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形态与审美理想
1
作者 余东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92-97,共6页
关于艺术批评史上的诗与画的关系问题的讨论,一般多是从狭义的艺术形态学的角度来进行的,也就是只注意到诗与画在表现题材、媒介、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或优劣问题。其实,诗画之辩的意义,主旨并不限于此。这一点,只要联系到艺术史的事实,就... 关于艺术批评史上的诗与画的关系问题的讨论,一般多是从狭义的艺术形态学的角度来进行的,也就是只注意到诗与画在表现题材、媒介、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或优劣问题。其实,诗画之辩的意义,主旨并不限于此。这一点,只要联系到艺术史的事实,就可以直觉地感受到。显然,艺术门类发展的不平衡是艺术史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西方艺术史上,空间艺术(建筑、雕刻、绘画)的鼎盛和繁荣明显地早于时间艺术(诗和音乐)。而且,近代的空间艺术相对于古典的空间艺术,在其艺术语言方面则可以说是发生了一场革命。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审美理想 浪漫主义 艺术形态学 空间艺术 时间艺术 诗与画 近代艺术 古典主义 音乐艺术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艺术哲学的特色及其影响
2
作者 潘立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5-67,共3页
我们不妨把朱熹的艺术哲学比作中国古典美学和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古塔。也许是由于这座古塔置身于朱熹庞大的理学建筑群中,理学的名声掩抑着它;也许是由于这座塔本身的建筑具有矛盾的多面性,人们往往只窥见一面而看不清全貌,也许是由于这... 我们不妨把朱熹的艺术哲学比作中国古典美学和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古塔。也许是由于这座古塔置身于朱熹庞大的理学建筑群中,理学的名声掩抑着它;也许是由于这座塔本身的建筑具有矛盾的多面性,人们往往只窥见一面而看不清全貌,也许是由于这坐塔因宠着理学大师的神圣光环而受过封建正统文人的膜拜或权势者的供奉,于是引起了后人的反感;也许是由于这座塔本身就包含着腐朽的建筑,或者因年代久远而散发出令人讨厌的气息……总之,它被掩抑着,被误解着、被反感着,被回避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哲学 朱熹 中国古典美学 传统文化 理学 艺术审美理想 艺术 正统文人 系统性 矛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9
3
作者 傅合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4-98,共5页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一部在中国书法美学史上极有理论特色的著作。他以倡变、求新为价值取向,尊碑抑帖,反对书法中的保守、僵化倾向;以性情自由为表现心态,批评唐人及帖学中的以理抑情、以工巧害意,弱化艺术表现力的弊端;以...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一部在中国书法美学史上极有理论特色的著作。他以倡变、求新为价值取向,尊碑抑帖,反对书法中的保守、僵化倾向;以性情自由为表现心态,批评唐人及帖学中的以理抑情、以工巧害意,弱化艺术表现力的弊端;以粗拙、雄强、具有崇高意识特征的书法风格,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卑视帖学纤柔、和婉、甜俗、靡弱的艺术风尚。康有为的书法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书法艺术 艺术审美理想 价值取向 书法美学思想 帖学 中国书法 郑板桥 书法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晏殊词美学风格浅论
4
作者 张忠纲 董利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6,共6页
一个有头脑、有追求的艺术家,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包孕着社会历史、文化、审美等多种价值涵量。他所建构的艺术世界往往是独立自足、充满内在艺术秩序和特殊结构方式的世界。他肯定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审美理想,肯定会获得一种独特的... 一个有头脑、有追求的艺术家,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包孕着社会历史、文化、审美等多种价值涵量。他所建构的艺术世界往往是独立自足、充满内在艺术秩序和特殊结构方式的世界。他肯定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审美理想,肯定会获得一种独特的与客观世界对话的艺术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信息传达给世界。北宋词人晏殊无疑是这一层次艺术家中的一分子。他的《珠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审美理想 美学风格 晏殊词 《珠玉词》 审美意识 主人公 艺术世界 情感形态 艺术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