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际翻译与艺格符换之跨学科对话: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洪林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5,共7页
数字化时代跨媒介、跨模态意义转换活动日渐增多,符际翻译和艺格符换渐受跨学科学者关注,但疏于对两者关系及其异同之处的考察。有鉴于此,本文从元理论分析视角辨析符际翻译和艺格符换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探究两者跨学科对话的可行路径... 数字化时代跨媒介、跨模态意义转换活动日渐增多,符际翻译和艺格符换渐受跨学科学者关注,但疏于对两者关系及其异同之处的考察。有鉴于此,本文从元理论分析视角辨析符际翻译和艺格符换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探究两者跨学科对话的可行路径,以期为翻译跨学科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际翻译 艺格符换 跨媒介 跨模态 符号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词博物馆:当代欧美跨艺术诗学概述 被引量:11
2
作者 欧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其他艺术密不可分。可以说诗歌的本质便是跨艺术的,诗学的本质也是跨艺术的,从跨艺术的视角进行诗歌研究是诗学的应有之义。欧美跨艺术诗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莱辛的《拉奥孔》,但深入的批评实... 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其他艺术密不可分。可以说诗歌的本质便是跨艺术的,诗学的本质也是跨艺术的,从跨艺术的视角进行诗歌研究是诗学的应有之义。欧美跨艺术诗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莱辛的《拉奥孔》,但深入的批评实践和理论研究是随着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兴起而发展的。跨艺术诗学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90年代发展为一门显学,其核心概念"艺格符换"一直是研究热点,有学者亦称之为"艺格符换诗学"。论文梳理了欧美跨艺术诗学半个多世纪来的发展变化,考察"艺格符换"一词从修辞学用语到诗歌体裁进而到文艺批评术语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演变,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比较评析,为学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诗学 语词博物馆 艺格符换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艺术:当代欧美诗乐画跨艺术研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欧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9,共10页
诗画关系研究在欧美素有传统,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则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成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进而被音乐学界借鉴,拓展为诗乐画跨艺术研究,在欧美学界甚为兴盛。在此领域,史蒂芬·舍尔的“语绘音乐”,劳伦斯·... 诗画关系研究在欧美素有传统,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则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成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进而被音乐学界借鉴,拓展为诗乐画跨艺术研究,在欧美学界甚为兴盛。在此领域,史蒂芬·舍尔的“语绘音乐”,劳伦斯·克莱默的“音乐诗学”以及潘惜兰、莉迪亚·戈尔的“音乐艺格符换”,奥尔布赖特的“泛美学”等概念的提出与相关学者的批评实践,都对诗乐画跨艺术研究起到了开拓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绘画 音乐 艺格符换 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画互补:论罗塞蒂《观看美杜莎》中的跨艺术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欧荣 贾钰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7,共9页
《观看美杜莎》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兼诗人罗塞蒂绘制的一幅画作,另有一首同名诗作。国内外已有研究多是对诗歌内容的解读或是涉及美杜莎形象的文化研究,对诗画互动关系的探索尚有较大的空间。论文从跨艺术诗学的视角出发,还原《观看... 《观看美杜莎》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兼诗人罗塞蒂绘制的一幅画作,另有一首同名诗作。国内外已有研究多是对诗歌内容的解读或是涉及美杜莎形象的文化研究,对诗画互动关系的探索尚有较大的空间。论文从跨艺术诗学的视角出发,还原《观看美杜莎》从“诗画同框”到“诗画分离”的曲折过程,探析《观看美杜莎》中的诗画互补关系,从而揭示罗塞蒂的跨艺术创作理念。通过对美杜莎故事的隐喻和改写,罗塞蒂在作品中传达了自己对诗画关系乃至艺术本质的理解一一代表“纯粹理念”的美杜莎是不可直视的,而艺术作为中介向我们传达这一理念。罗塞蒂的诗画组合通过对美杜莎神话的跨艺术再现,也为读者/观者提供了多重的解读空间和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罗塞蒂 拉斐尔前派 美杜莎 诗画互补 艺格符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