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42,共12页
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是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缓和了对苏联、东欧各国的贸易管制,但继续奉行对共产党中国的全面贸易禁运政策。通过考辨该政策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艾森豪威尔政府主要决策者的“中... 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是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缓和了对苏联、东欧各国的贸易管制,但继续奉行对共产党中国的全面贸易禁运政策。通过考辨该政策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艾森豪威尔政府主要决策者的“中国观”是执行该政策的思想根源。这一政策使美国与西方盟国关系恶化,并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东西方贸易 管制政策 巴黎统筹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日贸易的政策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峰 杜宇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40,共13页
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在中日贸易问题上继续沿用前届美国政府的严格限制政策。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了帮助日本迅速摆脱经济困境以顺利实施美国亚洲冷战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对中日贸易采取一种模糊性态度,没有坚决... 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在中日贸易问题上继续沿用前届美国政府的严格限制政策。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了帮助日本迅速摆脱经济困境以顺利实施美国亚洲冷战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对中日贸易采取一种模糊性态度,没有坚决执行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然而,在1957年春季,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动,美国重新强化对华贸易禁运政策。这严重阻碍了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更使亟待振兴经济的日本付出较大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艾森豪威尔政府 中日贸易 贸易禁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政策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崔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41,共6页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的政策与杜鲁门政府相比 ,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就二者的共性而言 ,都是在“遏制战略”的框架内规划对朝鲜政策的 ;都坚持“在韩国主导下的统一”和加强韩国的实力地位。就二者的区别而言 ,杜鲁门政府的朝鲜政策从属...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的政策与杜鲁门政府相比 ,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就二者的共性而言 ,都是在“遏制战略”的框架内规划对朝鲜政策的 ;都坚持“在韩国主导下的统一”和加强韩国的实力地位。就二者的区别而言 ,杜鲁门政府的朝鲜政策从属于“遏制苏联集团”的战略目标 ,加强韩国实力地位的主要手段是提供军事援助 ;在亚洲军事战略部署中 ,日本占据核心地位。韩国的安全保障主要依靠美国的保护。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的政策从属于“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对韩国的援助既有军事援助也有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优先 ,经济援助为提高军事实力服务。美国不仅要保障韩国的安全 ,而且要推动韩国加入西太平洋地区集体防卫体系。韩国在美国的亚洲军事战略部署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这种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朝鲜 NSC5514文件 遏制战略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查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禁止核试验谈判(1957—1960)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子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6,171,共11页
核查是艾森豪威尔时期禁止核试验会谈中引起最大争论和美国政府内部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这一时期达成禁止核试验协议的主要障碍和挑战。尽管核查是核裁军协议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在冷战背景下,艾森豪威尔政府把禁止核试验与对苏冷战结合起... 核查是艾森豪威尔时期禁止核试验会谈中引起最大争论和美国政府内部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这一时期达成禁止核试验协议的主要障碍和挑战。尽管核查是核裁军协议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在冷战背景下,艾森豪威尔政府把禁止核试验与对苏冷战结合起来,核查从而被高度政治化,异化为打开苏联社会大门的手段和美国继续进行核试验的借口,成为实现其军事和政治外交战略诉求的工具和冷战的有吸引力的抓手。苏联同样把禁止核试验作为对美冷战的工具,尽管表现出一定灵活性,但始终坚持核查是不必要的。由于无法找到共同立场,会谈常常陷于相互指责中,导致不断出现中断危机,最终因为U-2飞机事件而功败垂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赫鲁晓夫 禁止核试验会谈 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东南亚援助政策评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11,共8页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遏制战略的重点明显转向亚洲,在强调全面战争风险逐渐减少、避免直接军事介入的同时,日益强调通过经济、政治手段对抗共产主义对东南亚的渗透。对外援助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战略中最重要的政策性工具之一。美国的援助...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遏制战略的重点明显转向亚洲,在强调全面战争风险逐渐减少、避免直接军事介入的同时,日益强调通过经济、政治手段对抗共产主义对东南亚的渗透。对外援助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战略中最重要的政策性工具之一。美国的援助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条约组织成员国,但也渐渐流向一些中立主义国家,并在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的比例关系上呈现出与美国对欧洲援助的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艾森豪威尔政府 对外援助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核武器计划的评估与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詹欣 石丽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6,共6页
利用已解密美国档案,着重分析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核武器计划的评估,以及对此后几届美国政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政府最初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认识是迟缓的,甚至是不屑一顾的。直到1959年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核武器计划的认识有着本... 利用已解密美国档案,着重分析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核武器计划的评估,以及对此后几届美国政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政府最初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认识是迟缓的,甚至是不屑一顾的。直到1959年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核武器计划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变化,提出中国核威胁论。这为肯尼迪政府处理中国核武器计划问题定下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中国核武器计划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结束朝鲜停战谈判的政策论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8,共7页
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后对于朝鲜停战谈判,一方面继续沿用杜鲁门政府的所谓"自愿遣返"战俘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国际国内诸因素的制约下急于停战。由于苏联新领导人改变了原有的对美强硬政策,中国方面不得不在朝鲜谈判中做... 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后对于朝鲜停战谈判,一方面继续沿用杜鲁门政府的所谓"自愿遣返"战俘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国际国内诸因素的制约下急于停战。由于苏联新领导人改变了原有的对美强硬政策,中国方面不得不在朝鲜谈判中做出某些让步。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政府亦表示出一定的谈判诚意,在有关战俘协议的细节问题上对中朝方面做出了一些让步。虽然在谈判接近尾声时美方一度发出核威胁的信息,企图逼迫中朝方面尽早同意缔结停战协议,但是这种核威胁根本未发挥任何作用,谈判依自身逻辑而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战争 艾森豪威尔政府 停战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新面貌战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早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美国的全球遏制战略在朝鲜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继杜鲁门后走马上任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对美国的遏制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战略被称为"新面貌"战略。"新面貌"战略以"用尽可能最小的... 美国的全球遏制战略在朝鲜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继杜鲁门后走马上任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对美国的遏制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战略被称为"新面貌"战略。"新面貌"战略以"用尽可能最小的代价取得对共产主义尽可能最大的威慑"为目的,其手段包括核威慑、联盟政策、心理战、秘密行动、与对手谈判等。"新面貌"战略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弱点,因而未能实现其预期的遏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新面貌战略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朝鲜停战政策(1953-1960)--以美国国家安全文件为基础的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冯东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7,共10页
从朝鲜停战前夕至任期结束,围绕停战后美国对朝政策,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家安全文件。这些文件反映出艾森豪威尔政府朝鲜停战政策经历了从"遵守停战"到"有限度破坏停战"的蜕变过程。与中朝方面的交涉中,... 从朝鲜停战前夕至任期结束,围绕停战后美国对朝政策,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家安全文件。这些文件反映出艾森豪威尔政府朝鲜停战政策经历了从"遵守停战"到"有限度破坏停战"的蜕变过程。与中朝方面的交涉中,美国逐渐接受并维护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平,调整半岛军事部署,积极扶植韩国。为确保这种分裂和平,美国制定了完备的威慑中朝及防止韩国重新开战的政策措施;同时为了突破停战协定对美国调整半岛军事部署的限制,又有限度地破坏停战协定,中止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运作并废除13d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朝鲜停战 美韩关系 国家安全 朝鲜半岛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援助法国发展核潜艇问题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百慧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8,共6页
1957年12月北约首脑会议上,美国答应援助盟国发展核潜艇。1958年7月通过的原子能发展与管制法修正案却只让英国享受到援助待遇。由于该法案的限制,美国在是否援助法国发展核潜艇问题上的立场经过多次变迁,最终于1959年5月与法国签订《... 1957年12月北约首脑会议上,美国答应援助盟国发展核潜艇。1958年7月通过的原子能发展与管制法修正案却只让英国享受到援助待遇。由于该法案的限制,美国在是否援助法国发展核潜艇问题上的立场经过多次变迁,最终于1959年5月与法国签订《美法利用原子能合作协定》,答应为法国提供浓缩铀,但完全拒绝提供反应堆。美法核潜艇合作的曲折性表明,美国从未真心愿意援助法国发展独立的核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核政策 美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拉拢印度尼西亚军人势力政策的确立——美国外交文档解密 被引量:2
11
作者 代保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81-86,共6页
195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印尼外岛叛乱平息后,艾森豪威尔政府重新调整了对印尼的外交政策。在政策调整过程中美国国务院和军方的意见占据了上风,即主张政府多接触具有反共姿态的印尼陆军。随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的5901号文件明... 195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印尼外岛叛乱平息后,艾森豪威尔政府重新调整了对印尼的外交政策。在政策调整过程中美国国务院和军方的意见占据了上风,即主张政府多接触具有反共姿态的印尼陆军。随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的5901号文件明确了印尼陆军已成为对印尼外交政策中的重要角色。1959年7月印尼政治体制回归到苏加诺主张的"有领导的民主"上,政党政治在印尼走向死亡,支持印尼军方的重要性尤为迫切,国家安全委员会6023号文件再次确认了此点。至此,陆军成为了美国制衡印尼国内政治向左倾发展的唯一代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美国中央情报局 美国冷战战略 印尼政变 美国外交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8年印尼内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政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骏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36-44,共9页
美国对1958年印尼内战的干涉是美国与第三世界关系史上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艾森豪威尔政府从美苏两极对抗的角度认知和处理美国与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将美国对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政策附属于美国对苏冷战战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 美国对1958年印尼内战的干涉是美国与第三世界关系史上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艾森豪威尔政府从美苏两极对抗的角度认知和处理美国与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将美国对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政策附属于美国对苏冷战战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政策思维,美国对印尼内战采取了干涉政策。干涉行动的失败,迫使美国决策当局重新检视对印尼政策的基本构架,并着手制定一项更为可行、更能反映印尼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艾森豪威尔政府 美印(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的对印政策
13
作者 朱鹏 潘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6-131,共6页
艾森豪威尔当政期间,继续以东西方对抗的思维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先后数次调整对印度的政策。尽管不同阶段的政策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基本出发点却一直保持未变——就是尽最大可能地争取印度加入美国主导的反共共同阵线,通过经济援助等手... 艾森豪威尔当政期间,继续以东西方对抗的思维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先后数次调整对印度的政策。尽管不同阶段的政策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基本出发点却一直保持未变——就是尽最大可能地争取印度加入美国主导的反共共同阵线,通过经济援助等手段把印度塑造成亚洲的"民主橱窗",最大限度地利用印度遏制"共产党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美国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的协调之方
14
作者 化长河 陈亚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26,共2页
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参谋很快成长为盟军最高统帅,出色地指挥了包括诺曼底登陆在内的诸多战役,有力地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推荐报告里说:“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 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参谋很快成长为盟军最高统帅,出色地指挥了包括诺曼底登陆在内的诸多战役,有力地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推荐报告里说:“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而且还善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解不同意见,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艾森豪威尔表现出超常的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能力,他的协调之道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二战期间 协调 反法西斯战争 总参谋长 诺曼底登陆 罗斯福总统 不同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冰岛政策探微
15
作者 纪胜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8-171,共4页
20世纪50年代,冷战向全球扩散。冰岛所处的北极地区,扼苏联出入北大西洋之要冲,深受美国重视。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相继出台了针对冰岛的NSC5426和NSC5712/1等文件,确立了通过防务开支援助和发... 20世纪50年代,冷战向全球扩散。冰岛所处的北极地区,扼苏联出入北大西洋之要冲,深受美国重视。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相继出台了针对冰岛的NSC5426和NSC5712/1等文件,确立了通过防务开支援助和发展援助以及多层面的交往,加强冰岛的亲西方倾向,消除苏联对冰岛的影响,将冰岛牢牢控制在北约阵营内,以维持和加强在冰岛的军事基地的基本政策。冰岛甫获独立,对大批美军驻扎本国不胜其扰,多次起而抗议,但冷战的日益加剧、美国政策日臻系统完善和美国的多方利诱,使冰岛难以自持。艾森豪威尔政府冰岛政策的实施加强了美国在冷战中的地位,并对冰岛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冰岛 艾森豪威尔政府 冷战 NSC5426 NSC571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探析
16
作者 徐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751,共5页
艾森豪威尔时期,帮助日本开拓国外市场以实现经济复兴是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这既是美国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遏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也与朝鲜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密切相关。这一政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 艾森豪威尔时期,帮助日本开拓国外市场以实现经济复兴是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这既是美国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遏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也与朝鲜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密切相关。这一政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美国先把重点放在促使日本面向东南亚发展经济关系之上,旋即改变战略,面向西方市场,全力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这种双管齐下的贸易政策既有效地帮助了日本的经济复兴,也成功地巩固和发展了美日同盟,但其负面影响则是为其后美日严重的经济摩擦埋下了导火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时期 美国 日本 经济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的困境——艾森豪威尔政府与第一次台海危机
17
作者 刘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2,共5页
通过考察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台政策及对中美关系的看法,着重分析其时艾政府对台推行"适度"政策的真实意图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由此而得出结论:艾森豪威尔的适度政策由于一系列条件的限制必然陷入困境。
关键词 适度 困境 第一次台海危机 艾森豪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冷战——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体育外交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茂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4,51,共7页
随着欧洲局势的稳定,美国和前苏联双方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第三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组织一大批美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希望通过这种美国文化人士与当地民众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 随着欧洲局势的稳定,美国和前苏联双方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第三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组织一大批美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希望通过这种美国文化人士与当地民众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构建。虽然这种体育文化交流访问项目确实在第三世界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过良好的评价,然而,事实证明,这与实现其构建第三世界民众对美国良好形象的目标仍然相距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体育 第三世界 文化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期的国际收支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秀丽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21,共7页
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期,美国的国际收支陷入困境,黄金大量外流。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维护美元垄断地位,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国际收入、降低国际支出的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60年11月16日颁布... 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期,美国的国际收支陷入困境,黄金大量外流。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维护美元垄断地位,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国际收入、降低国际支出的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60年11月16日颁布的总统指令,该指令提出了撤回驻外军事人员家属等改善美国国际收支的措施。但是,由于现实的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束缚,艾森豪威尔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努力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艾森豪威尔 国际收支 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第一任期内美国对苏文化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邱斌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05-111,共7页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执政后初期,美国对前苏联在斯大林逝世后出现的对西方政策的解冻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在国内外压力下,美国政府在对苏文化政策上经历了艰难的抉择过程,最终在艾森豪威尔第一任期内完成了从心理战到文化交流和渗...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执政后初期,美国对前苏联在斯大林逝世后出现的对西方政策的解冻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在国内外压力下,美国政府在对苏文化政策上经历了艰难的抉择过程,最终在艾森豪威尔第一任期内完成了从心理战到文化交流和渗透政策的转变。文化交流和渗透自此成为之后美国政府对苏文化政策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美国 前苏联 文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