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介入生成影像:基于关键词创作的技术逻辑和艺术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邢大川 丁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5,共7页
自ChatGPT爆火之后,AI似乎席卷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成为一把“利刃”。在平台、媒体公司和个体的不断尝试中,AI已然介入影像创作,并取得了相应的关注。借助于用户生成内容的逻辑,通过影像短片的实操经验,结合业内已成型的相关案... 自ChatGPT爆火之后,AI似乎席卷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成为一把“利刃”。在平台、媒体公司和个体的不断尝试中,AI已然介入影像创作,并取得了相应的关注。借助于用户生成内容的逻辑,通过影像短片的实操经验,结合业内已成型的相关案例,提出AI关键词生成创作的技术逻辑,指出人机协同是AI生成影像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比实验论证,在相同时间长度内,AI生成画面欠丰富性。AI的介入创作可以有合理的艺术价值,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仍存在诸多问题。在越发完善的发展中,AI需要被设定出相应的技术、艺术和道德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关键词创作 人机协同 艺术反思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反思与反思的艺术——尤凤伟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阅读札记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1,共8页
在我眼中,尤凤伟既是一个具有某种神秘性的作家,又是一个真正突破了文学意义上的“山东传统”与“山东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给我们以意外的惊喜。那些在“老山东”传统中屡见不鲜的题材、故事、人物... 在我眼中,尤凤伟既是一个具有某种神秘性的作家,又是一个真正突破了文学意义上的“山东传统”与“山东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给我们以意外的惊喜。那些在“老山东”传统中屡见不鲜的题材、故事、人物、主题,到了尤凤伟笔下就会一无例外地呈现出鲜明的“另类”特征。我这样说,当然并不是为了替尤凤伟在山东文学中排定某种“座次”,更无意于以他的“另类”来否定山东文学的“光辉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艺术 尤凤伟 长篇小说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5G时代数字技术场景中的沉浸式艺术 被引量:57
3
作者 江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7,共11页
5G技术系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技术集体优化的技术升华和结晶,具有万物互联、泛在网、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低功耗等优势。借助5G移动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技术、光学和电子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沉浸式体验将成为... 5G技术系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技术集体优化的技术升华和结晶,具有万物互联、泛在网、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低功耗等优势。借助5G移动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技术、光学和电子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沉浸式体验将成为学习、生活、娱乐和审美的重要形态。在5G+VR+AR+AI数字技术场景中,探索沉浸式体验艺术的生成及其与新时代数字技术的耦合、沉浸式艺术与虚拟现实之间的深层关系、5G时代技术组合态势下的沉浸式艺术的本质及其审美转向和审美法则,反思技术统治和感官娱乐至上虚拟场景中沉浸式艺术的"景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技术、审美与艺术价值,有利于提升人们在5G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技术互联时代的沉浸式艺术创作、表达和受众体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时代 沉浸式艺术 审美范式 艺术“景观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涛骇浪》的文化视觉
4
作者 徐琼 《电影评介》 2003年第7期39-39,共1页
Z中国军民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扬。今天,八一厂推出的《惊涛骇浪》,不仅是对那场英雄壮举的艺术回顾,更是对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艺术反思。 ... Z中国军民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扬。今天,八一厂推出的《惊涛骇浪》,不仅是对那场英雄壮举的艺术回顾,更是对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艺术反思。 一、在叙事结构上,强化与自然抗争, 展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在中华文化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中,诸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结构 民族精神 艺术反思 时代精神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民族文化 神话传说 集体主义 厚德载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