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网络动漫的创作模式与艺术表现方式 |
孙芊芊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2
|
论平民化意识在重庆方言电视剧里的表现 |
王逸虹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5 |
1
|
|
3
|
论诗歌艺术的审美价值 |
张莉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0 |
|
4
|
维度、叙事与表演——动画片的艺术特质研究 |
刘倩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5
|
浅谈舞美设计中对灯光的感悟——灯光在舞台艺术中的运用 |
周剑
|
《电影评介》
|
2014 |
2
|
|
6
|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象征主义艺术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2 |
0 |
|
7
|
诗化与笑谑化——评王刚的《英格力士》 |
罗朋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1
|
|
8
|
《大鱼·海棠》中角色“古韵味”与“古造型”动画创意 |
刘卫红
黄瑜琪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9
|
《一步之遥》的舞台化呈现 |
马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安娜与狼》:卡洛斯·绍拉的隐喻迷宫 |
吴飒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论茶艺演示的技艺和内容内涵》之五——置茶 |
郑永球
|
《广东茶业》
|
2003 |
0 |
|
12
|
动画电影《勇敢传说》中色彩审美特征 |
庞博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3
|
动画电影的外在形态与叙事特征 |
刘雪松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鲁迅笔下的地狱意象 |
刘勇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0 |
3
|
|
15
|
略述新时期文学的两次裂变 |
李劼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6 |
3
|
|
16
|
刁斗的“游戏性”写作和他的《代号SBS》 |
江丹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7
|
试论郁达夫小说人物塑造的浪漫主义特点 |
任苏民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2
|
|
18
|
消费时代文学方言的轻与重 |
陈敏杰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0 |
|
19
|
遥远的回响——《故事新编》与《卢奇安对话集》的比较研究 |
郑家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20
|
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小说经典的继承发展 |
王英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