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艺术社会学理论的多面向讨论 |
林静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艺术社会学奠基人阿诺德·豪泽尔的学术与生平 |
冯白帆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3
|
“艺术—社会”学与“艺术—社会学”——论两种艺术社会学范式之别 |
卢文超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
4
|
中间道路的艺术社会学——詹尼特·沃尔芙艺术社会学思想探析 |
卢文超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5
|
|
|
5
|
艺术社会学发展态势探析 |
陶小军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6
|
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管窥布迪厄艺术社会学 |
朱国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
7
|
岑家梧艺术社会学研究对中国艺术史学的贡献 |
李小汾
陈芸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
8
|
是政治,还是美学?——T.J.克拉克的艺术社会史观 |
沈语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
9
|
权力诉求视野中的艺术生产——从布尔迪厄艺术社会学理论解读全国美展创作现象 |
侯文辉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0
|
艺术社会学的建构 |
杨道圣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1
|
“中间道路”的艺术史观——豪泽尔艺术社会学思想探析 |
方维规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12
|
论中国艺术社会学体系的建构 |
陶小军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3
|
艺术社会史的界别和范式更新 |
诸葛沂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4
|
不中立的审美中立——论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的社会批判维度 |
卢文超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5
|
艺术社会学视域下西方早期蕾丝时尚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
杨秋华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6
|
普列汉诺夫艺术社会学中的人类学思想 |
王建刚
应舒悦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7
|
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理论诉讼——以1930年代“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为对象 |
宋伟
吴泽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8
|
“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南国戏剧运动中的口号辨析 |
胡静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9
|
20世纪中国艺术社会学研究综述 |
徐剑
|
《学术论坛》
|
2002 |
1
|
|
|
20
|
阿多诺艺术社会学思想评析 |
易存国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