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普通语言学到艺术语言学的呼唤 被引量:11
1
作者 骆小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46-51,共6页
自然语言包括常用的普通语言,即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两种。语言学家们对普通语言研究达到了精密化和理论化的程度,推动了普通语言学的繁荣与发展,但由于语言学家们很少涉猎到艺术语言的研究,造成了艺术语言学的缺位。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 自然语言包括常用的普通语言,即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两种。语言学家们对普通语言研究达到了精密化和理论化的程度,推动了普通语言学的繁荣与发展,但由于语言学家们很少涉猎到艺术语言的研究,造成了艺术语言学的缺位。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来解释艺术语言,人们往往就感到“理不直”,“气不壮”,并产生了对普通语言学的质疑。这不能怪普通语言学自身,而在于艺术语言学的“缺位”。语言学家们应该着力对艺术语言学的研究,还自然语言学一个完整的“自我”。人们的交际呼唤着艺术语言学。这也正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和2001年出版的《艺术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再探索》给我们留下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 普通语言学 艺术语言学 整体 认识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语言学刍议——兼论语言的张力与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才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144,共4页
中国语言学由于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影响,很长时间都无法跳出"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藩篱,主要以语言的"结构形式与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使语言研究陷入公式化、程式化的尴尬境地。语言学崭新的分支——艺术语... 中国语言学由于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影响,很长时间都无法跳出"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藩篱,主要以语言的"结构形式与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使语言研究陷入公式化、程式化的尴尬境地。语言学崭新的分支——艺术语言学解释了源于说话者内心世界、满载美感信息的非规范化言语形式,从而弥补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学 语境 语言“变异” 语言张力 语言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学的建构——评骆小所教授的《艺术语言再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礼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5-69,共5页
艺术语言学是由骆小所教授建立的一门语言学新兴学科。这门新学科的建立以骆小所教授 1 992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语言学》为标志。 2 1世纪伊始 ,骆小所教授以他的新著《艺术语言再探索》深化了艺术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本书从... 艺术语言学是由骆小所教授建立的一门语言学新兴学科。这门新学科的建立以骆小所教授 1 992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语言学》为标志。 2 1世纪伊始 ,骆小所教授以他的新著《艺术语言再探索》深化了艺术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本书从理论上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艺术语言研究的重要意义 ,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和现代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理论恢宏 ,视野开阔 ,具有前沿性和深刻的思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学 创新 书评 骆小所 艺术语言再探索》 学术价值 思辨性 修辞学 前沿性 理论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出系统:艺术语言的创建——评骆小所新著《艺术语言学》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汝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162-165,共4页
艺术语言学这门边缘学科,由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骆小所首创。他的新著《艺术语言学》是语言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艺术语言的专著。他运用自己在《修辞探究》建构的深层修辞理论,探索出了艺术语言的言语特点,揭示了艺术语言产生的运行轨迹... 艺术语言学这门边缘学科,由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骆小所首创。他的新著《艺术语言学》是语言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艺术语言的专著。他运用自己在《修辞探究》建构的深层修辞理论,探索出了艺术语言的言语特点,揭示了艺术语言产生的运行轨迹,即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分析了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以及艺术语言和语境、艺术语言的理解与欣赏等。为语言与艺术的接缘研究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使艺术语言研究有了新开拓,填补了艺术语言研究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它的理论视野恢宏,使语言研究者从理论上得到启发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学 特点 跨出系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语言学的学术体系
5
作者 陈丹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0-75,共6页
艺术语言学的学术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微观系统结构。系统内诸多组织分支协同层次有序行为,及其系统最本质的“自组织”行为,是艺术语言学的学术体系“新陈代谢”演化的动因。
关键词 艺术语言学 系统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汉学中沃尔夫林中国艺术研究的影响——兼论高居翰的视觉研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佩烔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18,共7页
20世纪前半期西方文艺理论的理性现代性思潮,催生了各种以艺术语言学取向和作品本体论为根本特点的形式主义流派。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和艺术风格学也是构成这一思潮并反映其特点的一部分,不但奠定了现当代西方艺术研究的一些基本面,也... 20世纪前半期西方文艺理论的理性现代性思潮,催生了各种以艺术语言学取向和作品本体论为根本特点的形式主义流派。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和艺术风格学也是构成这一思潮并反映其特点的一部分,不但奠定了现当代西方艺术研究的一些基本面,也符合了西方汉学领域的中国艺术研究的一些特定需求,从而在这一领域构成了基础性的影响。高居翰以作品和画面分析为中心的视觉研究方法,即是沃尔夫林理性化的艺术语言学取向与西方汉学中艺术研究需求相结合的一个典型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夫林 高居翰 理性化 艺术语言学 作品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云南语言研究的走向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清义 周芸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70-74,共5页
现代语言学一方面突破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局限,分化出音位学、熟语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分科;另一方面又突破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狭隘观点,创立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边缘学科。九十年代,为了适应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云... 现代语言学一方面突破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局限,分化出音位学、熟语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分科;另一方面又突破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狭隘观点,创立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边缘学科。九十年代,为了适应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云南语言学界一些学者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撰写了《艺术语言学》、《昆明方言的文化内涵》等一批有影响的专著,使传统语言研究,走向新的接缘学科研究。特别是《艺术语言学》,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创建了一门新的接缘学科,标志着云南语言学研究在九十年代新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语言文化学 修辞学 艺术语言学 功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简介
8
作者 禹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154-155,共2页
云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1987年2月1日由云南省教育厅审批成立。所长吴积才教授,副所长彭国钧教授;现任所长骆小所教授。该所现有教授2人:姚律人、骆小所;副教授5人:李万春、毛玉玲、张华文、王渝光、颜晓云;讲师9人:单春樱、姚一兵、刘... 云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1987年2月1日由云南省教育厅审批成立。所长吴积才教授,副所长彭国钧教授;现任所长骆小所教授。该所现有教授2人:姚律人、骆小所;副教授5人:李万春、毛玉玲、张华文、王渝光、颜晓云;讲师9人:单春樱、姚一兵、刘赛西、杨修品、薛玲、禹和平、冯英、涂良军、崔梅;校外兼职研究员4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 云南省高校 普通话 语言学 现代汉语 艺术语言学 云南人民 汉语方言 教育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师大学者介绍
9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95-95,共1页
云南师大学者介绍骆小所、当代语言学家,现代汉语专业硕士生导师,1948年生,云南陆良县人。现任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云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云南省高校高职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修辞学会... 云南师大学者介绍骆小所、当代语言学家,现代汉语专业硕士生导师,1948年生,云南陆良县人。现任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云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云南省高校高职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修辞学会西南分会副会长,骆小所教授1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学 云南人民出版社 云南省高校 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研究 现代修辞学 云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 《实用现代汉语》 中国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