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进步对艺术语言表达与创作形式表现新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楚小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67,共22页
在艺术发展进程中,技术进步与艺术各门类的发展紧密相关。技术不仅促使艺术生态整体发生了改变,而且促使艺术创作形式表现产生了新的特征,包括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艺术语言的综合化以及艺术传播的虚拟化等。新技术... 在艺术发展进程中,技术进步与艺术各门类的发展紧密相关。技术不仅促使艺术生态整体发生了改变,而且促使艺术创作形式表现产生了新的特征,包括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艺术语言的综合化以及艺术传播的虚拟化等。新技术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也带来了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上的变化。不论是影像作品还是视觉图像艺术,技术的发展和历史的潮流推动促使艺术创作表现元素的动态化特点更加突出。艺术语言表达的综合化顺应了时代潮流,整合了多种审美感受方式和艺术表达途径,满足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社会需求,实现了主观感受和客观效能的双重提升,同时还直接影响了作品思想内涵丰富性和社会意义复杂性的表现程度。受技术影响,艺术传播体系中信息传播的平台、方式和途径愈发呈现出虚拟化趋向,对艺术创作及其新形式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艺术语言表达 艺术创作形式 艺术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利场》的主题意蕴和语言表达艺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龚聪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Z期19-20,共2页
萨克雷的《名利场》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蕴含了名利场中无英雄的主题思想,同时饱含了对女性主义精神的赞扬,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不同性格、命运的描述,实现对"名利至上"的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讽刺。对于人... 萨克雷的《名利场》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蕴含了名利场中无英雄的主题思想,同时饱含了对女性主义精神的赞扬,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不同性格、命运的描述,实现对"名利至上"的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讽刺。对于人物性格、命运的刻画,萨克雷采用了讽刺、比喻以及烘托等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讽刺手法幽默、生动。本文通过对《名利场》字法层、词法层、句法层的语言结构分析来展现《名利场》的语言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利场》 主题意蕴 语言表达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语言表达艺术之浅见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永东 《理论月刊》 CSSCI 1999年第8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语言表达艺术 领导者 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技巧 领导工作 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技巧 人的工作 “四化”方针 表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业教育的课堂语言艺术
4
作者 吕莉莉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7期134-135,共2页
一、语言表达艺术 (一)课堂讲述的审关要求 讲述的关键在于教师讲述时的语言美。因此,讲述教学法对教师语言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从语言的内部属性来看,讲述的语言应情真感人、平易畅达、生动形象,要做到讲述情景朴实自然... 一、语言表达艺术 (一)课堂讲述的审关要求 讲述的关键在于教师讲述时的语言美。因此,讲述教学法对教师语言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从语言的内部属性来看,讲述的语言应情真感人、平易畅达、生动形象,要做到讲述情景朴实自然,如人其景;讲述人物栩栩如声,如见其人;讲述事件绘声绘色,如临其境;讲述科学准确严谨,如进自然。其次,从语言的外部属性来看,语速、语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确的运用语速和语调,可以大大增强语言外部特征的形象化和讲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 职业教育 语言表达艺术 教师语言 生动形象 外部特征 讲述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神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艺术 被引量:6
5
作者 郭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36,共2页
教师非语言表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性地运用非语言因素进行教学,可以成为一种高超精湛的艺术。眼睛是人的面部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透露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眼神是非语言交流中最为重要的沟通方式。课堂教... 教师非语言表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性地运用非语言因素进行教学,可以成为一种高超精湛的艺术。眼睛是人的面部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透露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眼神是非语言交流中最为重要的沟通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眼神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意,拉近师生彼此之间内心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智慧地运用眼神艺术对于有效组织教学、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来讲都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 眼神 有机组成部分 语言表达艺术 教育教学过程 内心世界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境视域下提升诗词朗诵语言功力的对策研究
6
作者 张玉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163,共2页
如今受众对广播、电视里一些经典美文的朗诵已是耳熟能详,其中深情、激昂、优美的语言表达艺术让人回味无穷。但是,笔者发现了一个“怪圈”:在不少朗诵表达中单纯追求声音的规整和优美,而怠慢了诗词意境的表现,在传播效果上耗损了... 如今受众对广播、电视里一些经典美文的朗诵已是耳熟能详,其中深情、激昂、优美的语言表达艺术让人回味无穷。但是,笔者发现了一个“怪圈”:在不少朗诵表达中单纯追求声音的规整和优美,而怠慢了诗词意境的表现,在传播效果上耗损了有效信息的传达,这是一种对朗诵的远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艺术 诗词意境 朗诵 功力 视域 有效信息 传播效果 优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邵康节体”诗歌特征及其对于宋代诗坛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邓红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49,共4页
 作为"自乐"、"乐时"与"乐万物之自得"的诗歌,"邵康节体"诗歌以"自在"取胜。它在诗学途径上空诸依傍,在写作心态上随意闲适,不讲究格律的经验和语言表达艺术,是宋代诗歌主流之外的...  作为"自乐"、"乐时"与"乐万物之自得"的诗歌,"邵康节体"诗歌以"自在"取胜。它在诗学途径上空诸依傍,在写作心态上随意闲适,不讲究格律的经验和语言表达艺术,是宋代诗歌主流之外的别调。但这并不意味着邵雍诗歌与时代诗歌风尚完全分离。在自在和自得的创作心态支持下,他将所谓的"宋型诗歌"带向了诗歌这种文体所能承受的变异之极限,到达了诗与散文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特征 意义 诗坛 语言表达艺术 “自在” 写作心态 宋代诗歌 创作心态 分界线 自得 诗学 闲适 格律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