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要求 被引量:44
1
作者 付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关键词 播音主持 播音与主持 艺术专业教育 广播电视语言 人才培养 节目主持 教学计划 21世纪 语言传播 终身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汤爱芬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0-191,共2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属于国民素质教育的文化范畴,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则隶属职业人才培育的教育系统。两者虽然均需要艺术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本关注,但关注的艺术教育内容和艺术文本内涵之域面则有所不同考量。本文通过对两者不同的教育对象、...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属于国民素质教育的文化范畴,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则隶属职业人才培育的教育系统。两者虽然均需要艺术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本关注,但关注的艺术教育内容和艺术文本内涵之域面则有所不同考量。本文通过对两者不同的教育对象、培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施教途径的比较研究,提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建立、课程体系构建完善、师资队伍合理建设、教材编写合序有效之理论思考和实践路径,以期健康有序地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艺术专业教育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强化当代中国文化产业与专业艺术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戴嘉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43,共4页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迅猛发展,它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迄今为止,我国并未有明确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仅有"文化产业",且与国际通行的文化创意产...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迅猛发展,它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迄今为止,我国并未有明确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仅有"文化产业",且与国际通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角度不同,但外延相似。我国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学科的建设,一直是与专业艺术教育休戚相关的。近年来,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专业门类不断拓展,但同时也存在艺术教育不规范、专业定位不明晰、高质量的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等问题。这说明我国的专业艺术教育状况距离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精神 文化创意产业 专业艺术教育 建设 发展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专业艺术教育学分制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3年第5期48-48,共1页
高等院校专业艺术教育学分制研讨会2002年12月在同南京艺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60多所专业艺术院校、综合大学与师范大学艺术院系的20多位院(校)长与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专业艺术教育 学分制 学籍管理 教学管理 课程结构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嵌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滕林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2,共4页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一个重要发展指向就是努力实现艺术精神、创意文化的延续传承,包括适应对文以载道和文以创道的客观需求、满足对和合共赢与生命观照的主观追求、契合对理念培树与载体培育的利益诉求等多个方面。但从合作...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一个重要发展指向就是努力实现艺术精神、创意文化的延续传承,包括适应对文以载道和文以创道的客观需求、满足对和合共赢与生命观照的主观追求、契合对理念培树与载体培育的利益诉求等多个方面。但从合作实践来看,现阶段艺术教育专业校企合作的文化嵌入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文化嵌入延续艺术精神,以文化衔接实现固本清源,以文化开放助推艺术创新。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中文化嵌入的策略包括:赓续文化血脉,由点及面拓扑覆盖校企各类文化衔接;坚持正本清源,由少到多推动形成多元主体文化共识;加强文化开放,由内而外创建新校企合作文化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艺术教育专业 校企合作 文化嵌入 文化血脉 文化共识 文化开放 文化生态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艺术·教育放谈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健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3期4-7,共4页
跨人21世纪的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号召“创新”,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被动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 跨人21世纪的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号召“创新”,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被动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艺术教育 现代艺术 思维能力 开课率 创造意识 审美教育 自主创新能力 《总体规划》 考级热 技术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艺术教育旨归的执守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审美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掌握美的规律的优秀人才。艺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可以从生产劳动、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来认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耦合必须以审美教育...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审美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掌握美的规律的优秀人才。艺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可以从生产劳动、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来认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耦合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旨归,进行课程结构重组和教学流程再造,以优秀师资队伍打造为核心保障,把握各学科专业内生性美育因子,加强艺术专业与科技以及其他人文课程的融通互动,把艺术实践放在艺术教育的突出位置加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审美 公共艺术教育 专业艺术教育 耦合 内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艺术院校 “以学生为中心” 专业艺术教育 设计 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方式 教育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艺术课程 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振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7期24-25,共2页
纳入教学计划的艺术类公共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渠道。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 纳入教学计划的艺术类公共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渠道。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服从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如,复旦大学相关院系,早在恢复高考初期便曾开设过一些美学、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类选修课。直到1987年我校公共艺术教研室(1993年更名为艺术教育中心)正式成立。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教育课程才作为学校实施通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被列为向全校各院系学生开放的公选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旦大学 实践性研究 艺术课程 课程建设 科学体系 构架 专业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 教育 艺术教育课程 全面发展人才 1993年 1987年 公共课程 教学计划 教育工作 普通高校 审美素质 高校教育 审美发展 艺术素质 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10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 专业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少数民族艺术 影视表演 舞蹈表演 5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11
《音乐创作》 2007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是一所集音乐、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十一五规划”重点优先发展的学院之一。学院自创建以来,秉承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勇敢承担民族使命”的传统,发扬徐悲鸿先生的...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是一所集音乐、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十一五规划”重点优先发展的学院之一。学院自创建以来,秉承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勇敢承担民族使命”的传统,发扬徐悲鸿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借鉴国内外众多艺术院校的经验,形成了审美理论和审美实践相结合、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相结合、专业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十一五规划” 爱国主义精神 公共艺术教育 专业艺术教育 优先发展 艺术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前絮语
1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艺术教育对艺术形态的呈现与演变和良好艺术生态的形成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本期我刊开设了“艺术教育研究”栏目,里面收入周星教授的《论新学科目录视域下艺术专业博士建设与发展》一文,探讨了艺术学下面的学科架构调整后,专业博... 艺术教育对艺术形态的呈现与演变和良好艺术生态的形成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本期我刊开设了“艺术教育研究”栏目,里面收入周星教授的《论新学科目录视域下艺术专业博士建设与发展》一文,探讨了艺术学下面的学科架构调整后,专业博士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该选题属于高等专业艺术教育中的新问题,对相关领域专业博士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另一篇文章是彭吉象教授、仝妍教授、洪宇涵的《“破”与“立”--关于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的解读与思考》,该文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新课标的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必将裨益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艺术教育一直是本刊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期望有更多高水平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我刊发表,以促进我国学界对艺术教育规律的关注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艺术教育 艺术课程 义务教育 理论与实践 课程标准修订 专业博士 新课标 学科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下的设计美学教学研究——评《设计美学》
13
作者 孙英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设计美学是艺术类院校或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美学课程难以达到培养创新性、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设计美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设计美学 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艺术类院校 综合型人才 基础课程 教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庆掠影
14
作者 荒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3期1-2,共2页
在《当代中国文化》第九编“艺术教育事业”第一章“历史回顾”编写提纲中,篇首第一句是:“我国正规的专业艺术教育起步于1912年的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上海美专发展成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在这七十七年的漫长岁月里,学校几经递嬗... 在《当代中国文化》第九编“艺术教育事业”第一章“历史回顾”编写提纲中,篇首第一句是:“我国正规的专业艺术教育起步于1912年的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上海美专发展成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在这七十七年的漫长岁月里,学校几经递嬗,数易校址,终于在六朝故都的古林山畔、石头城旁定下校址。经过前辈的呕心沥血辛勤耕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艺术教育 上海美专 当代中国文化 上海美术 音乐系 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人才 艺术实践 古林 音乐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