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42,共12页
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是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缓和了对苏联、东欧各国的贸易管制,但继续奉行对共产党中国的全面贸易禁运政策。通过考辨该政策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艾森豪威尔政府主要决策者的“中... 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是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缓和了对苏联、东欧各国的贸易管制,但继续奉行对共产党中国的全面贸易禁运政策。通过考辨该政策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艾森豪威尔政府主要决策者的“中国观”是执行该政策的思想根源。这一政策使美国与西方盟国关系恶化,并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东西方贸易 管制政策 巴黎统筹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日贸易的政策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峰 杜宇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40,共13页
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在中日贸易问题上继续沿用前届美国政府的严格限制政策。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了帮助日本迅速摆脱经济困境以顺利实施美国亚洲冷战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对中日贸易采取一种模糊性态度,没有坚决... 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在中日贸易问题上继续沿用前届美国政府的严格限制政策。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了帮助日本迅速摆脱经济困境以顺利实施美国亚洲冷战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对中日贸易采取一种模糊性态度,没有坚决执行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然而,在1957年春季,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动,美国重新强化对华贸易禁运政策。这严重阻碍了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更使亟待振兴经济的日本付出较大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艾森豪威尔政府 中日贸易 贸易禁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政策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崔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41,共6页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的政策与杜鲁门政府相比 ,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就二者的共性而言 ,都是在“遏制战略”的框架内规划对朝鲜政策的 ;都坚持“在韩国主导下的统一”和加强韩国的实力地位。就二者的区别而言 ,杜鲁门政府的朝鲜政策从属...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的政策与杜鲁门政府相比 ,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就二者的共性而言 ,都是在“遏制战略”的框架内规划对朝鲜政策的 ;都坚持“在韩国主导下的统一”和加强韩国的实力地位。就二者的区别而言 ,杜鲁门政府的朝鲜政策从属于“遏制苏联集团”的战略目标 ,加强韩国实力地位的主要手段是提供军事援助 ;在亚洲军事战略部署中 ,日本占据核心地位。韩国的安全保障主要依靠美国的保护。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的政策从属于“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对韩国的援助既有军事援助也有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优先 ,经济援助为提高军事实力服务。美国不仅要保障韩国的安全 ,而且要推动韩国加入西太平洋地区集体防卫体系。韩国在美国的亚洲军事战略部署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这种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朝鲜 NSC5514文件 遏制战略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结束朝鲜停战谈判的政策论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8,共7页
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后对于朝鲜停战谈判,一方面继续沿用杜鲁门政府的所谓"自愿遣返"战俘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国际国内诸因素的制约下急于停战。由于苏联新领导人改变了原有的对美强硬政策,中国方面不得不在朝鲜谈判中做... 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后对于朝鲜停战谈判,一方面继续沿用杜鲁门政府的所谓"自愿遣返"战俘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国际国内诸因素的制约下急于停战。由于苏联新领导人改变了原有的对美强硬政策,中国方面不得不在朝鲜谈判中做出某些让步。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政府亦表示出一定的谈判诚意,在有关战俘协议的细节问题上对中朝方面做出了一些让步。虽然在谈判接近尾声时美方一度发出核威胁的信息,企图逼迫中朝方面尽早同意缔结停战协议,但是这种核威胁根本未发挥任何作用,谈判依自身逻辑而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战争 艾森豪威尔政府 停战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朝鲜停战政策(1953-1960)--以美国国家安全文件为基础的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冯东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7,共10页
从朝鲜停战前夕至任期结束,围绕停战后美国对朝政策,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家安全文件。这些文件反映出艾森豪威尔政府朝鲜停战政策经历了从"遵守停战"到"有限度破坏停战"的蜕变过程。与中朝方面的交涉中,... 从朝鲜停战前夕至任期结束,围绕停战后美国对朝政策,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家安全文件。这些文件反映出艾森豪威尔政府朝鲜停战政策经历了从"遵守停战"到"有限度破坏停战"的蜕变过程。与中朝方面的交涉中,美国逐渐接受并维护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平,调整半岛军事部署,积极扶植韩国。为确保这种分裂和平,美国制定了完备的威慑中朝及防止韩国重新开战的政策措施;同时为了突破停战协定对美国调整半岛军事部署的限制,又有限度地破坏停战协定,中止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运作并废除13d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朝鲜停战 美韩关系 国家安全 朝鲜半岛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拉拢印度尼西亚军人势力政策的确立——美国外交文档解密 被引量:2
6
作者 代保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81-86,共6页
195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印尼外岛叛乱平息后,艾森豪威尔政府重新调整了对印尼的外交政策。在政策调整过程中美国国务院和军方的意见占据了上风,即主张政府多接触具有反共姿态的印尼陆军。随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的5901号文件明... 195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印尼外岛叛乱平息后,艾森豪威尔政府重新调整了对印尼的外交政策。在政策调整过程中美国国务院和军方的意见占据了上风,即主张政府多接触具有反共姿态的印尼陆军。随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的5901号文件明确了印尼陆军已成为对印尼外交政策中的重要角色。1959年7月印尼政治体制回归到苏加诺主张的"有领导的民主"上,政党政治在印尼走向死亡,支持印尼军方的重要性尤为迫切,国家安全委员会6023号文件再次确认了此点。至此,陆军成为了美国制衡印尼国内政治向左倾发展的唯一代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美国中央情报局 美国冷战战略 印尼政变 美国外交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8年印尼内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政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骏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36-44,共9页
美国对1958年印尼内战的干涉是美国与第三世界关系史上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艾森豪威尔政府从美苏两极对抗的角度认知和处理美国与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将美国对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政策附属于美国对苏冷战战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 美国对1958年印尼内战的干涉是美国与第三世界关系史上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艾森豪威尔政府从美苏两极对抗的角度认知和处理美国与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将美国对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政策附属于美国对苏冷战战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政策思维,美国对印尼内战采取了干涉政策。干涉行动的失败,迫使美国决策当局重新检视对印尼政策的基本构架,并着手制定一项更为可行、更能反映印尼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艾森豪威尔政府 美印(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冰岛政策探微
8
作者 纪胜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8-171,共4页
20世纪50年代,冷战向全球扩散。冰岛所处的北极地区,扼苏联出入北大西洋之要冲,深受美国重视。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相继出台了针对冰岛的NSC5426和NSC5712/1等文件,确立了通过防务开支援助和发... 20世纪50年代,冷战向全球扩散。冰岛所处的北极地区,扼苏联出入北大西洋之要冲,深受美国重视。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相继出台了针对冰岛的NSC5426和NSC5712/1等文件,确立了通过防务开支援助和发展援助以及多层面的交往,加强冰岛的亲西方倾向,消除苏联对冰岛的影响,将冰岛牢牢控制在北约阵营内,以维持和加强在冰岛的军事基地的基本政策。冰岛甫获独立,对大批美军驻扎本国不胜其扰,多次起而抗议,但冷战的日益加剧、美国政策日臻系统完善和美国的多方利诱,使冰岛难以自持。艾森豪威尔政府冰岛政策的实施加强了美国在冷战中的地位,并对冰岛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冰岛 艾森豪威尔政府 冷战 NSC5426 NSC571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冷战——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体育外交 被引量:8
9
作者 杨茂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4,51,共7页
随着欧洲局势的稳定,美国和前苏联双方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第三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组织一大批美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希望通过这种美国文化人士与当地民众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 随着欧洲局势的稳定,美国和前苏联双方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第三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组织一大批美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希望通过这种美国文化人士与当地民众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构建。虽然这种体育文化交流访问项目确实在第三世界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过良好的评价,然而,事实证明,这与实现其构建第三世界民众对美国良好形象的目标仍然相距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体育 第三世界 文化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关于建立美巴军事同盟的可行性论证
10
作者 李晓妮 金龙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4,共6页
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了构建新的中东防御体系,扩大其遏制范围,积极探讨与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同盟的可行性。杜勒斯的中东南亚之行,尼克松对巴基斯坦的访问以及此后一系列论证的开展,都对美国与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同盟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巴基斯坦 美巴军事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吴庭艳军队 被引量:1
11
作者 时殷弘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55-61,共7页
自1955年吴庭艳独裁政权建立到1959年越南南方革命兴起,美国对越政策的中心是加强南越军事机器,同时不使美国承受过重的负担。在前一方面,艾森豪威尔政府努力训练南越政府军,并且为此破坏日内瓦协议,先后秘密地和公开地增加驻越军事顾... 自1955年吴庭艳独裁政权建立到1959年越南南方革命兴起,美国对越政策的中心是加强南越军事机器,同时不使美国承受过重的负担。在前一方面,艾森豪威尔政府努力训练南越政府军,并且为此破坏日内瓦协议,先后秘密地和公开地增加驻越军事顾问。在后一方面,它一再试图挡回吴庭艳扩大军队规模的要求,设法限制和削减美援。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50年代后期的美吴关系呈现出合作与争执并行、慷慨与悭吝交错的面貌。它为艾森豪威尔政府强烈反共却又吝惜成本的对外政策特征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也为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史提供了一段不应忽视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吴庭艳 南越 政府 日内瓦协议 美国军事 军队规模 参谋长联席会议 美国对越政策 杜勒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陷入泥潭——浅析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越南政策
12
作者 袁小红 《湖湘论坛》 2007年第3期52-54,共3页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越南政策是美国卷入越南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艾森豪威尔政府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全球目标出发,以多米诺骨牌理论为基础,通过破坏日内瓦协议和排挤法国,以大量的财力物力扶持吴庭艳在南越建立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越南政策是美国卷入越南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艾森豪威尔政府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全球目标出发,以多米诺骨牌理论为基础,通过破坏日内瓦协议和排挤法国,以大量的财力物力扶持吴庭艳在南越建立一个分立的反共政权,开创了美国在越南事务中占主导地位的新时期。由于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南越承担的保护和援助义务,使美国卷入越南事务的程度不断加深。等到艾森豪威尔政府终结时,美国的卷入已如此之深,使得它以后的政府要想从南越脱身已变得十分困难。这充分说明: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大规模出兵越南绝不是美国政府一时的疯狂和愚蠢,而是其对越政策长期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越南政策 日内瓦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演进
13
作者 崔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44,共9页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5503号文件和第5723号文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台湾政策的重要纲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核心是"将台湾作为自由中国替代共产党中国的中心"。美国对中国台湾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成为台湾国...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5503号文件和第5723号文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台湾政策的重要纲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核心是"将台湾作为自由中国替代共产党中国的中心"。美国对中国台湾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成为台湾国民党当局长期与中国大陆对峙的重要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中国台湾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东南亚援助政策评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11,共8页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遏制战略的重点明显转向亚洲,在强调全面战争风险逐渐减少、避免直接军事介入的同时,日益强调通过经济、政治手段对抗共产主义对东南亚的渗透。对外援助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战略中最重要的政策性工具之一。美国的援助...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遏制战略的重点明显转向亚洲,在强调全面战争风险逐渐减少、避免直接军事介入的同时,日益强调通过经济、政治手段对抗共产主义对东南亚的渗透。对外援助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战略中最重要的政策性工具之一。美国的援助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条约组织成员国,但也渐渐流向一些中立主义国家,并在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的比例关系上呈现出与美国对欧洲援助的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艾森豪威尔政府 对外援助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伊朗摩萨台政府政策的演变
15
作者 程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6-71,共6页
在伊朗民族主义支持下,摩萨台政府对英伊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化,由是导致了英伊的石油之争,为美国势力渗透到伊朗及中东提供了机会。为了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解决英伊石油争端,杜鲁门政府对摩萨台政府采取有... 在伊朗民族主义支持下,摩萨台政府对英伊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化,由是导致了英伊的石油之争,为美国势力渗透到伊朗及中东提供了机会。为了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解决英伊石油争端,杜鲁门政府对摩萨台政府采取有限或中立政策,而艾森豪威尔政府则推翻了摩萨台政府。尽管两届美国政府对摩萨台政府的政策有着显著不同,但事实上存在着很大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演变 摩萨台政府 杜鲁门政府 艾森豪威尔政府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段隐秘的历史:美国在台湾的核部署(1957—1960)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109,共14页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核军事技术革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台湾海峡局势变化三者间呈现复杂的互动关系。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为威慑中国乃至对其进行核打击,提高台湾的"防务能力",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7年到1960年间...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核军事技术革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台湾海峡局势变化三者间呈现复杂的互动关系。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为威慑中国乃至对其进行核打击,提高台湾的"防务能力",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7年到1960年间陆续在台湾部署了配备有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和原子弹。美国在台湾的核部署推动台海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并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台海危机的爆发。更令美国意想不到的是,台湾非但没有因为核武器的到来而感觉更加"安全",反而要求美方为自己提供核武器甚至一度秘密走向核开发。导致此种意外结局的原因,与其说是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固有缺陷,毋宁说是核武器的特性使华盛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安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核武器 核部署 “大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初期美国对西欧的心理战略行动——以美国对西欧的心理战略计划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澎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54-159,共6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将心理战作为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战略之一。在东西方对抗的背景下,西欧由于在地缘、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等方面与美国的密切关系,被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视为核心利益地带。但是,战...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将心理战作为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战略之一。在东西方对抗的背景下,西欧由于在地缘、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等方面与美国的密切关系,被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视为核心利益地带。但是,战后西欧经济的崩溃以及共产党力量的迅猛发展使得共产党在西欧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大增。为了确立和维护西欧各国政府的亲美反共倾向,扶持西德,巩固大西洋联盟,最终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针对西欧的心理战略计划。通过实施这些计划,美国成功地削弱了西欧的共产党力量,消除了西欧民众的反美情况,实现了稳定西欧、巩固西方阵营、维护美国战略利益的战略目标,从此西欧在国际重大事务上紧紧追随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对西欧的心理战略 杜鲁门政府 艾森豪威尔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与《国防教育法》
18
作者 曹雅洁 张斌贤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7,共14页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社团之一,中外学界曾对其给予一定的关注。就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尚未深究全国教育协会与重大联邦教育立法《国防教育法》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国防教育法》的出台过程以及全国教育协...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社团之一,中外学界曾对其给予一定的关注。就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尚未深究全国教育协会与重大联邦教育立法《国防教育法》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国防教育法》的出台过程以及全国教育协会争取联邦资助教育的历程,可以发现,全国教育协会将《国防教育法》的通过视为实现自身诉求的"垫脚石"。对于协会而言,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通过是一次"复杂的胜利"。法案背后承载的是全国教育协会与政策制定者的对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全国教育协会 《国防教育法》 艾森豪威尔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与台湾的历史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毓钧 《太平洋学报》 1995年第3期19-33,共15页
美国与台湾接触的150年当中,在每一次台湾历史命运面临转折的时候,都有美国影子的存在。1979年以后,台北与美国政府虽没有外交关系,但台湾在经济上和军事采购上仍相当依赖美国。最近,台湾内部在讨论台海战争的可能性时,首... 美国与台湾接触的150年当中,在每一次台湾历史命运面临转折的时候,都有美国影子的存在。1979年以后,台北与美国政府虽没有外交关系,但台湾在经济上和军事采购上仍相当依赖美国。最近,台湾内部在讨论台海战争的可能性时,首先想到也许会介入的国家也只有美国。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关系也趋于缓和。台湾与大陆从互不往来的军事对峙变成有来有往的政治对抗,双方在经济相互依赖方面则有增无减。从里根政府、布什政府到目前的克林顿政府,虽都一再宣称乐于见到两岸气氛缓和,朝向和平解决问题方向前进,但又说美国不会介入两岸政治事务,也不会充当调解人。然而,由于美国对台湾的影响甚巨,而且在北京一美国政府一台北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是处于一个“平衡者”的地位,故而若称美国没有干预或不愿充当调解人,似与历史事实不符。台湾的未来与大陆息息相关,美国作为三角关系中的平衡者,实应超越其自身国家利益之立场,以建构两岸长远和平之蓝图作考量,在两岸之间扮演积极的调解人角色,才是世界秩序维护者之所应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问题 蒋介石 日本 国民党 美国对华政策 美国政府 艾森豪威尔政府 联合国 中国大陆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蒋出笼”:论50年代的美国远东新战略
20
作者 项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94-99,共6页
1953年朝鲜停战,但中美两国的敌对关系却日趋严重。在以后的20年中,朝鲜局势依然紧张,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尤其是台湾海峡危机,将两国推到了战争的边缘。两国敌对的基础是双方的极端不信任和对立情绪,其根源是美国政府为遏制中国... 1953年朝鲜停战,但中美两国的敌对关系却日趋严重。在以后的20年中,朝鲜局势依然紧张,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尤其是台湾海峡危机,将两国推到了战争的边缘。两国敌对的基础是双方的极端不信任和对立情绪,其根源是美国政府为遏制中国而确定的远东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杜勒斯 新战略 杜鲁门政府 蒋介石 防御条约 印度支那 共产党 台湾海峡 5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