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的内在张力
1
作者 王凤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9,共11页
关于艺术哲学的思考贯穿了本雅明一生的理论研究,但其关注的主题并非一成不变。早期本雅明艺术哲学的主题是象征与寓言的关系问题,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的主题则是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的关系问题。在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的关系... 关于艺术哲学的思考贯穿了本雅明一生的理论研究,但其关注的主题并非一成不变。早期本雅明艺术哲学的主题是象征与寓言的关系问题,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的主题则是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的关系问题。在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的关系问题上,本雅明既区别于唯美主义,又不同于先锋派:唯美主义强调艺术自主性,力图使艺术脱离生活实践,反对艺术介入政治现实;先锋派则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力图使艺术回归生活实践,倡导艺术介入政治现实。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尽管不否认甚至还留恋艺术自主性,但更加强调艺术的政治功能,推崇甚至拔高艺术政治化。因而在成熟时期的本雅明艺术哲学中,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消解的内在张力,但本雅明最终还是倒向了艺术政治化,从而淡化、忽视甚至贬低了艺术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艺术哲学 艺术自主性 艺术政治化 唯美主义 先锋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向未来的艺术自主与行动
2
作者 刘晓丽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9,196,共17页
艺术自主性揭示了艺术哲学中两个重要维度:艺术审美与真理性内容,其分别对应艺术的主体性与反思批判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的创作、传播及体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介入模糊了艺术家的身份,传统的艺术主体性范畴... 艺术自主性揭示了艺术哲学中两个重要维度:艺术审美与真理性内容,其分别对应艺术的主体性与反思批判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的创作、传播及体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介入模糊了艺术家的身份,传统的艺术主体性范畴难以支撑日趋多元化的当代艺术主体。同时,算法驱动的社会机制稀释了艺术的反思性与真理性内容,社会呈现泛审美化与泛艺术化趋势。重塑艺术自主性需以未来为导向,通过艺术行动者网络的构建,探索技术、社会与非人行动者的共生关系,推动新艺术主体性结构的形成,通过艺术研究激活社会碎片的意义和价值,释放艺术的批判性力量,实现艺术在数字社会中的自主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 数字时代 艺术自主性 艺术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自主性:论艺术社会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被引量:4
3
作者 阳烁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近期流行的一种观点将艺术社会学划分为三种范式:“艺术--社会”学范式、“艺术--社会学”和新艺术社会学。本文试图通过进一步厘清艺术社会学的发展路径来反思这一分类方式的合理性,并且试图以艺术的自主性为核心重新对艺术社会学的研... 近期流行的一种观点将艺术社会学划分为三种范式:“艺术--社会”学范式、“艺术--社会学”和新艺术社会学。本文试图通过进一步厘清艺术社会学的发展路径来反思这一分类方式的合理性,并且试图以艺术的自主性为核心重新对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进行重新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学 审美转向 研究范式 艺术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艺术发展之体系的“创造” 被引量:2
4
作者 殷曼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8,共8页
18世纪在西方艺术史中是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西方艺术发展迎来了现代艺术体系的建立,这一体系的建立虽不表现在艺术风格及趣味的迥异上,但却在艺术观念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美的艺术体系的确立,艺术批评的体制化、现代艺术... 18世纪在西方艺术史中是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西方艺术发展迎来了现代艺术体系的建立,这一体系的建立虽不表现在艺术风格及趣味的迥异上,但却在艺术观念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美的艺术体系的确立,艺术批评的体制化、现代艺术史方法的成熟、美学学科的建立,以及一系列博物馆等现代艺术机构的规模化,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一种艺术体制的氛围,促成了西方现代艺术体系的系统化。同时,也正是18世纪为之后的19世纪艺术自主性的合法化,以及其后艺术门类的分化奠定了观念与体制上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体系 艺术 艺术批评 美学 艺术自主性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先锋派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韵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7,共6页
本文对20世纪西方先锋派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性考察,着重讨论了先锋派理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艺术形式问题、艺术的自主性问题,艺术与技术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力图说明先锋派是一个极为复杂矛盾的现象,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先锋派及... 本文对20世纪西方先锋派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性考察,着重讨论了先锋派理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艺术形式问题、艺术的自主性问题,艺术与技术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力图说明先锋派是一个极为复杂矛盾的现象,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先锋派及其理论往往展示的是矛盾的一个方面。在现代性状况下,先锋派及其理论都强调的是先锋派坚持高雅艺术传统、否定和批判现实的一面,而在后现代状况下,则更为关注先锋派的另一面,即先锋派与技术和市场的同谋关系,先锋派也由此被宣告终结了。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商品化和多元文化的并存,先锋派以艺术之名的反叛是终结了,但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先锋派文化则可能随着各种边缘文化运动的掀起而找到自己存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 先锋派理论 现代性 艺术自主性 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心与梦的探寻里寻找自由——论中国西部民族散文的意识流表现方式
6
作者 赵锐 涂鸿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6,共4页
在中国当代民族散文创作中,不少民族作家利用意识流手法表现主体的心理活动范围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感觉、经验、情绪与意识的或半意识的思想、回忆、期望、感情以及琐碎的联想都交融在一起,使其表达的内容、深层意蕴与文本形式更... 在中国当代民族散文创作中,不少民族作家利用意识流手法表现主体的心理活动范围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感觉、经验、情绪与意识的或半意识的思想、回忆、期望、感情以及琐碎的联想都交融在一起,使其表达的内容、深层意蕴与文本形式更加契合。展现出人物意识活动的多层次性、复杂性、隐秘性,增强了散文的层次感与立体感。也使中国当代民族散文创作由过去多表现为载道、言志与记事的单一文化意识形态,转向了文学审美独立性与艺术自主性的倾向,使中国当代民族散文创作步入了另一种审美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散文 意识流手法 审美独立性 艺术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