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八运会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比赛调研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珊秀
-
机构
山东体育学院
-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59-63,共5页
-
文摘
运用观察法、录像记录、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八运会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比赛进行了调研,并与1993—1997年国内外锦标赛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基本技术不精、不全面,失误较多;高难度转体和踹燕动作和高质量的A组动作较少;成套动作编排缺乏个人风格特点,缺乏感染力和艺术性;运动员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和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
-
关键词
八运会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
动作质量
表现意识
心理素质
-
Keywords
The eighth national games,Gymnastics individual events,Movement quality,Display consciousness,Psychological quality
-
分类号
G831.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基本难度动作的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爱兰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8年第10期11-14,共4页
-
文摘
一、研究与分析 (一)中、外艺术体操大赛前8名高难动作数量对比。本文对六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前8名和十三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前8名,在绳、圈、棒、带四项中,每套动作的高难动作数量进行了统计,计算出每个项目前8名高难动作的平均数(表一)。
-
关键词
艺术体操运动员
基本难度动作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
成套动作
世界锦标赛
高难动作
动作质量
动作数量
优秀运动员
个人特点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编排
- 3
-
-
作者
洪小平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54-58,94,共6页
-
文摘
一、编排在艺术体操个人项目中的意义编排是竞技性艺术体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75年在西班牙举行第七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起,就取消了规定动作的比赛,取而代之的是风格各异的各种编排形式。艺术体操规则规定:团体项目的编排分满分为10分,完成分为10分;个人项目的编排分为7分,完成分为3分。由此可见,编排是当今艺术体操比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一套动作的成败,除了高质量地完成外,编排水平的高低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
-
关键词
艺术体操比赛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
动作编排
成套动作
团体项目
体操锦标赛
单个动作
运动员
节奏
竞技性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浅析中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 4
-
-
作者
王爱兰
-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22-29,共8页
-
文摘
一、前言我国开展艺术体操9年来进步很快,从1978年开始引进了朝鲜、加拿大、日本、保加利亚以及苏联等国的艺术体操,多次邀请外国队来华访问表演,向中国人民介绍这一充满了体育美的女子体育运动项目,并邀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举办训练班,国家体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组织各地教练员参观、学习、开展艺术体操比赛,使这项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成为广大青少年女子喜爱的运动项目。1981年我国首次参加第10届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只得到团体第16名,到1983年参加第11届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时就取得了团体第8的好成绩,接着。
-
关键词
艺术体操比赛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
运动员
世界锦标赛
世界先进水平
体育运动项目
教练员
中国人民
动作类型
基本技术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艺术体操火棒不对称动作分类及其应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高婉娜
陈虹英
李淑华
-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1期38-41,共4页
-
文摘
艺术体操火棒不对称动作分类及其应用高婉娜,陈虹英,李淑华火棒是艺术体操项目之一,它是一种双器械,又是硬器械,在完成动作时具有同时性和依次性。在火棒的编排中可以广泛应用各种复杂的单个动作,充分体现成套动作的多样性和新颖性。随着现代艺术体操技术的迅猛发展...
-
关键词
不对称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
动作分类
技术结构
运动员
惊险性
动作方向
同构组
体操锦标赛
抛接
-
分类号
G83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1984年1——4期总目录
- 6
-
-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109-111,共3页
-
-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体育教学
体育学院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
教学改革
初探
中国古代
总目录
体育教师
排球比赛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