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技术把握与艺术把握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廷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98-102,共5页
电视节目的制作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能力,需要技术把握;但是,电视节目的制作又是带艺术性的精神活动,离不开艺术把握,并且,只有将技术把握转化为艺术把握,才能制作出好的电视节目。实现技术把握向艺术把握的转化,至少应处理好题... 电视节目的制作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能力,需要技术把握;但是,电视节目的制作又是带艺术性的精神活动,离不开艺术把握,并且,只有将技术把握转化为艺术把握,才能制作出好的电视节目。实现技术把握向艺术把握的转化,至少应处理好题材展示与题材开掘、主体内容的凸现与辅助因素的关照、画面语言与声响语言的互动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制作 技术把握 艺术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应对时刻领导者“独断”的合理性、合法性辨析及把握艺术
2
作者 孙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7,共4页
在危机应对时刻,应急预案为领导者“独断”的合理性提供支撑,应急法律为领导者“独断”的合法性提供支撑,应急体制为领导者“独断”的合理性、合法性提供支撑。领导者“独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独断”前领导者调整引发的“两断”式困... 在危机应对时刻,应急预案为领导者“独断”的合理性提供支撑,应急法律为领导者“独断”的合法性提供支撑,应急体制为领导者“独断”的合理性、合法性提供支撑。领导者“独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独断”前领导者调整引发的“两断”式困境、领导者“独断”中的响应级别界定困境、领导者“独断”后的集成困境。领导者“独断”不合理容易破坏政治生态、增加救援成本。领导者要合理、合法“独断”,须做到:有效甄选信息,破解“两断”式困境;树立人民观、问责观、舆情观,解锁危机应对困境;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消除集成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危机应对 “独断” 把握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若干事物的“度”的把握艺术
3
作者 余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5-48,共4页
课堂教学中的事物的"度"的把握艺术,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事物达到什么"度"为好所使用富有创造性的技巧、技术、方法、手段的总称。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严慈相济、体态语言运用、情理相统一、个性与... 课堂教学中的事物的"度"的把握艺术,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事物达到什么"度"为好所使用富有创造性的技巧、技术、方法、手段的总称。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严慈相济、体态语言运用、情理相统一、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等诸多事物,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呈现出对"严""慈"和严慈联结的"度"的把握艺术,对体态语言本身运用和体态语言运用与口头语言运用之间关系的"度"的把握艺术,对理性因素有机结合、情感因素有机结合和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有机结合的"度"的把握艺术,对教学个性化发展、教学共性要求和教学个性化发展与共性要求之间关系的"度"的把握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把握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哲理·诗情——就几篇小说谈象征手法的美学追求
4
作者 乌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75-79,共5页
近几年来,就反映内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题材来看,出现了不少颇有艺术感染力的中、短篇小说.这类小说往往“通过主题的延展,大大超越了题材本身的时空意义”,从而在哲学的意义上概括了当今时代北方民族的精神气质,显出深邃的艺术思辩力量... 近几年来,就反映内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题材来看,出现了不少颇有艺术感染力的中、短篇小说.这类小说往往“通过主题的延展,大大超越了题材本身的时空意义”,从而在哲学的意义上概括了当今时代北方民族的精神气质,显出深邃的艺术思辩力量,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当然,这种象征手法作为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艺术把握和表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手法 美学追求 西方象征主义 小说 当代作家 时空意义 精神气质 男孩 艺术把握 蒙古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时间再探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建民 《当代文坛》 1987年第3期11-15,共5页
“文学时间”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概念。随着我们的视野逐渐从文学的静态分析伸向动态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学的时间要素,寻求对文学作品中错综复杂的时间现象作出更深入、更科学的解释。 大致说来,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两... “文学时间”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概念。随着我们的视野逐渐从文学的静态分析伸向动态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学的时间要素,寻求对文学作品中错综复杂的时间现象作出更深入、更科学的解释。 大致说来,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传统的文艺理论把文学时间归结为作品中随事件的发展而延伸的生活时间。自从莱辛第一次把文学划为时间艺术起,这种时间观就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直到现代英国著名小说家爱·摩·福斯特,仍然是这种时间观念的忠实信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时间 文学作品 心理时间 再探 艺术 主观色彩 时间观念 物质形态 意识活动 艺术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欧美现代派文学的文化地位
6
作者 刘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41-42,19,共3页
浅谈欧美现代派文学的文化地位刘进在欧洲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曾雄霸文坛。其武器就是所谓的“理性主义”。但理性主义对现实的批判并非很成功。首先是现实社会并非象理想的那样文明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类的许多美... 浅谈欧美现代派文学的文化地位刘进在欧洲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曾雄霸文坛。其武器就是所谓的“理性主义”。但理性主义对现实的批判并非很成功。首先是现实社会并非象理想的那样文明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类的许多美梦,正如日本现代派作家厨州白村在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尤利西斯 文化地位 奥德赛 艺术把握世界 布鲁姆 理性主义 现代社会 感性活动 水仙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基础和理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华岗 《文史哲》 1981年第2期3-16,共14页
美学是研究客观事物和现象中的美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人们对现实的艺术把握的科学,是关于广义的艺术创作的科学。美学是这样的一门科学,它研究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中、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劳动和教育中、艺术和科学本... 美学是研究客观事物和现象中的美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人们对现实的艺术把握的科学,是关于广义的艺术创作的科学。美学是这样的一门科学,它研究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中、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劳动和教育中、艺术和科学本身中的美的特性和规律,研究美感和美学欣赏以及把艺术把握理解为从审美上形象地认识现实和积极地影响现实,怎样用美学规律和方法教育人。美学实质和美学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审美有它特殊的职能,并且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和积极的改造作用。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和改善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这个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就少不了要应用美学这门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美学观念 艺术把握 美学基础 社会生活 艺术 典型环境 莎士比亚 资本主义制度 典型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自我的文学
8
作者 冯宪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25,22,共4页
文学是人对世界的艺术把握,在批评了“背对生活,面向自我”的不正确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倾向时,我们不能走向否定文学必然要面对自我的另一种片面性。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关系。文学对人与自我... 文学是人对世界的艺术把握,在批评了“背对生活,面向自我”的不正确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倾向时,我们不能走向否定文学必然要面对自我的另一种片面性。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关系。文学对人与自我关系的艺术把握是创造文学价值的重要一环。 古希腊雅典娜神庙的门楣上刻着一条神谕:“认识你自己”。它庄严的向人们昭示,人对自我的认识,不是出于一种好奇心,而是人的基本职责。这是一个绝对命令,一个重要的价值法则。卡西尔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的一切争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我 文学价值 艺术把握 社会主义文学 把握自我 认识自我 《离骚》 谜语 人生意义 同一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