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像正常人一样”: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感染者日常生活的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泽宇 黄盈盈 《社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88,共32页
本文基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访谈与观察,以“正常”为核心概念,探讨抗病毒治疗如何通过打造“正常”参与到感染者日常生活的建构中,感染者又如何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与规范对话。艾滋治理体系将打造符合医学标准的“正常身体”以保障... 本文基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访谈与观察,以“正常”为核心概念,探讨抗病毒治疗如何通过打造“正常”参与到感染者日常生活的建构中,感染者又如何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与规范对话。艾滋治理体系将打造符合医学标准的“正常身体”以保障社会安全视为首要目标,将抗病毒治疗作为针对感染者的正常化改造。为此,治理体系借助道德与法律将接受抗病毒治疗塑造为感染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为其擘画了一个“正常未来”,使得接受抗病毒治疗成为感染者自然而然的选择。然而,在接受治疗后,感染者会产生诸多“异常感”和对“正常生活”究竟为何的质疑,但为了维持治疗,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逻辑建构有别于甚至背离规范的“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正常 日常生活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08年江苏省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丁萍 张正红 +7 位作者 陈国红 徐晓琴 邱涛 徐金水 李雷 胡海洋 羊海涛 傅更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71-1475,共5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2005~2008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到2011年底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5~2008年首次进入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 目的:分析江苏省2005~2008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到2011年底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5~2008年首次进入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数据资料,采用Kaplan-Meier绘制研究对象的生存曲线,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江苏省艾滋病患者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51例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75∶1,以已婚或同居为主,年龄多数在20~50岁之间,感染途径主要是异性性传播,患者以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为主;治疗前基线CD4+T细胞计数平均为107个/mm3,抗病毒治疗后第12、24、36、48、60个月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88、0.85、0.84、0.78和0.78,84例死亡病例中53.6%死于首次治疗后6个月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CD4+T细胞计数、首次抗病毒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改变与其生存时间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显著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率,早期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洋 申莉梅 +8 位作者 李豫 李进岚 黄璐 安竹 李志坚 鲁俊端 张晓萍 刘跃辉 安邦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贵州省2005—2016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概率,运... 目的了解贵州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贵州省2005—2016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概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分析15921例AIDS患者,开始治疗时的平均年龄为(42.13±14.40)岁,已婚/同居者占58.61%。治疗后患者的随访时间[中位数(P25~P75):15.96(6.00~33.00)]月。9.77%随访病例发生死亡,其中59.29%的死亡发生在开始治疗的12个月内;第1、5、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00%,82.00%和74.0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死亡风险是男性的0.58倍(95%CI:0.49~0.68);随着年龄增高,患者死亡风险亦增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低;治疗前无疾病症状体征的患者死亡风险是有症状体征的0.70倍(95%CI:0.60~0.81)。结论贵州省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整体较好,应高度关注死亡危险因素较高的患者,建议在扩增治疗患者的同时注重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患者 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7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郑煜煌 周华英 +9 位作者 何艳 邓晓军 朱章萍 符政远 申红连 王建国 王为德 文森 黎雪峰 郑力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10-315,共6页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方法 437例HIV/AIDS患者先后启动HAART,一线方案为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加1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随访监测CD4+T细胞数量、HIV病毒载量,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发生的机会感染和药物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对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反应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对43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平均追踪了4.69年(3.15~7.34年),总病死率6.86%,大部分死亡发生在HAART启动的6个月内。启动HAART 12个月时,90.80%的患者HIV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至治疗4、5、6、7年(±1个月)时,仍分别有63.46%、69.41%、70.00%和72.22%的患者病毒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CD4+细胞数量在治疗的O、1、2、3、4、5、6、7年(±1个月)时分别为115、246、301、334、363、356、386和373个/μL。67.73%出现过各种可能与药物毒副作用相关的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皮疹和血脂升高等,多发生于治疗启动12个月内;血脂分布异常和乳酸酸中毒较少见,多发生于启动2年以后;41例患者先后发生过Ⅲ/Ⅳ级毒副反应。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者占19.22%,因病毒耐药或毒副反应而更换为二线药物者占11.67%。结论通过对HIV/AIDS患者HAART3~7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明确我国2个NRTI加1个NNRTI的HAART一线方案对大多数HIV/AIDS患者长期有效,病毒持续抑制,CD4+细胞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和死亡多发生在启动治疗12个月内。大多数HIV/AIDS患者可长期坚持一线药物治疗,少数因药物毒副反应或病毒耐药须换为二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长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艾滋病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原因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涛 刘晓燕 +6 位作者 丁萍 徐晓琴 郭宏雄 王小亮 傅更锋 还锡萍 羊海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原因,并进一步扩大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方法调查江苏省截止2012年6月30日尚存活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调查日期为2012年7月1日~7月30日,建立Excel数据...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原因,并进一步扩大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方法调查江苏省截止2012年6月30日尚存活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调查日期为2012年7月1日~7月30日,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共调查544例患者,截止7月30日调查结束,其中188例已治疗,356例未治疗。356例患者未治疗的主要原因是药品还在申请中,其中有6例在调查时已死亡。符合治疗条件时的CD4+T 细胞水平越高,越不容易接受抗病毒治疗。结论江苏省应继续坚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早发现,缩短抗病毒药品供应周期,加强医师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治疗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秀 孙玉梅 +6 位作者 林可可 刘丽英 吴丹 陈茜 苑红 张玉敏 谭文辉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2期87-89,共3页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定义、计算方法、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高依从性的干预措施及效果等方面对我国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继续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病毒治疗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09年江苏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邱涛 刘晓燕 +7 位作者 郭宏雄 傅更锋 徐金水 丁萍 还锡萍 李雷 徐晓琴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7-539,548,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探讨对治疗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09年5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流行...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探讨对治疗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09年5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江苏省累计治疗732例,新增治疗人数逐年上升。95.5%为本省籍,男女性别比2.1∶1,平均年龄41.9岁,已婚或同居67.3%。发现来源主要为由医院被动发现,占48.36%,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67.76%,且同性传播比例有上升趋势。90%治疗前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治疗时CD4+T细胞平均为111.1个/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天数中位数为116天(P25=40天,P75=410天)。结论:江苏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较晚,患者发现晚是主要原因,感染者早发现能力及模式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随访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六妹 吴宝红 +3 位作者 李莎茜 陈素青 李桂英 王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随访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460例艾滋病患者按抗病毒治疗编号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依从性教育及复查时间;干预组实施持续随访管理:根据随访时间... 目的探讨持续随访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460例艾滋病患者按抗病毒治疗编号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依从性教育及复查时间;干预组实施持续随访管理:根据随访时间表,由专职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对患者实施持续随访,内容包括服药情况、机体适应性、依从性教育、不良反应的应对以及心理支持等。结果实施持续随访管理后,干预组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持续随访可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从而保证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治疗 持续随访 耐受性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初治患者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52周疗效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黄琴 孙洪清 +5 位作者 胡越凯 张云智 齐唐凯 蒋卫民 潘孝彰 卢洪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034-2035,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初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艾滋病初治患者20例,给予口服奈韦拉平联合2种不同核苷类药物治疗5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和血CD... 目的观察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初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艾滋病初治患者20例,给予口服奈韦拉平联合2种不同核苷类药物治疗5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和血CD4+T淋巴细胞数等。结果20例患者治疗前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6.50±82.37)个/mm3,治疗52周时血CD4淋巴细胞计数为(314.80±149.73)个/mm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20例患者治疗前血浆HIV-RNA病毒载量为(50467.05±46903.89)copies/ml,除1例患者治疗后期病毒载量反弹外,其他19例患者治疗52周时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均<50.00copies/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抗病毒药物可使艾滋初治患者的血CD4T淋巴细胞数升高,血浆HIV-RNA病毒载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 CD4淋巴细胞计数 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邹潇白 贺健梅 +3 位作者 张国强 李向忠 彭瑾瑜 陈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05-309,共5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以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耐药情况,为改善该省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医生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衡阳市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252例HIV感染者的血标... 目的了解湖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以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耐药情况,为改善该省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医生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衡阳市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252例HIV感染者的血标本,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其中32例病毒载量〉10^3拷贝/mL,对此32份样本进行进一步的HIV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测得的31个序列中,发生突变的样本18份,其中13份(5.16%,13/252)对蛋白酶抑制剂(P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以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这3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耐药突变;对PIs、NRTIs和NNRTIs均耐药者1例(0.40%),对NRTIs和NNRTIs均耐药者9例(3.57%),对NNRTIs耐药者3例(1.19%)。同时发现M184V、K103N、Y181CG、G190A引起NRTIs和NNRTIs高水平耐药的重要突变位点。结论湖南省艾滋病治疗者中,PIs耐药发生率极低,NRTIs和NNRTIs的耐药发生率相对较高;已出现NNRTIs高水平的多药耐药。但总体耐药的发生仍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 药性 微生物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2±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采取积极行动(12.48±1.73)分,对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11.98±1.35)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11.74±1.47)分。统计结果提示,自我接受程度、月收入及感染途径影响接受ART的PLWHA的希望水平。结论:接受ART的PLWHA有较高水平希望值,帮助其接受感染HIV事实、理性面对自身性行为及获取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反转录病毒治疗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艾滋病治疗示范区3种抗病毒治疗方案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祖江 阚全程 +3 位作者 何云 江河清 梁红霞 李太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7-700,共4页
目的:比较某AIDS治疗示范区3种抗病毒治疗方案对AIDS的疗效,为进一步选择合理的抗病毒方案提供参考。方法:35例AIDS患者随机分为3组:3TC+D4T+NVP组(方案A组,13例)、AZT+3TC+NVP组(方案B组,10例)和AZT+DDI+NVP组(方案C组,12例)。分别在... 目的:比较某AIDS治疗示范区3种抗病毒治疗方案对AIDS的疗效,为进一步选择合理的抗病毒方案提供参考。方法:35例AIDS患者随机分为3组:3TC+D4T+NVP组(方案A组,13例)、AZT+3TC+NVP组(方案B组,10例)和AZT+DDI+NVP组(方案C组,12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3、6和9个月检测血浆HIV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值均有升高的趋势(F时间=32.372,P<0.001),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2.461,P=0.142)。3组抑制HIVRNA复制能力(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耐药分析表明方案A不易产生耐药。3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NVP导致的肝毒性和皮疹。结论:3种治疗方案疗效相似,但3TC+D4T+NVP方案具有较低的耐药性和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 被引量:8
13
作者 秦红英 赵清霞 +1 位作者 何云 徐丽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1期22-23,26,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患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对门诊及住院的98例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进行依从性情况的调查,对依从性较差的49名患者及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患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对门诊及住院的98例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进行依从性情况的调查,对依从性较差的49名患者及家属进行依从性干预。结果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CD4+细胞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能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干预 病毒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05~2010年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邱涛 刘晓燕 +7 位作者 傅更锋 郭宏雄 徐金水 丁萍 徐晓琴 胡海洋 闫红静 还锡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为江苏省进一步实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10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为江苏省进一步实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10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并比较其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结果:江苏省2005~2010累计治疗1 276例艾滋病患者,新增治疗人数逐年上升,增幅逐年扩大。江苏籍占93.7%,男女性别比2.7∶1。平均年龄(39.2±11.0)岁,变化不大,但低年龄组有上升趋势。已婚或同居占65.1%。来源主要为医院被动发现,占40.9%,但有下降趋势。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76.1%,同性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32.8%。患者治疗时CD4+T细胞平均为134.9个/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的间隔天数中位数为147 d(P25=55,P75=489),有上升趋势。结论:江苏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较晚,但逐渐有所改善。患者发现晚仍是主要原因,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儿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聪 许志梦 +5 位作者 杜佩珊 钟海丹 罗灿伟 顾菁 蔡卫平 李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14-2019,共6页
目的分析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 AIDS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调查其在照顾上的反应及负担,使用Lo... 目的分析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 AIDS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调查其在照顾上的反应及负担,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照顾者反应对照顾者负担的影响。结果共入组112例接受ART AIDS患儿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1)照顾者负担总分为(31.05±17.89)分;其中轻度负担占25.9%,中等及以上占57.2%,不同特征的AIDS患儿及照顾者,其照顾者负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照顾者反应自尊得分最高(3.86±0.52),其余消极结果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经济问题维度、时间安排受打扰、健康问题、家庭支持维度;(3)照顾者反应中的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是影响AIDS患儿照顾者负担的主要因素。结论接受ART 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较重,可能与照顾者反应包括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及缺乏家庭支持相关,因此在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过程中应重视上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顾者 艾滋病 患儿 照顾者反应 照顾者负担 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惠兰 李桂英 +3 位作者 何春梅 赖伟珍 周亚红 王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15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15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建立随访制度等。结果患者能够重视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和随诊,能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均未出现擅自停、换药物情况,无1例患者私自退出治疗。157例患者病毒复制被控制,成功实现免疫功能重建。结论优质的护理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联合逆转录病毒治疗 依从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传播艾滋病患者抗艾滋病毒治疗后的HIV-1 pol区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路新利 赵宏儒 +6 位作者 王伟 赵翠英 白广义 张玉琪 李岩 王莹莹 陈素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6,69,共5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正在参加抗艾滋病毒治疗的通过性接触感染HIV者耐药性。方法采集辖区内正在接受抗艾滋病毒治疗的性接触感染HIV者的血浆,进行HIV基因型检测,分析基因突变。结果研究发现231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发生了基因突变,对抗艾滋病... 目的分析河北省正在参加抗艾滋病毒治疗的通过性接触感染HIV者耐药性。方法采集辖区内正在接受抗艾滋病毒治疗的性接触感染HIV者的血浆,进行HIV基因型检测,分析基因突变。结果研究发现231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发生了基因突变,对抗艾滋病毒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发生率为29.44%(68/23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发生率(29.00%,67/231)远高于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发生率(0.87%,2/231)。结论抗病毒药物的诱导作用是导致耐药突变的主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适时进行耐药监测是必要的,可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性接触 高效病毒治疗 耐药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小芳 田庆丰 张东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河南省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AIDS患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2县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HAART治疗的全部A...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河南省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AIDS患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2县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HAART治疗的全部AIDS患者,共2144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药物漏服情况和漏服原因等。结果:2县AIDS患者的HAART治疗率为99.2%;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的依从性在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3,1.748,46.199,P>0.05);每月按时服药无一次漏服药物者1056人,占49.3%;按照每月漏服低于2次者为达到95%的服药依从性计算,其服药依从性平均达到95%以上者占83.3%。药物漏服的主要原因是离家外出、事务繁忙和遗忘。结论:河南省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很大提高,但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治疗 依从性 河南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晚期艾滋病2年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定立 冯筱榕 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01-1602,共2页
目的总结对晚期艾滋病进行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初步体会。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晚期艾滋病(AIDS)患者6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均少于1000/mm3,CD4+T淋巴细胞少于50/mm3,其中5例患者还检测了血浆HIV RNA,均超过104... 目的总结对晚期艾滋病进行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初步体会。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晚期艾滋病(AIDS)患者6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均少于1000/mm3,CD4+T淋巴细胞少于50/mm3,其中5例患者还检测了血浆HIV RNA,均超过104拷贝/ml。在综合治疗并发症的同时接受HAART,双汰芝(每片含齐多夫定300mg+拉米夫定150mg)1片每日2次,施多宁(依菲韦林)600mg,每日1次,疗程至少2年以上,治疗期间至少每3个月随访1次,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2例于治疗6周内死于严重机会性感染,4例治疗至今,疗程已超过2年以上,均取得显著疗效,达到并发症消失,外周血淋巴细胞恢复正常,CD4+T淋巴细胞均升至150/mm3以上,血浆HIV RNA在检测线以下,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最常见,有4例出现,另有贫血2例、睡眠障碍2列、一过性ALT增高1例、一过性低黄疸1例,除1例贫血较严重者被迫更改治疗方案,其他均可耐受。结论晚期AIDS患者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可以耐受HAART,并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粉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201-203,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市第八医院提供的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使用简体中文版艾滋... 目的分析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市第八医院提供的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使用简体中文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MOS-HIV)量表评价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结果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两院区累计收治1052例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新增艾滋病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20~29岁人群艾滋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婚艾滋病患者占比最高,为65.5%。样本来源主要为体检时发现,占40.5%。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MOS-HIV量表分析发现,20~29岁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静脉注射毒品感染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途径患者(P<0.05);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300个/μl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300个/μl患者(P<0.05);治疗时间>24个月的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时间≤24个月的患者(P<0.05)。结论艾滋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针对该病的防治工作仍有待提升。由于艾滋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为体检时发现,导致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应加强艾滋病筛查工作,尽早发现及治疗,才能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治疗 流行病学特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