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灵韵”的复归与“经验”的贬值: AI时代的艺术复制问题 |
马欣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艺术复制品的地位及美学价值 |
张春蕾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
3
|
无名者的光环:本雅明和朗西埃论机械复制艺术 |
夏开丰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4
|
找准定位 以品质求生存——中国书画类艺术品复制市场新动向分析 |
董香菊
|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5
|
“机械复制艺术”与“文化工业”——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之比较研究 |
陈玉霞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
6
|
论数字化技术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
黄鸣奋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1
|
|
|
7
|
韵味的悬搁:从崇拜走向展示──谈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 |
王志耕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9 |
2
|
|
|
8
|
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本雅明的灵光理论与艺术的终结 |
张冰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9
|
传播张力与艺术形态的变革 |
李庆林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10
|
灵韵脉脉尽氤氲——论本雅明的“灵韵”观 |
罗如春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2
|
|
|
11
|
本雅明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启示 |
王涌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2
|
龙成国际登陆新三板,娄德龙该如何讲好后面的故事! |
侯金香
|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3
|
旁观的天使——《西斯廷圣母》和瓦尔特·本雅明 |
达尼埃尔.阿拉斯
殷俊洁
|
《艺术设计研究》
|
2010 |
1
|
|
|
14
|
数字电影与数码化历史语境下的“新灵韵”表达 |
刘小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5
|
台湾影印四库全书在海外长期展出 |
江工
|
《中国出版》
|
198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