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媒艺术学学科人工智能转型的趋势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贾秀清 王若楠 买根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9,共10页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从底层走向端口,各类艺术形态趋于传媒化的互相兼容,并融汇成跨学科跨领域联通的知识体系,驱动传媒艺术学学科驶入新一轮“大航海时代”。纵观传媒艺术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技术在机械、电子、数字、智能等方面,由隐性到...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从底层走向端口,各类艺术形态趋于传媒化的互相兼容,并融汇成跨学科跨领域联通的知识体系,驱动传媒艺术学学科驶入新一轮“大航海时代”。纵观传媒艺术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技术在机械、电子、数字、智能等方面,由隐性到显现地作用于传媒艺术,深刻影响其形态和传播方式,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传媒艺术带来新质生产力,也推动了学科知识体系及其内涵的重构。在此变革下,自觉把握这一学科“地理大发现”的挑战与机遇,尽早预判和发现传媒艺术学学科“新大陆”,从人才底层厚植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反拨可能出现的学科“殖民”现象,在已来的未来技术情境中开掘传媒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路径,对中国传媒艺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学学科 人工智能 趋势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与科学:艺术学学科“双一流”建设的一种设想 被引量:9
2
作者 仲呈祥 冯巍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共5页
文章建立在对2011年艺术学升门以来5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及审批结果"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重点描绘了"艺术史论""艺术与科技"这两个二级学科的总体图景,提出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 文章建立在对2011年艺术学升门以来5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及审批结果"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重点描绘了"艺术史论""艺术与科技"这两个二级学科的总体图景,提出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大力加强"艺术学理论"的一级学科建设,调整并丰富其所属的二级学科的设置。尤其是2017年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无论是综合型大学还是艺术类专业院校,都非常关注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各种高端论坛频频举办,各种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但是,这不仅仅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传统的哲学问题,更是艺术学高等教育领域早已存在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就目前而言,把早已逃逸出"设计学"一级学科疆界的"艺术与科技"这个二级学科,改派到"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之下,并重新界定其学科建设以及学术研究的边界,不仅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而且是合乎实际的、可行的,也必将为艺术学学科的整体发展开辟新的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艺术与科 艺术与科技” “双一流” 艺术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学学科设立与艺术学理论发展历程探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113,共20页
针对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学史的梳理,需要明确其交织出的两条主要历史脉络,一条是艺术学理论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发展途径;另一条是按照学科设立体制形成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途径。涉及前者的史学问题比较复杂,... 针对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学史的梳理,需要明确其交织出的两条主要历史脉络,一条是艺术学理论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发展途径;另一条是按照学科设立体制形成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途径。涉及前者的史学问题比较复杂,涵盖自新时期以来艺术学理论演变历史进程中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探讨。后者关于艺术学学科史的问题则较为直接,这是对一个学科发展路径的考察。从学科史研究来看,不仅可以全面了解艺术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增强对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学科价值及学科作用的认识,而且更可以了解学科发展规律与趋势。同时,也将从学科史的角度拓展对我国新时期以来艺术学史整体发展格局的认识。简而言之,本文试图从艺术学学科设立的历史和艺术学理论演进的历史这两方面,来考察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学史的发展状况,为完整论述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作进一步的跟进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艺术学学科 艺术理论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艺术学学科变迁及当前学科构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一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3,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历程深刻地解放了中国艺术门类和中国艺术学学科。与中国艺术门类潮的经历相应,中国艺术学学科经历学科恢复与重建、学科开放与发展、学科升“门”及学科门类开垦与耕耘等时段。当前中国艺术学学科门类面临一系列差异化困扰... 改革开放40年历程深刻地解放了中国艺术门类和中国艺术学学科。与中国艺术门类潮的经历相应,中国艺术学学科经历学科恢复与重建、学科开放与发展、学科升“门”及学科门类开垦与耕耘等时段。当前中国艺术学学科门类面临一系列差异化困扰:艺术实践—艺术研究的交并型学科与纯研究型学科之间、纯研究型学科(即艺术学理论)与艺术实践—艺术研究交并型学科(即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之间、四个艺术实践—艺术研究交并型学科之间或内部都同时存在差异化困扰,这使得艺术学学科门类呈现出与其他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的学科门类景观: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人类艺术活动必然包含永不舍弃的艺术实践与艺术研究两方面。当前推进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迫切需要探究学科构型:一个层面是艺术学理论的表层学科构型,另一个层面是其深层学科构型。带着属于中国文化传统核心的“诗”“诗意”“诗性”或“诗兴”继续前行,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学学科才会有自身的真正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学学科 改革开放40年 艺术理论 学科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学科发展的新向度——2007“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季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123-125,共3页
2007"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6月1日至3日在东南大学召开。首先,与会者就艺术学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其次,专家们还就艺术学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以... 2007"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6月1日至3日在东南大学召开。首先,与会者就艺术学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其次,专家们还就艺术学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以及艺术学学科发展中的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此外,中国传统艺术、民俗艺术的拯救、艺术的通识教育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会者通过反思和总结,提出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的新向度,表达了进一步深化艺术学研究的迫切愿望。会议决定由东南大学牵头筹建中国艺术学学会,对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学科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艺术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评陶思炎教授新著《民俗艺术学》
6
作者 邱红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8-240,共3页
2013年,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陶思炎教授出版了《民俗艺术学》一书,该书为2009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艺术学为一级学科以来,民俗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首部学科建设性著作,该书的出版... 2013年,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陶思炎教授出版了《民俗艺术学》一书,该书为2009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艺术学为一级学科以来,民俗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首部学科建设性著作,该书的出版是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民俗艺术学》一书构建了民俗艺术学的基本范畴的研究体系,突出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并从美学角度出发,阐释了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形态,此外书中还涉及与涵盖了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艺术学学科 角度 审美特征 审美形态 理论体系构建 视角 应用研究 艺术研究 艺术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时代大潮中推进艺术学的发展——第四届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年会综述
7
作者 田川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第四届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年会是一次学术层次较高、创新意识浓郁的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从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艺术学基本理论研究、艺术学研究方法与艺术学学科教学方法研究、当代艺术批评研究以及关于艺术学在应用领域的... 第四届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年会是一次学术层次较高、创新意识浓郁的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从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艺术学基本理论研究、艺术学研究方法与艺术学学科教学方法研究、当代艺术批评研究以及关于艺术学在应用领域的发展等方面展开研讨,获得丰富的成果,对于促进艺术学学科发展、服务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学科 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王红 王微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0,共4页
2019年11月24日,以"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为主题的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协办,湖北大学艺... 2019年11月24日,以"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为主题的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协办,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艺术学学科建设 艺术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与设计专业 高等教育 艺术教育委员会 创造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评《高校艺术学学科竞争力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宫海婷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取得骄人的成就,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育模式已然形成。与此同时,报考艺术学院的考生,或开办相关学科专业的院校也是越来越多。为此,我国将艺术学从一级学科提... 在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取得骄人的成就,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育模式已然形成。与此同时,报考艺术学院的考生,或开办相关学科专业的院校也是越来越多。为此,我国将艺术学从一级学科提升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突破了常年来将艺术学科放置于文科门类下导致其学科发展所遭受的瓶颈和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事业 提升策略 艺术学科 学科门类 人才培育模式 竞争力评价 高校艺术教育 艺术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理论正名与艺理学归位观念
10
作者 梁玖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48,共9页
针对已成为过去时态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我们需要从学科历史教训的视角反思构筑艺术学学科“艺道”世界的基础性与根本性问题;积极应对学科制度变革,系统追问学科“出位之思”与“正位之卫”之间的关系;基于艺术学的学理逻辑、学科建... 针对已成为过去时态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我们需要从学科历史教训的视角反思构筑艺术学学科“艺道”世界的基础性与根本性问题;积极应对学科制度变革,系统追问学科“出位之思”与“正位之卫”之间的关系;基于艺术学的学理逻辑、学科建构逻辑与历史逻辑,揭示“艺术学理论”学科作为延伸性存在的本质与历史,以及作为价值表征的“艺理学”的自适力价值;在厘清学科理想、本质与历史的基础上,明确“艺术学理论”的新生论域、论题、道路与方法,推动“艺术学理论”归位为“艺理学”,以整体体现学科正位之力,确保学科自身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为艺术学学科建设提供思想、概念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艺理 艺术学学科 艺术研究 艺术理论体系 艺术“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吉象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共3页
自从艺术学正式升格为门类,下辖五个一级学科之后,如何构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中国艺术学来讲,就是要从宏观与整体的角度,努力寻找... 自从艺术学正式升格为门类,下辖五个一级学科之后,如何构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中国艺术学来讲,就是要从宏观与整体的角度,努力寻找出各门艺术的"相同之处或相通之处",也就是寻找出涵盖各门艺术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规律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来探讨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中国艺术学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国艺术历史悠久,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里艺术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门类众多,除了世界各国通常都有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等门类之外,中国艺术还有自己独特的一些艺术种类;中国艺术体系繁杂;中国艺术成就辉煌。所以,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同样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中国传统艺术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乃至艺术门类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加强对中国艺术学的研究,不但是完善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培养艺术学人才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我国各个门类艺术实践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艺术家关键是能否在创作中做到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追求,同时又能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国艺术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艺术 升格 门类 中国艺术学学科 体系建设 基础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树木初成林,尚待开放大气象--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以来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一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1,122,共6页
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十年来,学位授权点数量稳步增加,确立学科性质和学科方向,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体系,着力推进学术研究,对全国文艺评论、文化传承创新、艺术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还存在不足或待... 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十年来,学位授权点数量稳步增加,确立学科性质和学科方向,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体系,着力推进学术研究,对全国文艺评论、文化传承创新、艺术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还存在不足或待完善方面:学科主体性不足,学科的核心领域的原创性或突破性成果不够,学科核心课程体系虽已编制但尚待实施,学科的国内国际承认度尚有欠缺。十年树木初成林,枝繁叶茂待来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尤需增强学科主体性,争取在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学科核心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和突破性成果,让学科核心课程体系在实施中逐步调整和完善,保持学科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结合,通向开放有度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未来。艺术学理论的开放有度的学科战略和四条路径在于,一是以艺术门类研究为基础,二是以跨艺术门类研究为主干,三是以艺术类研究为导向,四是以艺术行业应用为拓展。如此四路并进有望在未来成就其学科大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学科 学科主体性 开放有度的学科战略 学科大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中的艺术学门类建构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3,共7页
艺术是否具有独立价值应当在文化精神层面上来认知,艺术学门类的建构同样需要文化视野的认知和阐释。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学门类的建立,不仅是翻身或者归位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承认艺术精神是人类创造精神、艺术文化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 艺术是否具有独立价值应当在文化精神层面上来认知,艺术学门类的建构同样需要文化视野的认知和阐释。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学门类的建立,不仅是翻身或者归位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承认艺术精神是人类创造精神、艺术文化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要义。从艺术学一级学科到艺术门类的跨越,不仅是观念形态和等阶意义上的转变,其实还有文化构成的考量。从文化精神发展的角度看,艺术学科升为门类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大事,给予艺术文化和艺术教育更为开阔的空间,是需要艺术人珍惜学科发展机遇而不是放纵乃至于泛滥学科扩展,这才是艺术文化成熟与否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 门类建构 艺术学学科 文化视野 文化认知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脉络、定位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松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8,41,共11页
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和主要方向。用中国话语梳理、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经典文献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为勾画和建构... 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和主要方向。用中国话语梳理、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经典文献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为勾画和建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方法论,也是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建设的必然走向。抽丝剥茧中国艺术学理论生发、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因果得失,详细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产生、建构的发展脉络进行细致梳理,具体为西学东渐下的中国古典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转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方向、新时期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转机、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自觉自醒的新时代,并以此为时间节点进行断代分析,又从唯物史观与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创新中国古典艺术学当代阐释话语体系定位、世界视野与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和理论落脚点,以及话语体系构建的源头和方法论基础。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学科、话语体系,用中国化的理论阐发中国艺术经验,是艺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艺术研究的使命所在。用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表现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身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必须从自主性、创新精神、立足传统、实事求是、聚力突破、批判反思、多元化建构、学术资源建设等八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艺术学学科 中国特色艺术理论话语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理论的新视野与新方向——“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传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1-192,共2页
为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增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化影响力,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暨“艺术学理论的新视野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1—15日在沈阳召开。此次会议由全国艺术学学会主办,鲁迅美术学院承办,《社... 为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增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化影响力,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暨“艺术学理论的新视野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1—15日在沈阳召开。此次会议由全国艺术学学会主办,鲁迅美术学院承办,《社会科学辑刊》杂志社、上海大学、东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百家》杂志社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管理 研讨会主题 会议综述 理论学科 首都师范大 术交流 文化影响力 上海大 艺术学学科 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共识,全力推动中国艺术学理论高质量发展--“艺术学升门十年:未来的展望”网络学术论坛述评 被引量:4
16
作者 宗祖盼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0-214,共5页
2020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宣布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中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的第十年。为进一步推动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促进艺术学理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深... 2020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宣布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中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的第十年。为进一步推动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促进艺术学理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于6月2日举办了“艺术学升门十年:未来的展望”网络学术论坛,特别邀请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成员,共同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十年来.该学科尤其是其中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构发展历程进行学术回顾与总结,畅谈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艺术升格 艺术学学科建设 学科门类 术体系 文化产业 话语体系建设 评议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17
作者 仲呈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不断强调文化建设,重视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突出强调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所以,今天的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艺术学学科建设应该引导民族精神提...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不断强调文化建设,重视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突出强调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所以,今天的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艺术学学科建设应该引导民族精神提升和艺术鉴赏的公赏力提升,一要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二要把适应需求与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这就是辩证思维。整个文化建设,包括艺术鉴赏力、公赏力的培养,都必须遵循着"两个结合"的重要原则。在当下时代背景下,艺术学学科建设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高度重视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资源的发掘,以高度的民族文化、民族美学自信,强化民族学理思维。集中力量把艺术学学科特别是艺术学理论这个年轻的学科建设好,让这个学科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挥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学科 艺术理论 文化建设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人类审美的意识形态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
18
作者 仲呈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文艺是一种人类审美的意识形态。当前,应当把文艺作为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范畴加以高度重视,提高它的社会地位。整个思想战线上的任务是如此,艺术学学科建设的任务也是如此。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要弘扬主旋律... 文艺是一种人类审美的意识形态。当前,应当把文艺作为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范畴加以高度重视,提高它的社会地位。整个思想战线上的任务是如此,艺术学学科建设的任务也是如此。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人类的精神生产包括电影生产应该将价值导向放在首位,应该强调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导向。当下艺术的创作与鉴赏缺乏理论支撑,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这是很值得艺术学门类学科建设和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自身关注的。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历史学的基本观点在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四个讲清楚",跟我们艺术学和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密切相关。作为人类审美的意识形态的艺术学学科建设和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理应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姿态参与到党的极其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里面去,做出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艺术学学科 艺术理论 学科建设 意识形态 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世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88-92,共5页
我国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主要是从1990年前后开始在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艺术学学科逐步设立的,其学科门类划分也是归为文学类专业下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其教学往往侧重语言文学类课程。据《2010年招收艺术类本科专... 我国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主要是从1990年前后开始在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艺术学学科逐步设立的,其学科门类划分也是归为文学类专业下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其教学往往侧重语言文学类课程。据《2010年招收艺术类本科专业普通高校名单》相关数据统计可知,2011年全国艺术类本科在校学生达117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 实习教 戏剧 西北政法大 艺术学学科 学科门类 艺术院校 实习效果 实习单位 实习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凡
20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蓝凡,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合作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学科召集人;上海大学艺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曾担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舞蹈分委会... 蓝凡,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合作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学科召集人;上海大学艺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曾担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舞蹈分委会主任。《上海艺术家》杂志社社长、主编;《艺术学》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大 兼职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词审定 流动站 艺术学学科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