法,实现了4个相互等效的接地回转器。导出的回转器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通过调节CCCCTA的偏置电流,可以电控调节回转器的参数;另一个特点是电路仅使用单个CCCCTA。作为一个例子,通过使用导出的回转器之一,实现了一个极点频率为1.274 MHz、品质因素为4的带通滤波器。计算机仿真证明所导出的电路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回转器 CCCCTA 节点导纳矩阵扩展 系统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