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艾滋病污名研究述评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杨玲
朱雅雯
李建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3,共5页
艾滋病污名是影响艾滋病预防、治疗及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艾滋病污名的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干预措施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国外近20几年来研究者关于艾滋病污名的研究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有待研究的五个问题。
关键词
艾滋病污名
社会控制理论
谴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内隐艾滋病污名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金花
王沛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4期354-358,共5页
该研究随机抽取120名大学生,采用刻板解释偏差(SEB)对艾滋病内隐污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积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显著少于在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与积极行为情景下的外归因数...
该研究随机抽取120名大学生,采用刻板解释偏差(SEB)对艾滋病内隐污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积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显著少于在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与积极行为情景下的外归因数量显著少于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外归因数量。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不存在内隐艾滋病污名。由于SEB方法的一些特点,内隐艾滋病污名还需进一步的验证,SEB作为测查高社会赞许性的内隐心理现象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污名
内隐
刻板解释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疾病污名与身份污名的交互——以艾滋病污名为例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一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3,共8页
经典的污名化理论对污名做了分类但没有阐明各类污名之间的关系。随着医学人类学兴起,艾滋病污名与社会身份污名的交互现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污名具有传递性和交互性,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相互作用、吸收彼此的社会...
经典的污名化理论对污名做了分类但没有阐明各类污名之间的关系。随着医学人类学兴起,艾滋病污名与社会身份污名的交互现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污名具有传递性和交互性,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相互作用、吸收彼此的社会文化内涵,甚至通过交互作用再生出新的污名。这些规律和特点在艾滋病污名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不利于有效解决业已存在相关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
名
化
污
名
交互
艾滋病污名
医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观点采择在医科大学生对艾滋病污名干预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静芝
林莲珍
+2 位作者
姜浩
蔡舒
郑思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2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观点采择在医科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污名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192名本科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观点采择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艾滋病污名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
目的探讨观点采择在医科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污名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192名本科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观点采择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艾滋病污名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在观点采择与艾滋病污名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0.260。结论观点采择能通过共情的中介作用有效降低医科大学生的艾滋病污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污名
观点采择
共情
医科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1
5
作者
杨柳
刘力
吴海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9-830,共12页
应激与应对的理论发展构建了污名应对研究的基本框架。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污名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目前,关于被污名者应对污名策略的研究,特别是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日...
应激与应对的理论发展构建了污名应对研究的基本框架。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污名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目前,关于被污名者应对污名策略的研究,特别是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日趋增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区分出问题聚焦性与情绪聚焦性策略、卷入与摆脱策略以及前摄性与反应性策略;对于可隐藏污名而言,还涉及到表露/隐藏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质性研究范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注重污名应对策略的情境性,加强不同污名领域的专题研究,关注对应对策略的评价并构建污名应对策略的层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
名
被
污
名
者
应对策略
艾滋病污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滋病污名研究述评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杨玲
朱雅雯
李建升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3,共5页
文摘
艾滋病污名是影响艾滋病预防、治疗及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艾滋病污名的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干预措施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国外近20几年来研究者关于艾滋病污名的研究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有待研究的五个问题。
关键词
艾滋病污名
社会控制理论
谴责理论
Keywords
AIDS stigma
social control theory
blaming theory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内隐艾滋病污名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金花
王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基金
上海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资助
文摘
该研究随机抽取120名大学生,采用刻板解释偏差(SEB)对艾滋病内隐污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积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显著少于在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归因数量。对艾滋病有关的主语在与积极行为情景下的外归因数量显著少于消极行为情境下的外归因数量。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不存在内隐艾滋病污名。由于SEB方法的一些特点,内隐艾滋病污名还需进一步的验证,SEB作为测查高社会赞许性的内隐心理现象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艾滋病污名
内隐
刻板解释偏差
Keywords
HIV-related Stigma
implicit
SEB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疾病污名与身份污名的交互——以艾滋病污名为例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一飞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3,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疾病污名与社会身份污名的交互关系研究--以农民工‘艾滋病高危人群’污名为例"(项目编号:12YJCZH056)阶段成果
文摘
经典的污名化理论对污名做了分类但没有阐明各类污名之间的关系。随着医学人类学兴起,艾滋病污名与社会身份污名的交互现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污名具有传递性和交互性,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相互作用、吸收彼此的社会文化内涵,甚至通过交互作用再生出新的污名。这些规律和特点在艾滋病污名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不利于有效解决业已存在相关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污
名
化
污
名
交互
艾滋病污名
医学人类学
Keywords
stigmatization
interaction of stigmas
AIDS stigma
medical anthropology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观点采择在医科大学生对艾滋病污名干预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静芝
林莲珍
姜浩
蔡舒
郑思娣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
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2期1469-147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观点采择对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污名的影响研究"
编号2015WQNCX055
文摘
目的探讨观点采择在医科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污名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192名本科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观点采择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艾滋病污名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在观点采择与艾滋病污名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0.260。结论观点采择能通过共情的中介作用有效降低医科大学生的艾滋病污名。
关键词
艾滋病污名
观点采择
共情
医科大学生
Keywords
HIV - Related Stigma
Perspective - taking
Empathy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1
5
作者
杨柳
刘力
吴海铮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9-830,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JAXLX00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090)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研究群体发展计划项目
文摘
应激与应对的理论发展构建了污名应对研究的基本框架。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污名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目前,关于被污名者应对污名策略的研究,特别是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日趋增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区分出问题聚焦性与情绪聚焦性策略、卷入与摆脱策略以及前摄性与反应性策略;对于可隐藏污名而言,还涉及到表露/隐藏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质性研究范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注重污名应对策略的情境性,加强不同污名领域的专题研究,关注对应对策略的评价并构建污名应对策略的层次模型。
关键词
污
名
被
污
名
者
应对策略
艾滋病污名
Keywords
stigma
the stigmatized
coping strategies
HIV/AIDS related stigma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艾滋病污名研究述评
杨玲
朱雅雯
李建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学生内隐艾滋病污名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
杨金花
王沛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疾病污名与身份污名的交互——以艾滋病污名为例
高一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观点采择在医科大学生对艾滋病污名干预中的作用
李静芝
林莲珍
姜浩
蔡舒
郑思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柳
刘力
吴海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