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科技意识形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意义 |
陈定家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2
|
略论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 |
陈定家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3
|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再生产视阈中的政治学话语——阿尔都塞对重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种尝试 |
凌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4
|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析 |
周丽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5
|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述评 |
陈炳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5
|
|
6
|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转折——《德意志意识形态》异化思想的探讨 |
乐志强
|
《学术研究》
|
1981 |
1
|
|
7
|
《从意识形态到道德法:齐泽克社会批评理论研究》 |
陈剑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8
|
图像的力量:艺术家、哲学家和理论家的作用 |
阎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生产方式·意识形态·乌托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译介 |
金德万
|
《湖北社会科学》
|
1988 |
0 |
|
10
|
新时期艺术生产理论研究述评 |
叶纪彬
张丽
|
《江淮论坛》
|
2002 |
1
|
|
11
|
从“艺术生产理论”看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
张贞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论审美意识形态与作为大众文化的文学——纪念林焕平先生逝世两周年而作 |
王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3
|
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刘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评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 |
陈振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5
|
“艺术生产”理论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结语》 |
李益荪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3
|
|
16
|
跨世纪的对话——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 |
苏宏斌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7
|
艺术创意与设计的相关理论教育——《艺术创意与设计教育研究》评介 |
周杨东方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作为人类审美的意识形态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 |
仲呈祥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
|
19
|
在技术决定论与艺术政治化之间——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
毛一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20
|
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体系 |
何国瑞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