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社会学理论的多面向讨论
1
作者 林静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5-65,共1页
艺术与社会二者相互影响、紧密相连,艺术发展与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艺术社会学是以艺术为对象来研究审美活动中的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而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对缓慢。为了适应“艺术社会学”课程教学... 艺术与社会二者相互影响、紧密相连,艺术发展与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艺术社会学是以艺术为对象来研究审美活动中的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而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对缓慢。为了适应“艺术社会学”课程教学的需要,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艺术社会调研和艺术管理的综合能力,陶小军、侯力主编了《艺术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23年12月出版)。该书选取艺术社会学领域中的特定专题展开详细论述,在包含理论分析的同时,又有着丰富的艺术社会学现象与案例,对艺术社会学理论进行了多面向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社会调研 社会学领域 理论联系实际 商务印书馆 课程教学 表现形式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奠基人阿诺德·豪泽尔的学术与生平 被引量:5
2
作者 冯白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139,222,共8页
20世纪中叶,艺术史研究领域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变革。艺术史研究方法开始由传统的风格形式研究向艺术社会学研究转型。匈牙利艺术史学家阿诺德·豪泽尔作为艺术社会学的奠基人,在这场变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从阿诺... 20世纪中叶,艺术史研究领域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变革。艺术史研究方法开始由传统的风格形式研究向艺术社会学研究转型。匈牙利艺术史学家阿诺德·豪泽尔作为艺术社会学的奠基人,在这场变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从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脉络着手,论述了豪泽尔在这一过程中做起到的作用和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一些新发现的文献对其生平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以还原历史的语境,并对豪泽尔及其艺术社会学理论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艺术社会 阿诺德·豪泽尔 学术与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与“艺术—社会学”——论两种艺术社会学范式之别 被引量:11
3
作者 卢文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7,148,共5页
以卢卡奇、戈德曼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与以贝克尔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虽然都名为"艺术社会学",但却存在巨大的差异。前者以探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主旨,是"艺术—社会"学,是为了评判艺术价值之高低,重心落在艺术上;... 以卢卡奇、戈德曼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与以贝克尔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虽然都名为"艺术社会学",但却存在巨大的差异。前者以探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主旨,是"艺术—社会"学,是为了评判艺术价值之高低,重心落在艺术上;后者是用社会学研究艺术,是"艺术—社会学",是为了发展社会学,重心落在社会学上。尽管目前"艺术—社会学"是大势所趋,但是,它也存在自身的风险,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社会 社会 贝克尔 艺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道路的艺术社会学——詹尼特·沃尔芙艺术社会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卢文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114-120,148,共8页
詹尼特·沃尔芙是英国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她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认为艺术会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性,由此论证了艺术的社会性。与此同时,她认为艺术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地还原为社会历史因素和意识形态。... 詹尼特·沃尔芙是英国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她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认为艺术会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性,由此论证了艺术的社会性。与此同时,她认为艺术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地还原为社会历史因素和意识形态。艺术社会学应该将美学纳入研究图景。在此基础上,她对美国艺术社会学进行了批判:它对宏观的社会历史因素重视不够,流于琐碎;对艺术的意识形态因素反思不足,偏于天真;将审美排除出艺术社会学,倾向于简单的还原论。凡此种种,都是沃尔芙不能接受的。反过来,她也认为对于解决英国艺术社会学的问题,美国艺术社会学可以提供重要帮助:后者的经验研究可以弥补前者过于理论化的弊病。沃尔芙认为,一种既注重艺术社会建构性也注重艺术独特性的“社会学美学”,才是艺术社会学的未来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中间道路 詹尼特·沃尔芙 艺术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发展态势探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陶小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2,148,共5页
艺术社会学作为一门前沿性的学科,产生于18世纪初的法国,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新的态势。本文通过对艺术社会学发展历程的梳理、基础理论的总结、存在问题的说明,揭示出艺术社会学在当前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艺术社会 发展历史 理论基础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管窥布迪厄艺术社会学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国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9-96,F003,共9页
社会学对文学艺术的注视,并没有一个很辉煌的历史。经典社会学家,例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始终没有腾出很大的精力来研究文学艺术问题。与此相反,在布迪厄进入学术场域之初,就开始将文学艺术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布迪厄早... 社会学对文学艺术的注视,并没有一个很辉煌的历史。经典社会学家,例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始终没有腾出很大的精力来研究文学艺术问题。与此相反,在布迪厄进入学术场域之初,就开始将文学艺术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布迪厄早年对马克思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艺术社会 艺术感知 艺术接受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家梧艺术社会学研究对中国艺术史学的贡献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汾 陈芸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35-739,共5页
岑家梧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以人类学、考古学、文献学等方面的资料对图腾艺术、史前艺术和中国古代美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当成就,是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于艺术和艺术史展开研究的先行者。岑家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贡献主要在于他... 岑家梧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以人类学、考古学、文献学等方面的资料对图腾艺术、史前艺术和中国古代美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当成就,是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于艺术和艺术史展开研究的先行者。岑家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将社会学观点和方法应用于艺术和艺术史研究,将艺术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在艺术起源的问题上,他指出艺术产生的本质在于其特定的社会意义。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他反对艺术与社会人生无关的说法,认为应从社会生活来考察艺术的本质。他认为艺术社会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艺术的起源问题;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的进化问题;艺术进化的阶段问题;艺术天才问题。他对于艺术和艺术史展开的研究,在中国艺术史研究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有着独特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家梧 艺术社会 艺术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政治,还是美学?——T.J.克拉克的艺术社会史观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语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6,共5页
传统的艺术社会史在阶级、意识形态及艺术形式之间假定了某种较为粗陋的关系(比如豪泽尔的阶级决定艺术风格论),正是这个背景衬托出了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观的独特性:绘画并不能直接表现"阶级"和"意识形态",只有... 传统的艺术社会史在阶级、意识形态及艺术形式之间假定了某种较为粗陋的关系(比如豪泽尔的阶级决定艺术风格论),正是这个背景衬托出了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观的独特性:绘画并不能直接表现"阶级"和"意识形态",只有当这些范畴影响到绘画的视觉结构,从而改变有关绘画的既定概念(传统和惯例)时,这一点才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阶级 意识形态T.J.克拉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诉求视野中的艺术生产——从布尔迪厄艺术社会学理论解读全国美展创作现象 被引量:4
9
作者 侯文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8-201,共4页
"全国美展"自举办以来就以裹挟国家意识形态、融入大众关怀、超越艺术家个体行为的艺术表征出现。"全国美展"艺术生产现象归结于艺术生产自律性之外的诸多因素。本文通过布尔迪厄艺术社会学理论对"全国美展&qu... "全国美展"自举办以来就以裹挟国家意识形态、融入大众关怀、超越艺术家个体行为的艺术表征出现。"全国美展"艺术生产现象归结于艺术生产自律性之外的诸多因素。本文通过布尔迪厄艺术社会学理论对"全国美展"艺术生产场域进行研究,揭示出"全国美展"艺术生产中文化与权力的内在关系。表明"全国美展"艺术生产场是一种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的非自主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美展 艺术生产 场域 资本 权力 艺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的建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道圣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艺术学领域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艺术和艺术家的历史、艺术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艺术趣味的历史演变以及美学和艺术概念的历史演变,使艺术学摆脱了传统的形式主义和先验论的局限,将艺术从神圣化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恢复艺术... 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艺术学领域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艺术和艺术家的历史、艺术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艺术趣味的历史演变以及美学和艺术概念的历史演变,使艺术学摆脱了传统的形式主义和先验论的局限,将艺术从神圣化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恢复艺术在其所存在的特定社会环境中更为具体和真实的地位。艺术学因此就被建构为艺术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艺术社会 艺术体制 审美趣味 神圣化 学科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道路”的艺术史观——豪泽尔艺术社会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维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138,160,共7页
匈牙利艺术史家及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是最早将社会学命题整合进艺术史考察的学者之一,在国际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借助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来考察艺术的生产和接受,强调艺术与社会的互动,笃信艺术辩证法、艺术的悖论亦即对立因素的融合... 匈牙利艺术史家及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是最早将社会学命题整合进艺术史考察的学者之一,在国际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借助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来考察艺术的生产和接受,强调艺术与社会的互动,笃信艺术辩证法、艺术的悖论亦即对立因素的融合,并在方法上坚持走中间道路。他认为教育阶层决定艺术样式,根据阶层区分艺术形式和风格,可用于整个艺术史研究。他追求在整体性思想的指导下认识艺术及其复杂活动,并在卢卡契和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之间选择自己的现实主义艺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中间道路 艺术悖论 教育阶层 整体性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艺术社会学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陶小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140,共6页
艺术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而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相对缓慢,探讨中国艺术社会学构建体系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复杂的艺术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艺术社会学在构建过程中应汲取西方丹纳、格罗塞艺术社会... 艺术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而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相对缓慢,探讨中国艺术社会学构建体系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复杂的艺术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艺术社会学在构建过程中应汲取西方丹纳、格罗塞艺术社会学思想,以中国艺术社会学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借鉴艺术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明确艺术社会学研究对象,并借鉴社会学中成熟的定量研究方法,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统一,推动中国艺术社会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体系构建 艺术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史的界别和范式更新 被引量:3
13
作者 诸葛沂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6,共8页
艺术社会史作为一种艺术史研究方法,拥有悠久的学术发展史和多种类型,在当今应用最为广泛,但国内对其研究尚局限于个别人物(如豪泽尔)和传统范式。本文将艺术社会史界定为一种将艺术作品和社会历史进行接合表述的艺术史研究路径,依循&qu... 艺术社会史作为一种艺术史研究方法,拥有悠久的学术发展史和多种类型,在当今应用最为广泛,但国内对其研究尚局限于个别人物(如豪泽尔)和传统范式。本文将艺术社会史界定为一种将艺术作品和社会历史进行接合表述的艺术史研究路径,依循"是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标准,详述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社会史这两条路线,着重阐述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研究突破传统的范式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T.J.克拉克 豪泽尔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中立的审美中立——论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的社会批判维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文超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8,共8页
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对美国艺术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就以悬置审美判断的价值中立著称于世。但是,这种价值中立只是美学层面的,而不是社会层面的。贝克尔的艺术标签论指向了艺术界中的权力阶... 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对美国艺术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就以悬置审美判断的价值中立著称于世。但是,这种价值中立只是美学层面的,而不是社会层面的。贝克尔的艺术标签论指向了艺术界中的权力阶层;与此同时,通过对艺术界集体活动的描绘,贝克尔称颂了容易被人忽视的角色的贡献。这是一种反精英主义的价值立场。这种立场之所以形成,基于贝克尔自身的艺术经历、所受学术熏陶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风潮影响。这种价值立场影响了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的面貌,造成了他对艺术特殊性的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美学中立 社会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视域下西方早期蕾丝时尚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秋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138,共7页
蕾丝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服饰元素和恒久服饰时尚的演绎者,从多个方面承载了各个时期社会价值、社会变革、社会审美的印迹,也影响了近代和现代蕾丝时尚的发展进程。文章运用艺术社会学、图像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宗教信仰的物化载体... 蕾丝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服饰元素和恒久服饰时尚的演绎者,从多个方面承载了各个时期社会价值、社会变革、社会审美的印迹,也影响了近代和现代蕾丝时尚的发展进程。文章运用艺术社会学、图像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宗教信仰的物化载体到“人性觉醒”的象征,以及欧洲宫廷生活与蕾丝文化的传播与拓展两方面,对西方早期蕾丝时尚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西方早期蕾丝时尚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度的起始、逆转、辉煌,不仅取决于蕾丝纹样及工艺的精妙华贵,更取决于统治阶层炫耀财富及宫廷生活、时尚语境建构和传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手工蕾丝 时尚建构 文化传播 服饰纹样 艺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列汉诺夫艺术社会学中的人类学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刚 应舒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7-165,共9页
普列汉诺夫的艺术社会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发展。它在当时堪称文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这一视角强调社会学和历史学方法的重要性,重视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不可分割的联系及由此而来的历史制约性。文学艺术不是一个自... 普列汉诺夫的艺术社会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发展。它在当时堪称文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这一视角强调社会学和历史学方法的重要性,重视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不可分割的联系及由此而来的历史制约性。文学艺术不是一个自律自足的王国,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意识形态性。普列汉诺夫的艺术社会学因为受人类学(尤其是生物还原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一元论唯物史观和社会学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并未被贯彻到底,这导致他的艺术社会学没有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列汉诺夫 艺术社会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理论诉讼——以1930年代“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为对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伟 吴泽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7-173,共7页
20世纪初,弗理契的艺术社会学作为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被全面译介到中国。1932年苏联“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运动影响中国,弗理契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由大量译介转向全面批判。以“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为核心议题,艺术理... 20世纪初,弗理契的艺术社会学作为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被全面译介到中国。1932年苏联“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运动影响中国,弗理契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由大量译介转向全面批判。以“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为核心议题,艺术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理论基础、庸俗社会学批判以及普列汉诺夫、列宁和弗理契之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文艺论争。从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建构与反思看,弗理契的《艺术社会学》为中国早期“唯物史观艺术论”提供了体系和范本。1930年代这场批判运动又为当下的庸俗社会学反思敞开了再批判的空间。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看,这场批判运动呈现了1930年代中国理论界对普列汉诺夫和列宁艺术理论的不同接受状况。从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看,“普列汉诺夫—弗理契主义”批判运动最终指向艺术理论的“列宁阶段”和党性原则。今天,回顾或还原这一文艺论争的历史原像,对于当代中国艺术社会学理论建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艺术社会 左翼艺术运动 弗理契 普列汉诺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南国戏剧运动中的口号辨析
18
作者 胡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4,共8页
"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是田汉在领导南国戏剧运动时提出的活动口号之一。这个口号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指向,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强调要在广大的程度上发挥艺术的社会价值,让艺术对于社会生活起到... "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是田汉在领导南国戏剧运动时提出的活动口号之一。这个口号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指向,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强调要在广大的程度上发挥艺术的社会价值,让艺术对于社会生活起到更大的作用;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突出,也是对艺术影响社会、改革社会的主动性的强调;"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这一对概念的并举,意味着在承认艺术的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更注重用艺术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改造和影响的作用力。这是南国戏剧运动的核心精神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南国社 戏剧 艺术社会化” 社会艺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艺术社会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剑 《学术论坛》 2002年第4期89-91,共3页
艺术社会学是一门形成相对较晚的学科 ,从世界范围看 ,其萌芽约在 1 9世纪 3 0年代社会学问世以后。本文对 2 0世纪中国艺术社会学由引进到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 ,并结合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加以论述 ,主要介绍了各时期对于艺术社会学的... 艺术社会学是一门形成相对较晚的学科 ,从世界范围看 ,其萌芽约在 1 9世纪 3 0年代社会学问世以后。本文对 2 0世纪中国艺术社会学由引进到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 ,并结合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加以论述 ,主要介绍了各时期对于艺术社会学的不同看法及不同研究成果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这一学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 研究 发展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多诺艺术社会学思想评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易存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155-159,共5页
关键词 艺术社会 阿多诺 艺术 思想评析 艺术的真实 社会效果 艺术作品 异化现象 艺术 现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