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受众视角的艺术营销辨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杨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营销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它可以为艺术组织更好的服务,为艺术作品找到更适合的受众,同时也将优秀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传播出去,为更多的人带来美好的艺术体验。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艺术组织...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营销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它可以为艺术组织更好的服务,为艺术作品找到更适合的受众,同时也将优秀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传播出去,为更多的人带来美好的艺术体验。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艺术组织在进行营销的时候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人们对艺术营销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将这些错误的认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艺术受众的角度提出了艺术组织的营销方式和理念,以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也希望对相关的艺术机构和学者有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受众 营销 艺术组织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文化消费与艺术电商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桑子文 金元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50,共10页
随着艺术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创造稀缺"的艺术品电商发展迅速。标的物从藏品到产品、受众从小众到大众、渠道从线上到线下、定位从专业到细分的四个转变反映了艺术消费品市场的重要变革。互联网已经从一种技术优势变成... 随着艺术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创造稀缺"的艺术品电商发展迅速。标的物从藏品到产品、受众从小众到大众、渠道从线上到线下、定位从专业到细分的四个转变反映了艺术消费品市场的重要变革。互联网已经从一种技术优势变成了通用工具,艺术电商不再是简单的线上业务复制。互联网应用中诞生的新一代艺术受众的文化消费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对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情境互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艺术电商为了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在同等情况下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受到市场认可的优秀艺术家、高品质或稀缺的艺术品。为了同拥有大量稀缺藏品和知名艺术家资源的拍卖行、画廊等传统利益方及同类电商竞争,艺术电商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创造稀缺性。在互联网情境下,"消费中学习"理论要求艺术电商通过培育优秀的艺术家和输出优质的艺术作品来提高新兴受众的文化消费存量,形成用户强偏好,培育用户群体。这两者的本质目的都是利用互联网创造稀缺的艺术用户和体验,攫取制定艺术市场的价格机制话语权,来实现更大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电商 文化消费 艺术消费品 艺术受众的文化消费模式 创造稀缺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化语境下艺术批评的功能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07,共7页
艺术批评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曾经承担过艺术创作的指导者、作品意义的阐释者、受众的引导者、艺术批评者的自我表现等诸多角色。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艺术批评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是社会文化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艺术创作高峰的... 艺术批评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曾经承担过艺术创作的指导者、作品意义的阐释者、受众的引导者、艺术批评者的自我表现等诸多角色。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艺术批评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是社会文化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艺术创作高峰的测量者和推动者,能够提升艺术受众的审美能力,满足艺术批评者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专业艺术批评的发展要以艺术批评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为根基,并避免学术化和碎片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批评 艺术学理论 艺术创作 艺术受众 当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何真正地理解艺术作品
4
作者 张斌宁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11-115,共5页
目前 ,有关艺术审美的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惑。以生活感受为基础 ,从作为审美客体的艺术作品以及作为审美主体的艺术受众两方面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关键词 艺术 审美 生活 审美客体 艺术作品 审美主体 艺术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