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41例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董明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302-3303,共2页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病原明确的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结果 41例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中细菌感染率为52.1%(22/41),真菌感染率为46.3%(19/41),病毒感染率...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病原明确的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结果 41例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中细菌感染率为52.1%(22/41),真菌感染率为46.3%(19/41),病毒感染率为34.1%(14/41),两种以上病原同时感染率为63.4%(26/41)。感染部位:肺部感染率为56.1%(23/41),消化道感染率为43.9%(18/41),多个部位同时感染率为51.6%(24/41)。41例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多种表现并存,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数为(61.1±19.6)×109/L。AIDS机会性感染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其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以混合感染为主,主要部位在肺部、消化道;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数有关,CD4+T淋巴细胞数是影响AIDS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
2
作者 马薇 范学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475-480,共6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的概率极高,其发生机制与CD4+T细胞计数相关,CD4+T细胞计数越少、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越高。HI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涉及的病原体十分复杂,包括病毒、细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的概率极高,其发生机制与CD4+T细胞计数相关,CD4+T细胞计数越少、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越高。HI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涉及的病原体十分复杂,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不同致病菌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治疗有显著差异,甄别不同病原体无疑是对临床医师的巨大挑战,及时且准确的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多器官结核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晶晶 谢汝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ADS患者并发多器官结核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AIDS并发多器官MTB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7例。男91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7.9±3.9)岁。分析研究对... 目的分析总结ADS患者并发多器官结核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AIDS并发多器官MTB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7例。男91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7.9±3.9)岁。分析研究对象的病变分布及影像表现。结果97例研究对象中,肺结核患者最多,共89例(91.800);其后依次为淋巴结结核(64例,66.0%)、中枢神经系统结核(23例,23.7%)、多浆膜腔积液(36例,37.1%)、肝脾结核(15例,15.5%)、肾上腺结核(5例,5.200)、肠结核(5例,5.2%)、生殖系统结核(3例,3.1%)、骨关节结核(2例,2.1%)、软组织结核(3例,3.1%)。最常见的多脏器MTB感染是肺结核并发淋巴结结核,共59例(60.8%)。AIDS患者并发肺结核以渗出性改变多见。AIDS并发淋巴结结核患者病变累及范围广泛,淋巴结直径多〉2cm(56例),增强扫描均呈环形或分隔样强化,淋巴结有融合倾向。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结核以颅底脑膜和(或)硬脊膜增厚、结节状强化为主(12例),亦可见脑实质多发结节状及环形强化病变(7例)。结论AIDS并发MTB感染易累及多个器官,其影像表现多样,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特征,尽早进行诊断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结核 多脏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冢村菌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孙豪 杨佩红 +3 位作者 王勉 苗妍 柴小艳 洪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5-593,共9页
目的探讨冢村菌所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例冢村菌引起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英文检索词“Tsukamurella”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中文检索词“冢村菌”或“冢村氏菌”检索中... 目的探讨冢村菌所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例冢村菌引起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英文检索词“Tsukamurella”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中文检索词“冢村菌”或“冢村氏菌”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报道的冢村菌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系37岁男性,基础疾病为短肠综合征、脾功能亢进、腹腔硬纤维瘤,长期留置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主要起病症状为发热,经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明确诊断为冢村菌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先后经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后治愈。文献检索获取到56个病例,多为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多数病例采用化学分类和/或分子技术鉴定方法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患者的血管内导管被拔除。除1例患者结局未知,55例患者中有54例生存,1例死亡,但不能明确其是否死于冢村菌感染。结论冢村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相当少见,其鉴定有赖于质谱技术和基因测序。除了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拔除血管内导管对控制感染往往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冢村菌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机会致病菌 诊断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2012-2015年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鹏 王希江 +3 位作者 刘年强 贾卫 陈阳贵 夏愔愔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95-1000,共6页
目的通过对2012-2015年乌鲁木齐市实施过与未实施过"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的各4个县(区)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两类县(区)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效果,为促进全区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整理2... 目的通过对2012-2015年乌鲁木齐市实施过与未实施过"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的各4个县(区)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两类县(区)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效果,为促进全区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整理2012-2015年乌鲁木齐市所辖8个县(区)MTB与HIV 双重感染的患者资料,同时对不同年份、结核病分类、患者性别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乌鲁木齐市实施过全球基金项目的4个县(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和头屯河区)[简称"项目县(区)"],以及未实施过全球基金项目的4个县(区)(高新区、米东区、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县)[简称"非项目县(区)"]的MTB与HIV双重感染的防治效果.结果 2012-2015年,乌鲁木齐市所辖8个县区中新登记结核病患者的HIV抗体检测接受率逐年提高,项目县(区)分别为89.8%(671/747)、92.8%(829/893)、94.2%(843/895)、95.8%(907/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24.34,P〈0.01);非项目县(区)分别为8.2%(44/537)、9.5%(60/630)、61.4%(419/682)、70.7%(467/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863.29,P〈0.01).HIV感染与AIDS患者的结核病筛查接受率逐年提高,项目县(区)分别为54.9%(2146/3906)、57.9%(2133/3681)、66.7%(2763/4140)、82.9%(4243/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981.13,P〈0.01);非项目县(区)分别为53.4%(134/251)、73.5%(239/325)、84.4%(977/1158)、83.8%(1016/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46.05,P〈0.01).项目县(区)和非项目县(区)2012-2015年登记转归的MTB与HIV 双重感染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2.0%(191/233)和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MTB与 HIV双重感染疫情较为严重,实施过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的县(区)在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开展方面远期效果良好,其经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HIV感染 试点项目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非地区HIV感染者耳鼻咽喉眼-头颈部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石尧机 赵杰 +4 位作者 陈宇斯 庞永明 姚立平 彭定军 肖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89-2392,共4页
目的总结西非地区HIV感染者耳鼻咽喉眼-头颈部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尼日尔马拉迪地区医院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HIV感染者共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64例HIV感染者中,有耳部表现8例,鼻部表现8例,... 目的总结西非地区HIV感染者耳鼻咽喉眼-头颈部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尼日尔马拉迪地区医院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HIV感染者共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64例HIV感染者中,有耳部表现8例,鼻部表现8例,口腔咽部表现21例,喉部表现8例,眼部表现3例,头颈部表现16例。行保守治疗46例,手术治疗18例,治疗有效46例,无效13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口咽喉部难治性念珠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者、Kaposi肉瘤患者、原因不明的溃疡及伤口延期愈合患者、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者、腮腺肿大者等,要特别警惕艾滋病可能,应积极筛查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耳鼻咽喉疾病 头颈部肿瘤 感染 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S及非AIDS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及影像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月波 施裕新 张志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9期932-93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艾滋病(AIDS)与非AIDS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CM)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AIDS相关CM患者(AIDS组)与16例非AIDS相关CM患者(非AIDS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的异同。结果:AID... 目的:对比分析艾滋病(AIDS)与非AIDS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CM)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AIDS相关CM患者(AIDS组)与16例非AIDS相关CM患者(非AIDS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的异同。结果:AIDS组与非AIDS组发病年龄相仿,前者住院时间长于后者,主要临床表现相似,均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AIDS组继发脑膜刺激征、视力损伤及隐球菌肺炎的概率(分别为13.0%、13.0%、43.5%)较非AIDS组高(分别为6.3%、6.3%、0),其中继发隐球菌肺炎在AIDS组与非AIDS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组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23例,100%)多于非AIDS组(2例,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组病死率(17.4%)高于非AIDS组(6.3%)。影像学主要表现为VR间隙扩大、胶样假囊形成、脑膜强化、脑积水及肉芽肿性病变,其中AIDS组脑膜强化、肉芽肿性病变(分别为3例、1例)均少于非AIDS组(分别为9例、5例),且二者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S相关CM患者免疫力低下,临床继发症状重,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AIDS组脑膜强化及肉芽肿性病变明显低于非AIDS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艾滋病相关致病菌感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