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水减氮对甘肃河西灌区青贮玉米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闫丽娟 谈燕 +4 位作者 马维伟 常海刚 谢明君 陆燕花 张建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45-2553,共9页
针对当前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中灌溉水资源不足和施氮过量的问题,本研究以河西灌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为研究对象,布设4个灌水水平(W_(1),6150 m^(3)·hm^(-2);W_(2),5535 m^(3)·hm^(-2);W_(3),4920 m^(3)·hm^(-2);... 针对当前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中灌溉水资源不足和施氮过量的问题,本研究以河西灌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为研究对象,布设4个灌水水平(W_(1),6150 m^(3)·hm^(-2);W_(2),5535 m^(3)·hm^(-2);W_(3),4920 m^(3)·hm^(-2);W_(4),4305 m 3·hm^(-2))和4个施氮水平(N_(1),311 kg·hm^(-2);N_(2),279.9 kg·hm^(-2);N 3,248.8 kg·hm^(-2);N 4,217.7 kg·hm^(-2))的二因素田间实验,探究不同节水减氮对青贮玉米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W 2处理青贮玉米的总耗水量与W_(1)无显著差异;W_(2)N_(2)处理产量与W_(1)N_(1)处理无显著差异,但较其它节水减氮处理提高了青贮玉米产量;与W_(1)相比,W_(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分别提高4.6%,9.1%;与N_(1)相比,N_(2)处理的IWUE、氮肥偏生产力(PFP)分别增加4.2%,17.9%。因此,青贮玉米节水10%减氮10%处理可提高WUE、IWUE和PFP,是适宜于河西灌区青贮玉米水氮高效利用的可行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减氮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肥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减氮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雒文鹤 师祖姣 +2 位作者 王旭敏 李军 王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4-936,共13页
针对当前关中平原冬小麦生产中氮肥投入过量、灌溉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研究节水减氮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水氮利用及硝态氮淋失情况,能为确定冬小麦节水减肥环保增效的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2019年在陕西杨凌开展冬小麦节... 针对当前关中平原冬小麦生产中氮肥投入过量、灌溉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研究节水减氮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水氮利用及硝态氮淋失情况,能为确定冬小麦节水减肥环保增效的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2019年在陕西杨凌开展冬小麦节水减氮田间栽培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施氮量为主处理,灌水量为副处理,设施氮量处理N300(300 kg hm^–2)、N225(225 kg hm^–2)、N150(150 kg hm^–2)、N75(75 kg hm^–2)、N0(不施氮)和灌水量处理W2(1200 m^3 hm^–2)、W1(600 m^3 hm^–2)、W0(0),分析小麦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淋失情况。结果表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小麦季灌水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分别增产14.88%~15.01%和4.11~4.16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越冬期灌水600 m^3 hm^–2土壤硝态氮淋失风险显著降低。在越冬期灌水600 m^3 hm^–2处理下,2017-2018年施氮量150 kg hm^–2处理产量最高,2018-2019年则是施氮量225 kg hm^–2处理产量最高,但2018-2019年施氮量150 kg hm^–2处理在较高产量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淋失量也较施氮量225 kg hm^–2处理2个年度分别降低了15.87%和10.20%。因此,施氮量150 kg hm^–2配合越冬期灌水600 m^3 hm^–2,能够在保障产量的基础上,提高水氮利用效率,降低硝态氮淋失风险,实现关中平原冬小麦生产节水减肥环保增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节水减氮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肥利用效率 硝态淋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减氮对温室番茄生长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旭峰 马娟娟 +3 位作者 孙西欢 石小虎 郭向红 雷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6-1061,共6页
为研究番茄生长对不同生育期节水和不同施氮水平的敏感程度,通过温室小区试验,设4个灌水水平和3个施氮水平;分析番茄地上、地下生长指标对不同灌水和施氮水平的响应,并探究节水减氮对番茄水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株高、茎粗及产... 为研究番茄生长对不同生育期节水和不同施氮水平的敏感程度,通过温室小区试验,设4个灌水水平和3个施氮水平;分析番茄地上、地下生长指标对不同灌水和施氮水平的响应,并探究节水减氮对番茄水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株高、茎粗及产量均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小,均在处理W1N1(常规水氮)下达到最大值;而整根特征参数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减少先增大后减小,在处理W2N2(苗期节水50%,施氮300 kg/hm2)下番茄总根长、细根总根长最长,总表面积及总体积最大,分别较W1N1高33%,34%,46%和67%,常规灌水施氮会促进表层(0~30 cm)根系的发育,而节水减氮会使根系深扎.处理W2N2根系最发达,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且有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在略有减产(8%)的同时节省了水(20%)肥(25%)资源,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节水减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节水减氮 利用率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减氮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芳园 刘玉春 +3 位作者 郭彬 杨小蛟 蔡伟 王一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6-183,共8页
为降低蔬菜园区经验水肥管理制度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作物水肥利用效率,探讨了滴灌和膜下沟灌两种灌水技术下,节水减氮对番茄根区深层渗漏量、番茄耗水量、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60%~80%园区经验灌水量的条件下,番... 为降低蔬菜园区经验水肥管理制度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作物水肥利用效率,探讨了滴灌和膜下沟灌两种灌水技术下,节水减氮对番茄根区深层渗漏量、番茄耗水量、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60%~80%园区经验灌水量的条件下,番茄耗水量降低了17%~4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59%,灌水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而在50%园区经验施氮量的条件下,番茄增产9%~17%、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2%~35%;滴灌与膜下沟灌相比,春夏茬各试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均值分别提高6.9%、8.4%和8.2%,秋冬茬分别提高4.1%、4.9%和5.3%。综合分析表明,与园区经验水氮用量相比,80%的经验灌水量、50%的经验施氮量不会显著降低产量,但可以显著提高水氮利用效率;滴灌与膜下沟灌相比能减少深层渗漏量,减少水肥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减氮 深层渗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节水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永鑫 王西娜 +4 位作者 韦广源 薛旭 郝雯悦 王朝辉 谭军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84,共10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中氮肥投入过量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究减氮背景下节水灌溉对春小麦群体动态、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21年以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270 kg/hm^(2)、减施氮肥25%和不施氮)...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中氮肥投入过量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究减氮背景下节水灌溉对春小麦群体动态、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21年以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270 kg/hm^(2)、减施氮肥25%和不施氮)和3个灌溉定额(常规灌溉400 mm、节水20%和节水40%)。结果表明:1)同一氮肥水平下不同灌溉处理的群体总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同一灌溉定额水平下常规施氮和减氮水平处理的群体总茎数均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但二者无显著差异,减氮节水处理亦能维持较高的群体总茎数和茎蘖成穗率。2)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25%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节水20%并不会降低春小麦株高,叶面积的生长,不会减少春小麦干物质累积量。3)减氮水平与常规施氮处理的春小麦叶片SPAD值和光合指标无明显差异,减氮水平下节水20%处理的叶片SPAD值和光合指标同常规灌溉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节水40%处理。4)所有水氮处理中减氮水平下20%节水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最高,春小麦产量达8 092.52 kg/hm^(2),与常规施氮常规灌溉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减氮25%节水20%处理的灌溉施肥模式,既可获得较高产量又可以节约水氮资源,达到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中减氮、节水、稳产的目的。因此,可作为当地适宜的施氮灌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肥料 春小麦 节水 群体动态 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胁迫对春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润宁 黄兴法 王浩莎 《农业工程》 2024年第8期115-120,共6页
针对干旱地区水资源有限、小麦生产水肥投入过高和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讨水氮亏缺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建立小麦水分高效利用理论提供一定的依据。2022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设置试验,选定永良4号(YL4)和陇春41号(LC41)两个品种... 针对干旱地区水资源有限、小麦生产水肥投入过高和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讨水氮亏缺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建立小麦水分高效利用理论提供一定的依据。2022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设置试验,选定永良4号(YL4)和陇春41号(LC41)两个品种的春小麦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设置4个处理,包括两个水分处理即充分灌溉W_(1)处理(预测作物需水量)和调亏灌溉W_(2)处理(在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灌溉预测作物需水量的65%,其余生育期灌溉量为充分灌溉处理预测作物需水量的100%),两个氮肥处理即N_(1)处理(当地传统施氮量,220 kg/hm^(2))和N_(2)处理(减量施氮,110 kg/hm^(2)),重点研究节水减氮对于小麦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耗水量因水分亏缺和氮素亏缺而显著降低,减量施氮对耗水量的影响不显著,但降低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受产量和耗水量调控且相关性呈抛物线关系,因此在干旱灌区可通过一定的水氮调控保持产量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减氮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小麦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