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误诊的艾森门格型右心室双出口
1
作者 黄承 李忠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8期635-635,共1页
关键词 艾森门格型右心室双出口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处理技术在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本青 马凯 +1 位作者 刘锐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三尖瓣处理技术在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患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回顾性分析连续入组我院接受双心室矫治并同期行三尖瓣结构处理的40例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患儿,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三尖瓣处理技术在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患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回顾性分析连续入组我院接受双心室矫治并同期行三尖瓣结构处理的40例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患儿,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3±2.6)岁,平均体重(21.4±10.5)kg,术中均对三尖瓣采取了圆锥乳头肌转移、三尖瓣隔前交界瓣下腱索转移、三尖瓣隔前交界折叠等技术处理,同期进行圆锥切除,室间隔缺损扩大,记录术中及院内情况。出院后每6个月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39例患儿手术成功,1例(2.5%)患儿早期死亡,死因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39例患儿术后无早期心室内隧道梗阻和传导阻滞发生。术中三尖瓣操作包括:圆锥乳头肌转移25例,隔前交界瓣下腱索转移10例,隔前交界折叠5例。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患儿左心室流出道均通畅,3例患儿可见室水平残余分流1~2 mm;4例患儿室间隔缺损补片中央开窗3~5 mm。主动脉阻断时间(95±34)min及体外循环时间(143±50)min,呼吸机使用时间(45.5±28.5)h,重症监护病房时间(5.2±3.7)d。平均随访(6.1±5.0)年(6个月~11年),无晚期死亡,未发现明显的心室内隧道梗阻及再手术病例。结论:对于三尖瓣瓣下结构影响内隧道建立的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应用合适的三尖瓣处理技术,能够降低心室内隧道梗阻的发生率,且不会造成三尖瓣反流或狭窄,不会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远离室间隔缺损 心室内隧道 三尖瓣腱索转移 三尖瓣乳头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外科解剖矫治早期临床报告
3
作者 艾峰 张岩伟 +3 位作者 郑家永 胡小松 魏志潘 彭帮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33-33,共1页
目的:总结分析室间隔缺损(室缺)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外科解剖矫治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01至2018-04共9例室缺远离型右室双出口在我院儿童心脏中心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42岁,体重6.5~49... 目的:总结分析室间隔缺损(室缺)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外科解剖矫治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01至2018-04共9例室缺远离型右室双出口在我院儿童心脏中心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42岁,体重6.5~49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外科解剖 室间隔缺损 临床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联症型右心室双出口X线诊断(附11例报告)
4
作者 王宗信 迟国安 +1 位作者 毛素芳 吴源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3期14-15,共2页
四联症型右心室双出口系紫绀属肺血减少组先天性心脏病,作者经右心室造影和心内手术证实的11例(男7,女4),其影像学特点分析如下: X线平片表现1、11例四联症型右心室双出口心脏呈靴型心影,主动脉结增大或稍增大,肺动脉段凹陷或平直,
关键词 心室出口 四联症 X线诊断 心室造影 肺血减少 主动脉结 动脉转位 肺动脉瓣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远离两大动脉开口右心室双出口的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报道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惠丽 李守军 +3 位作者 胡盛寿 刘迎龙 沈向东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对近13年来124例7岁以下室间隔缺损远离两大动脉开口的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患儿进行了术后早中期随访,以期为优选手术方式提供资料。方法:1996-03至2008-08共有124例7岁以下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 目的:对近13年来124例7岁以下室间隔缺损远离两大动脉开口的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患儿进行了术后早中期随访,以期为优选手术方式提供资料。方法:1996-03至2008-08共有124例7岁以下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患儿在我院接受了外科手术,男80例,女44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3.1±2.1)岁,体重4~20 kg,平均(12.2±4.5)kg。手术方法有双心室矫治、单心室矫治和姑息手术。随访依据门诊复查结果(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电话随访。结果:124例患儿双心室矫治59/124例(47.6%),单心室矫治51/124例(41.1%),姑息手术14/124例(11.3%)。住院生存患儿107例,随访期限为术后1~134个月,平均(27±31)个月。有近期随访资料77例,占72.0%。晚期死亡9/107例(8.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术后2个月、1年、2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9%、93.5%、89.0%、86.0%和81.0%。Cox回归分析表明合并复杂畸形(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弓缩窄、三房心)和二尖瓣或共同房室瓣中量以上反流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Log rank分析表明姑息手术生存时间与单、双心室矫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双心室矫治术后早中期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复杂畸形和二尖瓣或共同房室瓣中量以上反流患儿术后早中期生存曲线明显较未合并复杂畸形及无房室瓣反流和少量反流患儿差(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无论是双心室还是单心室矫治,术后早中期生存率高。而一期只能做姑息手术的患儿术后早中期生存率低。合并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和共同房室瓣中大量反流的患儿无论选择何种术式手术效果都较差。合并复杂畸形的患儿术后早中期生存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远离心室出口 外科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9例右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的早期结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向东 马维国 +4 位作者 李守军 阎军 王旭 刘迎龙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分析右心室双出口(DORV)外科治疗的早期结果。方法:2000年1月~2004年9月,169例DORV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双心室矫治术103例(60.9%),单心室矫治术50例(29.6%),姑息手术16例(9.5%)。结果:全组住院死亡20例(11.8%),双心室矫治、单... 目的:分析右心室双出口(DORV)外科治疗的早期结果。方法:2000年1月~2004年9月,169例DORV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双心室矫治术103例(60.9%),单心室矫治术50例(29.6%),姑息手术16例(9.5%)。结果:全组住院死亡20例(11.8%),双心室矫治、单心室矫治和姑息手术的死亡率分别是14.6%(15/103)、4.0%(2/50)和18.8%(3/16)。死亡率由2000年的19.5%降到2004年的7.9%。19例(95.0%)死亡病例为DORV合并肺动脉狭窄者。全组7例(4.1%)因并发症做二次手术。结论:DORV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早期效果。根据患者的病理形态和病理生理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指征,并恰当掌握手术时机,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心脏缺损 先天性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右心室双出口 被引量:3
7
作者 姜立新 沈国芳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胎DORV胎儿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心尖四腔心切面示右心房及右心室腔明显增大,左心房及左心室腔较小。12胎均伴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彩...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胎DORV胎儿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心尖四腔心切面示右心房及右心室腔明显增大,左心房及左心室腔较小。12胎均伴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彩色多普勒血流可见左至右的分流信号。②左心室长轴切面示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侧,主动脉长轴与肺动脉长轴呈平行排列。③三血管切面示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解剖关系接近正常或出现空间位置排列异常。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诊断胎儿DORV,结合染色体检查对围生期的监测和临床处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胎儿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双出口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4
8
作者 吕亚萍 唐光才 +2 位作者 陈洪亮 晏志刚 李玉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84-484,共1页
关键词 心血管造影诊断 心室出口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收缩期杂音 家族遗传病史 血管造影检查 X线胸部平片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华 景华 +5 位作者 李德闽 李忠东 胡小南 申翼 罗立国 董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45-2046,共2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6年5月至2004年6月,87例DORV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VSD)74例,肺动脉瓣下型VSD5例,两大动脉瓣下型VSD8例。有肺动脉高压者14例,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8... 目的:回顾性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6年5月至2004年6月,87例DORV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VSD)74例,肺动脉瓣下型VSD5例,两大动脉瓣下型VSD8例。有肺动脉高压者14例,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8例。采用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跨瓣或不跨瓣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73例,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心室-肺动脉心外管道连接3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8例,姑息手术3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5例,其中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死亡3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2例;82例生存者中76例随访5个月~8年,晚期死于重度右心衰1例;1例病人术后发现VSD残余分流,再次手术缝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根据右心室双出口的不同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无肺动脉狭窄的DORV,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增加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手术治疗 动脉狭窄 肺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双出口合并二尖瓣闭锁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丽娟 朱芳 +2 位作者 丁明岩 孙丹丹 赵含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12-1912,共1页
患儿男,14岁,咳嗽、发热1天,体温最高38.2℃;10年前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单心室,未接受手术治疗。查体:瘦弱,脊柱侧弯,胸廓畸形,口唇及手指末端轻微发绀;体温38.2℃,呼吸90次/分,血压100/70 mmHg,静息态下血氧饱和度95%,活动后91%。胸部CT... 患儿男,14岁,咳嗽、发热1天,体温最高38.2℃;10年前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单心室,未接受手术治疗。查体:瘦弱,脊柱侧弯,胸廓畸形,口唇及手指末端轻微发绀;体温38.2℃,呼吸90次/分,血压100/70 mmHg,静息态下血氧饱和度95%,活动后91%。胸部CT:双肺透过度低,心脏增大,心包及胸腔少量积液,肺动脉及其分支增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二尖瓣闭锁 心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双出口患者的术后护理
11
作者 魏贤珍 马建珍 +4 位作者 李一粟 徐金星 万士杰 王维新 张立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3期54-55,共2页
目的 总结 18例右心室双出口 (DORV)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 1991年 8月至 2 0 0 3年 3月 18例DORV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 ,肺循环的管理及围术期监测和并发症处理。结果 死亡 1例 ,病死率 5 .6% ;17例随访 0 .5~ 9.5年 ,... 目的 总结 18例右心室双出口 (DORV)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 1991年 8月至 2 0 0 3年 3月 18例DORV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 ,肺循环的管理及围术期监测和并发症处理。结果 死亡 1例 ,病死率 5 .6% ;17例随访 0 .5~ 9.5年 ,无晚期死亡。结论 依据个体病理解剖特点及选择手术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进行围术期监护和护理 ,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术后护理 DORV 临床资料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双出口、卵圆孔未闭并心包缺如1例
12
作者 刘美明 张希全 张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086-1086,共1页
关键词 心包 紫绀 心室出口 卵圆孔未闭 诊断 口唇 超声心动图检查 扩大 扩张 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双出口的低体重新生儿改良Blalock术的术后护理
13
作者 李雪玉 赵继军 王丽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9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低体重新生儿 心室出口 改良Blalock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双出口368例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丽姿 施怡声 +3 位作者 樊百玲 江勇 徐楠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缺损(VSD)与大动脉关系、大动脉位置关系和动脉骑跨、超声分型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70.2%、76.2%和72.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的定性诊断DORV;对于病变程度复杂、病理类型相对少见的DORV,超声分型诊断水平仍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室出口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诊断右心室双出口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志婧 侯洁 +3 位作者 孙玉 肖俊睿 刘畅 杨本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MDCT诊断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确诊的36例DORV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术前MDCT和超声心动图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DCT明确诊断34例,误诊2例,诊断正确率为94.44%(34/36),超声... 目的探讨MDCT诊断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确诊的36例DORV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术前MDCT和超声心动图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DCT明确诊断34例,误诊2例,诊断正确率为94.44%(34/36),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率为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对判断室间隔缺损(VSD)与大动脉关系及大动脉位置关系,MDCT正确率均为100%(36/36),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为80.5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共合并心内外畸形119处,MDCT与超声心动图对心内畸形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4);MDCT对心外畸形的检出率[98.72%(77/78)]高于超声心动图[69.23%(54/78),P<0.001]。结论 MDCT可准确诊断DORV、准确检出合并畸形,对制定外科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心室出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系列畸形超声心动图特征的病例系列报告
16
作者 杨爽 李文秀 +1 位作者 吴江 王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背景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系列畸形的病例十分罕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目的探讨以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为解剖特点的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ACMGA)和孤立性心室反位(IVI)的超声心动图... 背景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系列畸形的病例十分罕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目的探讨以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为解剖特点的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ACMGA)和孤立性心室反位(IVI)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认识并指导治疗。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8年6月至2025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ACMGA和IVI的连续儿童病例,采集患儿的基本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并总结其超声心动图特征及鉴别要点。主要结局指标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治疗方式。结果13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其中10例为房室连接一致的S.D.L型ACMGA,3例为房室连接不一致的IVI。9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7例,姑息性手术2例;3例因合并畸形复杂,未予手术治疗;1例合并轻微畸形暂无需手术治疗。S.D.L型ACMGA的典型特征:(1)心脏三节段连接正常的前提下,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左侧,多数位于前方,呈平行排列;(2)可见动脉下圆锥肌,以主动脉下圆锥肌多见,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无纤维连续;(3)左室流出道形态较长;(4)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心耳左侧并置、肺动脉狭窄等心内畸形;(5)因血流动力学正常,治疗针对合并畸形展开。IVI典型特征:(1)房室连接不一致,但心室动脉连接一致;(2)主动脉多位于肺动脉右侧,呈平行排列;(3)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存在纤维连续;(4)外科治疗需要行心房调转,并根治合并畸形。结论节段分析法有助于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畸形的诊断,术前准确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矫正大动脉异位 孤立性心室反位 超声心动图 出口 完全大动脉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成年型Taussig-Bing综合征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右位主动脉弓1例
17
作者 田鹏 吴秀平 +1 位作者 彭格红 杜毅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1-201,共1页
患者女,24岁。自幼口唇青紫,劳累后加重2个月。查体:口唇、甲床青紫,杵状指。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X线胸片:肺血少,肺动脉段凸出,全心增... 患者女,24岁。自幼口唇青紫,劳累后加重2个月。查体:口唇、甲床青紫,杵状指。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X线胸片:肺血少,肺动脉段凸出,全心增大。超声检查:心室右袢,右心增大,左心房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秀 方海燕 +2 位作者 耿斌 杨爽 吴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ACMGA)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本病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8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D,L型ACMGA胎儿的超声心... 目的探讨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ACMGA)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本病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8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D,L型ACMG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总结其超声心动图图像及鉴别要点。结果共诊断5例胎儿,孕妇年龄26~35(29.4±3.6)岁,孕周23~28(24.2±2.2)周,4例引产(1例尸检),1例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心脏CT及外科手术(肺动脉环缩术)证实。超声心动图特征:①心房正位,心室右襻,房室连接一致;②大动脉平行发自相对应的心室;③主动脉与肺动脉空间位置异常,包绕关系消失,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左前方;④2条大动脉间可见圆锥肌(主动脉下和/或肺动脉下);⑤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可见主动脉下圆锥肌;⑥肺动脉瓣与三尖瓣之间多无肺动脉下圆锥肌;⑦左室流出道较长,形态似"天鹅颈";⑧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双侧心耳并置、永存左上腔静脉等心内畸形。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扫查时要严格遵循Van Praagh的节段分析原则,明确每个心脏节段的解剖状况;S,D,L型ACMGA需要与右室双出口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矫正大动脉异位 超声心动图 产前 出口 孤立性心室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内隧道的补片形状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19
作者 李晓 王俊杰 +5 位作者 柳思聪 刘宁 杨印龙 杨尧 范祥明 乔爱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4,共7页
目的探究心室内隧道(intraventricular tunnel,IVT)构建术的补片形状对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基于理想化IVT模型,设计二维IVT补片。根据转弯部分菱形补片长短轴不同,建立长短轴比分别为1∶0.625、1∶0.3、1∶0.2、1∶0... 目的探究心室内隧道(intraventricular tunnel,IVT)构建术的补片形状对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基于理想化IVT模型,设计二维IVT补片。根据转弯部分菱形补片长短轴不同,建立长短轴比分别为1∶0.625、1∶0.3、1∶0.2、1∶0.15、1∶0.125、1∶0.1共计6组补片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补片缝合、保持、撑起为三维IVT模型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6组补片模型的缝合缘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转弯部分菱形锐角边缝合处;随着补片长短轴比增大,IVT缝合缘最大应力先减少后增大,体积呈现增大的趋势,隧道两端压差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菱形长短轴比为1∶0.15补片的表面应力分布均匀,且缝合缘上最大应力最小,同时对右心室体积侵占较小,隧道两端的压差较小。结论IVT补片形状对IVT缝合缘应力、右心室体积及隧道压差有影响,而且不是单调变化。菱形长短轴比为1∶0.15的补片缝合效果在所建模型中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出口 心室内隧道 补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龙湘党 王莉萍 +3 位作者 赵康 申建华 敖琨 姚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声像图表现及随访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13例,右心室双出口10例,大动脉转位14例,永存动脉干8例。4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声像图表现及随访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13例,右心室双出口10例,大动脉转位14例,永存动脉干8例。40例引产并经病理解剖证实,5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证实。1例法洛四联症并肺动脉闭锁误诊永存动脉干,1例右心室双出口误诊为大动脉转位。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干 法乐四联症 心室出口 大血管错位 动脉干 续存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